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制备--实验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制备--实验


2、磨细过筛

风干后的土样平铺在平整木板或塑料板上,
用木棍或塑以用四分法分取,
并用1mm孔径的筛子过筛。未通过筛子的土 粒,必须重新压碎过筛,直至全部通过筛 孔为止;但石子切勿碾碎,应并入砾石中 处理
四分法对角取样
3、贮存

过筛后的土样经充分混匀,然后装入玻璃塞广
诊断土样的采集
蓝色区域表示采样区域, 红色点表示采样点。
(3)养分动态土样的采集

为研究土壤养分的动态而进行土壤采样时,可 根据所研究问题的要求进行相应同位采样。例 如,为研究过磷酸钙在某种土壤中的移动性, 前述土壤混合样品的采法显然是不合适的。如 果过磷酸钙是以条状集中施肥的,为研究其水 平方向的移动距离,则应以施肥沟为中心,在 沟的一侧或左右两侧按水平方向每隔一定距离, 将同一深度所取的相应同位土样进行多点混合。 同样,在研究其垂直方向的移动时,应以施肥 层为起点,向下每隔一定距离作为样点,以相 同深度者组成混合土样。
盐分样品段取取样
0~10 cm 10~20 cm
地面
20~30 cm
30~40 cm 土壤 深度 40~60 cm 60~80 cm 80~100cm
土钻取样
(二)、土样的制备和贮存

1、风干


2、磨细过筛
3、贮存
1、风干

风干应在通风的室内进行自然风干,严 禁曝晒。防止污染,尤其是供微量元素 分析用的土样,绝对不能用旧报纸衬 垫 。当土样达到半干状态时,须将植 物残根、侵入体和新生体进一步剔除干 净 ; 大土块捏碎,以免干后结成硬块, 不易压碎,这对粘性土壤尤为重要。风 干场所要防止酸、碱等气体及灰尘的污 染。
实验一、土壤样品的采集和制备
刘小锋 电话:692265
实验内容

(一)、土壤样品的采集 (二)、土壤样品的制备和贮存

(一)、土壤样品的采集

土壤样品的采集,是决定土壤分析结果是否可靠 的重要环节。由于土壤,特别是耕作层土壤的差 异很大,采样误差甚至要比分析误差大若干倍, 因此必须十分重视采集具有代表性的样品。 土壤是不均一体 必须有效地控制采样误差,否 者任何精密的分析仪器和熟练的分析技术,都不 可能使测定结果如实地反映客观情况。
(3)养分动态土样的采集
(4)盐分动态土样的采集
(1)剖面土样的采集

为了研究土壤基本理化性状,除了研究表土外, 还常研究表土以下的各层土壤。这种剖面土样的 采集方法,一般可在主要剖面观察和记载后进行。 必须指出,土壤剖面按层次采样时,必须自下而 上(这与剖面划分、观察和记载恰恰相反)分层 采取,以免采取上层样品时对下层土壤的混杂污 染。为了使样品能明显地反映各层次的特点,通 常是在各层最典型的中部采取(表土层较薄,可 自地面向下全层采取)。这样可克服层次间的过 渡现象,从而增加样品得典型性或代表性。样品 重量也是1公斤左右,其他要求与混合样品相同。
2、
土样的代表性
“随机”与“等量” 原则
我们所研究的对象是试验土壤的“总体”,而不是局 限于所采的样品。但是分析测定,又只可能是样品。也就 是说,要求我们通过样品的分析,来达到以样品论“总体” 的目的。因此,采集的样品对所研究的对象(总体),必 须具有最大的代表性。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必须避免一切主观因素,使组成 总体的各个体,有同样的机会被选入样品。亦即组成样品 的个体应当是随机地取自总体,而不是凭主观因素决定的。 另一方面,在一组需要相互之间进行比较的诸样品(样品1、 样品2……样品n),应当有同样的个体数组成,否则,多量 个体所组成的样品,其代表性会大于少量个体组成的样品。 所以,:“随机”和“等量”是决定样品具有同等代表性 的重要条件。
一个代表性样品的可靠性与土壤差异的大小、采样方法、 采样工具有关。 (1)现场勘查和搜集有关资料 在实地采样之前, 一般要根据现场勘查和搜集有关资料,考虑到土壤差异 性——成土因素、地形、母质、耕作施肥等。将研究对象 分为若干个采样单元。 (2)采样时间——土壤中有效养分的含量,随着季节的 改变而有很大的变化。以速效磷和钾为例,最大差异可达 一至二倍。分析土壤养分供应情况时,一般都在晚秋或早 春采集土样。土壤盐分样采集时间,一般选择在返盐盛期 末(5月底6月初)和主汛期结束后的9月底10月初。 (3)采样点数(8~10) (4)采样量(1000克左右) (5)采样工具(推荐管形土钻)
剖面土样的采集
0~10 cm
10~20 cm 20~30 cm
地面 取样点
取样点
取样点 取样点 取样点 取样点 取样点 取样点 取样点 取样点
30~40 cm
土壤 深度 40~50 cm 50~60 cm
60~70 cm
70~80 cm 80~90 cm 90~100 cm
(2)诊断土样的采集

