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中国农业大学_727管理学综合_《公共管理学》张成福 讲义
中国农业大学_727管理学综合_《公共管理学》张成福 讲义
二、公共管理的研究途径
依公共管理学者波兹曼的观点,尽管研究 途径及理念有各种差异,但就概念的演进 而言,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研究途径,即公 共政策的途径(Public Policy Approach,简 称P途径)以及企业管理途径(Business Approach,简称B途径)。
三、公共管理学的特质
• 1、公共管理是以整合性的概念。 • 2、公共管理是将私部门的管理手段运用于
公部门。 • 3、公共管理重视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强调 以最高管理者的战略设计、政策设计为焦 点。
• 4、公共管理不完全等于“政府管理”,而
意味着一种新治理。
• 5、公共管理强调价值调和与责任。 • 6、公共管理关注政府改革和政府再造。 • 7、公共管理是以科际整合的研究领域。
六、多元理性与经济理性。
公共部门处在社会各种力量作用的核心, 承担着社会价值权威性分配的职责,所以 政府理性往往是多元的,应考虑各种利益 和价值的平衡;而私部门的管理大多为工 具的经济理性,往往较少顾及其他理性的 考虑。
第四节 新公共管理
• 一、新公共管理的背景简介。 •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各国为了应对
三、法汉姆及霍顿对新公共管理的理解。
1、采用理性途径的方式处理问题; 2、重新设计组织结构; 3、改变组织结构,促进官僚体制更为扁平化; 4、改变现行的政策,转换成为“新公共服务模式”; 5、运用人力资源管理技术; 6、试图建立一种弹性、回应性及学习的公共组织; 7、以契约关系来取代传统的信托关系。
第二节 公共管理学的发展与研究 途径
• 一、公共管理学的发展
公共管理学这一名词首次出现在20世纪30 年代. ,当时行政学者古利克主张将管理主 义与公共性目标相结合。在英国,1968年 的富尔顿报告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具体 来说,导致公共管理学产生的主要原因, 既有学科发展方面的因素,也有现实的背 景。
第五节 公共管理:现时代的挑战
• 一、关于回应维持宪政秩序和政府稳定问
题。 安全与秩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基本问 题。凡是人类存在的地方,人们莫不试图 建立良好的的秩序。作为公共管理者,如 何防止政府的崩溃,建立和发展宪政秩序 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良好的政府致力职位关 键。
二、关于如何在公共管理与维系并发展 民主法治社会的基本价值问题。
政府治理绝非是一个工具——理性价值的 追求问题。公共管理的一个重要使命在于 要扮演执行与捍卫民主宪政的角色,这就 是说它要致力于发展、弘扬民主治理过程 的合法性。
三、关于平衡政府与市场的作用,以促 进政府治理的有效性问题。
一个有效的政府和一个较为完备的市场机 制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两个机轮。在公共领 域,现阶段又过于崇尚市场机制取向,但 市场也不是万能的,它必须与政府有机结 合起来。
财政危机和政府的信任赤字、绩效赤字, 均开始了大规模的政府改革。其共同的特 征是引进公共管理的理念、技术及模型。 这种变化,并不仅仅是一种改革或管理形 态的变化,而是政府角色与市民关系产生 了本质的变化。
二、胡德对新公共管理的理解。
1、即时的专业管理; 2、目标明确与绩效衡量; 3、强调产出控制; 4、转向部门分权; 5、强调运用私营部门的管理风格、方法和 实践; 6、强调资源的有效利用。
第三节 公共管理的特质以及与私部 门管理的区别
• 一、政治权威与经济权威。
公共管理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具有公权 力,私组织则没有。 公部门的权威来自制 度与法律的授予,而私部门则是来自经济 性的市场力量。
二、多元制衡与自主性。公共管理只有有限 的管理自主权但却有着复杂的政治界面,而 私部门管理则由相对充分的管理自主权。
二、卡尔森和欧尔姆的观点。
公共管理是对行政的一般方面科际整合的 研究……它将人力、财力、物资、信息和 政治资源的管理与管理学的计划、组织、 控制职能相融合。卡尔森和欧尔姆还对公 共管理与公共行政的不同进行了说明。
三、奥托、海蒂和沙夫里茨的观点。
公共管理是公共行政或公共事务的一部分, 是综合了公共行政的方案设计与组织重建、 政策与管理规划、经由预算将公共管理进 行资源分配、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的 各种方法与艺术。
三、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政府具有促进和 实现公共利益的义务和责任。这是公共管理 区别于私管理的一个重要特征。而私营企业 和组织往往是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追求者。
四、法的支配与意思自治。对于政府而言, 凡是法律未允许的便是非法的。而对于私领 域的管理而言,法无禁止即自由。
五、政府与市场。公共管理与私部门的管理的 一个最重要之处在于政府与市场的区别与差异。 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垄断与市场;公共产品 与私人产品;自由与依赖;利润与支出等。
公共管理学
第一章 绪论
• • • • •
一、公共管理的意义 二、公共管理学的发展与研究途径 三、公共管理的特质以及与私部门管理的区别 四、新公共管理 五、公共管理:现时代的挑战
第一节 公共管理的意义
• 一、皮瑞和克莱姆的观点。
公共管理一种新的途径,它是传统公共行 政的规范性取向以及一般管理制工具取向 的结合体。公共管理的重点是将公共行政 作为一种职业,并将公共管理这是为职业 的实践者,而非政客或政治家。
四、波茨曼与史陶斯曼的观点以及休斯 的观点。
公共管理就是对政治权威的管理。在他们 看来,公共管理含有战略意义,并且更有 弹性。公共行政的焦点在于过程、程序以 及顺序,而公共管理包括得更多。公共管 理者不仅仅遵循指示,而且关注达成结果 以及为达成结果而承担的责任。
五、本书对公共管理的理解。
公共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整合 社会的各种力量,广泛运用政治的、经济 的、管理的、法律的方法,强化政府的治 理能力,提升政府绩效和公共服务品质, 从而实现公共的福祉与公共利益。
四、本书对新公共管理的理解。
从总体上来看,新公共管理以自利人为假 设,即与公共选择、代理人理论及交易成 本理论,以传统的管理主义和新泰罗主义 为基点而发展起来的,新公共管理代表着 人民持续不断地改革政府,实现理想政府 治理的一个努力方向。但它是否意味着政 府治理的一个新典范时代的到来,现在下 结论还为时尚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