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一、前言 (1)(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1)(二)对外贸易的理论 (1)二、中国与日本对外贸易现状及特点 (1)(一)中国与日本对外贸易现状 (1)(二)中国与日本对外贸易特点 (2)1.对外贸易商品特点 (2)2.对外贸易方式特点 (3)3.对外贸易地理特征 (3)三、中国与日本对外贸易存在的问题 (4)(一)对外贸易政策不够完善 (4)(二)对外贸易方式不够平衡 (4)1.重视创汇能力而忽视品牌打造 (4)2.重视出口贸易而忽视进口贸易 (4)3.重视出口产品而忽视高端价值 (4)(三)对外贸易风险仍然较高 (5)四、中国与日本对外贸易发展的优化对策 (5)(一)健全对外贸易政策体系 (5)(二)加快对外贸易转型升级 (5)(三)推动对外贸易技术创新 (6)(四)加强国际贸易风险控制 (6)(五)引导企业对日直接投资 (6)五、结论 (6)参考文献 (7)中国与日本的对外贸易现状及对策分析学校:年级:班级:姓名:刘擎宇指导老师: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各个国家的贸易往来越来越多,特别是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系,对外贸易更是取得了长足发展,尽管中国与日本的对外贸易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
本文以中国与日本的对外贸易为研究对象,首先对中国与日本的对外贸易现状进行了梳理;然后对中国与日本对外贸易方面的发展特点进行了分析,重点从我国与日本对外贸易总量、对外贸易商品、对外贸易方式等方面分析了呈现的新特点;接着从出口创汇、出口贸易、出口商品等方面,找出两国对外贸易中现在存在以及将来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最后从制约中国与日本对贸易转型升级发展战略、支持对外贸易企业开展技术创新、促进对外贸易商品结构更加优化等方面,就如何更好的发展中国与日本的对外贸易提出优化对策,希望对我国发展与日本的对外贸易,提升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整体水平提升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中国;日本;对外贸易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global economic integration, more and more trade with all countries, particularly China as the world's second largest economy system, foreign trade has made a considerable development, although China and Japan's foreign trade has achieved certain results, but still has some shortcomings. This paper takes the Chinese and Japanese foreign trad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first of all,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foreign trade of China and Japan carried out; then the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of foreign trade of China and Japan are analyzed, the emphasis from Japan and China total amount of foreign trade, foreign trader of goods, foreign trade mode analysis of the new characteristics; then from the export, export trade, export and other aspects, to identify the existence of both countries now in foreign trade and problems may arise in the future, and finally from the constraints of China and Japan on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trade development strategy, support for foreign trade enterprises to carry out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promote the foreign trade commodity structure more optimization and so on, how to bette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 and Japan's foreign trade and puts forward the optimization countermeasure, hop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and Japan's foreign trade, to enhance the level of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China's foreign trade promotion reference.Keywords: China; Japan; foreign trade一、前言(一)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全面深入推进,我国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目前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特别是在我国大力实施新一轮市场化改革的新形势下,我国国际贸易呈现出快速发展势头,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日本与中国毗邻,是中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因而在我国对外贸易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但目前我国与日本的对外贸易尽管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这已经成为制约中国与日本更好的开展对外贸易的重要瓶颈,有必要对此问题进行研究。
特别是在我国大力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的新形势下,研究中国与日本的对外贸易问题,不仅有利于进一步加强中国与日本的对外贸易,而且也有昨于提升我国对外贸易的总体发展水平。
(二)对外贸易的理论关于对外贸易理论,比较著名的有四个理论:一是绝对优势理论,绝对优势理论(Theory of Absolute Advantage)由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提出,绝对优势理论又称绝对成本说、地域分工说。
绝对优势理论认为,自由贸易会引起国际分工,有利的自然禀赋或后天的有利生产条件是进行国际分工的基础,并且可以使一国在生产上和对外贸易方面处于比其他国家绝对有利的贸易地位,如果各国都按照各自的有利的生产条件进行分工和交换,将会使各国的资源、劳动力和资本等生产资料得到最有效的利用,从而会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增加全社会的物质财富。
二是比较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是大卫李嘉图在绝对成本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如果一国在两种商品生产上和另一国相比均处于绝对劣势,但只要处于劣势的国家在两种商品生产上的劣势程度有所不同,并且处于优势的国家在两种商品生产上优势程度也有所不同,那么处于劣势的国家在劣势较轻的商品生产方面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处于优势的国家则在优势较大的商品生产方面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
三是要素禀赋理论,1919年赫克歇尔首先提出了要素禀赋理念,认为决定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基础是要素禀赋的差异程度,在不同国家同种商品的生产函数相同的情况下,比较优势产生的根源在于各个国家或区域的生产要素相对禀赋的不同,以及不同商品生产在要素使用密集形式上的差别。
赫克歇尔的要素禀赋理论、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共同构成了国际贸易理论的核心。
四是新贸易理论,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赫尔普曼和克鲁格曼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提出了所谓“新贸易理论”。
赫尔普曼和克鲁格曼兼容了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导入了规模经济、产品差异因素等新的条件。
新贸易理论认为,除了要素禀赋差异外,规模经济也是国际贸易的原因和贸易利益的另一个独立决定因素,即使在没有偏好、技术和要素禀赋差异的情况下,规模经济也能引导各国开展专业化分工和贸易。
二、中国与日本对外贸易现状及特点(一)中国与日本对外贸易现状自从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中国与日本建立友好关系之后,中国与日本的对外贸易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随着我国加入WTO组织,我国对外贸易呈现出飞速发展的良好局面,而日本作为发达国家,其技术、资源、人才等已经成为我国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因而我国不断加大与日本的对外贸易。
随着我国对企业群体的高度重视,我国对外贸易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培育出了一批龙头外向型企业,特别是通过实施产品出口战略、出口品牌战略、“走出去”战略,我国建立了一系列“出口加工区”,并采取封闭运营的方式,极大的推动了我国与日本对外贸易的发展,对外贸易数额不断扩大,特别是2011年至2014年出口呈现快速增长势头,2013年出口数额达到1258472千美元,同比增长58%。
(如表1)从表1可以看出,我国与日本对外贸易进出口方面,除了2013年增长率6.1%、出口7.1%以外,其余年份都呈现递增的良好势头,特别是外贸出口占进出口总额每年都在75%左右,表明我国与日本对外贸易的持续增长。
(二)中国与日本对外贸易特点1.对外贸易商品特点2004年以前,我国对日本的出口商品多为初级产品,但2004年以后,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在我国大力发展具有较强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过程中,积极将这种优势转换为出口优势,推动了我国对日本出口贸易商品结构的不断优化,比如2014年我国机电产品占出口日本商品总额的14.2%;服装出口占比达到15.7%,纺织制品出口占比达到12.9%,家具出口占比达到5.2%,箱包出口占比达到4.1%,以上合计占云南省出口比重的52.1%。
(如图1)图1 2014年我国对日本出口工业制成品比例(单位:%)数据来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网整理2.对外贸易方式特点从狭义上讲,加工贸易是部分国家对来料或进料加工采用海关保税监管的贸易。
由于一些发展中国家存在较多的关税或非关税壁垒,为了扩大对外贸易或吸引外商直接投资,采取了对来料或进料方式进口的原材料、零部件由海关实行保税监管的办法。
其特点是出口产品中所含有的进口成分比较高,出口国主要投入劳动力对进口零件进行组装。
通常情况下,一个国家或地区加工贸易的发展往往和该地区引进外资水平有很大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