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流体输配管网的基本功能之一是将从(源)取得的流体,通过(管道)输送,按照流量要求,分配给各(末
端装置)。
2.流体输配管网水力计算的主要目的是根据用户要求的流量分配,确定管网的(各管段管径)和(阻力),
进而确定动力设备的型号和动力消耗。
3.保证流体流动过程力学相似必须同时满足(几何相似)、(运动相似)、(动力相似)。
4.流体流动阻力有两种:(摩擦阻力)也称(沿程阻力),它随水力半径的增大而(减少),另一种阻力
称(局部阻力)。
5.泵与管网的连接时,吸水管路的连接应注意(不漏气), (不积气), (不吸气)。
6.膨胀水箱的膨胀管,在重力循环中应接在(供水总立管顶端);在机械循环系统中,一般接在(循环水
泵吸入口前)。
7.供热管网主干线水力计算时,采用的平均比摩阻越大,需要的管径越(小),管网的基建投资越(小),
运行费用越(大),水力稳定性越差。
8.在建筑排水系统中,随着排水流量的不断增加,立管中水流状态依次经历(附壁螺旋流)、(水膜流)、(水塞流)等三种流动状态。
9.某系列水泵的比转数n s越大,其所提供的扬程(越小)、流量(越大),水泵形状(粗胖),H-Q
曲线呈现(陡降)的趋势。
β2 (>90度)是前向型叶片,β2 (<90度)是后向型叶片,低比转数的离心10.离心式风机的出口安装角
风机其叶片是( 前向)型。
二.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
1、答:图(2分)
如图所示,管路性能曲线为Ⅰ,并联后的工作点1,单台泵工作时的工作点2,可见并联后的总流量小于
单台泵工作时流量的2倍。
(2分)
性能曲线陡降型设备并联,流量增加更显著。
管网特性曲线越平缓,设备并联运行流量增加越显著。
(2分)
2、答:假定流速法:先按技术要求选定管内流速,在结合所需输送的流体,确定管道断面尺寸,进而计算管道阻力。
适用于已知系统各管段风量的管网设计水力计算。
(2分)
压损平均法:将已知总作用压头,按管道长度平均分配给每一管段,以确定管段阻力,再根据每一管段的流量确定管道断面尺寸。
适用于管道系统所用压力已定或对分支管路进行阻力平衡计算或环状管网水力计算。
(2分)
静压复得法:利用管道分段,改变管道断面尺寸,降低流速,克服管段阻力,重新获得静压。
常用于高速空调系统的水力计算。
(2分)
3、答:水封是利用一定的静水压力来抵抗排水管内气压变化,防止管内气体进入室内的措施。
(3分)水封水量损失的主要原因是:自虹吸损失、诱导虹吸损失和静态损失(蒸发和毛细作用)。
(3分)
4、答:要保证 3 个送风口的送风量相同,B 、 C 风口处的管内静压应与A 处的管内静压相同;(3分) 全压=静压加+动压,由于管道有阻力A 点全压大于B 点全压,B 点全压大于C 点全压,若使A 、B 、C 静压相等,应使B 、C 点动压减小,即用动压损失来抵消相应管段的阻力。
(3分)
5、答:高层建筑高度大,底层管道中的静水压力较大。
为了克服静水压力过
大的弊病,保证管网正常运行和设备可靠性,对高层建筑竖向流体输配管网
进行分区。
(3分)以高层建筑给水为例,竖向按串联式分为高、中、低三区,
如图3。
水箱1、2、3分别向低、中、高三区供水,各区管网中的静水压力都
适中,系统耐压要求降低,费用减小,启停时产生水锤的危险性减小,水流
噪音小,运行稳定可靠。
(3分)
三. 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
1.
解:由泵的相似工况参数关系知
Q2= Q1* (D2/D1)3* (n2/n1)=0.17*23*1500/2000=1.02 m 3/s (3分)
H2= H1* (D2/D1)2* (n2/n1) 2=104*22*(1500/2000)2=234m (3分)
N2= N1* (D2/D1)5* (n2/n1)3=184*25*(1500/2000)3=2484Kw (3分)
相似工况比转数相等n s1= n s2=3.65*n *(Q
2/1/H 4/3)
=3.65*2000*0.17 2/1/1044/3
=92.42 (5分)
相似工况效率相等η1=η2=H1*Q1/N1/102=104*1000*0.17/184/102=94.2% (1分) 2.
解:湿周:
X 矩形=2*(2+0.5)=5m (1分) X 方形=4*1=4m (1分) X 圆形=3.14*1.13=3.55m (2分) 水力半径=流通断面面积/湿周
R 矩形=1/5=0.2m (1分) R 方形=1/4=0.25m (1分) R 圆形=1/3.55=0.2817m (2分) 因为R 矩形< R 方形< R 圆形,所以Py 矩形>Py 方形>Py 圆形。
(2分)
3.
解:1)供水温度tg=95℃,g ρ=961.85kg/m 3;回水温度t h =70℃,h ρ=977.8 kg/m 3。
第一层:Pa gh P g h 82.498)92.96181.977
(2.381.9)(11=-⨯⨯=-=∆ρρ 第二层:Pa h h g P g h 46.966)92.96181.977()0.32.3(81.9))((212=-⨯+⨯=-+=∆ρρ 第三层:Pa h h h g P g h 10.1434)92.96181.977()332.3(81.9))((3213=-⨯++⨯=-++=∆ρρ (6分)
2)第三层散热器出水温度:5.85)7095(210080095)(33=--=--=∑h g g t t Q
Q t t ℃=3ρ968.2 kg/m 3 第二层散热器出水温度:3.78)7095(2100140095)(2323=--=-+-
=∑h g t t Q Q Q t t ℃=3ρ972.8 kg/m 3 (6分)
3))]()()([)(3322111g g g N i g i i h h h h g gh P ρρρρρρρρ-+-+-=-=
∆∑=
)]92.9612.968(3)92.9618.972(0.3)92.96181.977(2.3[81.9-⨯+-⨯+-⨯⨯= Pa 8.1009= (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