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扇形的认识》教学反思
唐山市陡电小学甘晓辉
在备课时候详细阅读了教参,教参明确指出对于扇形只要求学生“了解”,并不做过多的延伸。
于是我制定了较浅的教学目标:1、学生结合生活的物品,认识扇形,掌握扇形的各部分名称。
2、通过动手操作、实验观察,探索出扇形的大小与圆心角的大小有关。
同时找到了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在动手操作中掌握扇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理解扇形的大小与圆心角的关系。
)上课伊始,我先从画圆引入,回忆就知,引出新知,并为学习新知识做了铺垫。
然后引出新的图形“扇形”先让学生试着说说对扇形的了解,这时学生自己就发现对“扇形”的概念了解的非常模糊,以至于要求学习,当时,我是想让学生自己按照课本学习,但是学生一致要求教师讲解,所以我们就利用白板,集体统一探究学习。
一提到白板,这是我校新的高科技教学设备,属于新鲜事物。
这节课,我比较熟练的运用白板上的各种工具,实现了教学目的。
如:圆规,直尺,量角器,画笔,橡皮。
学生看得眼都直了,可见高科技对于学生的学习起到了吸引作用,听讲状态非常好,参与热情也很高。
只可惜学生不会操作,我想如果学生也会操作,如果没有时间的约束,本节课会不会有另一番效果呢?电子白板的熟练运用增强了教学有效性。
多少让人遗憾的是,我有一个环节自己讲完课以后就意识到放错了位置。
就是“让学生找身边的扇形物体”,我放在了学生对扇形不了解的情况,这一环节跟前边紧挨着的出示的图片重复,而且没有起到作用。
听了主任和老师们的评课以后,自己也恍然大悟,怎么能犯这么低级的错误?只有学生真正了解的情况下,才能联系实际找到相关物体,这是多么简单的环节设计呀!有时教学就是这样,给自己留有遗憾,但是能提前作出修改的尽量提前修改,免得给学生留有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