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5年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翻译硕士英语口译考研真题,学制学费

2015年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翻译硕士英语口译考研真题,学制学费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考研信息院校名称报录比推荐参考书备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1:51-《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张培基(三册中至少一册)2-《高级翻译理论与实践》叶子南3-《翻译硕士常考词汇精编》育明教育内部资料4-《中国文化读本》叶朗朱良志5-《百科知识考点精编与真题解析》,光明日报出版社6-《综合教程》(1-6册),主编:何兆熊,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年7-冯庆华:《英汉互译实用翻译教程》第三版,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年8-《全国翻译硕士考研真题解析》天津科技翻译出版社笔译60人。

复试内容包括外国语听力测试、口语测试、专业及综合素质考核。

复试时增加综合能力考试(英译汉30%+汉译英30%+英语写作20%+汉语写作20%)不及格者不予录取。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英语写作,基础笔译。

加试参考书目:冯庆华:《英汉互译实用翻译教程》第三版,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年备注:学费:1.2万元/年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考研经验:基础英语我建议看的是基础英语习题册,专八阅读。

针对石大基础英语的题型,从单词,阅读,写作几个方面入手。

15年题型有变化,有单选,改错,选词填空,阅读,等等。

但是万变不变其宗,还是要做好基础工作,单词主要是吃的老本当年本科背的专八单词书继续背,专八阅读练习册准备一本,锻炼阅读理解做题思维,提高速度。

写作可以稍微放后面一点。

《英语文摘》可以在网上看看合订版的,多看看可以培养语感。

翻译这一块,用我本科翻译老师的话说诀窍就是没有诀窍,多做多练多思考多积累多记忆。

三笔、二笔、《英汉翻译简明教程》庄绛传,然后就是各个学校的真题,多练。

张培基先生的散文翻译一套,真心是经典,强烈推荐,无论中文还是英文译文,不仅可以学到语言技巧,同时也能提高中文素养。

百科知识这一块,东西很杂没有固定参考书,小伙伴可以参考公务员的行测中的题目,然后关注各个学校历年真题,没事多看看,就像手机刷微博一样,因为是工作的人,没有那么多时间,百科通常是零散时间看,最后考前集中突击。

百科知识考点精编与真题解析,这本书不错,可以看一下。

政治感觉还是跟着前辈总结的经验,肖秀荣的1000题还是要做的,因为可以通过选择题巩固小的知识点,风中劲草是必备的,个人认为是必备的,可能有些人觉得没有必要,总之这个看个人。

风中劲草知识点背诵虽然很杂很乱,但是静下来每天给自己一个规划,每天一部分,关注时事很重要。

最后考前肖四,任四,蒋五这些最后冲刺卷个人觉得都买来做一做,大概对今年考题重点有了解,虽然有人说今年没有压到题,但是我认为题目多做,考试时候还是会有答题感觉,有些答案还是可以往上套的。

然后再来说说复试,复试就是三个小时笔试,其中有古诗词回译,判断译文错对,汉英互译,阅读理解,还有一篇800字汉语作文,题量有点大,大家要注意分寸,面试的话,分组自己抽题,会有时间准备可以查单词,口译一段英文一段中文,然后老师会根据你的译文问些相关问题。

