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二章 蔬菜植物的起源与进化
第二章 蔬菜植物的起源与进化
11.巴西—巴拉圭中心( 巴拉圭中心(Ⅷb)
地域地理: 地域地理 :也是南美高山区的一部分。 起源作物: 起源作物:无蔬菜。有菠萝、花生等。
12.北美中心(原著之外)
地域地理: 地域地理:美国的中北部,是原著之外新加的一个中心。 气候特点: 气候特点:温带。 起源作物: 起源作物:菊芋。
关于起源中心的争论, 关于起源中心的争论,第一原产地与第二原 产地; 产地;同一作物多个地方发现, 同一作物多个地方发现,如甜瓜, 如甜瓜,外国文 献记载有印度、 献记载有印度、有非洲。 有非洲。而我国古书《 而我国古书《尔雅》 尔雅》有 记载, 记载,说明我国早在战国之前就栽培甜瓜了。 说明我国早在战国之前就栽培甜瓜了。 各起源中心应记几个典型的、 各起源中心应记几个典型的、无争议的、 无争议的、代 表性的作物。
8.中美中心
(墨西哥南部—中美中心, 中美中心,中南美草原区 Ⅶ)
地域地理: 墨西哥南部到中美洲。 地域地理 :墨西哥南部到中美洲 。 气候特点: 气候特点:与非洲中部草原区有些 相似。 热带大陆性气候。 。 相似。热带大陆性气候 作物特性: 要求温暖干燥、 、阳光充足的气候。 作物特性:要求温暖干燥 阳光充足的气候。耐热、 耐热、耐 旱性较强, 旱性较强,但比西瓜、 但比西瓜、甜瓜的耐热、 甜瓜的耐热、耐旱能力要弱。 耐旱能力要弱。 起源作物: 起源作物:以番茄 为代表, 菜豆、 、辣椒、 为代表,菜豆 辣椒、 美洲南瓜( 西葫芦) 美洲南瓜(西葫芦) 等。
二、中国蔬菜的来源
(一)中国原产的蔬菜 白菜、 白菜、萝卜、 萝卜、韭菜、 韭菜、百合、姜、竹笋、茭白等。 茭白等。 因我国汉朝之前的古书中已记载。汉朝之前我国与外国隔绝。 (二)从国外引进的蔬菜 (分三阶段)
3.印度——马来西亚中心( 马来西亚中心(Ⅱa)
地域地理: 地域地理:印度支那、 印度支那、马来半岛、 马来半岛、
加里曼丹、 加里曼丹、苏门答腊和菲律宾等地。 苏门答腊和菲律宾等地。
气候特点: 气候特点 :与印度——缅甸中心
相似, 相似,属海洋性气候。 海洋性气候。
起源作物: 起源作物:竹类、 竹类、冬瓜、 冬瓜、山药、 山药、黄
作物特性: 温和的气候,喜 作物特性:稳定温和的气候, 温而不耐热、 温而不耐热、不耐寒。 不耐寒。不耐霜冻。
10.智利中心( 智利中心(Ⅷa)
地域地理: 南美高山区的一部分。 地域地理 :南美高山区的一部分 。 气候特点: 气候特点: 与上相似。 与上相似。
起源作物: 起源作物: 马铃薯、 马铃薯 、 草莓等。 草莓等。
起源作物: 起源作物 :以甘蓝为代表 甘蓝为代表, 为代表,莴苣、 莴苣、
石刁柏、 、韭葱等。 韭葱等。 石刁柏
作物特性: 比中国中心的适应性广 适应性广, 作物特性 :①比中国中心的 适应性广, 既较耐寒, 也较耐热、 耐旱。 既较耐寒 ,也较耐热 、耐旱 。②发育上要求 发育上要求 通过较严格的0—10℃低温春化 低温春化条件 条件。 条件。
1.中国中心( 中国中心(原著起源中心Ⅰ 原著起源中心Ⅰ)
