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清洁生产评价环境影响评价

清洁生产评价环境影响评价

第三章清洁生产评价第一节清洁生产概述一、清洁生产的概念1、清洁生产的含义清洁生产的定义:是指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概念剖析2个特性:源头削减,持续改进3个内涵:清洁的能源与原材料、清洁的生产过程和技术、清洁的产品4个效果:节能、降耗、减污、增效(减量化、再利用、无害化、资源化)清洁生产的益处(1)提高效益①改善环境形象②降低末端处理费用③提高利用效率(2)减少风险①对环境的风险②对人类的风险③对自身的风险二、清洁生产与末端治理清洁生产是污染控制的最佳模式,与末端治理有着本质的区别。

①清洁生产体现的是“预防为主”方针;三、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传统经济是一种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其特征是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

在这种经济中,人们高强度地把地球上的物质和能源提取出来,然后又把污染和废物大量地排放到水系、空气和土壤中,对资源的利用是粗放的和一次性的,通过把资源持续不断地变成为废物来实现经济的数量型增长。

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即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主,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

所有的物质和能源要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以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

第二节环境影响评价与清洁生产的关系一、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存在的问题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存在的严重问题是:小规模工业污染源的失控和末端治理的失控。

其原因在于:(1)由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主要针对大中型综合建设项目,而忽略了小型工业企业生产污染的管理;(2)其主要评价污染物产生以后对环境的影响,污染控制措施一旦未能有效执行,则环境影响评价就失去其有效性。

二、环评中进行清洁生产评价将清洁生产引入环评中的益处:(1)减轻建设项目的末端处理负担(2)提高建设项目的环境可靠性(3)提高建设项目的市场竞争力(4)降低建设项目的环境责任风险三、清洁生产分析思路在环评中进行清洁生产分析是对计划进行的生产和服务实行预防污染的分析和评估,因此应判明废物产生的部位,分析废物产生的原因,提出和实施减少或消除废物的方案。

4、清洁生产分析方法(1)通过现场调查和物料平衡找出废弃物的产生部位并确定产生量;(2)分析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每个环节,找出产生废弃物的原因;(3)针对每一种废弃物产生原因,设计相应的清洁生产方案,通过实验这些清洁生产方案来消除这些废弃物产生原因,从而达到减少废弃物产生的目的。

四、环评和清洁生产存在着很好的结合界面由于环评和清洁生产均追求对环境污染的预防,其最终目标是一致的,因此有很好的结合面:(1)环评中的工程分析可进一步拓展和深化,进行清洁生产分析。

(2)环评中对环保措施的分析可按清洁生产要求进一步延伸。

第三节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一、生产指标的选择原则1. 生产指标的选择应从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考虑;2. 生产指标的选择要体现污染预防思想;3. 生产指标应尽量选择容易量化的指标项;4. 满足政策法规要求和符合行业发展趋势。

二、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依据生命周期分析的原则,清洁生产评价指标应能覆盖原材料、生产过程和产品的各个主要环节,因而环评中的清洁生产评价指标分为六大类:生产工艺与设备要求、资源能源利用指标、产品指标、污染物产生指标、废物回收利用指标和环境管理要求。

1. 生产工艺与设备要求应对工艺技术来源和技术特点进行分析,说明其在同类技术中所占地位以及选用设备的先进性,从装置规模、工艺技术、设备等方面分析其在节能、减污、降耗等方面达到的清洁生产水平。

2. 资源能源利用指标在正常操作情况下,生产单位产品对资源的消耗程度可以部分地反映一个企业的技术工艺和管理水平,同时资源指标的高低也反映企业的生产过程在宏观上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程度,其可有下列方式表达:(1)单位产品新鲜水耗量:在正常操作下,生产单位产品整个工艺使用的新鲜水量。

(2)单位产品的能耗:在正常操作下,生产单位产品消耗的电力、油耗和煤耗等。

(3)单位产品的物耗:在正常的操作下,生产单位产品消耗的构成产品的主要原料和对产品起决定性作用的辅料的量。

(4)原辅材料的选取:反映了在材料选取过程中和构成其产品的材料报废后对环境和人类的影响。

可从下列五个方面建立指标:①毒性:原材料所含毒性成分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程度。

②生态影响:原料取得过程中的生态影响程度。

③可再生性原材料可再生或可能再生的程度。

④能源强度:原材料在采掘和生产过程中消耗能源的程度。

⑤可回收利用性原材料的可回收利用程度。

3. 产品指标(1)产品应是我国产业政策鼓励发展的产品;(2)产品的过分包装和包装材料的选择;(3)运输过程和销售环节;(4)产品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5)报废产品报废后对环境的影响程度。

4. 污染物产生指标(1)废水产生指标(2)废气产生指标(3)固体废物产生指标5. 废物回收利用指标企业应尽可能的回收和利用废物。

6. 环境管理要求(1)环境法律法规标准(2)环境审核(3)废物处理处置(4)生产过程环境管理(5)相关方环境管理第四节清洁生产评价方法一、评价等级清洁生产评价可分成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两大类,对于原材料指标和产品指标在目前的数据条件下难以量化,进行定性评价,分为三个等级;对于资源指标和污染物产生指标易于量化,做定量评价,分为五个等级。

