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16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培训会
2016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培训会
顺层滑坡示意图
崩塌示意图
指陡倾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或 沟谷)的地质现象。根据运动型式,崩塌包括倾倒、坠落、垮塌等类型。根据岩土体 成分,可划分为岩崩和土崩两大类。崩塌的运动速度极快,常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
某地崩塌现场
正在发生的崩塌灾害
关于危岩与崩塌
乱挖乱填可能会诱发地质灾害
斜坡原状
人为改造(切坡和填坡)
边坡上建房很危险
人为改变河道路径可能引发泥石流
天然河道是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经由内外地质 动力综合作用的结果,或弯或直因循的是自然规律。 未经专业人员科学合理地论证,都不宜大兴工程, 人为改变河道的自然状态。山水相依才是适合人居 的自然环境,自然山水功能用人造山水功能无法替 代,优美的自然环境可遇不可“造”。由于山区可 供建设用地资源非常宝贵,因此,常常在山洪泥石 流的行洪区或堆积区,人为地缩小河道宽度,或改 变流通方向,致使泥石流地质灾害发生。
滑坡示意图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岩土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暴雨)、地震及人工切坡等的 影响,沿一定的软弱面,整体或分散向下运动的现象。软弱结构面的倾向与坡向一致, 且坡角大于软弱面倾角时最易发生。在农村,滑坡也俗称 “走山”、“垮山”和“山
岩质滑坡示意图
(滑坡体沿岩层面滑动)
土质滑坡示意图
境内地质灾害类型主要包括滑坡、崩塌、泥石流、
3、地质灾害有哪些危害?
地质灾害对人类的危害主要表现为:
对居民点的危害。地质灾害特别是滑坡和泥 石流冲进乡村、城镇,淹没人畜,毁坏土地, 甚至造成村毁人亡的灾难。 对公路、铁路的危害。地质灾害特别是崩塌 和泥石流,可直接埋没车站、铁路、公路, 摧毁路基、桥涵等设施,致使交通中断,还 可引起正在运行的火车、汽车颠覆,造成重 大的人身伤亡事故。
2004年12 月11日22 时20分甬 台温高速 公路乐清 段发生山 体崩塌, 导致高速 公路交通 中断。
甬台温高速公路乐清段山体崩塌
汽车难逃崩塌灾难
2006年8月11日
凌晨,受8号超
强台风带来的强 降雨影响,石磨 下村附近山体多 处发生浅表层土 质滑坡,并由这 些滑坡作为起动 条件形成了泥石 流,共造成20 人死亡,经济损 失达158万元。
2、境内有哪些地质灾害?
地面塌陷。 滑坡:滑坡是境区内地质灾害最主要的灾种,滑坡 类型以土质滑坡为主。 崩塌:崩塌主要发生在公路、铁路沿线陡坡,矿山 边坡和自然斜坡的陡崖。 泥石流:辖区内泥石流大多属于中小型低频泥石流, 是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最主要地质灾害类型。主要 分布在西部低山丘陵地区。 地面塌陷:岩溶地面塌陷主要分布在华蓥山覆盖型 碳酸盐岩分布区,坑采地面塌陷主要分布在深度开 采的矿区。
人为改变河道路径可能引发泥石流
泥石流沟流通区被人为改道和缩小断面,埋下灾害隐患
随意兴建池塘也会诱发地质灾害
在村镇建设中,为了生活、生产用水的 需要,常常新建不少池塘,也美化了乡村景 色。由于未经过合理的选址和设计,这些池 塘往往建设在滑坡体或不稳定的斜坡上。 当 滑坡体或不稳定斜坡发生变形拉裂时,池塘 的水体极易渗入,加剧了滑坡的形成,带来 了严重的地质灾害。因此,应该合理地选择 池塘的位臵,特别是位于房屋后部斜坡上时 更应该注意,同时,也要控制池塘的规模。
乱挖乱填可能会诱发地质灾害
对新农村而言,保留一定的地形起伏,不仅可 以有效地保护地质生态环境,保留泥石流等的行洪 通道,还可以使建筑物错落有致,在一定程度上提 高新农村品位。过度追求场地的绝对平整,不仅会 增加建设费用,而且因之形成的挖、填方边坡还可 能成为滑坡隐患,填方厚度较大时,还可能导致地 面和建构筑物基础不均匀沉降问题。我市不少农村 经常在植被茂密但岩层风化强烈的斜坡地段开挖, 形成圈椅状边坡围成的场地,而又不能采取必要的 支护,暴雨时,极易遭受滑坡灾害。
在自然界中,斜坡上已经出现变形、开裂,但 尚未崩落的岩土体,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构成 了威胁,常被称为危崖,因方言的差异,“危 崖”又常被误称为“危岩”。
崩塌是指岩土体已经脱离母体崩落、滚 动,最后堆积于坡脚。
泥石流示意图
指山区沟谷中,由暴雨、冰雪融水或库塘溃坝等水源激发,形成的一种挟带大量 泥砂、石块等固体物质的特殊洪流。往往突然爆发,山谷如雷鸣.浑浊的流体在很短时 间内将大量泥沙石块冲出沟外,在宽阔的堆积区横冲直撞、漫流堆积,常常给人类生 命财产造成很大危害。按流域的沟谷地貌形态可分为沟谷型泥石流和坡面型泥石流 。
浙江省浦江县古塘口滑坡现场
受强降雨影响,2004年5月16日浦江古塘口发生滑坡,造成交通堵塞,压毁房屋数间.
