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现代流行病学的形成与发展不包括下面哪个部分:A. 对传染病流行因素的研究B. 对慢性病流行因素的研究C. 对疾病防治措施的研究D. 对疾病临床治疗的研究E.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发展2、关于流行病学,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 流行病学从基因水平认识疾病B. 流行病学从细胞水平认识疾病C. 流行病学从群体水平认识疾病D. 流行病学从个体水平认识疾病E. 流行病学从分子水平认识疾病3、流行病学的研究范围是:A. 传染病B. 地方病C. 传染病和地方病D. 传染病和非传染病E. 疾病和健康状况4、关于流行病学,下列哪种说法正确:A. 从个体的角度研究疾病和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B. 只研究传染病的流行特征和防治措施C. 只研究慢性病的危险因素D. 研究人群中疾病和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E. 只研究疾病的防制措施5、流行病学工作的三个阶段是:A. 描述分布、提出假设、验证假设B. 揭示现象、找出原因、提供措施C. 整理资料、分析资料、得出结论D. 观察性研究、实验性研究、理论性研究E. 筛查病人、确诊病人、治疗病人6、流行病学主要应用于:A. 考核疾病的防制效果B. 评价人群的健康状况C. 研究疾病预防和控制D. 研究疾病的病因E. 以上均是7、以下哪一个不是流行病学的特征:A. 群体特征B. 以分布为起点的特征C. 以治疗疾病为主的特征D. 对比的特征E.预防为主的特征8、关于流行病学下列哪条是不正确的:A. 它是医学的基础学科,B. 它以个体为研究对象C. 它可以评价药物或预防措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D. 它可以研究疾病的自然史E. 它能为卫生决策提供依据9、流行病学研究对象的三个层次是指:A. 疾病、伤害、健康B. 病人、高危人群、一般人群C. 传染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伤害D. 死亡,患病,伤残E. 以上均不对(二)多项选择题1流行病学和临床医学的区别在于:A. 流行病学以人群为研究对象,而临床医学一个体为研究对象B. 流行病学研究以描述疾病和健康的分布为起点并分析决定分布的因素, 从个而临床医学体的症状、体征和各种理化检查入手以作出临床诊断C. 流行病学以预防疾病和促进健康为目的,而流床医学以治疗疾病为目的D. 从学科特征上讲,流行病学具有宏观性,而临床医学属于微观范畴E. 流行病学主要研究传染病的特征,而临床医学的重心在非传染病2、流行病学在病因未明疾病研究中的一般程序是:A. 描述疾病的分布B. 分析影响分布的因素C. 提出病因假设D. 检验或验证病因假设E. 制定针对病因的预防策略和措施3、流行病学的主要特征有:A. 群体特征B. 以分布为起点的特征C. 社会医学的特征D. 对比的特征E. 预防为主的特征4、流行病学的基本原理是:A. 疾病与健康在人群中的分布B. 疾病在群体中的发生、发展和消亡过程C. 疾病与健康的社区诊断与临床决策D. 病因观与病因推断E. 疾病防制的策略(三)名词解释流行病学(epidemiology )(四)论述题试述流行病学的学科特点第二章疾病分布(一)单项选择题(1) 对儿童进行急性呼吸道感染检测,测量疾病的频率指标应选用A. 发病率B.罹患率c.患病率 D.期间患病率 E.时点患病率(2) 下列哪项因素与发病率的变化无关A. 致病因素的作用明显加强和减弱B. 患病率的升高或下降C. 疾病诊断水平的提高或下降D. 诊断标准的变化E. 防疫措施的有效与否(3) 下列哪项因素与患病率的变化无关A. 发病率的升高或下降B.病死率的升高或下降C. 人口总数自然增加或减少D.治疗水平的提高或降低E存活时间长短(4) 进行感染性腹泻监测时应选择的疾病频率测量指标是A发病率B.发病专率C. 罹患率D.时点患病率E.期间患病率(5) 疾病分布是指A. 民族分布、性别分布、职业分布B. 时间分布、地区分布、人群分布C. 城乡分布、年龄分布、民族分布D. 民族分布、年龄分布、职业分布E. 年龄分布、城乡分布、季节分布(6) 在比较不同地区发病率或死亡率时应注意使用A. 年龄别发病率、年龄别死亡率B. 性别发病率、性别死亡率C. 职业别发病率、职业别死亡率D. 民族别发病率、民族别死亡率E. 标化发病率、标化死亡率(7) 发病率指标来自A. 对住院病人的调查B.对门诊病人的调查C.对社区人群的调查D.对所有病人的调查E对专科医院病人的调查(8) 患病率指标来自A. 现况调查资料B.门诊病例资料C.住院病例资料D.