地域地理: 地域地理:中国中部、 中国中部、南部、 南部、东南、 东南、西南部平原 及山岳地带。 及山岳地带。位于温带和亚热带。 位于温带和亚热带。 气候特点: 亚热带季风区, 气候特点 :亚热带季风区 ,温和湿润, 温和湿润,季节变化明显。 季节变化明显。夏季炎热多 雨,冬季温度较低, 冬季温度较低,但不十分寒冷。 但不十分寒冷。属于温热潮湿的亚热带 属于温热潮湿的亚热带植物区 温热潮湿的亚热带植物区。 植物区。 世界最大最古老的一个起源中心 的一个起源中心。 的一个起源中心。 是世界最大最古老 起源作物: 芥菜、 韭菜、 草石蚕以及莲藕 莲藕、 起源作物 :以白菜为代表, 以白菜为代表,芥菜 、韭菜 、草石蚕以及 莲藕、茭白等一 萝卜、 、山药、 些水生蔬菜。 山药、芋等; 芋等;南部的丝瓜、 南部的丝瓜、苋菜等。 苋菜等。 些水生蔬菜。中部还有萝卜 中部还有萝卜 次生中心作物: 豇豆、 甜瓜、 南瓜等。 次生中心作物 :豇豆 、甜瓜 、南瓜等 。 作物特性: 作物特性:要求温和湿润气候 要求温和湿润气候下栽培 温和湿润气候下栽培, 下栽培,既不耐炎热, 既不耐炎热,也不耐干燥。 也不耐干燥。
2.印度——缅甸中心( 缅甸中心(Ⅱ)
地域地理: 地域地理:印度斯坦及其东部的 阿萨姆和缅甸 阿萨姆和缅甸( 缅甸(不含西北)。 不含西北)。 气候特点: 气候特点 :海洋性气候, 海洋性气候,全年温暖多雨, 全年温暖多雨,空气湿度 大,无严寒酷暑及干湿的季节差别。 无严寒酷暑及干湿的季节差别。 起源作物: 茄子、 苦瓜、 还有葫芦、 起源作物 :黄瓜、 黄瓜、茄子 、苦瓜 、有棱丝瓜, 有棱丝瓜,还有葫芦 、 刀豆、 刀豆、四棱豆、 四棱豆、扁豆等。 扁豆等。 次生中心作物: :芥菜、 芥菜、黑芥等。 黑芥等。 次生中心作物 作物特性: 作物特性:要求温暖湿润 要求温暖湿润, 温暖湿润,喜温不耐寒、 喜温不耐寒、忌霜冻。 忌霜冻。充 足的土壤水分。 足的土壤水分。
例2:大豆 “孢囊线虫病”
20世纪50年代, 年代,美国受到的危害, 美国受到的危害,也是在 中国( 中国(大豆的初生中心 大豆的初生中心) 初生中心)找到“北京黑豆”,并 作为育种材料后, 作为育种材料后,才育成一批抗病品种。 才育成一批抗病品种。
世界栽培植物8大起源中心, 大起源中心,现完善至12个。
7.阿比西尼亚中心 (埃塞俄比亚 Ⅵ,或非洲中部草原区) 或非洲中部草原区)
地域地理: 地域地理:埃塞俄比亚、 比亚、索马里等。赤道附近。 气候特点: 全年温暖, 气候特点 :为热带大陆性气候。 热带大陆性气候。全年温暖 ,有相当 分布不均的雨量。有明显的旱季, 明显的旱季,空气干燥、 空气干燥、阳光 充足。 充足。是热带草原及森林草原植物区。 草原植物区。 起源作物: 甜瓜、 豆等。 起源作物 :以西瓜为代表 西瓜为代表, 为代表,甜瓜 、豇豆、 豇豆、扁豆等 。 作物特性: 作物特性 :都要求温暖干燥、 都要求温暖干燥、阳光充足的 气候。 气候。耐热、 耐热、耐旱性强, 耐旱性强,绝对不适宜阴冷 潮湿的气候。 潮湿的气候。 以上为旧大陆中心。 15世纪发现美洲大 以上为旧大陆中心。15世纪发现美洲大 陆后, 陆后,又有许多栽培作物在全世界传播。 又有许多栽培作物在全世界传播。 美洲起源地称为新大陆中心。 美洲起源地称为新大陆中心。
按照前苏联瓦维洛夫 按照前苏联瓦维洛夫 瓦维洛夫的原著 的原著, 大起源中心。 的原著,世界8大起源中心。 其中第Ⅱ 个北美中心,现12个 其中第Ⅱ加1个,第Ⅷ加2个,又增1个北美中心,
1.中国中心( 中国中心(Ⅰ) 2.印度—缅甸中心( 缅甸中心(Ⅱ) 3.印度—马来西亚中心( 马来西亚中心(Ⅱa) 4.中亚西亚中心 (Ⅲ) 5.近东中心 (Ⅳ) 6.地中海沿岸中心 (Ⅴ) 7.阿比西尼亚中心 (Ⅵ) 8.中美中心 (Ⅶ) 9.南美中心 (Ⅷ) 智利中心( (Ⅷa) 10.智利中心 11.巴西-巴拉圭中心( 巴拉圭中心(Ⅷb) 12.北美中心