1.定性评价等级(1)高:表示所使用的原材料和产品对环境的有害影响比较小。

(2)中:表示所使用的原材料和产品对环境的有害影响中等。

(3)低:表示所使用的原材料和产品对环境的有害影响比较大。

2.定量评价等级(1)清洁:有关指标达到本行业国际先进水平。

(2)较清洁:有关指标达到本行业国内先进水平。

(3)一般:有关指标达到本行业国内平均水平。

(4)较差:有关指标达到本行业国内中下水平。

(5)很差:有关指标达到本行业国内较差水平。

表4-1 原材料指标和产品指标(定性指标)的等级评分标准表4-2资源指标和污染物产生指标(定量指标)的等级评分标准二、评价方法清洁生产指标的评价方法采用百分制,首先对原材料指标、产品指标、资源消耗指标和污染物产生指标按等级评分标准分别进行打分,若有分指标则按分指标打分,然后分别乘以各自的权重值,最后累加起来得到总分。

通过总分值的比较可以基本判定建设项目整体所达到的清洁生产程度;另外,各项分指标的数值也能反映出该建设项目所改进的地方。

1.权重值的确定清洁生产评价的等级分值范围为0~1,为数据评价直观起见,对清洁生产的评价方法采用百分制,故所有指标的总权重值应为100。

为了保证评价方法的准确性和适用性,在各项指标(包括分指标)的权重确定过程中,国家环境保护总局1998年在“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的清洁生产内容和要求”项目研究中采用了专家调查打分法。

专家范围包括:清洁生产方法学专家,清洁生产行业专家,环评专家,清洁生产和环境影响评价政府管理官员。

表4-3 清洁生产指标权重值专家调查结果2. 总体评价要求表4-4 清洁生产指标总体评价结果的分值要求项目清洁生产传统先进一般落后淘汰指标分值>80 70~80 55~70 40~55 <40案例1:福耀公司是我国最大的汽车玻璃生产基地,年消耗汽车级优质浮法玻璃原片达10万吨以上,公司为扭转汽车玻璃原片依靠进口的现状,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填补我国浮法玻璃宽板生产技术的空白,拟建设一条日熔化600t制镜、汽车级优质浮法玻璃生产线,与现有玻璃加工生产线配套成为一个完善的汽车玻璃加工基地。

(一)工艺生产先进性本项目采用国际最新技术,主要设备从国外进口,在加宽板宽、降低拉引速度、锡槽温度控制、熔窑保温、改进燃烧装置等方面技术先进,有利于提高玻璃质量、节能、延长窑龄,减少环境污染。

(二)清洁生产评价指标1. 清洁生产评价指标的选取选用原材料指标、产品指标、资源指标和污染物指标四类。

(1)原材料指标:包括毒性、生态影响、能源强度和可回收利用性四个方面。

硅砂、石灰石、白云石、长石、纯碱、芒硝、其它小料(2)产品指标:包括销售、使用、寿命优化和报废四个方面。

(3)资源指标:包括单位产品新水耗量、单位产品能耗和单位产品物耗三个方面。

(4)污染物指标:包括废水产生指标、废气产生指标和固体废物产生指标三个方面。

2. 评价指标数值的确定(1)资源指标单位产品新水耗量:参照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和国家经济委员会所颁布的《工业用水量定额》。

单位产品能耗:采用建标[1992]760号《浮法玻璃厂建设标准》颁布的数据作为评价标准。

单位产品物耗:芒硝含率按《平板玻璃工厂工艺设计规范》(JCJ04-90)所规定的控制参数作为评价标准;锡耗采用国内浮法玻璃厂的统计,并参照国外浮法玻璃厂作为评价标准。

(2)污染物指标废水产生指标:废水产生指标通过类比按新水用量指标折算。

大气污染物产生指标:二氧化硫及烟尘产生指标按《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9078-1996)二类区要求,结合国内外玻璃工厂的实际状况折算确定;粉尘产生指标按国内外玻璃工厂的实际状况折算确定。

固体废物产生指标:总成品率按《平板玻璃工厂工艺设计规范》(JCJ04-90)所规定的控制参数作为评价标准;熔窑冷修周期按建标[1992]760号《浮法玻璃厂建设标准》中的数据结合国外资料确定。

3. 清洁生产指标的等级划分及评分标准(1)原材料指标和产品指标(2)资源指标和污染物指标4. 清洁生产指标评价得分评价类别原材料指标产品指标资源指标污染物产生指标评分值0.66 0.88 0.75 中高较清洁权重值25 17 29 29得分16.5 14.8 21.8 29.4合计82.5评价结论:浮法生产线总体评价分值为82.5,属清洁生产水平。

案例2:盘锦辽河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年产2.5万t/丁二烯项目是以混合碳四为原料,采用吉化改良节能型乙腈法经抽提生产丁二烯。

我们在此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对清洁生产也进行深入地探讨。

清洁生产专题设置可以分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一、能耗、物耗指标的计算通过综合物料平衡、水平衡分析及公用工程消耗调查等数据,计算得到本项目物耗、能耗,见表1。

表1 物耗、能耗一览表由工程分析得到原料混合碳四含丁二烯54. 68% ,消耗指标1. 866 t/ t ,丁二烯收率98. 4 % ,产品纯度99. 6 % ;新鲜水消耗指标 1. 67 t/ t。

由以上数据及类比调查分析可知:①本项目的总能耗为23721 ×10MJ /a ,单位能耗为9488.3 MJ / t ( 226. 6 ×10cal / t)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