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金融

国际金融

名词解释:
1.国际收支: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与世界上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由于贸易、非贸易和资本
往来而引起国际间资金流动,从而发生的一种国际间资金收支行为。

2.经常项目:指本国与外国进行经济交易而经常发生的项目,是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最主要
的项目,包括对外贸易收支、非贸易往来和无偿转让三个项目。

3.支出转移政策
4.丁伯根法则:一国政府要实现一个经济目标,至少要使用一种有效的政策工具;要实现
n个独立的经济目标,至少要使用n种独立且有效的政策工具。

5.米德冲突:指在许多情况下,单独使用支出调整政策或支出转换政策而同时追求内外均
衡两种目标的实现,将会导致一国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之间的冲突。

6.基础汇率:选择出一种与本国对外往来关系最为紧密的货币即关键货币(Key Currency),
并制订或报出汇率。

本币与关键货币间的汇率称为基础汇率。

大多数国家都把美元当作关键货币,把本币与美元之间的汇率作为基础汇率。

7.套算汇率:又称为交叉汇率。

它是在基础汇率的基础上套算出来的本币与非关键货币之
间的汇率。

8.远期汇率:也称期汇率,是交易双方达成外汇买卖协议,约定在将来某一时间进行外汇
实际交割所使用的汇率。

9.实际汇率:是在名义汇率基础上剔除了通货膨胀因素后的汇率。

10.外汇倾销:是指在有通涨的国家中,货币当局通过促使本币对外贬值,且货币对外贬值
的幅度大于对内贬值的幅度,借以用低于原来在国际市场上的销售价格倾销商品,从而达到提高商品的海外竞争力、扩大出口、增加外汇收入和最终改善贸易差额的目的。

11.欧洲债券:指借款人在外国资本市场发行的非东道国货币标价债券。

12.外国债券:指借款人在外国资本市场发行的以东道国货币标价的债券。

13.自主性交易:主要是指各经济主体或居民个人如金融机构、进出口商、国际投资者等出
于自身特别的目的如追求利润、减少风险、资产保值、逃避税收、逃避管制或投机等而进行的交易活动。

14.国际清偿能力:一个国家的国际清偿能力是指该国无须采取任何影响本国经济正常运行
的特别调节措施即能平衡国际收支逆差和维持其汇率的总体能力。

15.跨式期权:指以相同的执行价格同时购买或卖出相同标的资产的看涨期权和看跌期权。

16.外汇互换:也称货币互换,指交易双方相互交换不同币种但期限相同、金额相等的货币
及利息的业务。

17.外汇风险:即汇率风险,是指在不同币种货币的相互兑换或折算中,因汇率在一定时间
内发生始料未及的变动,致使有关国际金融主体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或实际成本与预期成本发生背离,从而蒙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

18.交易风险:指企业或个人在交割、清算对外债权债务时因汇率变动导致经济损失的可能
性。

19.马歇尔勒纳条件:如果一国处于贸易逆差中,会引起本币贬值,本币贬值会改善贸易逆差,
但需要的具体条件是进出口需求弹性之和必须大于1。

20.J曲线效应:指一国货币对外贬值后,国际收支状况在贬值之初进一步恶化,经过一段
时间后,贸易收入才会增加,国际收支状况得到改善。

21.离岸市场:将特定货币的存放业务转移到货币发行国境外进行,从而摆脱发行机构的管
制和影响,此类市场称作离岸市场
22.扬基债券:指在美国债券市场上发行的外国债券。

23.掉期外汇交易:掉期外汇交易是在某一日期即期卖出甲货币、买进乙货币的同时,反方
向地买进远期甲货币、卖出远期乙货币的交易,即把原来持有的甲货币做一个期限上的调换。

