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四章 第三节_设备的工艺设计少

第四章 第三节_设备的工艺设计少


漩涡泵
泵的特性
设备选用
泵的选用与设计程序
设备选用
(1) 确定基本参数 包括介质性质(如密度、黏度、蒸汽压、腐蚀性、毒
性等);介质中含气量、含固量;操作条件(如温度、压 力);泵所处位置情况(包括环境温度、海拔高度、装置平 立面布置要求等)以及管线当量长度等。
(2)流量和扬程的确定和计算。 流量应按最大流量或正常流量的1.1~1.2倍计算。扬程
来选用不同类型的材质及轴封。
(7)计算泵的轴功率 泵的样本上给定的功率和效率都是用水试验出来的,
输送介质不是清水时,应考虑密度、粘度等对泵的流量、 扬程性能的影响。
(8)确定冷却水(或加热蒸汽)耗用量
(9)选用电动机
(10)确定泵的台数
(11)填写泵规格表
常用泵型性能比较
离心泵
流量大 扬程小 体积小 可腐蚀液体 开泵需灌水 价廉易安装
塔器
塔器
工业生产对塔设备的要求主要是: ①通过能力要大,即单位塔截面能处理的气液流量大。 ②效率要高。 ③压力降要低。 ④操作弹性要大。 ⑤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在这些要求中,对于要求产品纯 度高的分离操作,首先应考虑高效率;对于处理量大的一般 性分离(如原油蒸馏等),主要是考虑通过能力大。
板式塔与填料塔比较
课本介绍了离心泵、旋涡泵、容积式泵的选用范围:
设备选用
(4) 核算泵的性能 按实际情况对泵进行性能核算。性能参数核算后如符合工
艺要求,则所选泵可用。
(5)确定泵的安装高度(计算装置(系统)的有效气蚀余量)。 “允许气蚀余量”可按下面公式计算: 允许气蚀余量=(p-p )/ρg+Z-h
(6)选择泵的材料及轴封 根据介质腐蚀性以及泵的操作条件(如温度、转速等)
设计原则
设备选型和设计的一般原则是:
1.满足工艺要求 设备必须满足工艺要求,与工艺流程、生产规模、工艺操作
条件、工艺控制水平、工艺管理水平相适应。 2.设备成熟可靠
设计中所选用的设备不但技术性能要可靠,设备材质也要可 靠。特别对生产中的关键设备,一定要在充分调查研究和对比 的基础上,作出科学的选定。
二 化工设备的选材
(1)概述
设备选材
在任何一个“材料-环境”体系中,对材料的要求是: ①化学性能或耐腐蚀性能满足工艺要求; ②物理、力学和加工工艺性能等满足设计要求; ③总的经济效果优越。 化工厂大量的设备事故中,有50%是由腐蚀引起的,主要 原因是选材不慎。
(2)材料
设备选材
对于选材者来说,不仅要了解金属、合金的性能,还要 对合成材料、陶瓷、木材、石墨、混凝土、铸石等都有所了 解。
设备选材
设备选材
(3)化工设备材料选用的一般原则 ①满足工艺与设备要求; ②材质可靠,使用安全; ③易于加工,性能保证不大受加工影响; ④材料立足于当地和国内市场,立足于我国储
量丰富的资源。 ⑤综合经济指标核算。
三、化工设备的选用
设备选用
1 泵的选用 化工用泵已有了独具特点的产品系列,大多数有了定型
换热设备
换热器的分类 1.按工艺功能分类
(1)冷却器 (2)加热器(3)再沸器(4)冷凝器
(5)蒸发器 (6)过热器 (7)废热锅炉 (8)换热器 2.按传热方式和结构分类 根据热量传递方法不同,可以分间壁式,直接式和蓄热 式。
常用的换热器
夹套式换热器,蛇管式换热器,套管式换热器,管壳式 换热器,板式换热器,螺旋板式等。
设备的工艺设计及其选型
一 概述
概述
1、工艺流程与工艺设备
化工设备的工艺设计是化工工程设计的主 体,是工艺流程概念的正确体现,是整个化 工生产赖以实现的主体工程。流程是灵魂, 设备是躯壳;流程是从战略的高度考虑,设 备就是从战术上实施战略。
概述
设备工艺计算的目的是决定车间所有工艺设 备的类型、规格、主要尺寸和台数;为车间的 设备布置设计,施工图设计及非工艺设计项目 提供可靠的设计数据。
3设备工艺设计的内容及设备的设计参数;主要包 括泵、风机、换热器、塔式设备、反应器等;
(2)定型设备的选定(泵、风机、旋风分离器、过滤机等); (3)非定型设备的工艺计算(反应器、塔类设备、蒸发设备、 换热设备等);向化工设备专业设计人员提出设计条件和设备草图; (4)编制《工艺设备一览表》,初步设计阶段的工艺设备一览 表作为说明书的组成部分交由有关部门进行设计审查; (5)当工艺设备的施工图纸完成之后,要组织相关人员(主要 是化工设备的专业设计人员)进行会签。
(3)确定塔径D (4)计算填料塔压降。 (5)验算。塔内的喷淋密度应按实际塔径验算塔内的喷淋 密度是否大于最小喷淋密度。如果喷淋密度太小,将不能保 证填料充分润湿,应重新调整计算。
产品与标准产品可供选用。如《工业泵选用手册》等。全国 化工设备设计技术中心站,编写了《工业泵推荐产品样本》 一书,供选泵时使用。
