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华南师范大学-中国古代史-唐五代PPT
华南师范大学-中国古代史-唐五代PPT
621年,在唐军突袭下,降唐。 • 林士弘:有江西,建楚国。622年,遭唐军镇压。 • 辅公祏(shi):624年,遭唐军镇压。 4、漠南: • 梁师都:据朔方(内蒙杭锦旗北),国号梁,突厥封他为
“解事天子”。 628年(贞观二年),太宗乘突厥衰乱,击灭之。
6
唐高祖李渊
7
唐长安含元殿复原图
8
二、唐代国家制度的建构
14
2. 府兵制的组织
卫 将 军 府 —— 折 冲 府 ——— 团———旅———队———伙 (卫大将军)(折冲都尉)(校 尉)(驴帅)(队正)(伙长)
上、中、下 6团、5团、4团 1200人、1000人、800 人
(三)唐律的修订
• 唐代的刑罚大体沿 袭隋的《开皇律》, 笞、杖、徒、流、 死五刑中,除了流 刑三等各加一千里 而居作均为一年外, 其余几乎和隋的刑 罚没有什么区别。
13
(二)府兵制
1. 府兵制的渊源
• 唐初沿袭了隋朝的府兵制。 武德初,即置军府,由骠骑、 车骑两将军府统领。分关中 为十二道,每道皆置军府。 公元620年(武德三年), 改道为军,军置将、副各一 人,以督耕战,由车骑府来 统领。公元633年(武德六 年),天下既定,因废十二 军,改骠骑为统领,车骑为 别将。一年多后,又恢复十 二军,军置将军一人,军下 有坊,设坊主一人,“以检 察户口,劝课农桑”。
• 三者之中,又以侍中、中书令为真宰相。宰相常于门下省 议事,谓之“政事堂”。两省先议定后奏闻,以免纷争。 高宗时,裴炎以中书令执政事堂笔,政事堂迁至中书省。 玄宗时,政事堂改称“中书门下”,其政事印亦改“中书 门下”之印。(直到宋代,以为故事。)宰相分直主政事 堂笔。肃宗时,每一人主十日;德宗时,改每日一人执笔。
第二章 唐代
1
2
第一节 唐前期的政治和经济
一、关陇大族的兴起与唐朝的建立 二、唐代国家制度的建构 三、大唐盛世
3
一、关陇大族的兴起与唐朝的建立
▲关陇大族
所谓关陇大族,指 的是自北魏以来在北方 特别是关陇地区建立的 政权中占主导地位的统 治集团。关陇大族兴起 于魏晋之际。关陇大族 凭借其政治、经济上的 优势,支撑着西魏、北 周政权的局面。其势力 之庞大,一直延续到隋 唐时期。
元刻《唐律疏议》
17
(四)继续推行科举制
• 每年冬季十一月,官学负责把毕业学生贡于 尚书省,私学学生则由州县推举入京赴考。
• 考生由州县进者称为“乡贡”; • 由国子监所属各学保送者称为“生徒”; • 科举考试最初由吏部考功员外郎主持,是由
中央统一举行的,定期、分科的考试。 。 • 玄宗时期,改由礼部侍郎主持。礼部试毕及
• 贞观十三年(639),分天下为关内、河南、河东、河北、山南、陇右、淮 南、江南、剑南、岭南十道,时派黜陟(chu zhi)使或观风俗使分巡各道, 但十道只是依山河形势划分,并非行政区域。及至公元733年(开元21年), 唐玄宗将山南、淮南、江南、剑南、岭南均各分为东西二道,因而共有十五 道,每道置采访使,从此道逐渐形成为行政单位,采访使、观察使逐渐成为 常驻的地方长官,于是,在州之上又多了一层地方行政机构。
(一)国家政治机构的组 织形式
(二)府兵制 (三)唐律的修订 (四)继续推行科举制 (五)均田制、租庸调与
户籍制度
9
(一)国家政治机构的组织形式
1. 宰相职权之再建、三省六部制进一步完善 (中央官制)
2. 地方政治的整顿
10
1. 宰相职权之再建、三省六部制进一步完 善(中央官制)
11
• 凡军国大事,中书舍人各书所见,谓之“五花判事”,中 书侍郎、中书令省审之,给事中、黄门侍郎驳正之。 “五 花判事”,开明代九卿会议之始。
敦煌出土唐律残片
16
律、令、格、式
• 据《唐六典》解释,律“以正刑定罪”,是处理刑事 犯罪的法律条文;令则“以设范立制也”,是关于国 家制度的单行条例,可作为律的补充;格“以禁违止 邪,百官所常行之事”,包括皇帝临时对国家机关所 颁发的多种指示,是令的补充;式“以轨物程事”, 是国家机关的办事细则、公文程式以及关于百官权责 的规定。
4
据统计,隋代三省18名高级官员,有11人曾在北周任职, 15人来自西起天水京畿地区东迄洛阳这条东西向的地带。六 部的46名尚书中42人是北魏(13人)和北周(29人)官员的 子孙,其中3人有任职北齐的经历。46人中的30人来自天水、 京畿及洛阳地带,7人来自山西,其余来自华北平原。而武川 (今内蒙武川东北)系军事贵族则居于隋朝政权的统治核心。
(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武汉大学出版 社,1992年版,页177。)
陕北黄土高原
5
唐朝的建立与统一全国
• 1. 618年,李世民灭其继承人薛仁杲,占陇西全境。 619年,推翻李轨政权,有河西五郡。 620年,灭刘武周,恢复巩固了在山西的统治。
2.罗艺:据涿郡,称幽州总管。618年归附。 • 王世充:据洛阳。620年,李世民出关攻之,621年出降。 • 刘黑闼(ta):有河北。621—623年遭镇压。 • 高开道:冀北。亦相继败亡。 3、江南地区: • 萧铣:据巴陵(岳阳),迁江陵,称梁帝。控两湖地区。
• 尚书省有都堂(即大厅),以左、右仆射为领袖。下分六 部:东为吏、户、礼三部,左丞主之。西为兵、刑、工三 部,右丞主之。共二十四司,分曹共理,全国政务毕萃。
12
2、地方政治的整顿: 州(郡)县两级制;道的设置
• 唐代地方行政最低级为县,全国凡一千五百七十三县。全国州府凡三百五十 八(贞观十三年数),较西汉增至两倍。州长官为刺史,郡长官为太守。上 州刺史只从三品,中、下州刺史正四品。刺史的地位权任,既远非汉比,又 掾吏辟署之权亦削,大部均归中央。于是,中央政务日繁,地方事权日轻。
第,须再经吏部考试,考试内容包括身(体 貌壮伟)、言(言辞辩证)、书(楷法遒 美)、判(文理优长),合格后,方得授官。 • 唐代的科举考试分为常举与制举两类。
18
(五)均田制、租庸调和户籍制度 • 均田制 • 租庸调制 • 户籍制度
19
三、大唐盛世
○ 唐朝帝系 (一)贞观之治 (二)武则天时代的革旧鼎新 (三)开元盛世 (四)盛唐时代的中国与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