老师提的问题因为就是针对那篇短的英文篇章,想好了在回答,不要着急。

育明教育在复试的时候会给大家安排模拟面试,效果是很好的,大家可以看看。

政治【学科概述】不用因为政治纷繁复杂的知识点而担心政治会不过线,只要肯下功夫,60分是很容易达到的。

但对于想考名校的朋友,如果期望考到75分左右的高分,你们就需要仔细做选择题,认真地理解重点了。

政治在2010年,大纲作了大幅修订,有了如今大纲的基本结构。

总体上来说,考研政治降低了专业难度,给没怎么学习过政治专业知识的同学越来越多的机会。

政治总分100分,50分客观选择,50分主观简答。

先说主观题,一共5道大题,分别对应政治的五个部分,考点很难预料,但是实际能得到分数不少。

感觉上,只要你能紧贴题目的意思写上两百来字言之成理的话,25分应当毫无悬念。

这里需要说明,考北京区的朋友(北京是最大的旱区,所以主观答题都会被压分),你们政治的主观题大部分都在30上下,33分以上属于个别现象。

在一些竞争相对没那么激烈的地区,主观题的分数会高得多。

所以主观题不但出题点难以控制,可操作性也不强。

相对而言,客观选择题可控性很强,是我们在政治科目的主要精力所在。

【辅导材料选择】目前,考研政治的辅导书最好还是选择肖秀荣老师的一系列书。

我曾对比过几本市面上的不同类别的政治辅导材料,无论是从内容与考研的契合度还是从认真负责的态度来讲,肖老师的都是我见到的书中最好的。

肖老师每年都会在网上提供免费的访谈资料,介绍他对考生的复习建议。

肖老师的微博也每天都为广大考研学子开放,我就在上面问过问题,得到了肖老师的回复。

不过到10月之后,老师会很忙,所以有问题要早问。

政治这门课,大纲极其复杂,内容信息量极大,而考试常考的内容大约只占大纲内容的3成。

所以政治辅导书是很必要的,可以为你找到重点、理清脉络、节省时间。

A:一本纲领性的大纲解析政治学习没有课本(大学里的五本政治书,切不可作为复习纲要),所以主要的复习就靠大纲解析。

推荐1:《考试大纲解析》教育部考试中心每年考试前都会编写该书(这几年都是9月中旬上市),一般为红色,故又称红宝书,这是最正宗的大纲解析,是政治科目命题的直接蓝本。

权威的书,也有其自身缺点,由于其纲领性太强,故通篇没有任何重点标示,翻开书是通篇一样的文字,初学者读来是极其累的。

所以,如果对政治完全懵懂,这本书可以不买。

推荐2:《命题人知识点精讲精练》肖秀荣类似于大纲解析,上面重点比较明确。

缺点是由于每年3月份左右就出了,书上没有明年考试的最新的大纲变动。

不过关于这一点,每年肖老师都会在他的博客、微博、视频平台上和我们一起分析,并会在最新大纲出来后发出补遗文档。

对于很多不熟悉政治的工科、理科生,这本书可以代替《大纲解析》,实在不放心,可以等大纲上市后再买一本翻翻看看,有了基础就不会一团浆糊了。

推荐3:《风中劲草核心考点》一本这几年大行其道的政治辅导书,于每年大纲出来之后上市,相当于大纲的缩写,同时会以多种颜色标示,并标注各个知识点在什么时候考过。

感觉这本书适用于一些较晚开始,大纲出来还对知识点没有任何感觉的学生。

B:一本按章节编写的习题集习题集,主要就做选择题(有主观题的话看看就好)。

其主要价值在我们复习完一节内容后,回顾一下自己的掌握状况,再对没发觉、没记住的知识点加以注意。

也方便来日复习时看看错题。

推荐:《命题人1000题》习题书的目的是确保政治选择题高分。

如果你愿意每天都在政治上花一个小时的时间,那么你值得去买一本。

C:真题书有些人说政治真题没有用,真是错得离谱。

真题怎么可能没有用呢,自己感受历年命题,一些趋势和方向你自己就可以把握,即便做不到这一点,那么感受自己要考的试卷的样子也是至关重要的,再说,政治选择会考陈题,还有一些永恒的重点,所以,虽然政治真题的价值在所有四门课中相比较可能地位不高,但也是很重要的。

推荐:《命题人讲真题》这本书一半是历年考试知识点列表,一半是真题,知识点和真题答案部分都有肖老师的批注。

这本真题书对把握重点和方向有好处。

D:一本时政书每年时政内容会有2道单选,2道多选,共6分,不过时政的意义不止于此,每年主观题和选择题都和时政有紧密的联系,所以多了解时政在分数上的意义很可能是6分的好几倍。

