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初中数学教师培训材料:讲座新课标呼唤课堂教学的新改变
初中数学教师培训材料:讲座新课标呼唤课堂教学的新改变
课程内容中的条目数量统计(第三学段)
原标准
数与代数 48
图形与几何 83
统计与概率 13
综合与实践 4
合计
148
修改后标准 52(3) 89(4) 11 3 155(7)
差 +4(3) +6(4)
-2 -1 +7(7)
删除的内容:(数与代数)
①有效数字 ②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 ③利用一次函数的图像求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近似解 ④能对含有较大数字的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释和判断 ⑤能解释一些简单代数式的实际背景或几何意义 ⑥能确定简单的整式、分式和简单实际问题中的函数 的自变量取值范围
3.课程基本理念的修改
(2)“6条”改“5条”
将“数学教学”与“数学学习”合并为 数学“教学活动”。具体表述为:“教学活动 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 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树立正确的数学教学观
新课标呼唤课堂教学的新改变
课程标准与课堂教学的关系
——课程标准作为课程的顶层 设计,它与一线的课堂教学有什 么样的关系呢?
课程标准与教学的关系——教育目标的
层级性及教学内容的规定性
教 • 一级 教育目的
内容标准
育
目 标
课
的 层
• 二级
课程目标
级
内 容 的 规 定 性
• 三级 教学目标
1.总体框架结构的修改
2001年版
分四个部分:前言、课程目标、内 容标准和课程实施建议。 2011年版
把其中的“内容标准”改为“课程内 容”。前言部分由原来的基本理念和设计思 路,改为课程基本性质、课程基本理念和课 程设计思路三部分。
2.关于数学观的修改
2001年版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 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
“四基”与数学素养
• 掌握数学基础知识 • 训练数学基本技能 • 领悟数学基本思想 • 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5.关于课程目标的修改
(2)明确提出了培养学生四种能力。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6.关于课程内容的修改
(1)将“内容标准”的提法改为“课程内容”
4.关于设计思路的修改
(1)对四个学习领域的名称作适当调整 2001年版
数与代数 、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 实践与综合应用
2011年版 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 综合与实践
4.关于设计思路的修改
(2)对课程内容中的若干核心概念作适当调 整,对其意义作更明确的阐释 2001年版 称为关键词,6个
2001年版 内容标准
2011年版 课程内容
6.关于课程内容的修改
(2)从总体结构上看,“几何与图形”领域发 生了一些变化,另外三个领域的结构基本没变。 2001年版
“图形的认识”、“图形与变换” “图形与坐标”、“图形与证明” 2011年版 “图形的性质”、“图形的变化” “图形与坐标”
6.关于课程内容的修改
数学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数学 模型,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
2011年版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数学作为对于客观现象抽象概括而逐渐形成的科学语 言与工具。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 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新增加的内容:(图形与几何)
删除的内容:(图形与几何)
①梯形和等腰梯形的相关内容 ②圆锥的侧面积和全面积 ③视点、视角、盲区;了解并欣赏一些有趣的图形; 知道物体的阴影是怎么形成的,能根据光线的方向辨 认事物的阴影。 ④镜面对称 ⑤圆和圆的位置关系 ⑥平面图形的镶嵌 ⑦能够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旋转后的图形,探索 图形之间的变换关系。
*⑥能解简单的三元一次方程组 *⑦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 *⑧知道给定不共线三点的坐标可以确定一个二次函数
新增加的内容:(图形与几何)
①会比较线段的大小,理解线段的和、差,以及线段中 点的意义 ②了解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③会按照边长的关系和角的大小对三角形进行分类 ④了解并证明圆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 ⑤了解正多边形的概念及正多边形与圆的关系 ⑥尺规作图: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已知一直角边 和斜边作直角三角形;作三角形的外接圆、内切圆;作 圆的内接正方形和正六边形 ⑦掌握基本事实:两条直线被一组平行线所截,所得的 对应线段成比例
3.课程基本理念的修改
(1)“三句”变“两句”
2001年版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011年版 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树立正确的课程观
3.课程基本理念的修改
(2)“6条”改“5条”
2001年版
数学课程——数学——数学学习——数学教学 活动——评价——现代信息技术 2011年版 数学课程——课程内容——教学活动——学习 评价——信息技术
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 应用意识,推理能力 2011年版 称为核心概念,10个 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数据分析观 念,应用意识,推理能力,运算能力,模 型思想,几何直观,创新意识
5.关于课程目标的修改
(1)“双基”变“四基”
2001年版 双基 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2011年版 四基 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删除的内容:(统计与概率)
极差、频数折线图等内容
新增加的内容:(数与代数)
①知道|a|的含义(这里a表示有理数) ②最简二次根式和最简分式的概念 ③能进行简单的整式乘法运算中增加了一次式与二次 式相乘 ④能用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判别方程是否有实根 和两个实根是否相等 ⑤会利用待定系数法确定一次函数的解析表达式
教学内容
——课程标准的价值取 向、基本理念、目标要求及内容 标准应该对教师的教学产生重要 影响,并成为教师课堂教学的基 本依据。
数学课程标准有哪些新变化?
• 1.总体框架结构 • 2.关于数学观 • 3.关于基本理念 • 4.关于设计思路 • 5.关于课程目标 • 6.关于课程内容 • 7.关于课程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