专科医院病例资料E对所有病人的调查(9) 对暴发性肝炎评价临床抢救效果时最恰当的指标应是A. 死亡率B.发病率C.患病率D.病死率E.罹患率(10) 对于一种危害严重的疾病,采取针对病因的措施后,在评价其预防效果时应采用哪些指标最合适A. 死亡率B.发病率C.患病率D.病死率E 罹患率(11) 1994年平山县发现喘憋性肺炎的流行,暴露总人口数为83271人,经调查诊断发病例数共1478例,试问在资料分析时疾病的频率指标应选用A. 发病率B.罹患率C.时点患病率D.期间患病率E感染率(12) 某院心血管内科1985年和1986年死于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例数分别101人和121人,则和1985年相比A. 1986年收治的心肌梗死病人死亡危险性更大B. 1986年收治的心肌梗死病人抢救失败的情况更为严重C. 心肌梗死死亡危险的增加不会有统计学意义D. 所有资料不能判断该科收治的心肌梗死病人的死亡频率的升降E. 以上均不对(13〜15)某县有人口10万人,1997年因各种疾病死亡1000人。
该年共发生结核300人,原有结核400人,1987年共有60人死于结核,请问(13)该县的总死亡率为A.300/10 万B.60/1000C.60/10 万D.1000/10万E.资料不足,不能计算(14)结核的病死率为A.60/300B.60/400C.60/700D.60/1000E.60/10 万(15) 结核的发病率为A. 300/10 万B.400/10 万C.700/10 万D.300/1000E.400/1000(16〜19) .1996年,共发生200例某病病人,在1996年年初已知有800例病人,年内因该病死亡40例,年中人口数1千万,如果该病的发生和因该病死亡的事件均匀地分布在全年中,则: (16) 1996 年该病的发病率(1/10万)是:A, 0.4 B , 8.0 C, 10.0 D, 1.6 E , 2.0 (17) 1996年1月1日该病的患病率(1/10万)是:A0.4 B , 8.0C, 10.0D, 1.6 E , 2.0(18)1996年期间,该病的患病率( 1/10万)是:A0.4 B , 8.0C, 10.0D, 1.6E, 2.0(19)1996年期间,该病的死亡率( 1/10万)是:A,0.4 B , 8.0 C , 10.0D, 1.6E, 2.0 (20)对某种疾病采取一级预防措施,评价其效果最恰当的指标是该病的5A.死亡率 B .患病率C.发病率 D.病死率 E . 死因构成病(21) 某地1万人口中,在1997年春季,相继发生流行性感冒病例共有1000人,则该地当时有10%地发生流感,这10%是:A.发病率 B .患病率 C.罹患率 D.感染率E. 续发率(22) 甲、乙两人群中几种特殊部位癌肿报告新病例的相对数如下:癌肿部位%甲人群乙人群肺10.0乳6.7腺子宫20.030.0颈苴丿、16.725.0他35.056.6100.0 100.0据此推论甲人群较乙人群更易患肺癌,乳腺癌和子宫颈癌,该推论是:A .正确B .不正确,因为未区分发病率或死亡率C .不正确,因为未用率指标测量D •不正确,因为未设对照组E .不正确,因为未进行率地标化(23) “流行”是指:A. 发病率超过5%勺状况B. 发病率超过10%的状况C. 在较大范围内都发生了新病例D. 家庭内出现2例新病人E. 发病率显著超过历年的平均发病率水平(24) 流行指的是:A、发病率低但是在某社区或区域持续存在的一种疾病B罹患率咼达10%oC性质相似的疾患的发生明显高出当时该人群正常时期的发生情况D季节性出现的呼吸系统疾病E、每100,000人每年病例发生率(25) P和Q两个社区年龄调整死亡率相等,P社区粗死亡率较Q社区低,人们可能得出结论:A、两个社区有相同的年龄分布B诊断在P社区较Q社区更准确C P 社区较Q 社区有较多的老年人D P 社区较Q 社区诊断更不准确E 、P 社区较Q 社区有更多的年青人(26) 综合地进行描述疾病“三间分布”的最经典的流行病学方法是:A 出生队列研究B ,横断面研究 C,移民流行病学D,血清流行病学 E ,遗传流行病学(27)一个地区通过首次高血压普查,可计算出当地的A .高血压发病率B .高血压患病率C .高血压罹患率D.高血压死亡率E.高血压续发率 (28) 某高速公路的统计资料表明,蓝色车子的车祸发生事件要比其它车子的车祸发生事件 为多。
由此推论:蓝色车子发生车祸的危险性高于其它车子: A ,对的B, 不对,因为比较的不是基础率 C, 不对,因为没有对照组 D ,不对,因为没做显著性检验 E ,不对,因为以现患率代替了发生率(29)发病率、患病率与病程三者的正确关系是: A ,发病率=患病率x 病程 C ,发病率=患病率+病程=发病率x 患病率 (30) 某地人口为300万,过去几年每年发生伤害患者 这种情况称为:A ,爆发B,散发C,流行(31) 流行病学最常用的指标为: A.发病率、死亡率、病死率 C.发病率、死亡率、续发率(32)某地区40万人,经麻风病普查,查出麻风病人 80例,可得出下列哪一项指标?20/10 万。