地震引发
重庆黔江地震引发的小南海滑坡堵江形 成堰塞湖
陡崖易发生崩塌
高陡危险边坡容易发生崩塌
4.2 人为因素
• 乱挖乱堆可能会诱发地质灾害 • 人为改变河道路径可能引发山洪地质 灾害 • 随意兴建池塘也会诱发地质灾害 • 轻视基础设施建设将会诱发地质灾害
轻视基础设施建设将会诱发地质灾害
边坡未加支护,垃圾随意堆放 沟中,存在滑坡泥石流隐患
5、怎样预防地质灾害?
5.1 工程建设前先评估 5.2 规划选址应注意的事项 5.3 滑坡体作为建设用地需要注意的问题 5.4 泥石流堆积区作为建设用地必须注意 的问题
5.1 兴建村镇要先通过专门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因为选址不当,有的村民用含辛茹苦挣来的钱把房屋 建到了不稳定的滑坡体上,建在了易发生崩塌的危岩脚下, 或者依泥石流沟谷而建,暴雨来时,被地质灾害恶魔吞噬。
多年经验表明,地质灾害是可以有效防范的。
关键是要让基层广大干部、群众了解和掌握地质
灾害防治知识,增强临灾自救互救能力。
本次培训的主要内容
1. 什么是地质灾害?地质灾害有哪些基本类型?
2. 境内有哪些地质灾害?
3. 地质灾害有哪些危害?
4. 为什么会发生地质灾害?
5. 怎样预防地质灾害?
6. 发现地质灾害怎么办?
7. 临灾怎么办? 8. 发生了地质灾害后怎么办?
1、什么是地质灾害?地质灾害有 哪些基本类型?
地质灾害的定义:地质灾害是指地壳表层在大 气圈、水圈、生物圈相互作用和影响下,由于 自然地质作用产生和人类活动诱发的,给人类 生命、物质财产造成损失,或使生态环境遭受 破坏的灾害事件。 地质灾害本身也是一种地质现象,但是,是造 成灾害的地质现象。地质灾害的形成是致灾地 质作用与受灾对象相遭遇的结果。没有致灾作 用,灾害无法发生;若作用遇不到有价值的受 灾对象,造不成损失,也不能称为灾害。
浙江省庆元县荷地镇石磨下村泥石流灾害
浙江省乐清市北部山区“8.13”泥石 流
2004年8月13日,受14号云娜台风带来的强降雨影响,乐清北
部山区发生泥石流,共37人死亡、5人失踪。
4、为什么会发生地质灾害?
4.1自然因素 4.2人为因素
4.1 自然因素
地形地貌条件:坡地,陡崖,山地沟谷,岩溶盆地、洼地、槽 谷等地形坡度起伏较大的区域是地质灾害的易发地带。一般情 况下:地形坡度为20—50度易发生滑坡、泥石流、地裂缝;坡 度60—90度,甚至反向陡崖易发生崩塌、地裂缝和高角度滑坡; 岩溶盆地、洼地、槽谷等易发生塌陷。 地层岩性条件:松散堆积层、软质的砂页岩和含煤地层、软硬 相间分布的地层、硬质的碳酸盐岩和砂岩,特别是有软弱夹层 的岩层。 地质构造条件:断层、节理裂隙发育的地区。 降雨:是诱发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之一。降雨强度大小、降雨 连续时间长短和降雨量大小等是决定产生地质灾害的重要条件, 一般情况下,降雨强度50mm/h左右时,即可诱发;降雨历时 越长、降雨量越大,地质灾害发生频率越高。 水文地质条件:松散堆积层、岩石裂隙中赋存的地下水。 地震:由于地震产生振动而使山体失稳。一般情况下,烈度7 度、震级5级即可导致地质灾害。
坡面型泥石流示意图
浙江省临安市昌化镇后葛村、后营村泥石流
2005年9月3日晚19~23时冲毁民房132间,死亡9人。
坡面型泥石流
沟谷型泥石流示意图
沟谷型泥石流
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
地面塌陷是指地表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 作用下向下陷落,在地面形成塌坑的一种现象。 主要表现为岩溶塌陷、采空塌陷,一般呈园形、 椭园形、长条形、不规则形。 地裂缝是指地表岩、土体在自然因素和人为因 素作用下,产生开裂并在地面形成一定长度和 宽度的现象。主要是由采煤形成采空区后引起。 地面沉降:是指在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下形成 的地表垂直下降现象。主要是由人工填土引起。
电站、摩天大楼等重大工程到平常的民房建设,
都已形成了一整套成熟的工程选址地质安全技术
规范。
在乡村场地和房屋地基选址中,这是一个非常 薄弱的环节。那么,如何来考虑地质安全呢?简单 来讲,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 岩土体因素
•
•
地质构造
降雨和水文条件
•
植被条件和人为工程活动
岩土体因素
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十分重视地质灾 害防治工作。通过工程治理、避险搬迁等 综合治理措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取得明 显成效。 由于我市地质结构的特殊性,地质灾害防 治任务依然十分艰巨,特别是因建设工程 诱发的地质灾害及隐患在增多。因此,在 全民中普及地质灾害防治知识有着十分重 要的意义。
在村镇选址建设前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可以 避免因工程选址不当,将居民点、重要工程选在易发生 地质灾害的地段,从而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危害。
村庄选址时应请专业人员对周边地质环境进行调查
5.2
建房选址应考虑的地质安全因素
自古以来,我国不少农村有看风水的迷信习
惯,它实际上反映了群众对大自然的一种平安祈 盼。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从核电站、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