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月季和牡丹的介绍

月季和牡丹的介绍

月季Rosa chinensis科属:蔷薇科、蔷薇属。

别名:月月红、长春花、胜春、四季花、胜红、斗雪红在姹紫嫣红的百花园中,月季花容秀美,千姿百态,芳香馥郁,四时常开,深受人们喜爱。

在我国的栽培历史也很悠久,早从梁武帝时代(502—547年)宫廷内就已经盛栽月季,到了宋代(960—1279年)月季栽培已经很普遍了。

被人们称之为“花中皇后”,评为我国十大历史名花。

长春花朱淑贞一枝才谢一枝妍,自是春工不与闲;纵使牡丹称绝艳,到头荣悴片时间。

杨万里《腊前月季》中“只道花无十日红,此花无日不春风”,徐积《咏月季》“谁言造物无偏处,独遣春光住此冲;叶里深藏云外碧,枝头常借日边红;曾陪桃李开时雨,仍伴梧桐落叶风;费尽主人歌与酒,不教闲却卖花翁。

”一、形态特征:常绿、半常绿或落叶灌木或蔓性植物,常具钩状皮刺;小叶3—5枚,广卵至卵圆形,叶缘有锯齿,两面无毛,表面有光泽;花常数朵簇生,罕单生,花色红、粉、白、黄等。

花期4月下旬至10月;蔷薇果球形红色,果熟期9—11月。

变种主要有:月月红、月月粉、小月季、变色月季等。

原产于我国南方的湖北、四川、云南、湖南、江苏、广东等省,现各地普遍栽培。

1768年我国的香水月季被引种到了欧洲,1837年杂种长春月季育成,不满意,回交、反交等,在1867年育出了杂种香水月季,花大色艳,味香,四季开花。

从而掀开了现代月季的繁育栽培历史。

二、现代月季株高20—400cm,株形既有直立的,也有丛生的,还有蔓性的;小叶3—9枚;花单生或伞房状,花径大的可达15—16cm,小的不足1cm,花瓣数5枚—上百枚,花色丰富。

(过去无蓝色、绿色品种,现在已有蓝色品种)现代月季在园艺中的栽培品种很多,大致分为以下六种类型:1、杂种香水月季(Hybrid Tea Roses 简称HT):中国香水月季(Tea Rosa)与杂交长春月季(Hybrid perpetuaf )育成。

植株生长势强,在温暖地区可长成高大挺拔的植株,叶面光亮,单朵开花,花蕾秀美,花梗长,坚挺,适宜作切花栽培,花型典雅,花色丰富,生长季节开花不断,气味芳香,多种花瓣具有丝绒状光泽。

