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跨国公司在华扩张模式透析文献综述

跨国公司在华扩张模式透析文献综述

跨国公司在华扩张模式透析文献综述近三十年来,伴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逐步融入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浪潮,越来越多的外资投向了中国,中国内地也逐渐成为跨国公司投资的热点。

跨国公司在华的研发投入日益增多、其本身具有多重动因,对我国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是改革开放大背景下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我们国家应充分利用其有利方面,而尽量避免其消极方面。

最近几年,面临跨国公司不断的冲击,国内市场出现了和以往有较大差异的市场形态了,国内国外也涌现出了很多致力于研究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学者,本文就最近几年针对研究跨国企业在华投资的文献资料进行了归类,做了初步的阐述。

首先是杜天才,吴林海等学者认为促使众多跨国公司不断涌向我国的动机包括如下因素:一:是为了适用跨国公司全球化发展战略的要求,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究机构是其占领中国市场,适应中国文化的必然选择。

二:增强公司竞争力,扩张中国市场,在华研发中心的作用就是使其跨国公司的产品贴上中国特色的标签。

三:掌握核心技术,挖掘研发人才,通过研发,将所有有用的技术进行集合,然后申请专利,实行技术垄断。

另外,跨国公司在华的研究机构中,90%以上的研发人才均为中国本地优秀的人才,网罗国内人才,是跨国公司对付国内企业的法宝。

众多跨国公司的到来,给开放中的中国带来的是积极的、消极的全面立体的影响。

本人在参考高媛、祖强、孙立平等学者对跨国公司在华扩张的积极影响的看法后,总结了一下:跨国公司在华扩张积极的影响,一:有利于带动我国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增长,国公司研究开发机构的中国研发人员不局限于简单的技术开发,而是在中国特定环境下进行全球化的研究开发活动。

这对于中国经济积极融入全球生产、研发体系,提升在经济全球化中的地位有重要影响。

二:有利于培养、吸引和留住人才,提高国内研发能力和水平中的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三、能够促进跨国公司进一步增加在华投资。

另王志乐,石金海等学者各自的著作中却更着重看中于跨国公司在华扩张后带来的消极影响,对我国的经济安全也产生的经济威胁。

产生的主要威胁有,一:跨国并购严重削弱企业自主研发能力,降低我国国内企业的发展能力,其会控制目的国企业的技术,并会让我国的工作人员远离核心技术。

二:部分产业过度并购造成行业垄断,打破原有的市场结构,如果外资垄断涉及国家安全的重要行业,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行业,如金融、电信、交通、钢铁等行业,并控制其核心技术,可能带来我国的产业安全的风险问题。

三:跨国并购造成国家重要资源大量流失,打破我国生态环境平衡。

当然重视对跨国公司在华扩张的种种情况,对我们了解国内情况是大大有裨益的,但不能全面了解跨国公司的全球战略,所以也就不能全面的看待跨国公司在华扩张的种种行为,张利飞在其著作《跨国公司海外R&D投资区位选择研究》指出:跨国公司海外R&D投资区位选择受东道国市场规模、R&D人力资源、科技水平、知识产权保护、政策环境等众多因素影响。

跨国公司海外R&D投资区位选择是公司投资动机与东道国区位条件进行匹配的过程。

这也就解释了全球跨国公司海外R&D投资为什么呈现“大三角”特征,即美国、欧洲和日本这三个地区是跨国公司海外R&D投资的主要来源区和流入区,三个地区形成相互交叉投资的格局。

同时呈现出向发展中国家倾斜的趋势,其中以中国为典型代表。

即使在中国的投资,也呈现出很大的集中和倾向性,主要集中于北京、上海。

江苏等沿海少数发达城市和地区。

针对上述跨国公司在华的并购中,可能使我国的经济产生严重的对外依赖,因此,必须想出一些可行性的方案,以确保我国的经济安全。

刘琦涛在其所著的《浅析外资并购对我国产业安全的影响及对策》中就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可能面临的对外依赖,提出些了建议,一:加紧制定法律法规,运用法律手段维护我国产业安全,通过立法确定外资并购待遇的标准,在赋予外资国民待遇的同时,明确限制外资并购的行业和领域,特别是涉及国家安全的国防性的限制;并购规模的限制,对于交易额达到相当规模的要限制;取消一些特殊政策,为各类所有制企业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

二: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引导其向国际化发展,只有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才能增强企业盈利能力,不但不会轻易被跨国公司并购,而且还能与其展开竞争,拓展国际市场,提升国际竞争力。

三:积极开展对外合作,引导跨国并购的产业投向,杜绝国内稀缺资源流失总之,在对待跨国公司的并购中,理智看待“以市场换技术”的政策,正确处理对外开放和产业安全的关系。

在明确外商控股和并购国有企业产业导向, 以及确定可以参与并购的产业领域的原则下,我们应以积极的态度,欢迎跨国公司并购,并借助跨国公司的优势,尽快培育我国自己的跨国公司,走向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

