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4)《管理心理学》复习大纲
一、课程说明
管理心理学是研究管理过程中人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它是应用心理学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其前修课程为《普通心理学》、《管理学》,后续课程为《人力资源管理》等。
管理心理学是心理学在管理领域的应用,是应用心理学的分支学科之一,是一门边缘学科、应用学科和交叉学科。在应用心理学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设置这门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认识管理心理学在现代管理中的性质、意义、地位和作用;学习和理解管理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学习和掌握个体心理、群体心理和组织心理的活动规律,提高自己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进而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学习这门课程,除了认真阅读和理解教材内容之外,要密切联系实际,在实践中加深对管理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的认识,并学以致用,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方法运用到工作实践和社会实践中去。
管理心理学的主要内容包括绪论、管理心理学的发展与展望,需要与动机,态度与价值,思维与智力,社会知觉,气质性格与管理,工作中的压力应激与挫折,群体心理,群体中的人际关系,团队建设与管理,领导心理,组织心理,组织文化等。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牢固掌握管理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理论等基本知识,掌握管理心理学中的基本技能,在打扎实“双基”的同时,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管理中的人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实践能力。
本课程坚持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扩充知识面与深入把握关键知识点相结合的教学原则,以教师讲授与学生自学相结合为主的教学形式,在注重学生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注重学生理论修养的提高的同时,着重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在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建议教师要适当结合当前管理中的热点问题,结合图片、网络资料、课堂讨论、案例分析与研究等方式进行教学。在评价方式上,以撰写论文的形式考核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情况。
二、考核方式
平时考核和期末考试相结合(平时作业完成情况与效果占10%,平时学习态度考核占10%,期末考试成绩占80%,成绩按百分制计算)
三、教学内容和考核重点
注:(标有*为教学重点,标有#为教学难点)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一、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二、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三、管理心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第二节 管理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管理心理学形成的理论准备
二、管理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三、管理心理学研究的最新动态综述
第三节 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原则
二、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思考题:
1.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是什么?
2.简述管理心理学研究的最新动态和趋势。
第二章 需要、动机与激励
*#第一节 需要、动机与激励概述
一、需要
二、动机
三、激励
第二节 强化型激励理论
*#第三节 内容型激励理论
一、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二、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三、成就需要理论
*#第三节 过程型激励理论
一、期望理论
二、目标理论
*#第四节 状态型激励理论
一、公平理论
二、挫折理论
*#第五节 激励理论的综合应用
思考题:
1.激励理论有哪些?各种激励理论之间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2.结合实际,谈谈怎样综合的应用激励理论。
第三章 态度与价值观
第一节 态度与价值观概述
一、态度的概念与基本问题
二、价值观的概念与形成
三、价值观的分类及其特点
*#第二节 人性假设与管理
一、经济人假设的基本观点及其在管理中的应用
二、社会人假设的基本观点及其在管理中的应用
三、自我实现人假设的基本观点及其在管理中的应用
四、复杂人假设的基本观点及其在管理中的应用
#第三节 态度改变的理论与实践
一、影响态度改变的主要因素
二、态度改变的理论
三、态度改变的实践
*第四节 价值观与管理
一、价值观对管理成效的影响
二、管理变革与企业价值观创新
思考题:
1.简述人性的几个基本假设及其相关的管理措施。
2.论述态度改变的理论及其在实际管理中的应用。 3.简述价值观对管理成效的影响。
第四章 思维与智力
第一节 思维与智力概述
一、思维的含义
二、思维的分类
三、思维的基本形式
四、智力的含义
五、智力构成因素理论与智力差异
*第二节 决策
一、决策的过程
二、决策类型
三、决策方法
四、决策的风格
第三节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一、问题解决
二、创造性及其培养
思考题:
1.论述决策的风格在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2.在实际管理情景中,怎样应用决策方法做出科学的决策。
第五章 社会知觉
第一节 社会知觉概述
一、社会知觉的概念与特点
二、社会知觉的内容
三、影响社会知觉的因素
*#第二节 归因理论
一、归因理论概述
二、海德的归因理论
三、琼斯与戴维斯的归因理论
四、凯利的归因理论
五、韦纳的归因理论
*第三节 社会知觉在管理中的应用
一、社会知觉效应在管理中的应用
二、归因理论在管理中的应用
三、社会知觉类型与管理方式
四、社会知觉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
思考题:
1.论述归因理论及其对管理的影响。
2.论述社会知觉在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第六章 气质、性格与管理
第一节 气质
一、气质的概念
二、气质的类型与特性
三、气质与活动
第二节 性格
一、性格的一般概念 二、性格特征
三、性格的类型
四、影响性格形成的主要因素
*第三节 气质和性格在管理中的应用
一、气质与管理
二、性格与管理
思考题:
1. 气质的研究对管理实践有什么样的启发作用?
