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济增长与居民消费之间关系研究

经济增长与居民消费之间关系研究

经济增长与居民消费之间关系研究
作者:张文红于涛
来源:《新西部下半月》2008年第07期
【摘要】经济增长与消费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本文以1980-2005年贵州省的统计数据为实际背景,运用计量经济模型,对贵州GDP增长与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作了定量分析。

在此基础上,提出增加消费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GDP;消费;贵州;相关分析;居民
一、引言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GDP年均增长在9%以上,特别是本世纪以来,更是保持在10%以上。

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离不开投资、消费和出口“三驾马车”的拉动,三者关系的比例是否协调,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

但是,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出口需求相比,消费需求是最基础、最不可替代的,经济发展质量的高低、人民群众是否得到实惠,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消费的大小。

可以说,随着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作用越来越重要,消费对经济的贡献率也越来越大,消费需求稳步、持续增长是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最终动力。

贵州省是我国西部经济欠发达的省份之一,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和消费,因此,研究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对于实现贵州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就此问题应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通过数学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就如何促进消费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经济增长与居民消费之间关系研究区域经济区域经济经济增长与居民消费之间关系研究
二、变量的选取和数据收集
本文选取了贵州省1980-2005年的GDP、政府的财政支出、城市居民消费和农村居民消费的数据来进行建模分析。

根据以上的相关分析,收集数据如表一:
三、模型的建立与估计
用Eviews软件对数据进行初步的拟合,如图所示:
注:Residual表示残差;Actual表示实际值; fitted表示估计值。

从图中,我们可看出实际值与估计值之间拟合的非常好。

因此,可以通过建立多元回归模型来进行分析。

1、模型的建立
根据所收集到的相关数据及经济意义,模型建立为:
其中:Y——GDP; X1——财政支出;
X2——城市居民消费;X3——农村居民消费;
模型的基本假设:
(1)解释变量X1、X2、X3是非随机的或固定的,且相互之间互不相关(无多重共线性);
(2)随机干扰项具有零钧值,同方差及不序列相关性,即:
(3)解释变量与随机干扰项不相关,即:
Cov(μji,μi)=0,j=1,2,…k,,i=1,2,…n;
(4)随机干扰项满足正态分布
μiN(0,δ2)2、回归模型的参数估计及检验
根据表一的数据和所建立的多元回归方程,用Eviews软件对该方程的估计如下:
从估计结果可以看出:x3 的t值的绝对值小于在给定显著水平α( α=0.05),临界值tat(n-k-1)=1.711,因此该模型不可取,要进行修正。

同时,也可以看出农村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不是很显著,影响不是很大。

因此,农村居民消费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因此,将x3舍去后再进行二次建模,其模型的形式如下:
Y=β0+β1x1+β2x2+μ
其中:Y——GDP; x1——财政支出; x2——城市居民消费;
对新模型进行估计,估计结果如下:
(1)T检验:
从上述运算结果得出,该模型通过了T检验,x1、x2、c都是显著的。

(2)F检验:
从上述运算结果得出,该模型的线形关系在95%的置信水平下显著成立。

(3)拟合优度检验:
从上述运算结果得出,估计值与真实值之间拟合程度很好。

(4)模型的确定:
模型通过了以上检验,所以可确定模型的表达式如下:
从上面的表达式我们可以知道:增加财政支出1亿元,GDP将增加1.77584亿元;增加居民消费1元,GDP增加0.17802元。

四、对策建议
1、增加居民收入, 尤其是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使之保持一个较好的、稳定的增长机制
政府应重视农民问题,为农民提供资金、科技和市场信息,千方百计帮助农民提高收入。

不仅要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还要大力发展第二、第三产业,重振乡镇企业,把乡镇企业定位在农产品加工型产业,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地方特色经济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同时要加快农村公路建设,使村、乡都能通路,搞活城乡商品流通,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改善农民经营效益。

2、改变财政支出中的城乡二元性
目前,财政支出在农村覆盖的范围很小。

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深入,人们认识到,逐步建立城乡平等的公平财政体系是必须的,当务之急是加大对农村财政的转移支付力度,增加对农村义务教育、医疗卫生和基层政权建设投入。

这样,一方面可以直接增加农村地区一部分人的收入,同时可以减少农民用于教育和医疗卫生等项的支出,间接地增加他们的收入,从而增加其他的消费支出,推动消费水平的提升。

3、努力提高农民收入,挖掘农村消费市场的巨大潜力
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投入物资是国内生产为主,对国内需求有直接刺激作用。

而且,基础设施建设高度劳动密集,以使用农村劳动力为主,能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有利于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

4、培育环境, 促进经济有效增长
信用环境。

实行消费信贷是启动城市居民消费的必要手段。

因此, 应推行信用消费提供宽松的政策环境。

加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不配套一直制约着我国消费的进程, 市政基础设施不配套导致住房销售不畅;农村不能保证正常供电, 使许多农民推迟购买家用电器。

5、正确利用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作用, 把握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首先要利用消费需求的多样性、多层次的特点约束企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速度和方向。

其次, 适时扩大消费需求范围, 加快劳务、住房、保险、医疗卫生和教育制度等方面的制度改革, 防止消费需求出现新的排浪式推进式过度收缩, 影响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以使国民消费与经济增长长期相互协调发展。

综上所述,贵州省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消费的拉动。

因此,要给消费营造一个稳定、安全的环境,政府要制定相关的政策鼓励和引导居民的理性消费,特别是农村居民的消费,大力挖掘农村消费市场。

同时,也要加大财政支出力度,对基础设施要进行维护和建设,提供一个优良的消费环境,让消费拉动贵州省的经济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李子奈、潘文卿.计量经济学(第二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3.
[2]范剑平、朱小良.我国消费需求发展趋势和消费政策研究[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4.
[3]胡雪萍.消费转型与经济发展[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11.
[4]庞皓.计量经济学[M].科学出版社,2007.1.
[5]贵州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贵州调查总队编.贵州统计年鉴(2006)[M].中国统计出版社.
【作者简介】:
张文红(1963-),男,贵州贵阳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信息管理、数量经济. 于涛(1963-),男,贵州贵阳人,学士,讲师,研究方向为数量经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