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与货币制度课件
第一篇 范 畴
第一章 币与货币制度 第二章 信 用 第三章 利息与利息率 第四章 外汇与汇率
货币与货币制度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第一节 经济生活中处处有货币 第二节 货币的起源 第三节 货币形态的演变 第四节 货币的职能 第五节 货币定义(本质 ) 第六节 货币制度 第七节 国际货币体系
货币与货币制度
• 亚里士多德在描述了物物交易后说:“一地的居民有所依赖于别处 居民的货物,人们于是从别处输入本地所缺的货物,而抵偿这些 输入,他们也得输出自己多余的产品:于是〔作为中间媒介的〕 ‘钱币’就应运而生了”。这种钱币是“中介货物”,是“某种本身有用 而又便于携带的货物。”
2004年
货币与货币制度
10
2、中国古代的对货币起源的描述
2004年
货币与货币制度
20
币材
• 币材(material of money):
• 币材的要求:
• 价值比较高。 • 易于分割。 • 易于保存。 • 便于携带。
充当货币的材料或物品.
2004年
货币与货币制度
21
贵金属货币
• 商品流通的发展推动着货币形式的不断发展,充当货币的商品最 终集中到贵金属——金银的身上。因为:
2. 对于所有外国人来说,人民币RMB 是他们国家的 “外汇”。
2004年
货币与货币制度
6
货币流通
• 个人有货币收支,经营单位有货币收支,财政、机 关、团体有货币收支,金融机构有货币收支,有对 内的货币收支,有对外的货币收支。这些货币收支 构成整个国民经济中所有的现实的货币收支。
• 这些收支紧密连结在一起,此收彼支,此支彼收, 由此及彼,连绵不断。
• 1 只绵羊 =2 把石斧
2004年
货币与货币制度
13
• 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 总和或扩大的价值形式,就是一种商品的价值已不再是偶然地表现在另 一种商品上 , 而是扩大了范围 , 表现在其他一系列商品上,取得了扩大的 相对价值形式。作为等价形式的商品 , 不再是一种商品而是一系列商品。
2004年
2004年
货币与货币制度
11
3、马克思对货币起源的论证
• 在西方古典经济学的基础上,马克思从商品和商品交换着手,对 货币问题作了系统的理论阐明。
• 基础理论:劳动价值学说 • 具体推导:价值形式的发展必然导致货币的产生 。
2004年
货币与货币制度
12
价值形式的发展
• 简单的偶然的价值形式
• 最初的商品交换只是原始公社之间的偶然的把剩余产 品用于交换,因此商品价值的表现也带有偶然的性质。 一种商品的价值只是简单地或偶然地通过与其交换的另 一种商品表现出来。这种价值形式就是简单的或偶然的 价值形式。用公式表示为:
• 《管子.国蕃》中的记载
• “玉起于禺氏,金起于汝汉,珠玉起于赤野。东西南北距周七千八百里, 水绝壤断,舟车不能通。先王为其途远,其至之难,故托用于其重,以 珠玉为上币,以黄金为中币,以刀布为下币。三币握之……先王以守财物, 以御民事,而平天下也。”
• 《史记》中的记载。
• “农工商交易之路通,而龟贝金钱刀布之币兴焉。”
2004年
货币与货币制度
17
第三节 货币形态的演变
货币与货币制度
货币形态经历的总体过程
• 货币形态经历由低级向高级的不断演变过程。由实物货币和金属 货币到代用货币,再到信用货币,再到电子货币。
2004年
货币与货币制度
19
原始货币
在世界上不同的地区和国家,随着商品交换的发 展而最早出现的货币被称为原始货币。
货币与货币制度
14
• 一般价值形式
• 所谓一般价值形式 , 简言之就是一切商品的价值都共同表现在从商品世 界中分离出来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上。
• 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某种作为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已不是普通的商品 , 而是起着货币作用的商品,是货币的原始形态 , 即通常所说的实物货币。
2004年
货币与货币制度
全部生产、流通的运转无不同时伴随这货币的收付。 • 非经营性的机关、团体,非经营性的公用事业,其
运转、其职能的发挥也离不开货币。 • 财政,包括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其收支也完全采
用货币。
2004年
货币与货币制度
5
货币在对外交往中——外汇
1. 一切外国的货币都是“外汇” (foreign exchange, exchange) 。
15
• 货币形式
• 货币形式是指一切商品的价值固定地用一种特殊商品来表现的价值形式。
2004年
货币与货币制度
16
货币的产生
• 逻辑的线索:商品及其价值二重性与货币产生的关系:
•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 货币成为商品价值的外在表现
• 历史的线索:交换发展过程浓缩为价值形态的演化过 程:
• 简单价值形态→扩大价值形态→一般价值形态→货币形态.
第一节 经济生活中处处有货币
货币与货币制度
1. 钱、货币、通货、现金是一回 事吗?银行卡是货币吗?
2. 现代市场经济中,极难找出与 货币没有任何联系的事物和地方。
2004年
货币与货币制度
4
经济生活中处处有货币
• 家庭与个人,从不同来源取得货币收入。 • 公司和企业,无论是国营、私营合资、外资,他们
• 这个连绵不断、割裂不开的货币流,称之为货币流 通。
2004年
货币与货币制度
7
第二节 货币的起源
货币与货币制度
对货币起源的论证
• 主流观点:物品交易的发展,导致货币的出现。 • 也多有人强调,货币是由睿智的统治者制定的。
但这样的论点也并不否定交换发展的背景。
2004年
货币与货币制度
9
1、亚里士多德的货币起源学说
(1)具有同质性,便于分割; (2)体积小,价值大,便于保管; (3)金银作为生产资料是有限的。 • 马克思:“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2004年
货币与货币制度
22
铸币
• 铸币(coin) :就是得到国家的印记证明其重量和成 色的金属块。 国家的印记,包括形状、花纹、文字 等。
• 铸币产生的原因:金属货币最初是以块状流通的, 这很不方便,因为每笔交易都需要称重量、鉴定成 色,有时还要按照交易额的大小把金属块进行分割。 商品交换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对金属的重量、成色有 权威的证明,最具权威的就是国家。
2004年
货币与货币制度
23
中国古代铸币的形制
• “布”(农具铲形),“刀”(刀的缩影),铜贝、圜钱(圆形、中 有圆孔)、半两钱(圆形方孔)、五铢钱、通宝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