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项目材料(钢筋)专项审计报告根据集团公司本年度审计工作计划和《**********集团有限公司审计通知书》(****审通〔2016〕2号)安排,审计小组于2016年3月14日起,对********高速公路土建工程№.7合同段(以下简称:********标)自开工至2016年2月29日钢筋的收发与消耗情况进行了专项审计,在项目领导及相关部门的支持和配合下,我们履行了必要的审计程序,查阅有关账册及资料。
现审计工作已结束,审计结果报告如下:一、项目基本情况********标为********高速公路中的一段,起讫桩号:K128+958.321~K144+900(15.942km)。
包括路基、桥涵、隧道等工程。
项目的合同工期为24个月,开工日期:2014年11月19日,计划交工日期:2017年5月19日。
项目主要工程量有:二、项目钢筋设计用量根据集团公司与业主签订的合同文件中相关约定,按照工程量清单计算得出该项目钢筋设计总量47605.649吨,其中自营工程使用钢筋设计用量42492.33吨,劳务分包工程使用钢筋设计用量5113.319吨。
三、审计目的********标中标合同造价113726.9305万元(未含暂定金额),属于集团公司的特大级项目,桥隧比例高,钢筋使用量大,在前期经济效益审计中发现钢筋损耗率偏离正常的损耗范围过大,集团公司管理层为更好的了解该项目钢筋实际消耗情况以及项目执行材料管理制度方面是否存偏差,特进行一次对钢筋管理的专项审计,进一步确定该项目材料管理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防错纠弊,促进项目管理提质增效。
四、审计方法在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为行使审计职能、完成审计任务、达到审计目标,采取了详查法、审阅法、重新计算法、实地盘点法、比较分析法和观察询问等方法对项目提供的数据进行核实,获取审计证据。
审计实施阶段,审计人员首先会同集团公司材料部、项目材料管理人员对整个项目的库存钢筋、已完实体工程产值情况进行全面详细的盘查,根据现场盘查的结果计算汇总库存材料盘点表;其次查阅了项目的贯标基础资料和材料核算资料,对相关数据重新计算,获取相应审计数据;核查了项目的财务账、材料账、盘点表,对比核实是否账账相符、账实相符;最后根据从成本管理部、材料管理部收集的数据进行整合,对比分析得出整个项目的钢筋消耗情况,对项目的钢筋管理做出客观合理的评价。
五、审计结果(一)钢筋核算管理审查。
1、钢筋的整体购置情况。
截止2016年2月29日,********标项目部累计购置钢筋16377.51吨,金额61,828,342.06元;累计发出钢筋13269.755吨,金额50,395,231.601元;实际库存钢筋3107.755吨,金额11,433,110.459元(账上库存钢筋1332.61吨,账面余额5007921.21元)两者核对账实不符。
钢筋具体购置明细如下表:2、项目自营钢筋整体使用情况截止至2016年2月29日,在项目累计发出的钢筋中,应扣劳务队的钢筋有2390.664吨,项目自营工程使用钢筋10879.091吨。
具体明细如下表:3、钢筋量差在审计期间,项目根据累计完成的工程量,对实体工程对应的钢筋使用定额进行了计算,截止2016年2月29日,已完实体自营工程钢筋理论用量为9951.246吨,自营工程钢筋实际用量为10879.091吨,其中:非实体工程钢筋使用量483.652吨,实体工程使用量10395.439吨,超耗444.193吨,损耗比率为4.1%。
具体明细如下表:从以上表格可以看出,钢筋损耗相对偏大,分析原因是:(1)项目桥梁设计30座,项目部为加快桥梁工程施工进度设置3个钢筋集中加工场,3个预置梁钢筋加工场,7个临时钢筋加工点,钢筋加工场分布多及操作工人技术水平、加工工艺不同造成的损耗(各个加工点的损耗率见附件)。
(2)前期业主甲供钢筋因项目路窄弯多,无法供应12米长钢筋,仅供应9米长的钢筋,增加钢筋焊接接头,导致钢筋损耗增大(非实体工程具体使用数量见附件)。
(3)由于项目钢筋加工点多且较为分散,集中加工点少,前期各现场加工点钢筋管理意识较为淡薄,未能建立完善的钢筋加工领用手续,同时相关部门管理人员前期未能及时进行钢材管理技术交底,过程中无法与现场保持同步衔接,基础资料不齐全,导致项目钢筋损耗数量核算不及时,未能反映出钢筋正常使用情况,审计小组成员无法进一步深入查找该部分钢筋超耗原因。
(4)山区突发的暴雨、洪水灾害导致部分位于河道中的桥梁钢筋被冲毁,对项目钢筋的使用造成部分损耗。
(5)在前期项目经济效益审计中,项目钢筋量差982.99吨,本次钢筋专项审计量差444.193吨。
两次审计数据存在偏差的原因主要是项目对设计外钢筋用量没有记录入账,审计人员在前期效益审计中无法取得该部分数据。
本次专项审计统计设计外钢筋用量483.652吨,比前期效益审计统计的设计外用量39.39多出444.262吨。
(二)钢筋采购管理的审查。
