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一历史 必修一 课件 第17课 解放战争

高一历史 必修一 课件 第17课 解放战争


思想意义
课堂思考 解放战争后期,蒋介石曾在山西的白 云观抽签,抽到的是“下下签”,他叹息 败局已定。不久,毛泽东也恰巧来到白云 观,为助兴也抽了一签,抽到的是“上上 签”,道士大为赞叹。此事后来蒋介石知 道了,说:“天意。”毛泽东却说:“民 意。”
你认为蒋介石失败是 “天意”还是“民 意”?
(1948.11 -- 1949.1)
碾庄 陈官庄 双堆集
徐州
战决 略战
先后 打取 两中 头间
(1948.11--1949.1)
张家口 新保安
大同
1949、1、31
北平 塘沽 天津
石家庄
百万雄师过大江

江 苏 南京 江阴
上海 徽
湖口 江
浙 西

百万雄师过大江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
国内意义 国际意义
山 东
全面进攻 失败后, 国民党重 点进攻什 么地方?
土地改革:
颁布:
《中国土地法大纲》(1947年) 内容: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制度,实行耕 者有其田,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影响: 解放区一亿多无地和少地农民分到了
土地,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 性。翻身农民踊跃参军,支援前线。
三 路 大 军 挺 进 中 原
陈赓
陈赓 兵团
陈毅
陈粟 大军
粟裕
(1947.6)
大 刘邓 别 大军 山
敌我兵力变化示意图
人民解放军: 国民党军队:
430 万人
130 万人
1946年6月
195 万人
373 万人
365 280 万人
万人
1948年秋
1947年6月
辽沈战役决战示意图
长春
卫立煌 锦州 营口
战决 略战
分各 割个 包击 围破源自1、战略防御(2)粉碎全面进攻(战术、战果)
(1946.6—1947.6)(3)粉碎重点进攻(地区) 2、战略反攻
(1)经济: 土地改革 (2)军事:刘邓挺进大别山
(1947.6——1948秋)
3、战略决战(1948.9——1949.1)三大战役
(1)北平和平谈判
4、胜利阶段 (2)渡江战役、解放南京
解放战争
本课重难点:
重庆谈判、三大战役及新 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
蒋介石致毛泽东电文: ……大战方告终结,内争不容再有……如 何以建国之功收抗战之果,甚有赖于先生之惠然 一行,共定大计……。” 1945年11月16日蒋对高级将领的演讲:“回 想这二十年来,奸匪始终是本党唯一的敌人。”
蒋介石真的是要和平建国吗?
(3)追歼残余
1946年6月 国民党进攻 中原解放区 中 原
全面内战 爆发的标志
党美 的国 军援 事助 装国 备民
美 军 教 官 帮 助 训 练 国 民 党 军
美 军 在 塘 沽 登 陆
美国飞机空运国民党军队到内战前线
课堂思考
430 万人
130 万人
解放军 国民党
中国共产党凭借 什么打败国民党?
一、为争取和平民主而斗争
①国民党:迫于国内外的和平压 原因:
1.重庆谈判
(1945.8-10)
力, 内战准备尚未完成 ②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揭 穿蒋介石的阴谋 ③美国为了自身利益,扶蒋反共
结果: 签署 2.政治协商会议(1946.1)
《双十协定》(内容)
通过一些有利于人民的政协决议 结果:
(1)全面内战爆发(时间、标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