24.择期交易:指由交易双方约定于未来某一段时期,依交易当时所约定的币种、汇率及金
额可随时进行交割的交易活动。

25.外汇期货:指在有组织的交易场所内,以公开叫价方式确定汇率,买入或卖出标准交割
日期、标准交割数量的外汇。

26.管理浮动:指政府为了使市场汇率向对本国有利的方向浮动,通过外汇交易干预市场汇
率,保持汇率不会过度波动。

27.汇率目标区:在限制汇率波动性的同时,允许某些国家币值变化来消除不同汇率安排间
的差异,通常我们把这种做法称作汇率目标区方案。

指将汇率波动限制在中心汇率附近一定区域内的汇率制度。

特指80年代初美国学者威廉姆森提出的以限制汇率波动幅度为核心,包括确定中心汇率及其变动幅度、维系目标区的国内外政策协调等内容的国际货币体系设想。

28.范围外汇远期合约:指交易双方在达成外汇远期交易时,对远期交割汇率做出一个弹性约
定,设定汇率波动上下限,使合约购买者在外汇远期交割价格上可以有三种选择。

29.套期保值:为了在货币折算或兑换过程中保障收益锁定成本,通过外汇衍生交易规避汇
率变动风险的做法叫套期保值。

简答题
1.纸币制度下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有哪些?
1、国际收支差额。

2、利率水平。

3、通货膨胀因素。

4、财政、货币政策。

5、投机资本。

6、政府的市场干预。

7、一国的经济实力。

8、其他因素。

2.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原则有哪些
1、复式记账原则
2、权责发生制原则
3、市场价格原则
4、单一记账货币原则
3.国际收支平衡表出现错误和遗漏的原因有哪些?
(1)编制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原始资料来自各个方面,在这些原始资料上,当事人出于各种原因,故意改变、伪造或压低某些项目的数字,造成资料失实或收集资
料不齐。

(2)由于某些交易项目属于跨年度性的,从而导致统计口径不一致。

(3)短期资本的国际流动,由于其投机性非常强,流入流出异常迅速,且为了逃避外汇管制和其他官方限制,常采取隐蔽的形式,超越正常的收付渠道出入国境,
因此很难得到其真实资料。

4.根据吸收分析理论,国际收支逆差有哪些解决办法?
国际收支逆差的调节措施:(1)支出转移政策(增加收入)一般性政策→汇率政策
选择性政策→贸易管制政策(2)支出减少政策(减少吸收)紧缩性货币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收入管制
5.根据斯旺模型,要使得内外部经济实现均衡,汇率政策和支出调整政策应该
怎样搭配
(1)如果外部均衡线的斜率小于内部均衡线的斜率的绝对值,应该以汇率政策追求外部均衡,以支出调整政策追求内部均衡。

(2)如果外部均衡线的斜率大于内部均衡线的斜率的绝对值,应以汇率政策追求内部均衡,支出调整政策追求外部均衡。

6.欧洲货币市场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欧洲货币市场发展的原因可分为内在原因和外在原因两方面:
(1)内在原因方面:
跨国公司对灵活外币存放地的需要
新兴工业国和转型国家旺盛的融资需求
(2)外在原因方面:
美国国际收支逆差
美国政府货币政策的影响。

其他国家的政策影响。

美元币值的降低。

7.按照蒙代尔的政策搭配理论,为实现内外部均衡,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应怎
8.汇率变化对资本流动有什么样的影响
汇率变化不仅受资本流动的影响,而且也是影响资本流动的直接因素。

其作用表现在:本币对外贬值后,1单位外币折合更多的本币,会促使外国资本流入增加,国内资本流出减少;但是,本币对外价值将贬未贬时,也就是外汇汇价将升未升时,会引起本国资本外逃。

本币对外升值后,1单位外币折合更少的本币,外国资本流入减少,资本流出增加;但是本币将升未升时,也就是外汇汇价将跌未跌时,会引起外国资本流入。

9.影响国际储备适度规模的因素有哪些
(1)一国国际储备的范围及其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作用
(2)国际收支流量的大小及稳定程度
(3)其他调节国际收支手段的运用及其有效性
(4)一国国际融资能力的大小及所处的国际环境
(5)一国对汇率制度和汇率政策的选择
(6)一国的对外开放程度
(7)持有国际储备的机会成本
(8)一国在特定时期的经济发展目标
10.外币期货与远期外币交易有哪些区别
11.期权费的制定主要依据哪些因素
期权费的决定因素
供求关系
期权的执行汇率
期权的时间价值或期限
预期的汇率波动性
12.外汇风险的管理中风险融资手段有哪些
风险融资也称为损失融资,是指获取资金、用来支付或抵偿外汇风险损失的各种手段。

自留
购买保险
套期保值
13.影响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因素有哪些
1、经济周期—周期性不平衡
2、经济结构—结构性不平衡
3、国民收入的变化—收入性不平衡
4、货币币值波动的影响—货币性不平衡
其中,由经济周期和经济结构所引起的不平衡具有长期性和持久性,因而这两种不平衡被称为持久性不平衡。

15.根据德洛尔报告,建立货币同盟应具备哪些条件
(1)货币完全和不可取消的自由兑换
(2)在金融市场充分一体化的基础上实现资本的完全自由流动
(3)取消汇率波动幅度,实行不可改变的固定汇率平价。

16.牙买加体系有哪些特征?还存在哪些问题?
牙买加体系表现出明显不同的制度特征:
国际储备多元化
汇率安排多样化
依赖国际间政策协调和国际金融市场解决国际收支问题
存在问题:
浮动汇率制度不稳定
大国侵害小国利益
国际收支调节机制不健全
国际资本流动使各国内外均衡矛盾更突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