2.性格的研究对管理实践有什么样的启发作用?
第七章 工作中的压力、应激与挫折
第一节 压力、应激与挫折概述
一、压力的定义与来源
二、应激的含义与类型
三、影响压力和应激差异体验的因素
四、有关挫折的基本问题
*第二节 工作压力、应激及其处理
一、工作压力导致的后果
二、压力的管理策略
三、应激对管理的影响
四、正确对待应激
*第三节 挫折及其处理
一、挫折产生的原因
二、挫折的容忍力
三、挫折后的行为反应
四、挫折的防卫方式
五、战胜挫折的策略
思考题:
1.在管理中,怎样处理员工的工作压力和应激?
2.在管理中,怎样处理员工的挫折?
第八章 群体心理
*第一节 群体概述
一、群体的含义及特征
二、群体的分类
三、要做好非正式群体的“头面”人物的工作
*#第二节 群体行为的基本规律
一、群体动力学研究
二、群体的动力相互作用影响下个人行为的变化
三、群体对个体行为影响的几个典型现象
*#第三节 群体的规范和压力
一、群体规范的基本问题
二、群体规范的作用
三、群体压力和从众行为
*#第四节 群体的凝聚力
一、群体凝聚力 二、群体士气
思考题:
1.群体行为有哪些基本规律?
2.论述群体规范和群体压力。
3.论述群体的凝聚力。
第九章 群体中的人际关系
*第一节 群体中的人际关系概述
一、人际关系的概念
二、人际关系的分类
三、人际关系基本倾向
四、人际关系中的代价与报酬
五、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
六、管理系统中的人际关系
*#第二节 人际沟通
一、人际沟通的基本问题
二、人际沟通的类型
三、人际沟通的障碍分析
四、克服人际沟通障碍的方法
*#第三节 人际冲突
一、人际冲突的基本问题
二、人际冲突分析
三、人际冲突的处理
思考题:
1.在实际管理过程中,怎样保证人际间的良好沟通?
2.怎样才能很好地处理人际冲突?
第十章 团队建设与管理
第一节 团队概述
一、团队的基本内涵
二、团队的产生
三、团队的分类
四、团队精神
*第二节 团队建设
一、团队建设的心理基础
二、团队建设的方法
*第三节 团队效能感
一、自我效能感概述
二、团队效能感概述
第四节 团队管理
一、团队管理的基本内涵
二、团队管理的发展历程
三、团队管理的理论
四、虚拟团队管理
思考题:
1.怎样进行团队建设? 2.团队管理有哪些理论?怎样才能管理好团队?
第十一章 领导心理
*第一节 领导心理的基本问题
一、领导的涵义
二、现代领导体制的发展
三、领导者的权力与威信
四、领导者的影响力
*#第二节 领导方式与理论
一、特质论
二、风格论
三、行为论
四、情境论
五、权变论
六、领导-成员交互作用理论
*第三节 领导方法与艺术
一、决策
二、授权
三、人际关系
四、时间管理
思考题:
1.有效领导的理论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2.在实际管理活动中,领导的方法与艺术体现在哪些方面?
第十二章 组织心理
第一节 组织概述
一、组织的概念与特征
二、组织的分类
三、组织的功能
四、组织的层次与管理角色
第二节 组织结构
一、组织结构的概念
二、组织结构的基本模式
二、影响组织结构的因素
三、组织结构设计
四、组织结构选择应注意的问题
*#第三节 组织变革
一、组织变革的含义
二、组织变革的理论模式
三、组织变革的心理障碍与对策
四、组织变革的发展趋势
第四节 组织发展
一、组织发展的含义及其目标
二、组织发展的内容及形式
三、组织发展的程序
四、组织发展的干预技术
思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