泵的分类
设备选用
泵的分类分为容积式(正位移的流体输送设备)和叶片
式(离心式的液体输送设备)。
叶片式泵:离心泵,轴流泵,漩涡泵;容积式泵:往复
泵,旋转泵。
双级漩涡泵
离心泵
单级漩涡泵
特殊材质贮罐
贮罐
设计贮罐的一般程序
(1)汇集工艺设计数据。包括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贮存 物料的温度、压力,最大使用压力、最高使用温度、最低使 用温度,腐蚀性、毒性、蒸汽压、进出量、贮罐的工艺方案 等。
(2)选择容器材料。对有腐蚀性的物料可选用不锈钢等金 属材料,在温度压力允许时可用非金属贮罐、搪瓷容器或由 钢制压力容器衬胶、搪瓷、衬聚四氟乙烯等。
(或压差)是指所需的扬程。按泵的不同布置情况,利用伯 努利方程求出泵的扬程。再根据工艺过程情况,采用 1.05~1.1的安全系数。所选泵的扬程值应大于所需的扬程值。
(3)确定泵型。从被输送物料的基本性质出发,如物料 的温度、粘度、挥发性、毒性、化学腐蚀性、溶解性和物 料是否均一等因素来确定泵的基本型式。在选择泵的型式 时,应以满足工艺要求为主要目标。
(3)容器型式的选用。我国已有许多化工贮罐实现了系列 化和标准化。在贮罐型式选用时,应尽量选择已经标准化的 产品。
贮罐
(4)容积计算。容积计算是贮罐工艺设计和尺寸设计的核 心,它随容器的用途而异。
装填系数:气体容器取1;液体容器取0.8。 (5)确定贮罐基本尺寸根据物料密度、卧式或立式的基本 要求、安装场地的大小,确定贮罐的大体直径。依据国家规 定的设备零部件即筒体与封头的规范,确定一个尺寸。据此 计算贮罐的长度,核实长径比,如长径比太大(即偏长)或 太小(即偏圆),应重新调整,直到大体满意。
换热器
换热器
换热器
换热器
换热器
换热器
换热器
换热器
换热器
换热器
换热器
平 板 式 换 热 器
换热器
换热器
设计原则
管壳式换热器设计的一般原则 1.基本要求
换热器要满足工艺操作条件,在工艺条件下长期运转,安 全可靠,不泄漏;维修清洗方便,满足工艺要求的传热面积, 尽量有较高的传热效率,流体阻力尽量小;满足工艺布置的 安装尺寸。 2.介质流程
设计原则
3.终端温差
当换热器中有一方流体是冷却剂时,换热器两端冷热流体 温差的取值应考虑其经济合理性,即,要选择适宜的换热器 两端冷热流体温差,使投资和操作费用之和最小。
设计原则
一般认为,采用下述原则是比较经济合理的: (1)换热器热端冷、热流体温差应在20℃以上。 (2)用水或其它冷却介质时,冷端温差可以小些,但不 要低于5℃。 (3)冷凝含有惰性气体的流体时,冷却剂出口温度要至 少比冷凝液的露点低5℃。 (4)空冷器冷热流体温差应大于15℃,最好大于20~ 25℃。 (5)用水作冷却介质时,冷却水进、出口温差一般取5~ 10℃。缺水地区用比较大的温差,而水资源丰富地区用比较 小的温差。
设计原则
4.流速 在工程设计中有一个经验的、合理的流速。参考手册上列
出了常用流体的经验流速范围,可用来指导我们的工程设计。 5.压力降
增加流速会增加压力降,增加动力消耗,并使腐蚀和振动 的破坏加剧。因此,有一个最大允许压力降范围。压力降一 般考虑随操作压力不同而有一个大致的范围。可参考相关的 手册及文献。
6 对液相喷淋量有一定的要求
气液比的适应范围大
7 内部结构简单,便于非金属材料制作,可 多数不便于非金属材料
用于腐蚀较严重场合
制作
8 持液量小
持液量大
塔器
填料塔设计程序 (1)汇总设计参数和物性数据处理。 (2)选用填料。填料是填料塔内汽一液接触的核心元件。
填料类型和填料层的高度直接影响传质效果。因而,选择填 料是填料塔设计的一个重要内容。
贮罐
3 贮罐的设计和选用
按使用目的的不同,贮存容器可分为计量、回流、中 间周转、缓冲、混合等工艺容器。国家有各类容器的标准 系列,教科书及相关手册上列出了标准系列。
这些标准系列有通用设计图,可向有关单位直接购买 图纸,省时、保证设计质量、节约工期。
贮罐
立式贮罐
贮罐
卧式贮罐
贮罐
锥顶、锥底贮罐
贮罐
具有关报导,塔设备的投资费用可占到总投资的15~
40%。
塔器
塔设备的分类及构造
塔设备经过长期发展,形成了形式繁多的结构,以满 足各方面的特殊需求。
按操作压力分为:常压、加压和减压; 按单元操作分为:精馏塔、吸收塔、解吸塔、萃取塔、 干燥塔、萃取塔和反应塔; 按形成相际接触面积的方式分为:固定相界面的塔和 流动过程中形成相界面的塔; 按塔的内件(结构)分为:板式塔和填料塔。
序号 填料塔
板式塔
1 Ф800m以下,造价一般比板式塔低,直径 Ф600m以下时,安装困
大则价高

2 用小填料时,小塔的效率高,塔较低,直 效率较稳定,大塔板效 径增大,效率下降,所需填料高度急增 率比小塔板有所提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