北方三季有花,南方四季开放。

抗寒性强(-10度),北方可露地越冬。

适用范围很广,除切花外,还可布置花坛,节日装饰,园林造景专类园等。

目前世界上有3000—4000种,是一个很大的品系。

2、丰花(聚花)月季(Floribunda Roses 简称FL):杂种香水月季与姐妹月季(低矮的小花月季)育成。

色彩丰富,花型优美,花朵成束集中开放,是城市美化、庭院布置的优良花卉,宏观效果极好,抗病力强,生长势旺,耐寒。

大约有1000多种。

缺点:无香味。

因此用丰花月季与杂种香水月季回交得到一种性状介于两者之间的类型——壮花月季。

3、壮花月季(Gr):花大而繁多,色艳而丰富,花香馥郁,生长健壮,抗寒、抗病力强。

目前大约有1000多种,已构成一个较大的独立品系。

用途兼有1和2的优点。

4、微型月季(Min):是杂种香水月季的杂交种。

植株低矮(15—30cm),分枝多,花朵小巧玲珑,花径1.5—4cm,个别种花径小于1cm,色彩也较丰富,具有芳香气味,抗寒力强(-9℃的低温不受冻害)。

适合于阳台、门厅、花坛边沿、花境两侧、假山石畔的美化绿化。

5、藤本月季(CL):呈攀缘性,枝条细长,一般3—6米,甚至达到10米左右,特点是:植株抽出蔓性枝条形成侧枝开花。

多数品种是单季开花。

适合于造型作景门,花廊、花架、花篱等处攀援。

6、灌木月季(Shrub Roses):这一类是一个庞大的类群,几乎包括前五种所不能包括的各种月季,有现代月季种群,也有古代月季种群。

大多非常耐寒,生长特别繁茂,花有单瓣、重瓣;色彩也很丰富。

有的还能结出大量发亮的红色蔷薇果。

总结以上内容月季有以下优点:花期长,耐修剪,耐移植,易繁殖,对环境的适应力强。

三、生态习性:1、喜光照充足,不耐阴。

要求每天保证6小时以上的直射光照射,盛夏需适当遮荫。

要求空气流通,排水良好,背风向阳的环境。

切忌将月季栽培在建筑物的北面、阴山和密林下。

2、喜温暖气候,最适温白天15—26℃,夜温10—15℃;冬季气温低于5℃进入休眠,能忍受-15℃的低温(个别种能耐受-30℃的低温,东北),但夏季30℃以上持续时间一长将进入半休眠。

能耐受35℃的高温,盆栽时冬季不落叶,能开花。

但第二年生长势弱。

3、耐旱不耐涝,空气相对湿度75-80%为好,土壤PH6-7.0,生长期要求水肥供应充足才好。

4、大气污染如烟尘、酸雨及有毒气体对其生长发育影响较大,因此,抗污染力差。

四、繁殖:播种用于杂交育种,或用于播种大量的嫁接砧木。

营养繁殖中,多采用扦插和嫁接,也可以压条和分株。

现代月季的繁殖中也常采用组织培养培育大量无毒苗。

1、扦插:时间多在春季15℃以上或初夏、早秋进行,冬季在温室进行。

(1)插条的剪取:最好是第一个5叶芽以下第二至第四节位段,有时也可以用第一至第三节位段,但效果较差。

(2)插条处理:①用直流电激动装置,V=1—100伏,最适宜15伏;A=1—100mA,最适宜60mA;时间3小时。

②激素:500—1000ppm吲哚乙酸或500ppm吲哚乙酸钾盐快浸插条下端1—30秒。

2、嫁接:砧木为野蔷薇,南方12月—2月,北方春季叶芽萌动之前,适宜于枝接;生长季常采用芽接,接芽最好用第二个5叶芽,第一、三、四次之。

五、栽培管理:地栽月季要根据其生态习性在春季萌芽前裸根种植,南方可以在初冬定植;对于嫁接苗要注意剪除砧木上的萌蘖。

1、修剪:是保证树姿优美,集中养分供应开花重要的措施,除了一般的生长期修剪外,冬季更需要修剪。

(1)杂种香水月季、丰花月季、壮花月季修剪时,要根据具体需要修剪。

如作为丛生式的开花灌木,要求植株高而且开花数目多,不要求花朵特大,就要高剪;若以观花为主,要求植株较矮而且开花大,不要求开花多,适宜于低剪;一般每枝留3—5支主干。

高剪时多从第二个5叶芽处剪(枝高75—120cm),低剪时留30—45cm株高。

如果为了培育大花用于比赛,只留15—25cm高就可以了。

(2)藤本月季,分三类:①一年只开一次花的品种,当年在一部分新枝上发生侧枝开花,花后应剪除整枝开过花的枝条,留下未开花的在明年开花;②一年多次开花的,只在花后剪去开花短枝的顶部,留基部2芽,6—7周后又可以再次发生侧枝开花。

要经常保持有5—7支主枝,逐次剪去老枝;③一季性开花的,先剪除5年生以上的老枝至基部,保持5—7主枝,将所有的侧枝剪短,只留3—4芽供开花使用。

(3)微型月季:修剪同(1),但要疏去过密的枝条。

(4)灌木月季:作花篱使用时,可按一般灌木修剪原则处理,某些新培育的灌木月季品种可修剪成矮花篱。

2、冬季养护:对于耐寒力不太强的月季,在冬季最冷的地方(-15℃)要防冻,可用草帘、麻包等包扎缠裹。

也可在基部堆20cm高土堆,再冷(-20℃)的地方,可将整株侧倒埋起来。

3、培养高干、半高干月季和垂枝月季:方法为芽接,砧木可用野蔷薇,嫁接高度:垂枝1.5m,高干1.0m,半高干0.6m。

种植时设立支柱,高度达到嫁接部位下边2cm处,垂枝藤本月季还要设圆形或伞形花架,使枝条分布均匀。

4、切花栽培:(略)5、盆栽与盆景:盆栽常用于室内小景,管理可概括为10条4字诀:“盆土疏松,盆径适当,干湿适中,薄肥勤施,摘花修枝,防治病虫,常放室外,松土除草,剥除砧芽,每年翻盆。