1、项目按照要求,在项目开工前,编制分项工程材料需要量计算表,但随着设计变更、进度计划发生变化导致钢筋需求改变,项目未能及时调整和更新,影响工程材料采购需求计划的准确性。
2、项目的钢筋主要由业主甲供,由于业主甲供钢筋单价过高,为降低成本,部分钢筋采用自行采购的方式,截止2016年2月29日,项目累计甲供钢筋11792.154吨,从其他供应商采购钢筋4585.356吨。
3、项目对钢筋的采购情况未能按要求每月定期公示。
(三)钢筋验收与储存管理的审查。
1、该项目能够按照集团公司材料管理部仓储管理实施细则的要求执行材料验收的工作程序。
2、项目对于钢筋的验收采用点数法验收。
项目采购的钢筋到达钢筋加工厂后由现场施工员、劳务队负责人共同现场清点验收入库,办理验收入库手续。
但项目在钢筋移交给劳务队的过程中,未及时办理移交手续,截止审计时点日,已移交劳务队但领料手续未签认的钢筋有3411吨。
3、钢筋加工厂钢筋存放相对规范,标识符合规范,但废品区钢筋堆放较为杂乱。
4、项目每月能定期盘点,保留原始盘点资料,编制材料盘点表,但未对已经发放到施工现场的钢筋成品或半成品进行盘点。
(四)钢筋发放管理工作的审查。
1、项目对于钢筋的发放管理环节不够严谨,对集团公司材料管理制度执行力度不够。
在钢筋的发放过程中未能根据实际领用钢筋的数量、规格、使用部位办理领料手续,而是在钢筋领用安装完成后,按照施工钢筋设计用量补制领料单,导致钢筋的实际使用去向无从查起。
2、查阅了有关劳务队合同及领用材料委托书,大部分委托书手续签认齐全,但存在部分委托书无被委托人身份证复印件、被委托人未在委托书上签字的情况。
3、在现场审查过程中,发现现场加工的钢筋浪费较为严重,对于自然短节、断头及零散的钢筋未能根据材料的使用部位合理搭配领用,钢筋损耗较大。
4、项目未能按照制度要求建立健全仓库收发实物账,在发放过程中未能做到先审批后领用,实施定额管理,未能执行限额领料制度。
对于出库的钢筋未能跟踪检查、监督,施工中的材料未能实现动态管理。
5、项目现有3个集中加工钢筋场,3个预制梁钢筋加工场,7个临时钢筋加工点,各个加工场及加工点之间有相互调拨钢筋的情况,但调拨过程中存在未经过材料部等相关人员同意,劳务队伍随意调拨钢筋的情况,且调拨业务发生时,调拨双方没有办理签认手续。
六、审计发现问题(一)钢筋采购进场后,项目在移交给劳务队过程中未能及时完善领料手续,钢筋的保管和加工责任未能得到明确。
(二)项目与劳务队签订的钢筋加工合同中对损耗率做有相应的约定,目前项目已经取消了两个临时加工点,但项目未对取消的加工点做一次全面准确的钢筋损耗核算,未能及时按照劳务合同中约定条款履行劳务队的相关义务,对项目钢筋使用带来超耗风险。
(三)项目领料单据传递缓慢,材料入账相对滞后,截止审计时点日,已经购入未入账金额17,716,822.77元,已经使用未入账金额11,291,633.52元。
(四)在审计期间,发现项目取消的钢筋加工点仍有部分剩余钢筋未能及时回收使用,现场钢筋堆放凌乱。
(五)设计外钢筋使用量较大,但项目对该部分钢筋没有统一的加工计划单,临时加工随意性较大,造成一定程度的浪费,未能充分发挥项目优势。
(六)项目钢筋加工点较多,各个加工点之间相互调拨的钢筋部分没有办理调拨手续,存在未经审批私自调拨钢筋、现场施工员调拨但是材料部没有调拨记录的情况。
(七)项目在钢筋二次发放管理环节中,对设计外钢筋的领用随意性较大,没有办理相关领料审批手续即发料,容易导致钢筋出现超耗但无法查明钢筋去向的风险。
七、审计意见与建议(一)建议项目对于进场的钢筋及时办理移交签认手续,只有完成移交等相关签认工作,才能更好明确劳务队对钢筋的保管和加工责任。
(二)建议项目加强对各个钢筋加工点的消耗核算工作,避免劳务队存在保管不严或使用不当造成材料超耗的风险,进行消耗核算后项目也须严格遵照劳务合同相关材料管理条款落实相应的经济责任。
(三)完善内部单据传递机制,加快单据的收集整理工作,确保入账及时准确。
(四)加快对剩余物资的回收力度,在项目施工范围内调拨和使用。
(五)建议项目对设计外使用的钢筋做一个统一的策划,加工后在整个项目合理调配和使用,避免重复加工造成的浪费,促使施工中节约、合理使用材料。
(六)完善调拨等材料原始单据的签认手续,及时收集各项原始凭证,避免原始单据丢失风险。
同时,材料管理人员与现场施工员应做好工作交底,加强沟通,增强工作责任心,共同参与材料的管理。
(七)建立健全钢筋收发实物账,逐步完善缺失的基础资料,在钢筋的收发管理环节做到先审批后领用,做好全面把控,堵塞风险漏洞。
同时项目材料人员要认真学习集团公司相关材料管理制度,严格遵照相关制度执行,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管理水平和综合素质。
八、审计评价审计结果表明,项目材料管理工作比较正常,较好保证项目正常施工的材料需求,但在执行集团公司制度方面还是有所欠缺,未能严格执行制度和流程,细节管理上还是存在不足和缺位,制度执行力和基础工作规范化仍需加强。
********集团有限公司审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