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研学学分基本情况:
<2分2≤n<33≤n<44≤n<66≤n
不及格及格中等良好优秀
东南大学2003年开始在教学计划中规定每个本科生在校期间必须参加课外研学活动并取得2个学分才可毕业。
该项工作已实施10年。
毕业必须获得2个课外研学学分而保研一般是不计算或仅部分计算听讲座得来的课外研学学分
获得课外研学学分的方法一般有四种1.SRTP项目2.学科竞赛3.课外研学讲座4.论文发表和专利申请
因此四年级的上学期11月对毕业生进行第一次学分预警,要求每个毕业生均达到学校规定的2个学分。
考虑到个别同学在四上不能完成2个学分,四下学期在3、4、5月份还将进行3次预警;
*拿到6分及以上将获得证书证明优秀
一)SRTP项目
目前已有院系级、校级、基于教师科研的SRTP、省级、国家级等五个级别。
1.基本流程
项目申报-任务书填写-阶段性检查-解题验收
2.管理过程——申报立项时间节点
校级、院系级SRTP项目:每年的11月份申报下一年度项目,学期结束前立项发文;
省级、国家级SRTP项目:之前申报的校级、院系级SRTP项目于第二年的3-4月份进阶段性检查,成绩良好及以上的项目于5月上旬自愿原则申报省级、国家级SRTP项目;
基于教师科研的SRTP项目:在1月-9月期间由教师申报项目指南,10月学校组织专家对指南进行评审并发布。
学生根据发布的项目指南于11月独立申报,该种类型项目的实施时间规定为一年。
2-#管理过程——任务书填写
在项目立项通知发布的10日之内,根据立项评审专家的意见修改项目申请书,并填写项目任务书。
在任务书中确认项目成果形式、项目进度安排,并分配项目经费使用预算。
3.管理过程——阶段性检查时间节点
阶段性检查在每年的4月、10月各进行一次。
校级、院系级、基于教师科研的、省级、国家级SRTP项目的阶段性检查由各院系组织。
只有参加过阶段性检查的项目才能够参加项目的结题验收。
4.管理过程——结题验收时间节点
项目参加结题验收时必须提交任务书中规定的各项成果。
校级、院系级SRTP 项目:由各自学院组织进行结题验收; 基于教师科研的SRTP 项目:每年的12月由教务处组织结题验收;
省级、国家级SRTP 项目:由教务处分别在每年的3、6、9、12月组织4次结题验收。
5.学分获得
在项目成绩等级至少为“通过”的前提下,根据项目类型,确定项目加分。
SRTP 一般 项目 SRTP 重点项目 (3<n<8) SRTP 重大项目 (3<n<8) 省级项目 (3<n<8) 国家级项目 (3<n<8) 0分
1+0.2(n-3)分
2+0.3(n-3)分
4+1.0(n-3)分
10+1.5(n-3)分
如:项目组有5个人,获得的成绩为良好,则获得的学分=6+0.5*(5-3)=7,如果项目为省级,则获得学分= 7+4+1.0*(5-3)=13,然后每个人根据自己完成的工作量的比例获得相应的学分。
各成员承担工作量的多少由学生负责人与各成员根据各人实际承担工作量的多少协商确定,并须经指导老师审核。
但成绩等级为“优秀”的合作项目中个人得分不大于3分;为“良好” 的合作项目中个人得分不大于2.5分;为“通过” 的合作项目中个人得分不大于2分。
二)学科竞赛
目前东南大学组织或参加的竞赛已经超过70个,有院级、校级、省级、国家级、国际级五个级别、囊括各个学科。
项目基本分 1人 2人 3人 n 人(3<n<8) 优秀 3分 5分 7分 7+1.0(n-3)分 良好 2.5分 4分 6分 6+0.5(n-3)分 通过 2分 3分 4分 4+0.2(n-3)分 不通过
0分
0分
0分
0分
注意:参加竞赛时,需要通过教务处课外研学选项中的竞赛系统报名。
对于电类工科主要是以下竞赛建议参加顺序由上而下含金量与前面的*相关(保研,工作方面)
还有很多由各院系组织的别的竞赛。
其中因为数模最高竞赛是世界性竞赛,对出国有比较大的助益。
高等数学竞赛、英语竞赛物理实验论文竞赛数学建模竞赛*RoboCup机器人**智能车竞赛**电子设计竞赛
学分认定
校级竞赛,一等奖可获得1.5 ,二、三等奖可获得1.0个学分、优秀奖可获得0.5个学分;
学院级竞赛,一、二等奖获得0.5个学分
优秀奖
省级三等奖
校二、三等奖国家三等奖
省级二等奖
校一等奖
国家二等奖
省、大区一等奖
国际二等奖
国家一等奖
国际特、一等奖
挑战杯特等奖
0.5 1.0 1.5 3.0 4.5 6.0
三)课外研学讲座
信息在海报(主要教5,6)发布为主,网上教务处课外研学板块也有。
目前每年举办近70场课外研学讲座,参与人数达到14000人次,日渐成为一种进行课外研学的重要途径
听科技、学术报告,并提交后续研学材料(如读书报告、文献综述或按讲座教师要求的论文等),经一位副高或以上职称的教师评阅,再经院系课外研学活动指导小组认定后,根据成绩可获得0.1、0.3或0.5学分,成绩不合格不得分。
四)论文发表和专利申请(参加seminar课-并且发表高质量结课论文也可以获得)
发表论文、获取专利的同学向所在院系提交学分认定表,由学院根据学分认定办法进行学分认定。
向院系课外研学活动指导小组提交研学作品及相关的研学材料(文献综述、调研报告、研究或设计方案、图纸、实验记录、论文或报告、软件、心得体会等)的同学向所在院系提交自己的研学作品对作品进行结果和学分的认定
学分认定-论文
学生在国内外正式出版的刊物发表论文或参加国际、国内各级学术活动提交论文并被录用或作报告,可获得相应的研学学分,分值规定为:
¢ ①、国际核心刊物6分
¢ ②、国际一般刊物5分
¢ ③、国内核心刊物5分
¢ ④、国际学术活动论文(作报告或收入论文集)4分
¢ ⑤、国内一般刊物3分
¢ ⑥、省、部、国家级学术活动论文(作报告或收入论文集)2分
¢ ⑦、校、市级学术活动论文(作报告或收入论文集)1分
学分认定-课外研学活动
经院系课外研学活动指导小组通过答辩等形式认定验收后方可给以相应的学分,所给分值参照SRTP项目的分值执行。
研学分值按照校级SRTP一般项目总分值的0.8倍计算。
学分认定-专利申请
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取得国家专利,可获得相应的研学学分,分值规定为:
¢ 取得国家发明专利 6 学分
¢ 取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3 学分
¢ 取得国家外观专利0.5学分
有多位作者,则学分按以下比例进行分配:
¢ ①、一位作者:100%;
¢ ②、二位作者:60%、40%;
¢ ③、三位作者:50%、30%、20%;
¢ ④、四位作者;40%、30%、20%、10%
Srtp重要信息发布申报网址:/
*成果展示
¢ 大学生学术报告会
——报告会于每年5月举行;上一年度的基于教师科研、省级、国家级SRTP须参加本年度的学术报告会。
¢ 东南大学科技创新成果展示会(12月,展板&实物,还会邀请外校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