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4.1 种群的特征》课件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4.1 种群的特征》课件


调查一片大草原上绵羊的种群密度还能用样方法吗?
(3)标志重捕法
在被调查种群的活动范围内,捕获一部分个体,做 上标记后再放回原处,一段时间后再重捕,根据重捕的 动物中标记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比例,来估计种群密度。


放Hale Waihona Puke 重捉记回

适用范围:活动范围大、活动力强的动物
(如哺乳类、鸟类、鱼类、昆虫和腹足类等动物)
2.下列关于种群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B.种群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 C.中国大陆上所有老虎是一个种群 D.同一种群的个体可以自由交配
1.对于生物个体来说生命是有限,但是对 于一个种群来说会因为个体的消失而消失吗?
2、当从群体水平来看,种群是个体的简单 累加吗?个体的特征能代表种群的特征吗?
样方1 样方2 样方3 样方4 …… 样方n N1 N2 N3 N4 …… Nn
(注意:这里的N1、N2指的是样方的种群密度, 而不是样方的个体数量。)
种群密度=(N1+N2+N3+N4+…+Nn)/n (估计值)
(2)步骤:
确定调查对象 :选择常见的某种双子叶植物
取样关键:随机取样
取样
确定样方大小:应根据被调查植物类型而定。 确定样方数量:相对多一些较好。
种群的特征
种群的数量特征 (主要) 种群的空间特征
种群研究的核心问题是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
二、种群的数量特征:
种群密度(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出生率和死亡率 迁入率和迁出率 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
种群研究的核心问题是 :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
牧民在承包的草 场上该放养多少头羊, 既能保护草原,又能 取得最好经济效益?
记数方法:
例 : 取 左 边 和 上 边 及 其 夹 角
——蒲公英 ——其他植物
样方边缘上的个体的处理:只取样方相邻的两条边上 (计 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
除了植物的种群密度,昆虫卵的密度、作物植株上蚜 虫的密度、跳蝻的密度等,也可以采用样方法。
蚜虫
跳蝻
蚜虫也是地球上最具破坏性的害虫之 一。 其中大约有250种是对于农林 业和园艺业危害严重的害虫。蚜虫的 大小不一,身长从一到十毫米不等。
跳蝻,即蝻,又叫蝗蝻,蝗虫( 蚂蚱)的若虫,没有翅,能够跳 跃,叫做跳蝻,跳蝻的形态和生
活习性与成虫相似,只是身体较 小,生殖器官没有发育成熟。
(2)黑光灯诱捕法
不属于样方法,而是属于去除取样法, 又称移动诱捕法,是用相对估计法估 计种群的绝对量
适用于有趋光性的昆虫:
通过样方法获取的种群密度虽然是个估计值,应该说其与实际数据的偏差度是 有限的,学生们也容易接受和理解。但在用黑光灯灯光诱捕法来调查有趋光性 的昆虫密度时,就凭借每晚诱捕到的几只蛾子,似乎无法计算出密度来。其实 灯光诱捕法获取的仅是相对密度,是通过跟历史记录作对照得出的,反应密度 大小的也不是具体的数据,而是成灾程度的多度等级,如轻、较轻、较重、重 等,比如说,通过历史记录得知每晚捕到20只左右的蛾子将暴发严重的农林虫 害,那么,在相同条件下,今年也一晚捕到20甚至更多只蛾子时,就说害虫密 度已大到严重灾害的程度了。
取样方法:五点取样法、等距取样法
计数 计数每个样方内所调查种群密度
求平均值 求各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
实地调查中注意事项: (1)调查对象要选熟悉的又容易计数的植物。一般不 选丛生或蔓生的单子叶草本植物,而双子叶草本植物 则容易辨别个体数目。 (2)选取样方时,要随机取样,且选取平坦、开阔。 被调查种群分布比较均匀的地段。 (3)选取样方的个数要以总面积的大小而定,总面积 大的选取样方要多些。 (4)植物的大小不同,样方面积也应不同。如乔木的 样方为100㎡,灌木为16㎡。
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1、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1)样方法 P60
在被调查种群的分布范围内,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通 过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 最后,计算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数作为该种群的种群 密度的估计值。估算种群密度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适用范围:多用于植物(静止或活动范围小、活动力 弱的动物如昆虫的卵、蚜虫、跳蝻等)
主观选择 ⑤重捕的空间与方法必须同上次一样
⑥标记个体与自然个体的混合所需时间 需要正确估计
在调查一块方圆2km2的农田中田鼠的数量时,放置 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了42只,将捕获的田鼠经标记后 在原地释放。数日后,在同一地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 笼,捕获了38只,其中有上次标记的个体12只。则该农田 中田鼠的种群数量大概有多少只?种群密度约为多少?
前提条件:在调查期间,种群状况几乎不变
第2次捕捉
第1次捕捉 放回
假设前提:标志个体与未标志个体混合均匀, 且在重捕时被捕的概率相等,种群无变化
计算方法:
初捕标记数 重捕标记数
=
种群数量 重捕个体数
种群数量=
初捕标记数× 重捕个体数 重捕标记数
标记注意事项
①不会对动物产生伤害(身体或行为) ②不能过分醒目 ③不易脱落,能维持一定时间 ④选择的区域必须随机,不能有太多的
第1节 种群的特征
完成学案P37~38部分
探究一 种群密度及其调查方法 学案P38
一、种群的概念
指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 要点:
1、同一自然区域 2、同种生物 3、所有个体
例如:一个湖泊中的全部鲤鱼,它是由鲤鱼苗、 小鲤鱼和大鲤鱼组成;
1.下列属于种群的是 ( ) A. 一个湖泊中的全部鱼苗、小鱼和大鱼 B. 一座山上所有的植物 C. 棉田中幼蚜、有翅蚜和无翅成熟蚜等组成的全部棉蚜 D. 大兴安岭的红松林中所有的生物
怎样控制害虫 数量,以防止虫灾 发生?
对于某水体中的 鱼,何时捕?捕捞多 少?才能既不会使资 源枯竭,又使资源得 到充分利用?
首先就需要研究调查、估算种群密度
(一)种群密度: 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 数量
种群密度
种群的个体数量 空间大小(面积或体积)
种群密度很高 种群密度较高 种群密度一般
种群数MN量===(13初432捕×/标32重8=记)捕数6/标6×.1记52只数=重/1捕k3m3个只2体数
①混合时间太短 偏小 ②标记物脱落或遗失 偏大 ③被标记个体对捕捉具有记忆性 偏大
同一物种的种群密度不是固定不变 的,它的种群密度随时都可能发生变化, 影响种群密度的因素有哪些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