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亚洲文明的发展
体校课时教学设计 生:观察思考。 师:善于学习和模仿是日本民族的特点,在古代,日本向中国学习;在近代,日本向西 方学习。为什么日本民族会有这样特点呢?因为日本是个岛国,国土有限,资源匾乏, 对国家和民族前途的忧患意识和危机感造就日本人的这一特点。 师:利用多媒体边讲解,边演示日本国家诞生发展的历程,大化改新的内容,引导学生 评价大化改新的影响。 生:观察分析。 师:日本国家是什么时候诞生的呢?1 世纪前后, 日本开始出现奴隶制国家。后来, 日本本州中部兴起奴隶制国家大和。大和不断扩张,5 世纪统一日本。大和的最高统治 者最初称大王,后改称天皇。6-7 世纪,大贵族奴隶主势力增强,政局混乱,改革势在 必行。645 年,以中大兄皇子为首的改革派发动政变,铲除守旧势力,拥立孝德天皇, 并于次年起颁布一系列改新诏书,史称“大化改新”。这次改革标志着日本从奴隶社会进 入封建社会。.“大化改新”后,大和正式改名日本国,意为“日出之处的国家” 。
体校课时教学设计 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的时候, 整个阿拉伯半岛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还十分低下, 伊斯兰 教在阿拉伯国家形成和扩张的过程中起到了一面旗帜的作用, 最初的阿拉伯帝国也因此 成为政教合一的神权国家。 伊斯兰教在今天的阿拉伯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依然起着决 定性的指导作用,形成了一种具有独特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文明。 师:简介阿拉伯为什么被称为新月之乡。
二、 穆罕默德与 古代阿拉伯
师: 阿拉伯地区是当今世界多极化政治格局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了解和熟悉阿拉伯 帝国和伊斯兰教的源起和由来对于理解当代国际政治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中国的 伟人毛泽东曾说过:历史是人民创造的。 然而作为历史唯物主义者,我们也不否认个 人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巨大作用。 穆罕默德对于阿拉伯民族和国家的发展就发挥了无可 估量的作用。 师:展示课件,引导学生读图,了解阿拉伯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重要城市及阿 拉伯人的社会情况; 引导请学生思考: 为什么在当时的阿拉伯地区会产生伊斯兰教? (即 伊斯兰教产生的背景) 生:理解思考回答。 师:六世纪末七世纪初,阿拉伯半岛大部分地区尚未形成统一的国家,为了争夺水源和 牧场,部落间相互仇杀。在内部矛盾丛生、商业连遭破坏、生产停滞和外部势力入侵的 形势下, 阿拉伯人民渴望建立统一国家。 多神和偶像崇拜是民族统一和社会发展的严重 障碍,因而伴随着国家统一的潮流,伊斯兰教便应运而生了。 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整理并讲述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①创立伊斯兰教(时间、地 点、教义等) ;②在麦加城传教失败;③带领少数信徒出走麦地那成功,建立政教合一 的国家; ④兵临麦加城下, 最终与麦加贵族达成协议。 从此, 麦加成为伊斯兰教的圣地。 生:阅读理解归纳。 师:伊斯兰教的传播,加速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到穆罕默德病逝时,阿拉伯半岛已基 本统一,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建立起来。他的继承者们经过一系列大规模的征服和扩张, 将穆罕默德创立的阿拉伯国家建成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阿拉伯帝国。大家还记得 中国古代是如何称谓阿拉伯帝国的吗?对, 大食。 伊斯兰教在阿拉伯统一国家形成中起 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想一想为什么伊斯兰教会在阿拉伯统一国家形成中起到如此重要 的作用? 师:引导学生观察多媒体地图,识记阿拉伯帝国扩张过程;思考:为什么伊斯兰教会在 阿拉伯统一国家形成中起到如此重要的作用? 生:思考交流。 师:①严格的一神教反映了统一国家的政治要求。 “除安拉外,别无神灵。穆罕默德是 安拉的使者。 ”这种一神教的信仰,极力贬低各部落在分裂状态下传统信仰的神,目的 是以一神教代替多神教, 反映了阿拉伯贵族统一国家的政治要求。 它为建立统一的阿拉 伯国家奠定了政治基础。②伊斯兰教是一种宗教、行政、军事三位一体的组织,这种组 织为统一国家的形成提供了组织形式。
课堂小结 原因 日本: 大化改新
内因
社会矛盾尖锐 政局混乱
外因:受中国隋唐文化影响 作用: 有利于日本社会的经济发展 标志: 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