同时,高庆明从另一个侧面,我国政府存在的贪污腐败的角度解读了跨国公司如何利用这一典型的中国国情,为他所用,创造出符合跨国公司在华利益最大化,文章最后指出,加强政府官员的廉政建设同样是要我国经济同步,不然会严重影响到我国市场经济秩序的建设,和损害我国的国家利益。

参考文献:[1]张利飞. 跨国公司海外R&D投资区域选择研究———以江苏省锡国家高新区为例[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11):56-59.[2]杜天才.跨国公司在华R&D的动因和影响2005 年第2 期[3]刘琦涛.浅谈外资并购对我国产业安全的影响及对策2006,9: 92 - 94[4]高媛: 跨国并购对我国产业安全的影响及对策. 集团经济研究,2007,(7)[5]林毅夫,李永军.比较优势、竞争优势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J].管理世界,2003(07).[6] 祖强,曹慧.独资和控股:跨国公司在华投资企业倾向面面观[J] .国际经济合作,2005, (2):31-35[7]衣长军,林俊国.公司治理结构理论与公司治理模式比较研究[J].企业经济,2004 (4).[8]石金海.公司治理模式国际比较与对我国的启示.当代经济管理,2006 (1).9] 王志乐主编,《2007 跨国公司中国报告》[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年[10] 孙本芝,跨国公司在华技术保护的路径及对策研究[J],《国际经贸探索》2009 年第1 期.[11] 孙立平.中国社会结构转型的中近期趋势与隐患[J].战略与管理,1998,(5).[12 [美]塞缪尔·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王冠华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13冯之浚.国家创新系统研究纲要[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14] 林季红. 跨国公司战略联盟[M] .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15]李海舰.中国企业的跨国经营.中国工业发展报告.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16]刘刚,李峰. 跨国公司在华竞争战略演变驱动力及实现路径[ J ]. 中国工业经济, 2008, (6) .[17]柳卸林, 赵捷. 19家跨国公司在京研发机构的研发活动分析〔J〕. 决策咨询通讯, 2004, (4).[18] Bolton, P. and M. D. Whinston, 1993, Incomplete Conhacts, Vertical Integration, and Supply Assurance,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60, 121-48.[19] Kumar, Nagesh. Determinants of location of overseas R&Dactivity ofmultinational enterp rise: the case of US and Japanese cor2porations[ J ]. Research Policy, 2001, 30: 159 - 174.[20] Hirschey R C, Caves R E. Research and Transfer of Technology byMultinational Enterp rises [ J ]. Oxford Bulletin of Economics andStatistics, 1981, 43 (2) : 115 - 130在张利飞所著《跨国公司海外R&D投资区位选择研究》中,就近年来,跨国公司海外R&D投资的“大三角”格局中开始出现投向发展中国家的趋势,发展中国家快速增长的海外R&D投资主要流入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在华R&D投资存在地区不均衡性。

跨国公司海外R&D投资区位选择受东道国市场规模、R&D人力资源、科技水平、知识产权保护、政策环境等众多因素影响。

跨国公司海外R&D投资区位选择是公司投资动机与东道国区位条件进行匹配的过程。

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跨国公司通过R&D投资不断在攀升,全球跨国公司海外R&D投资呈现“大三角”特征,即美国、欧洲和日本这三个地区是跨国公司海外R&D投资的主要来源区和流入区,三个地区形成相互交叉投资的格局。

同时呈现出向发展中国家倾斜的趋势,其中以中国为典型代表。

即使在中国的投资,也呈现出很大的集中和倾向性,主要集中于北京、上海。

江苏等沿海少数发达城市和地区。

呈现出这一切不均衡性的原因在于跨国公司海外R&D投资区位选择主要考虑东道国市场规模、FD I规模、科技资源及政策环境(尤其是知识产权政策)等影响因素,得出的结论基本一致:东道国市场规模越大、FD I规模越大、科技资源越丰富、政策越有利,相应的跨国公司选择在该地区进行投资可能性越大,在第二段列举的几个投资集中的地方都是上述原因比较优秀地方,所以在这些地方的投资远大于其同类的地方。

在杜天才所著的《跨国公司在华R&D的动因和影响》书中,着重就成因以及影响做了较为详细的阐述。

其研究的主要问题:近三十年来,伴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逐步融入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浪潮,越来越多的外资投向了中国,中国内地也逐渐成为跨国公司投资的热点。

跨国公司在华的研发投入日益增多、其本身具有多重动因,对我国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是改革开放大背景下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我们国家应充分利用其有利方面,而尽量避免其消极方面。

跨国公司在华扩张的动因主要有,一:是为了适用跨国公司全球化发展战略的要求,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究机构是其占领中国市场,适应中国文化的必然选择。

二:增强公司竞争力,扩张中国市场,在华研发中心的作用就是使其跨国公司的产品贴上中国特色的标签。

三:掌握核心技术,挖掘研发人才,通过研发,将所有有用的技术进行集合,然后申请专利,实行技术垄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