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宁市职业技术学校2014年下期期终考试小教2013级1--4班《阅读与写作》试题满分100分100分钟完卷命题人:陈吕春审题人:一、基础知识及语言运用,将正确答案的番号填在答题卷的表格中。
(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囷囷..(qū)焉尽态极妍.(yán)架梁之椽.(yuán)B.凋.零(diāo)湍.急(tuān)崔嵬.(wéi)C. 转徙.(xǐ)迁谪.(zhé)铮铮..然(zhēnɡ)D.或不.焉(fǒu)谄.媚(chǎn)嗟.乎(jiē)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幽僻诅咒没精打彩厉尽沧桑B.弥望班驳专心至志小心翼翼C.寂莫缥缈蓊蓊郁郁游目聘怀D.嬉游坐落豁然开朗迥然不同3.依次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是满月,天上有一层淡淡的云,不能朗照,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A.虽然却所以然而既B.即使也因此但固C.即使也因而但是既D.虽然却所以但固4.下列句子中成语用得不恰当的一项是()。
A.多年的漂泊生活,磨灭不了他对故土的思念之情,家乡的山山水水时常让他魂牵梦萦....。
B.这个建筑工地管理混乱,建筑材料随意堆放,错落有致....,被有关部门责令限期整改。
C. 现在,集江风海韵于一体的南通正以它得天独厚....的优势吸引着众多客商前来投资开发。
D.许多科幻作品对地球的未来都抱着一种悲观的态度,这并非杞人忧天....。
如果我们不注意保护环境,科幻作品中所描绘的情景将会成为可怕的现实。
5.找出下列语句中有语病的一句()A.天气慢慢炎热起来了,同学们切忌不要下河游泳。
B.从学雷锋活动中,我们更进一步理解了雷锋精神的实质。
C.长沙市正在修建地铁,地铁开通之后,将给市民的出行带来极大的方便。
D.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报告预测,到2020年中国废弃手机数量将比2007年增长大约7倍。
6.下列有关作家、作品对应有错的一项是()。
A.《阿房宫赋》杜牧唐代B.《师说》欧阳修宋代C.《琵琶行》白居易唐代D.《刘玄德三顾茅庐》罗贯中元末明初7.下列各句中不具备“互文”特点的一句是()A.主人下马客在船B.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C.秦时明月汉时关D.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8. 下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蓊蓊郁郁:树木茂盛的样子B.作《师说》以贻之贻:赠送C.锱铢:极言贵重的东西。
D.可以横绝峨眉巅。
绝:越过、渡过9.选出与“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句式相同的一项()A.圣人无常师B.余嘉其能行古道。
C.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D.欲人之无惑也难矣!10、下列“于”字与“而耻学于师”一句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战于.长勺B.不拘于.时C.受任于.败军之际D.学于.余二、填空题,将答案填在答题卷上。
(每空1分,共10分)11.黄鹤之飞尚不得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千呼万唤始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是故无贵无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14.明星荧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梳晓鬟也。
15. __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
16.花径不曾缘客扫,________________。
盘飧市远无兼味,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将答案填在答题卷上。
(30分)(一)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14分)窗外飞舞的雪花中,那簇迎春开得正闹。
白雪映衬黄花,金灿灿的,刚从学校回来过寒假的我忽然心动,踏雪寻春去!妹妹正随三毛在撒哈拉大沙漠里遨游,不时嘿嘿傻笑。
好容易把她拉回来,却睁大眼睛说我有病。
我拿三毛作比,说踏雪寻春,当比三毛更三毛。
一听这话,妹妹来了精神,翻身下床,围巾胶鞋,极麻利地武装完毕,倒连声催起我来。
我窃笑,还是头发长的好糊弄。
一上江堤,寒风夹着雪团直往脖子里钻。
放眼望去,雪滩茫茫,瘦水一痕。
妹妹跌足叫悔:“寻春寻春,寻你的魂。
”我笑道:“若是桃红柳绿,莺飞草长,那叫游春。
这踏雪寻春,妙在一个寻字。
”妹妹满脸无奈,作误上贼船状,一步一滑,跟我下了江堤。
江滩杳无人迹,积雪蓬松深及膝弯。
