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部编版《书湖阴先生壁》课件完美版1
部编版《书湖阴先生壁》课件完美版1
研读诗歌: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拟人
研读诗歌: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暗示了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表现了主人的高洁。
再读诗歌:
书湖阴先生壁 宋 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课堂总结:
《书湖阴先生壁》描写的是湖阴先生家庭的清幽, 院内、院外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湖阴先生庭院的赞 美,体现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同时也寄托了诗人的闲 适心情。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庭院外一条小河护卫着农田, 把绿色的田地环绕。两座青山推
开门,送来青翠的山色。
研读诗歌:
书湖阴先生壁 茅檐/长扫/静无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研读诗歌:
思考: 1.诗人去拜访朋友湖阴先生,是通过什么来表现湖阴先生庭
院的干净的?
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全诗,感悟古诗内涵。 2、结合诗歌,在想像画面,感悟诗境的基础上,给 《书湖阴先生壁》一诗配幅插图。
1.通过回顾、交流学习本组课文后的 收获, 联系生 活实际 作进一 步思考 ,从所 读的内 容中想 开去, 加深对 课文的 理解。 2.通过回顾,让学生懂得人类应珍惜 资源, 保护环 境。 交流平台 (1)回顾本组四篇课文,说一说《只 有一个 地球》 《大瀑 布的葬 礼》《 这片土 地是神 奇的》 和《青 山不老 》这四 篇课文 从内容 中联想 到生活 中的哪 些事? 该如何 去珍惜 资源, 保护环 境?还 从课文 内容中 获得对 某些环 境问题 的新认 识? 师:本组课文,作者以环保为主题, 感悟人 类的生 存与自 然资源 、生态 环境的 密切关 系,懂 得人类 应珍惜 资源, 保护环 境,让 我们积 极行动 起来, 为地球 家园美 好的明 天,尽 一份自 己的力 量。在 学习过 程中, 我们要 运用“ 联系实 际,深 入思考 ”的读 书方法 ,去加 深对课 文的理 解。 (2)联系《只有一个地球》,小组内 交流自 己的读 书收获 和体会 ,体会 联系实 际,深 入思考 ”的读 书方法 。 总结:本组课文内容引人深思,读书 就应该 走入文 里,披 文入理 ,再走 出文外 ,联系 生活实 际和思 想实际 ,既读 进去, 又想开 去,这 就是文 里文外 的读书 方法。 (3)交流课外阅读中读到过的类似文 章,说 说自己 的体会 和感悟 ,如何 把握文 章内容 ,联系 实际, 深入思 考去理 解课文 内容。 日积月累
第三单元 · 第12课
书湖阴先生壁
诗歌导入:
书湖阴先生壁
题写在湖阴先生庭院墙壁上的诗。
背景介绍:
北宋大政治家王安石,晚年闲居在 南京紫金山麓的半山园,常跟附近居 民来往,相处得很友好,湖阴先生杨 德逢,便是其中的一位。这一年夏初 时节,诗人又到湖阴先生家做客,对 这里的环境景色十分欣赏,随口吟成 这首绝句,应主人请求题写在当院墙 壁上。
研读诗歌:
书湖阴先生壁
宋 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长扫:即常扫,指经常打扫。
净:干净。 畦:意为田园中划有界限的长 条方块。
排闼:推开门。
研读诗歌:
书湖阴先生壁
诗意
宋 王安石
茅草房庭院经常打扫,洁净
得没有一丝青苔。花草 满畦,都是主人亲手栽种。
2.本诗哪句采用了拟人的手法?
3.全诗哪些诗句暗示了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哪些诗句表现
了主人的品质高洁?
研读诗歌:
“净”,是通过“无苔”二字体现的。
江南地湿,又时值初夏多雨,这对青苔的生长比之其他时 令都更为有利。况且,青苔性喜阴暗,总是生长在僻静之处, 较之其他杂草更难于扫除。而今,庭院经常打扫,总是干干净 净的,叫人感觉舒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