什么是相应同位
③ ④ ② ①abc ①abc ② ③ ④

①abc ④ ② ①abc ② ④

沟灌或施肥带 数字表示采样点
(4)盐分动态土样的采集

研究盐分动态时,常须定点采样,其要求与养分分析的采 样要求不同,因为盐分移动的变化要比养分的变化大。淋 溶和蒸发是盐分移动的主要原因,因此,盐碱土采样的一 个特点应以垂直深度作为分层的主要依据。另一个特点是 每层常用“段取”(全层取样)法采样,以便计算土壤储 盐量或绘制土壤剖面盐分分布图。南方滨海盐土的底土含 盐量较高,而内陆(干旱或半干旱地区)次生盐渍上的盐 分一般都积聚在表层。研究盐分垂直分布特点时则可“点 取”(在各层的中部取样)。盐土采样的第三个特点,应 特别重视采样的时间和深度,因为盐分上下移动受不同时 间的淋溶与蒸发作用的影响很大。虽然养分采样也要考虑 采样季节和时间,但远不如对盐碱土的影响那样大。
5、 混合土样的采集

由于土壤的不均匀性,在一个采样单元 内任意选择若干点,把各点所采的土壤 等量地均匀混合起来组成混合样品。混 合样品实际上相当于一个平均数,可以 减少土壤差异,提高样品的代表性,工 作量就能大大减少。一般一个小区采集 5至10个点,等量混合构成一个样本。
6、 特殊土样的采集
(1)剖面土样的采集 (2)诊断土样的采集
口瓶或塑料袋中,内外各具标签一张,写明编
号、采样地点、土壤名称、深度、筛孔、采样
日期和采样者等项目。所有样品都须按编号用
专册登记。制备好的土样要妥善贮存,避免日 光、高温、潮湿和有害气体的污染。一般土样 保存半年至一年,直至全部分析工作结束,分 析数据核实无误后,才能弃去。

1、 造成土壤的不均一性的原因
影响土壤不均一性的因素很复杂,自然因 素:包括地形和侵蚀等。地形(如高度、坡度) 的变化可使局部土壤性质有很大变化,又如盐 碱地上的盐碱斑,多数斑块分布没有一定的形 状、方向和位置的,总的来说地貌是变化无穷 的。 人为因素:如耕作、施肥、开沟等等。例如不均 匀的施肥、条施或穴施肥料、起垅种植、深耕 等都能造成土壤的局部差异。
有时在某一局部农田中发现各种特殊现象(例如局 部死苗、失绿、病害等),要求分析土壤的某种成 分,来判断造成此现象的原因和提供改良措施。在 这种情况下,必须有针对性地采样,有时除了采取 表土之外,还须采集底土。这类样品所控制的范围, 常以某种特殊现象所布及、且有代表性的范围作为 采样单元。在这个范围内混合10-30个样点,样点 之间的距离,随面积大小而定。如果同一类现象在 几个地方出现,而且相距较远者,一般须在每一邻 近地段采一个混合样品,分别进行分析,以免被表 面现象掩盖了问题的实质。为了帮助查明原因,可 以采集附近正常地段的土样作为对比样品。
3、采样误差的控制

究竟如何控制采样误差,才能使所采集的土样具 有较大的代表性?从理论上讲,每个样品的采样 点数愈多,样品的代表性就愈大。但是,耗费的人 力和物力也就越大。在一般情况下,采样点的多 少,取决于所研究范围的大小、研究对象的复杂 程度和试验研究所要求的精密度等因素。研究的 范围愈大,对象愈复杂,采样点数必将增加。在 理想情况下,应该使采样的点和量最少,而样品 的代表性又是最大,使有限的人力和物力,得到 最高的工作效率。为了使采样点减少,但仍要控 制同样的采样误差,通常采用“X”形或“S”形两 种采样形式。

在采集多点组成的混 合样品时,采样点的 分布,要做到尽量均 匀和随机。均匀分布 可以起到控制整个采 样范围的作用;随机 定点可以避免主观误 差,提高样品的代表 性。布点以锯齿形或 蛇形(S形)较好, 直线形布点或梅花形 布点容易产生系统误 差(右图)。
4、土壤样品采集的原则和方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