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信息记录与存储技术第三章 摄影技术

信息记录与存储技术第三章 摄影技术


(三)快门
快门是控制感光片曝光时间长短的装置。 1、镜间快门 2、帘幕快门
(四)测距调焦器
测距调焦器是调节镜头与被摄物体之 间距离的装置。准确地说,是根据物距调 节镜头与底片之间距离的装置。
(五)取景器
取景器是照相机确定拍摄范围的设备。它用 于观察和确定把哪些景物摄入画面,往往和测距 调焦装置结合在一起,其类型有如下五种: 1、反光式取景器 2、光学平视取景器 3、框架直看式取景器 4、后背毛玻璃取景器 5、LCD屏取景器
二、感光材料的基本结构
(一)几种典型感光材料的结构 (二)黑白感光乳剂层 (三)片基 (四)各种附加层 (五)黑白片影像形成过程
三、彩色片成色原理
(一)三原色原理 任何一种颜色,都可以用红、绿、蓝
三个原色按一定比例组合配制出来。颜色 的明亮程度为三原色各自提供的明暗程度 的总和,用三原色可以混合成无数的颜色, 这就叫三原色原理。
(二)成色原理
彩色感光材料采用多层结构,在感光 乳剂层中分别按一定顺序,排列着感蓝、 感绿、感红三层感光乳剂,且都含有彩色 成色剂。
第五节 暗室工艺
一、黑白负片的冲洗
(一)黑白负片的冲洗程序 1、水洗 2、显影 3、停显 4、定影 5、水洗 6、干燥
(二)冲洗负片的常用方法
1、罐中冲洗法 2、深箱冲洗法 3、盆中冲洗法
照相机种类多,结构复杂,但基本装 置是相同的。通常,照相机由镜头、光圈、 机身、调焦器、卷片装置、计数装置等组 成。机身起着连接各部件,并使它们互相 配合,完成拍摄工作的作用。
(一)镜头
1、镜头的作用 2、镜头的结构 3、镜头的种类
(二)光圈
光圈是在镜头中间由数片互叠的金属 叶片组成的可调节镜头通光口径的装置。
一、光的性质
(一)光与色 (二)光的传播规律
二、透镜
(一)透镜的主轴和光心 (二)透镜的光线会聚与发散 (三)透镜的焦点和焦距
三、透镜成像
(一)针孔成像和透镜成像 (二)成像大小与焦距、物距的关系 (三)透镜的光行差 (四)透镜组
第三节 照相机
一、照相机工作原理
照相机能够在瞬间,把从景物里来的 光捕捉到照相机内,在胶片上永久地记录 下景物的形象。不管什么样的照相机,其 基本原理都是针孔成像和透镜成像原理。
5、分析感光材料的结构和特点。 6、分析影响黑白照片质量的主要因素。 7、比较黑白照片和彩色照片记录影像的特点。 8、分析摄影技术的未来走向。
(二)黑白感光胶片的分类
按感光胶片对各种色光的敏感程度和 不同的敏感范围,可分为:X光片、紫外片、 色盲片、分色片、全色片、红外片、染料 型黑白胶片等。
(三)彩色感光胶片的分类
彩色感光胶片除了前面已说过的分为 彩色正片、彩色负片、彩色中间片和彩色 反转片外,按感光乳剂本身所使用的成色 剂不同,又可分为水溶性成色剂彩色胶片、 油溶性成色剂彩色片以及近几年使用的所 谓Ⅱ型片。
四、焦深、景深与超焦距
(一)焦深、景深 照相机镜头成像,并不是物点只能在
像点的焦平面上结成清晰影像,而是某物 距前后相当长一段距离范围内的景物都能 够在焦平面上结成清晰的影像。结成这一 清晰影像的景物的纵长深度叫景深。
(二)模糊圈
模糊圈也称为分散圈。弄清模糊圈的 概念,不仅仅在于认识影像为什么会清晰 与模糊,更重要的是在景深的应用中有着 重要的价值。
第三章 摄影技术
【本章要点】
●摄影技术的诞生与发展 ●摄影原理 ● 照相机的工作原理与结构 ● 感光材料的主要特点 ● 照片的冲洗技术
第一节 摄影的诞生与发展
一、摄影的发展 二、照相机的发展 三、影像信息存储体系的发展
第二节 摄影原理
光与照相有着密切关系。有了光,才 能引起视觉,人们才能看到物体。光是照 相的必要条件,是照相的基础。照相机通 过光的作用把物体的影像记录在感光片上, 并经过化学处理,得到影像。
四、彩色负片的冲洗
(一)彩色负片的影像质量 (二)冲洗彩色负片的C41工艺 (三)C41代用配方和冲洗程序
五、彩色照片的制作
(一)彩色放大机 (二)彩色印放的校色 (三)彩色相纸 (四)冲洗彩色相纸的工艺和配方 (五)彩色照片的冲洗
【复习思考题】
1、说明影像信息存储体系的发展过程。 2、摄影的主要原理是什么? 3、说明照相机的工作原理。 4、彩色影像是怎样形成的?
二、照相机种类
(一)按外形构造分:有座机、外拍机、手提照相机。 (二)按自动化程度分:有内测光式、外测光式、自动
化测光式照相机。 (三)按使用的感光片分:有单页片、120、135等照相
机。 (四)按取景方式分:有平视取景照相机、单镜头反光
照相机、双镜头反光照相机、机背式取景照相机 和数码照相机。
三、照相机结构
(三)冲洗黑白负片的药液配方
1、显影液配方 2、定影液配方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四)影响底片质量的因素
1、密度 2、反差 3、颗粒度
(五)底片的减薄和加厚
1、平均减薄 2、不平均减薄 3、底片加厚
二、印相的基本技术
(一)照相纸的选择 (二)印相曝光 (三)照片冲洗
三、黑白放大基本技术
(一)放大机的基本构造 (二)放大调焦 (三)放大曝光
(三)影响景深的因素
1、镜头光圈对景深的影响 2、镜头焦距对景深的影响 3、被摄物体距离对景深的影响
(四)景深表
掌握了影响景深的因素后,更重要的 是要会运用景深,以获取需要的景深范围。 现在的各种照相机上都刻有景深表。
(五)超焦距
1、超焦距的概念 2、超焦距计算
一、感光材料的种类
(一)种类的区分 1、负片 2、正片 3、反转片 4、照相纸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