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析机电一体化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浅析机电一体化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浅析机电一体化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推动了不同学科的交叉和渗透,使得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一门跨学科的技术,其发展趋势是智能化和自动化。

它的产品在家用电器和其他行业中得到了应用,其功能是通过协调和综合来共同实现的。

本文将对机电一体化的应用,以及发展趋势谈一点简要的想法。

标签:机电;应用;发展趋势
1 机电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1.1 机电一体化的发展现状
我国对于机电一体化技术有两种极端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我国的工业化水平相对其他国家来说不是很高,离开了工业基础谈这种问题只能是空中楼阁,信息化这种新经济现象是发达国家的事。

由于我国工业化的完成率很低,所以我们必须坚守传统产业,把注意力放在工业化上。

另一种观点认为:信息化与工业化没有必然联系。

我们必须紧跟时代步伐,放弃夕阳工业,大力发展信息产业这种朝阳产业。

这种观点是“放弃——跨越论”,即放弃传统产业,在信息产业领域实现全方位的跨越。

1.2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1.2.1 智能化
智能化是机电一体化与传统机械自动化的主要区别之一,也是21世纪机电一体化的发展方向。

近几年,处理器速度的提高和微机的高性能化、传感器系统的集成化与智能化为嵌入智能控制算法创造了条件,有力地推动着机电一体化产品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智能机电一体化产品可以模拟人类智能,具有某种程度的判断推理、逻辑思维和自主决策能力,从而取代制造工程中人的部分脑力劳动。

目前,专家系统、模糊系统、神经网络以及遗传算法,是机电一体化产品(系统)实现智能化的4种主要技术,它们各自独立发展又彼此相互渗透。

随着制造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将会出现智能制造系统控制器来模拟人类专家的智能制造活动,并会对制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判断、推理、构思和决策。

例如,在CNC数控机床上增加人机对话功能,设置智能I/O接口和智能工艺数据库,会给使用、操作和维护带来极大的方便。

随着模糊数学、神经网络、灰色理论、心理学、生理学和混沌动力学等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为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开辟了广阔天地。

1.2.2 集成模块化
集成模块化也是机电一体化产品的一个发展趋势,也是一项重要而又艰巨的
任务。

简单的来说就是将各种接口或单元标准化,有点像机械咀的标准件,由于机电一体化产品种类和生产厂家都比较多,研制和开发具有标准机械接口、动力接口、环境接口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单元模块是一项复杂而有前途的工作。

如研制具有集减速、变频调速电机一体的动力驱动单元;具有视觉、图像处理、识别和测距等功能的电机一体控制单元等。

这样,在产品开发设计时,可以利用这些标准模块化单元迅速开发出新的产品。

从而避免利益的冲突,并能使之标准化、系列化。

2 机电一体化典型产品的发展趋势
2.1 数控机床
2.1.1 高速化
由于高速加工技术的普及,机床普遍提高了各方面的速度。

例如,车床主轴现在采用的是电主轴,主轴的转速最高可达200 000r/min;进给速度是指快速移动速度高速化和切削进给速度的高速化;微处理器的使用,大大提高了数控系统的运算速度;最后就是换刀速度得到很到提升,高达0.5s。

2.1.2 高精度化
精密加工化是为了适应高新技术发展的需要。

数控机床的定位精度已由以前的0.02mm提高到现在的0.008mm;亚微米级机床达到0.0005mm左右;纳米级机床达到0.005~0.01um;最小分辨率为1nm的數控系统和机床已问世。

这样的发展很明显体现了高精度的发展迅猛。

2.2 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前景
以微电子技术、软件技术、计算机技术及通信技术为核心而引发的数字化、网络化、综合化、个性化信息技术革命,不仅深刻地影响着全球的科技、经济、社会和军事的发展,而且也深刻影响着机电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专家预测,机电一体化技术将向以下几个方向发展:
2.2.1 光机电一体化方向
一般机电一体化系统是由传感系统、能源(动力)系统、信息处理系统、机械结构等部件组成。

引进光学技术,利用光学技术的先天特点,就能有效地改进机电一体化系统的传感系统、能源系统和信息处理系统。

2.2.2 柔性化方向
未来机电一体化产品,控制和执行系统有足够的“冗余度”,有较强的“柔性”,能较好地应付突发事件,被设计成“自律分配系统”。

在这系统中,各子系统是相互独立工作的,子系统为总系统服务,同时具有本身的“自律性”,可根据不同环
境条件做出不同反应。

其特点是子系统可产生本身的信息并附加所给信息,在总的前提下,具有“行动”是可以改变的。

这样,既明显地增加了系统的能力,又不因某一子系统的故障而影响整个系统。

3 结束语
近些年来,我国的计算机技术和微电子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在此基础上,这些技术被广泛应用到了机械工业领域,形成了机电一体化,不仅对机械工业的产品功能、构成和技术结构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且也给机械工业的生产方式及管理体系带来了巨大变化,使工业生产从“机械电气化”时代迈入了“机电一体化”阶段。

在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已得到广泛的应用,不仅深刻影响着机电一体化的发展趋势,而且深刻地影响着全球的科技、经济、社会和军事的发展,并以蓬勃的生机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戴晶.机电一体化实训装置在中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201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