(33) 不同地区的粗死亡率不能进行直接比较,因为A 、不同地区发病率水平不一样B 不同地区环境因素不一样C 不同地区人口年龄构成不一样D 不同地区医疗诊治水平不一样E 、不同地区经济水平不一样(34) 用婴儿死亡率作为一定人群总体健康状况指标的理由是A 、它与妇幼保健事业密切相关B 它对社会经济变化及卫生服务的干预非常敏感C 它不受人口构成影响,可以直接比较D 计算简单,资料容易获得B,患病率=发病率x 病程 D,发病率=患病率-病程E ,病程30例,而某年的发病率为 10/10万,D,大流行E ,世界大流行B.发病率、死亡率、患病率 D.发病率、死亡率、罹患率A.麻风发病率为20/10万; B .患病率为20/10万;C.罹患率为 20/10万;D.续发率为20/10万;E .携带率为E 、可全面反映人口的死亡情况(35) 伤寒爆发后常可见到拖长的流行波,其原因是A 、日常生活接触所致B 、水源存在持续污染C 病人久病不愈D 、以上均是E 、以上均不是(36) 常用来衡量人群中在较短时间内新发病例频数的指标是:A 、发病率B 、时点患病率C 、期间患病率D 罹患率E 、续发率(37) 在分析某人群中疾病的发生频率时,首先需考虑的个体因素是:A.性别B.职业C.年龄D.民族 E .职业(38) 以下哪个指标是直接衡量病因强弱波动的指标A.发病率B.现患率C.死亡率D.病死率(39) 在大于70岁的人中,虽然冠心痛的发病率随年龄加大而增高,但该病的患病率下降此 种现象的最好解释是:A. 大于70岁的人冠心病患者病程较短B. 大于70岁的人冠心病患者病程较长C. 大于70岁的人冠心病患者有较好的治疗措施D.大于70岁的人冠心病的病死率降低 E.大于70岁的人冠心病的发病减少 (40) 流行是指:A.某病的发病率虽然低,但在人群中经常有此种病B. 某病的发病率很高,超过 10%C. 某病的发病率很高,超过 20%D. 某病的发病率明显地超过该地区以往发病波动范围E. 某病的发病率明显地超过邻近地区的发病波动范围(41) 在一特定人群中,某慢性病的发病率下降,可能由于以下原因引起:A .病人的生存时间延长B .该病的病死率下降C .开展了一级预防D. 疾病的治疗方法改进 E .该病的诊断方法改进 (42) 出生队列分析主要应用于:A 急性传染病和病因不清楚的疾病 C.潜伏期长,暴露因素有变化的疾病 (43)1979年某地一所由教、职员工共样病症,经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此次疾病暴发为一暴露于共同致病因子所致,可以测量的指标是: A 、发病率 B 、时点患病率 C 、续发率D 、期间患病率E 、罹患率(44) 某地区1990年度疫情资料统计,狂犬病患者100人,全部死亡,此资料可计算:(45) A 、B 二市其冠心病的粗死亡率为 4/万,经年龄构成标化后 A 市冠心病死亡率为 5/万、 B 市为3/万,由此得出结论认B,发病率低的慢性病D.出生率8924人的大学校,在2天内有246人突然发生同 A .粗死亡率 B .死亡专率C.病死率 D .资料不全难以计算为:A. A市的人口构成较B年青B. A市的人口构成较B年老(二) 多项选择题(1) 研究职业与疾病的关系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A. 暴露机会 B.劳动条件(2) 研究疾病分布的意义在于A. 提供病因线索 D. 有助于制定防治策略(3) 疾病分布的季节性升高现象是由于 A.气象条件的影响 B.人们的生活方式D •风俗习惯E.人们的文化水平(4) 疾病年龄分布横断面分析方法可以说明A. 描述不同年龄组的发病率、患病率B. 同一时期不同年龄组死亡率的变化C. 同一年龄组不同时期死亡率的变化D. 不同年代各年龄组死亡率的变化E. 描述不同年代的发病率、死亡率 (三) 名词解释 (1) 发病率(2)患病率 (3)感染率(6) PYLL⑺DALY(8)散发 (9)爆发 (10)流行病负担 (四)简答题(1) 影响患病率升高和降低的因素有哪些 ?(2) 疾病年龄分布的分析方法有几种 ?有何区别?(3) 发病率与患病率有何不同 ?(4) 判断一种疾病是否属于地方性疾病的依据是什么⑸ 疾病分布出现性别差异的原因有哪些? (6) 疾病不同民族分布的差异原因是什么 ?(7) 疾病分布呈现周期性的原因是什么?周期间隔时间长短取决于哪些因素 ?(8) 疾病分布出现长期变异的原因是什么? (9) 疾病出现城乡分布差异的原因和特点是什么?(10) 某地人口及其年龄、 性别构成稳定,经三年观察,某病发病率逐年下降而患病率略有上 升,如何解释? (11)某地人口及其年龄、性别构成稳定,经三年观察某病发病率逐年下降 ,而患病率略有上升如何解释?(12) 出生队列分析技术有何作用?(13) 试以脑卒中为例,简述在不同地区疾病分布状况的比较时 ,应注意哪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