国家:分裂 阿拉伯国家 宗教:创立
统一扩张传播习题作业: 1.古代亚洲文明的最高峰是 A. 日本文化 B. 阿拉伯文化 C. 朝鲜文化 D. 中国唐朝文 化 2. 日本社会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性事件是 A. 大河国家兴起 B. 6—7 世纪铁农具普遍使用 C. 大化改新 D. 中大兄皇子发动政变 3. 古代中国对阿拉伯帝国的称呼是 A. 大食 B. 大秦 C. 大和 D. 天竺 4. 622 年穆罕默德建立政教合一国家的地点是 A. 麦加 B. 巴格达 C. 麦地那 D. 耶路撒冷 5. 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回答问题: 政 方 经 方 治 面 济 面 中央设主管祭祀的神祗官和总理行政的太政官,下辖处理日常事务的治 部、民部、兵部、刑部、大藏等八省;官吏由国家任免,废除世袭制;地 方置国、郡、里三级,各有职官,实行中央集权。 土地属于国家;官僚贵族按官职、功勋授田;国家每年按人口把田地分给 农民,土地不得买卖,死后收回。受田者需承担租、庸、调。
体校课时教学设计 历史 学科 初二 年级 2013-2014 学年 一 学期 教学设计者 章 节 题 目 课 型 第二单元 中古亚欧文明 第 4 课 亚洲文明的发展 新授课 课 时 授课时间 1 课时 40
1.知识与能力 识读大化改新的基本内容,讲述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评价大化改新在日本、伊斯兰教 在阿拉伯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教学目标 2.过程与方法 (知识和能力、 通过对以下问题的讨论, 中日交往是从何时开始的, 在什么朝代双方往来相当密切?那 过程和方法、 情 时交往密切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在当时的阿拉伯地区会产生伊斯兰教?初步培养学 感 态 度 和 价 值 生结合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观)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 使学生认识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正是 由于这场改革, 日本才从野蛮落后的原始状态步入文明。 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国家形成和 扩张的过程中起到了一面旗帜的作用,统一的阿拉伯国家最终建立起来。 教学重点 日本大化改新的基本内容、作用以及伊斯兰教的创立和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
教学难点 教学手段
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国家建立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多媒体 教学过程
环节与任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四课:亚洲文明的发展。本课主要讲述了古代日本、 阿拉伯帝国的发展历程。日本的含义是日出之国;阿拉伯则有新月之乡之称。这些称谓 是怎样得来的呢?下面我们就来探究探究。
一、 日本大化改 新
师:亚洲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有三个都分布在亚洲。 除中 国之外,其他三个文明古国或由于外族入侵,或由于环境灾难,文明都先后中断,只有 中华文明远远流长。七世纪时,中国已经处于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中国的唐文化代表 了古代亚洲文明的最高峰,对亚洲文明特别是中国周边国家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 响。 中国的近邻日本就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 就其文明的渊源来讲应该属于古代中国文 明的附生文明。请同学们回想一下中国古代史相关内容,想一想:中日交往是从何时开 始的,在什么朝代双方往来相当密切?那时交往密切的原因是什么? 师:教师提出问题:中日交往是从何时开始的,在什么朝代双方往来相当密切?那时交 往密切的原因是什么? 生:思考回答。 师:出示一组图片资料,让学生感受中国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1)材料反映的是中古时期亚洲哪个国家的那次改革? (2)这次改革仿效的是哪个国家的制度? (3)这次改革有何影响?
体校课时教学设计 第 4 课 亚洲文明的发展 一、大化改新 二、穆罕默德与古代阿拉伯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得、失、改)
设计审定 主管主任签名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