前苏联瓦维洛夫 前苏联瓦维洛夫 1935年在《 年在《育种 的植物地理学基 础》中首先确立8 个起源中心, 个起源中心, 后经英国的达林顿 达林顿、 、阿玛尔1945年《栽培植物染色体图 后经英国的达林顿 伯基尔、 、苏联的茹 集》中补充为12个中心, 苏联的茹 个中心,又经英国的伯基尔 又经英国的伯基尔 可夫斯基和荷兰的 泽文等进一步完善 等进一步完善。 可夫斯基和荷兰的泽文 和荷兰的泽文 等进一步完善。
例1: 黄瓜“病毒病”和“霜霉病”
上世纪30年代, 年代,美国为解决该问题, 美国为解决该问题,派 遣人员到黄瓜的初生原产地 遣人员到黄瓜的初生原产地印度和 初生原产地印度和次生原 印度和次生原 中国寻找抗原, ,结果在中国找到了他 产地中国寻找抗原 产地中国寻找抗原 们称之为“中国长” (Chinese Long) 黄瓜, 黄瓜,发现这个材料对霜霉病和病毒病有 高度的抗性, 高度的抗性,后来被作为基本抗源材料。 后来被作为基本抗源材料。
秋葵等。 秋葵等。
作物特性: 作物特性 :与上述相似, 与上述相似,要求温暖湿 要求温暖湿
润,喜温不耐寒、 喜温不耐寒、忌霜冻。 忌霜冻。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4.中亚细亚中心( 中亚细亚中心(中亚高山区 Ⅲ)
地域地理: 地域地理:印度西北部、 印度西北部、克什米尔、 克什米尔、阿富汗、 阿富汗、乌兹别克、 乌兹别克、塔吉克及 天山西部等。 天山西部等。这一中心比中国中心、 这一中心比中国中心、印度中心都小, 印度中心都小,但也是一个重 要的起源地。 要的起源地。 气候特点: 全年温差和昼夜温差都很明显。 气候特点 :典型的大陆性气候, 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全年温差和昼夜温差都很明显 。夏 季炎热少雨, 空气干燥; ;冬季严寒多雪; 季炎热少雨,空气干燥 冬季严寒多雪;所以春季靠积雪融化后, 所以春季靠积雪融化后, 土壤水分非常充足。 土壤水分非常充足。 作物特性: 但能忍耐严寒, 耐热能力也较强。 作物特性 :喜温和, 喜温和,但能忍耐严寒 ,耐热能力也较强 。较耐空气干 要求地下部湿润, ,水分充足。 燥;但要求地下部湿润 水分充足。 起源作物: 起源作物 :以洋葱为代表 洋葱为代表, 为代表,还 有大蒜 大蒜, ,豌豆、 豌豆、蚕豆等 蚕豆等。 次生中心作物: :独行菜、 次生中心作物 独行菜、甜瓜、 甜瓜、 葫芦等。 葫芦等。
9.南美中心( 南美中心(南美高山起源区 Ⅷ)
地域地理: 秘鲁、 地域地理 :秘鲁 、厄瓜多尔——玻利维亚等安德斯山 脉地带。 脉地带。为热带高山区。 热带高山区。 气候特点: 全年温和而无明显的寒暑, ,雨量少而分布 气候特点:全年温和而无明显的寒暑 不匀。雨季旱季明显。 明显。 起源作物: 为代表, ,秘鲁番茄等。 起源作物:以马铃薯为代表 秘鲁番茄等。
5.近东中心(近东平原区 Ⅳ)
地域地理: 亚洲西部( 包括小亚细亚内陆、 土耳其东部、 地域地理 :亚洲西部 (包括小亚细亚内陆 、土耳其东部 、 伊朗等)。 伊朗等)。 气候特点: 大陆性气候、 、温度和雨量较为均衡 温度和雨量较为均衡。 。空气干 气候特点:大陆性气候 燥,土壤湿度也不象高山区那样冬雪春融后那样充足。 土壤湿度也不象高山区那样冬雪春融后那样充足。 作物特性: 不仅地上部较耐旱 地上部较耐旱, ,叶片裂刻细小, 作物特性:不仅 地上部较耐旱 叶片裂刻细小,叶面积 小,而且地下部主根明显 而且地下部主根明显, 地下部主根明显,较深、 较深、较耐旱。 较耐旱。 起源作物: 豌豆、蚕豆、 蚕豆、胡 起源作物:豌豆、 萝卜、 萝卜、菠菜等。 菠菜等。 次生中心作物: 次生中心作物:洋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