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五章 现代学前教育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第五章 现代学前教育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约翰·杜威(John Dewey,1859-1952)是美 国最有声望的实用主义哲学家。他于1879年毕业 于佛蒙特大学,后进霍普金斯大学研究院研究师 从皮尔士,1884年获博士学位,此后相继在密执 安大学、芝加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任教。五四 运动前后他曾来中国讲学,促进了实用主义在中 国的传播。他的主要哲学著作有《哲学的改造》 (1920)、《经验与自然》(1925)、《确定 性的寻求》(1929)等。 1884年杜威获取博士学位后在密执安和明尼苏达 大学任教。1886年他出版了第一本美日心理学教 科书,在当时很受欢迎。1894年到芝加哥大学任 教工作十年。这十年是他对心理学有重大影响的 时期。1904年他到哥伦比亚大学教书直到1930 年退休。在那里他不再研究心理学,而只是把心 理学应用到教育和哲学方面,宣扬他的实用主义 哲学和教育学思想。
课程内容分为精神训练、基本训练和专业训练三项,外加人生心理一科。
教材和教学方法强调尽量与小学实际、幼稚园实际相联系, 教学方法强调 以“做”为中心,采用陈鹤琴提出的“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的 方法。 基本目标是培养学生“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学校校风优良, 自由平等, 实行“ 纯爱 ” 教育,培养了一批批幼教战线的优秀人才。1948 年并入南昌女师,改为幼稚师范科。
《幼稚园规程》:招收4岁-6岁儿童
第四节 幼稚教育师资培养机构的建立与发展
一、幼稚师资标准的制定 二、幼稚师资培养机构的设立和发展
一、幼稚师资标准的制定
1926年,张宗麟——《幼稚教育概论》中提出幼 稚师资的修养应顾及学问上、品性上,以及技术上 等诸多方面。不过政府有关部门始终未有统一规范 出台。 1943年,国民政府公布、施行的《幼稚园设置办 法》中规定:“幼稚园教员,以幼稚师范学校毕业 或具有小学教员资格、曾任幼稚园教员一年以上之 女子为合格。
第五节 幼稚教育研究与幼稚园发展概况
一、幼稚教育的研究和实验活动 二、幼稚园发展概况
1917年,博文女学的钟佩英、黄绍兰女士在上海 组织幼稚教育研究会,推胡彬夏女士为主任。 仅棠花一现,未有后续。 1922年中华教育改进社举行年会时,时任江苏教 育学会会长的袁希涛曾提出筹设模范幼稚园,以推 动幼稚教育,同时建议创立幼稚师范科,以造就幼 稚教育师资。 仅付之保留。
“标准”的第二部分是课程范围,规定的幼稚园的课 程内容有: 音乐、故事和儿歌、游戏、社会和常识、 工作、静息、餐点 , 共七项。每一项都分别阐述 , 各项均列目标、内容及最低限度的要求。
“标准”的第三部分是教育方法要点。共列 17 项 , 说明幼稚园具体的教育方法。
主要内容举说如下: 规定幼稚园七项课程不可截然分开。 于实际施行时,无所谓科目, 而实行课程(作业) 中心制的 设计教学,以一种需要的材料,做一日或两三日内作业的中 心,一切活动都不离开这个中心; 各种作业 , 可由儿童各 从所好 , 自由活动 , 但每日必有一次团体作业, 故事、 游戏、音乐、社会和自然,大部分都可由教师引导, 施行 团体作业; 教师是儿童活动中的引导者、把舵者、裁判者, 教师必须作充分的准备 , 提出引导儿童活动的材料, 指 导儿童活动的方法 , 教师应体察儿 童的心理 , 为儿童 准备的活动材料和指导儿童活动的方法 , 都要切合 儿童 的经验 , 教师是儿童活动的裁判者 , 但又不是替代者, 儿童的问题,应由儿童自己解决,儿童确不能解决时,教师 也只可从旁启发引导。
一、幼稚园制度的建立 二、幼稚园制度的发展
1922年颁布的“壬戌学制”将幼稚园正式列入教 育系统,并指出幼稚园收受6岁以下的儿童。
最初我国学前教育一直没有关于课程标准的规定,各种学前
教育机构在课程设置上各行其是。 1922 年幼稚园制度确立 后,学前教育有所发展, 幼稚园课程和教材的审查编辑的问题 就更为突出 , 此外还有师资、推广乡村幼稚园问题等。编订 一个适合我国国情的幼稚园课程标准,就成为幼教战线一项迫 切的任务。同时国内的很多幼稚园,如南京鼓楼幼稚园、晓庄 乡村幼稚园、南京高师附小附属幼稚园都在幼稚园课 程等方 面做了改革实验,并取得了相当的成果。因此,制定一个全国 通行的课程标准的条件已经成熟。于是, 陈鹤琴等11 人受教 育会议的委托,着手进行幼稚园课程标准的拟定。1929年9 月《幼稚园课程暂行标准》拟定完成 , 并由教育部令各省市 作为暂行标准试验推行。1932年10月教育部正式公布,称 《幼稚园课程标准》,1936年又修正一次。这个“标准”,是 我国第一个自己制定的统一的幼稚园课程标准。
1922
年学制作了师范学校和女子师范学校可附设幼稚师范 科的规定。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幼稚师范教育还没能得到人 们应有的重视。 1928年,在全国教育大会上,陶行知、陈鹤琴分别提出开设 幼稚师范和在普通师范中设幼师科的提案,经过讨论通过。 1932年国民党政府颁布《师范教育法》 1933年教育部颁布《师范学校规程》,对附设幼稚师范科作 了若干规定, 规定师范校要附设幼帷师范科,修业年限三年或 二年,招收初中毕业生。