”盆景用粗老的野蔷薇作砧木(桩头),嫁接花繁色艳的微型月季,配以适当的花盆、树桩、山石等,通过艺术加工,形成动静结合的盆景。

6、阳台和屋顶栽培:最好是南向阳光充足,通风良好的地方。

若果花盆放在水泥阳台上,要注意防止灼伤,加强水肥管理,冬季搬回室内或用其他材料覆盖保暖。

六、应用:月季是全世界性重要花卉,英国等许多国家将其定为国花,我国定为10大历史传统名花,在园林绿地中,城乡庭院内,山石水溪旁,亭台楼阁边均可配置,效果很好,公园、植物园内经常设计月季专类园供人们观赏,另外,月季是四大切花之一,还可制作干花,可提取香精油等。

七、月季专类园的设计1、基本原则:(1)主路口、花架、凳椅旁选用高度适中,花色、香味俱佳的杂种香水月季,便于近观,可赏其个体美;(2)背景、衬景选择高大的灌木月季,还可以遮挡视线;(3)花坛边缘,花径两侧选微型月季镶边或丰花月季作矮花篱;(4)花架上爬藤本月季;(5)路口栽植1—2株树月季(高干、半高干、垂枝)以取得丰富空间的效果;(6)利用柱状月季和藤本月季装点、修饰那些设计平庸的建筑。

还能构成甬道和花柱,也可以成为建筑物与园林空间的纽带;(7)浅色月季放置在远处,深色月季放在近处。

2、月季园内要配置一定面积的草坪,作为衬托,使其视野开阔,更具空间感;3、月季落叶后,用常绿的园景树、庭荫树、色叶树补充,只可点缀,不可突出;4、亭、廊、花架、水池等建筑小品结合进去;5、小的园路使游人在花丛中穿行,草坪上观赏,满足其亲近感;6、深色建筑前配置浅色月季,浅色建筑前用深色月季;7、地形要有起伏。

牡丹 Paeonia suffruticosa别名:白术、木芍药、百两金、花王、国色天香、富贵花、洛阳花等。

科属:毛茛科、芍药属。

牡丹为我国的特产名花、花姿美、花品多、花色艳丽、富丽堂皇、号称“国色天香”,“花中之王”,被评为我国十大历史名花,国花(第二)。

长期以来,我国人民把牡丹作为幸福、美好、繁荣的象征。

它色、姿、香、韵俱佳,栽培容易,也易开花,唐代诗人刘禹锡诗云:“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蓉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诗仙李白《清平调二》“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产地与分布:原产于我国西北,北从黑龙江尚志县到南边海南岛,东起山东,西至西藏,全国各地均有栽培。

但以山东菏泽、河南洛阳的牡丹最为有名。

一、形态特征:落叶小灌木,高1—2米,枝多挺生,混合芽,叶片宽大,互生,2回3出羽状复叶,具长柄;顶生小叶先端3—5裂,卵圆形至倒卵圆形,表面绿色,具白粉,平滑无毛或有短柔毛。

花大单生枝顶,两性花,直径10—30cm,雄蕊多数,心皮5,萼片5,宿存绿色。

花瓣原始5—6枚,现有重瓣、台阁等,花色有黄、白、红、粉、紫、绿等色。

蓇葖果密生短柔毛,成熟时开裂,内藏5—15枚大粒种子,呈不规则圆形,褐色或黑色。

千粒重250—300g,发芽率60—90%。

二、品种及分类:芍药属:木本组Sect Mudo牡丹草本组Sect Paeonia芍药①稷山牡丹(矮牡丹)P.spontanea 山西省的稷山、永济县;陕西省的延安、宜川、耀县②杨山牡丹(P. osti i)沿秦岭往西到甘肃东南、东经过河南到安徽南部、往南分布到湖北的西南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