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传统书画艺术提升初中学生人文素养
摘要:书法、绘画浓缩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讲究神韵、意境和情趣,和诗歌相似,能激发人的思索和联想,是校园文化环境中重要的构成部分,是初中学生人文素养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人文素养,一般来说是指人的精神追求,包含对真善美的价值判断和对社会的责任感,以及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来的文明礼仪、公德心、关怀心。
养成良好的人文素养,是初中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一大标志。
关键词:书画艺术意义书画和行书学习培养学生书画兴趣
通过传统绘画欣赏,促使学生增强爱国情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
欣赏北宋画家范宽的传世名作《谿山行旅图》,站在它的面前,只见一堵巨大的绝壁冲天而起,巍然挺立,一线瀑布从峭壁深处飞泻直下,幻化成轻烟薄雾;高山下,巨石坚凝,杂树丰茂;绿荫里,萧萧寺观,隐约可见;乱石中,涓涓流泉,水若有声。
这一切构成了气势崚嶒而又高远宁静的景象。
一行商旅蹇驴从密林中缓缓走来,得得的蹄声敲破了空谷沉寂……此刻,我们仿佛也随着这清脆的声音的起落走进了画面,投入到崇山峻岭的怀抱中,听凭那林间的风声吹去尘世的喧嚣,溪涧的清流涤尽心灵的杂念……《谿山行旅图》描绘了秦陇山川峻拔雄阔的气概,画出了中华民族的博大胸怀与宏阔的气象,同时表现出了中国人对大自然的理解、包容与崇敬的传统。
这幅画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也映射出近代历史的变迁。
祖国的大好河山激发出学生的爱国情怀,从而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优秀传统文化,陶冶高尚的道德和情操。
一、什么书画艺术意义:
中国书画术语。
意为中国绘画和中国书法关系密切,两者的产生和发展,相辅相成,在画史上,以先秦诸子的所谓:“河图洛书”为书画同源的依据,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叙画之源流》中说,“颉有四目,仰观垂象。
因俪鸟龟之迹,遂定书字之形,造化不能藏其秘,故天雨粟;灵怪不能遁其形,故鬼夜哭。
是时也,书画同体而未分,象制肇始而犹略。
无以传其意,故有书;无以见其形,故有画。
”此为最早的“书画同源”说。
《殷契》古文,其体制间架,既是书法,又是图画,近人郑午昌说“是可谓书画混合时代”。
二、意画和行书的学习
通过写意画和行书的学习,克服和纠正一部分学生过于谨小慎微,做事拖沓的不良习性,培养处世果敢干练的气质。
写意画是在生宣纸上,一挥而就的短速、快速而传神的画法;是以豪放洒脱简练的笔墨来描绘物象的形神,抒发画家的情感。
其手法高度概括,意境含蓄深遂,更有着一种从容、果断、潇洒的写意精神。
行书是介于楷、草间的一种书体。
初中学生可以先学习行楷。
行书是楷书的快写,是楷书的流动。
在练习行楷的过程中,笔毫的使转,在点画的各种形态上都表现得较为明显,这种笔毫的运动往往在点画之间,字与字之间留下了相互牵连,细若游丝的痕迹,这就是牵丝。
在练习书写的过程中,如果书写者下笔犹豫不决、缩手缩脚,就练不好行书,因此在书写前,先对几组楷书与行书的字进行分析,就会发现楷书与行书书写时,点画的写法,用笔需遵循的准则,如中锋、铺毫、逆入平出、提按起主、藏锋等都是一致的,只是行书书写时比较舒展、流动。
因此,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先要熟悉物体以及汉字的结构,做到心中有数,下笔肯定,不能优柔寡断,久而久之,就能做到得心应手,这对于培养学生办事干脆,处世果断的气质是大有益处的。
三、把握整体布局有助于培养学生识大体
在传统书画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强调整体关系,把握整体布局有助于培养学生识大体,顾大局的全局观念和远大目光。
譬如书法,不仅要掌握每一笔笔画以及字的结构,而且要考虑用到整幅的效果;山水画中近景、中景、远景,甚至某一棵树或山石、房屋、流水等要注意局部刻画,更要注意其在整幅画中所处的地位而加以区分,画眼(即视觉中心)所在要着重刻画;花鸟画、人物画等同理。
这就要让学生养成自觉地进行整体观察的习惯。
实际上,不
仅绘画、书法如此,世事也如此,有没有全局观念和远大胸襟也是一个人成功的关键。
所以要注意培养他们的全局意识,纠正初中学生容易出现偏激行为的弊病,对待问题会比较客观,也会得到大家的认同。
古今对社会进步有重要贡献的人,莫不具有全局意识,不为个人小利益,不为小团体利益所累,如果使学生能在初中教育中养成这种看问题的习惯和眼光,这对他将来走上社会将起到良好的作用。
四、初中学生喜欢且善于模仿书画
初中学生喜欢怀疑和争论,不轻信与盲从师长,我们可以让他们通过有趣的书画学习总结出自己的见解;初中学生喜欢且善于模仿,喜欢参与集体活动和表现自我,我们可以通过绘画让其充分表现自我,用自己优秀的作品去赢得大家的赞赏;初中学生情绪的波动比较频繁,我们可以通过书画学习增强意志的控制能力;初中学生在看待某一问题上容易出现偏激,我们可以通过书画学习培养他们的全局意识。
总之,传统书画艺术是我国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艺术形式,因此,学好传统书画,不仅能使学生了解和熟悉书画的技巧,体会其意境情趣,更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陶冶情操、养心修性、净化心灵、升华思想,对于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和提高都非常有益。
为此,我们有必要高度重视传统书画艺术对学生的素质培养的作用,重视和普及这门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
总之,现代艺术和传统书画艺术对初中生非常重要,我们作为教师一定要重视对学生的培养和教育。
参考文献:
1.俞国良:《创新书画教育理念中的学校教育》,2001年第一期。
2. 张华. 传统书画艺术对初中学习意义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88、96.
3. 陈自然. 谈多媒体课件在统书画艺术教学中的运用[J]. 语文建设,2005
4. 吴伟昌统书画艺术教学呼唤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中学语文教学,2001.
5. 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研究[M].孙亚玲.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