推荐:《命题人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还是肖老师的书,13年时对十八大的解读十分准确。

我没用过别的时政书,倒是见过一些同学辅导班的补充材料。

感觉有些材料过于细致,考研政治,把握住大方向就好。

E:预测卷原本不想加入预测这一条,怕大家过于投机。

不过同学们的投机意识原本就好强——看到大家都买好多,又鉴于肖老师连续两年命中主观题,所以还是写一下。

其实,在政治考试前,也的确需要这样的试卷去感受政治氛围。

而且相比于那些什么20天20题之类厚厚的小本子,我觉得预测卷的功能更大些。

推荐:《命题人冲刺8套卷》+《命题人终极预测4套卷》肖老师进过命题组,编过红宝书,有把握命题的方向的能力,编写的这两套卷子也有针对性。

不过我还是需要强调这些卷子的作用是熟悉政治命题,押中题本来就是小概率事件,再说即使押中,你也未必能背到,考试终究还是靠你自己的能力。

以上类别已足够,各类书择其一即可,你若觉得某一类不必要,自己随意。

另外,肖老师时不时会出一些免费视频,帮助大家理解梳理,大家复习空隙可以去看看。

【给对政治没感觉朋友的建议】考研政治是不需要多少基础的,但是如同有朋友完全不会数学一样,有些人对政治完全没感觉,看到密密麻麻的书就烦,也懒得去做习题集。

如果这样的朋友却需求一定的政治分数,那我有如下建议。

首先你们肯定不会提前看红宝书,如果有心看却看不下去,可以去找考研机构的配套视频看。

嫌麻烦的,直接等《风中劲草核心考点》(10月左右)或者是肖秀荣的《命题人考点预测(背诵版)》(11月左右),择其一看看。

最晚11月,你也得开始了解这些知识点了,这要求你前期把别的科目复习好。

等12月之后,到网上了解一下时政,然后买肖秀荣的《八套卷》来做,最后背他的《四套卷》。

这是我能想到的最简洁的路,能到什么程度还是看悟性。

【复习方法及大体安排】建议政治复习的开始时间宜早不宜晚,尤其对那些不通文史的朋友来说,最好开始在8月左右。

对于有些基础的朋友,最好也在9月大纲出来之后开始着手复习。

早准备早规划,这样可以将11月、12月大量的时间让位给数学、专业课这样的硬骨头。

三轮复习(给出的时间只是参考)一轮(9月、10月)学一章知识,做一章习题。

学的时候拿着笔,圈圈点点,学完后做习题。

做完习题,从题目中发现考点,看看自己学的时候遗漏了什么,回过头重新去书上弥补。

这个过程每天一小时左右,学的时间和做题时间还可以分开。

过程最好在保持在两个月之内。

第一轮的工作主要是针对前四部分。

这一轮结束时,如果时间还早,可暂时放下政治,隔几天看个半小时回顾一下即可。

P.S.对很多刚接触政治的朋友,翻开书,看到哲学部分的二三四三章内容,肯定一个脑袋两个大,看着厚厚的书干着急。

其实,整本政治书最难就这三章内容,勉强加上考察分值在2-3分的第四章。

其他都是一些偏重记忆的内容,不用着急,后面会越看越轻松。

二轮(11月)此时已经过完一遍,你已经有了一些基础,通过做题也大致知道了哪些章节比较重要。

这时候可以通过看一些真题,再来把握一下重点内容。

然后,还是要回到大纲解析的知识点上来,这时候要浏览,在一段时间内浏览一些内容(比如先规定自己半小时浏览完三章),浏览时自己去尝试串联这些知识点,虽然有些政治内容没有太明显的逻辑,但还是有很多相关内容可以串联到一起。

一开始半小时串一两章,慢慢地,你越来越关注重点,速度会越来越快。

要明确串联的重点核心在前两大部分——马原和毛概,这两个部分的内容,其实主次很分明。

第三部分——近代史次之,第四部分再次,第五部分还是不用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