顶风冒雪,一步步捱到江边,妹妹气喘吁吁,两颊绯红,不由得满腹怨气。
我劝她说,这江水非平日之江水,乃是一江春水。
说归说,自知难以服人,搜肠刮肚胡诌几句,妹妹忽然惊呼,且遥指远方,我擦净眼镜,极目水天苍茫处,好像有几粒黑点。
妹妹眼尖,说是鸭子。
我便借题发挥,诵东坡名句,“春江水暖鸭先知”。
观赏了雪落碧波野鸭戏水的美景,欲打道回府,谁料又节外生枝——妹妹想原路回家,我想从柳林迂回,相持不下,陷入僵局。
没办法,只好掷硬币一决胜负。
天助我也。
三番两胜,兄走妹随。
此时雪愈发下得紧,唯闻阵阵喘息声和吱吱踏雪声。
更觉路漫漫其修远兮,双腿沉沉如坠铅。
突然眼前出现几丛芦苇,皆遭火焚,残干枯叶,劲风中摇曳作响。
一种凄美摄人魂魄。
妹妹见了停下步子,调侃说:“这里也有春吗?”我折段焦苇,剥去苇衣,苇心中竟泛出新绿,火焚雪欺,芦苇不死,令人感叹。
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出柳林,恍如置身水晶宫。
柳树就像巨大的白珊瑚。
徜徉在此俗心如洗,一片玉洁冰清。
妹妹牵过一根柳条吹去浮雪,欢呼:“柳条发芽了!”我笑痴人说梦。
谁知凑近一瞅,咦!柳条当真拱出粒粒嫩芽。
只可惜,不会作诗,难以抒情。
我问妹妹:“今儿踏雪感觉如何?”她笑答:“妙!妙!明年下雪,我们还来。
”17.“那簇迎春开得正闹”中的“闹”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18.“我”吟诵东坡名句“春江水暖鸭先知”,对文章内容有什么作用?(3分)19.文章结尾处,妹妹说:“妙!妙!”说明兄妹俩是寻到了春的,在文章中兄妹俩所寻之春是在哪些物象上体现出来的?(3分)20.下面是关于文章的一些分析,请选出正确的两项()()(4分)A.“妹妹正随三毛在撒哈拉大沙漠里遨游”“我拿三毛作比”“当比三毛更三毛”中的四个“三毛”的含义是一样的。
B.“还是头发长的好糊弄”中的“头发长的”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含有轻蔑的意味,与文章的感情基调协调。
C.在整个寻春的过程中,妹妹有过失望,有过埋怨,有过怀疑,更有过惊喜。
D.在艺术特色上,这篇文章能寓严肃的主题于轻松活泼的记叙之中,兄妹的嬉笑调侃平添了文章的情趣。
E.文章材料简单琐细,且在处理时缺少变化,这是文章的不足之处。
(二)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16分)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刚群聚而笑之。
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21.对下列句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下:低于B.于其身.也,则耻师焉身:身体C.不耻.相师耻:以……为耻D.或.师焉,或不焉或:有的22.下列各句加点字的意思与例句中加点字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3分)例句: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A.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B.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C.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D.其.如土石何?23.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A.本段古今对比,赞美“古之圣人”,批评“今之众人”,指出他们在学习上的态度是不同的。
B.本段既论证了从师学习的必要性,还论述了从师的原则,还指出学习不要有门户之见。
C.本段最后对士大夫之族的评论批判的力度加深,“其可怪也欤!”一句对不肯从师而学的愚蠢作风表现出无法容忍的批判态度。
D.本段承接对师道的论述,用三组对比,写不同的认识、不同的做法和不同的结果,批判了当时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24.“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其中“此”所指代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语段中的句子回答)(3分)25.本语段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的论证方法,论述了唐王朝___________的社会现象。
(4分)四、作文(将作文写作答题卷上)。
(30分)理解,是培育友谊之果的土壤,是沟通心灵的桥梁,是互相信任的基石。
理解可以吹散战争前那硝烟弥漫的纱幕,可以涤去蒙蔽的心灵的尘埃,可以将寒冰一点一点地融化,可以品出了苦尽之后的甘甜。
人与人之间需要理解,人与生活需要理解,人与社会也需要理解。
请以“理解”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写作要求:1.题目自拟2.文体不限(除诗歌外)3.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