蔡元培最早介绍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1913年,黄炎培发表文章力主学校采用实用主义, 以改变当时的学校教育脱离实际和生活的现象。 1919年,杜威来华 讲学,实用主义在中国成为一 种流行的思潮。
主要儿童教育观:儿童是教育的最新,学校的一切 应该为了学生的生活; “教育即生活” ; “学校即社会” “从做中学”
《幼稚园课程标准》,是我国第一个由国家颁布的幼 稚园课程标准,它建立在幼稚园制度确定以后幼稚园 数量上的较大发展和各种实验活动开展的基础之上 的,它是由我国的专家和学者在总结自己实践基础 上 , 吸收和借鉴了西方学前教育思想与教育方法而 形成的, 因此它既体现了民族性,又体现了洋为中用 的精神。
玛利娅·蒙台梭利(意大利语: Maria Montessori,1870年8月 31日-1952年5月6日),意大利 幼儿教育家,意大利第一位女医生, 意大利第一位女医学博士,女权主 义者,蒙台梭利教育法的创始人。 她的教育方法源自于其在于儿童工 作过程中,所观察到的儿童自发性 学习行为总结而成。倡导学校应为 儿童设计量身定做的专属环境,并 提出了“吸收性心智”、“敏感期” 等概念。
规程规定: 两年制幼稚师范科的教学科目为:公民、体育及游 戏、卫生、国文、算学、历史、地理、生理、理化、 劳作、美术、音乐、教育概论、儿童心理、幼稚园 教材及教学法、保育法、幼稚园行政及实习。 三年制幼稚师范科的教学科目为:公民、体育及游 戏、卫生、军事、看护、国文、算学、历史、地理、 生物、化学、物理、劳作、美术、音乐、伦理学、 教育概论、儿童心理、幼稚园教材及教学法、保育 法、幼稚园行政、教育测验及统计、实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现代西方儿童教育理论的传播 新儿童观和儿童教育观的宣传 幼稚园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幼稚教育师资培养机构的建立与发展 幼稚教育研究与幼稚园发展概况
第一节 现代西方儿童教育理论的传播
一、蒙台梭利思想研究的深入 二、杜伟实用主义儿童教育观的影响 三、设计教学法的传播
(二) 江西省立实验幼稚师范学校。这是中国第一所独立设置的公立师范 学校。, 由陈鹤琴在1940 年10 月创立于江西泰和县,附有小学、幼稚园、 婴儿园。 1943年2月改为国立幼稚师范学校,并添设幼稚师范专科。办学宗旨是: 一、培养幼稚园的师资; 二、开展幼稚教育的理论和教材教法的实验研究; 三、进行陈鹤琴的“活教育”理论的实验。
克伯屈 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自己计划,自己联系实际的 动作。
威廉·赫德·克伯屈(1871—1965)是美国进步主义教育家。他一生致 力于对杜威的教育哲学进行解释,使普通教师都能接受进步教育思想 并付诸实践。他具体阐述了进步教育的学习理论,提出了设计教学法 (又称单元教学法)。 他是杜威的学生,于1918年从杜威“做中学”的教育思想出发,并 在其“问题教学法”的基础上,根据内部动机和附随学习的理论所创 行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和方法,其目的在于克服传统教学中呆板的课 堂教学,只重视书本知识,学生学习被动,以及分科教学孤立、分散 等缺点。它废除班级授课制度,打破学科界限,摒弃传统的教科书。 采用这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的过程是:(1)学生根据其兴趣和需要, 从实际生活环境中提出学习的目的(要解决的问题);(2)制订达 到目的的工作计划;(3)在自然状态下,适用具体材料,通过实际 活动去完成这项工作;(4)检查其结果。这种教学形式在克服传统 教学中的缺点方面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由于该组织形式在教学的 指导、设备和教材的编写上存在种种困难和问题,特别是学生不能获 得系统的科学知识、影响教学质量。
1946年,国民政府公布了《国民学校教员检定办 法》。 规定:担任幼稚园的教员必须具备师范学校毕业或 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科毕业者的资格。
彼时的规定只是对学历的规定,而对具体的要求未 见明确规定出台。
二、幼稚师资培养机构的设立和发展 20世纪20年代初期,不仅幼稚园数量较少,独立 设立的幼稚师范也极少,公立的如北京女子高等师 范学校附设的保母班,江苏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 附设的幼稚园师范班,以及浙江、福建等省开办的 幼稚师范班。
第二节
新儿童观和儿童教育观的宣传
鲁迅 《狂人日记》、《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上海 的儿童》、《从孩子的照相说起》
觉醒的父母完全应该是义务的、利他的、牺牲的, 使自己的子女更强,更聪明高尚。 因此父母应该用无私的爱和牺牲精神为后起的新人 的发展作出贡献。
第三节
幼稚园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幼稚教师的主要来源是教会设立的幼稚师范学校, 如苏州景海幼稚师范、杭州弘道幼稚师范、福州协 和幼稚师范、厦门怀德幼稚师范等。 毕业生>幼稚园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