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管理心理学复习大纲

管理心理学复习大纲

(0014)《管理心理学》复习大纲

一、课程说明

管理心理学是研究管理过程中人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它是应用心理学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其前修课程为《普通心理学》、《管理学》,后续课程为《人力资源管理》等。

管理心理学是心理学在管理领域的应用,是应用心理学的分支学科之一,是一门边缘学科、应用学科和交叉学科。在应用心理学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设置这门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认识管理心理学在现代管理中的性质、意义、地位和作用;学习和理解管理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学习和掌握个体心理、群体心理和组织心理的活动规律,提高自己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进而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学习这门课程,除了认真阅读和理解教材内容之外,要密切联系实际,在实践中加深对管理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的认识,并学以致用,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方法运用到工作实践和社会实践中去。

管理心理学的主要内容包括绪论、管理心理学的发展与展望,需要与动机,态度与价值,思维与智力,社会知觉,气质性格与管理,工作中的压力应激与挫折,群体心理,群体中的人际关系,团队建设与管理,领导心理,组织心理,组织文化等。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牢固掌握管理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理论等基本知识,掌握管理心理学中的基本技能,在打扎实“双基”的同时,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管理中的人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实践能力。

本课程坚持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扩充知识面与深入把握关键知识点相结合的教学原则,以教师讲授与学生自学相结合为主的教学形式,在注重学生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注重学生理论修养的提高的同时,着重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在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建议教师要适当结合当前管理中的热点问题,结合图片、网络资料、课堂讨论、案例分析与研究等方式进行教学。在评价方式上,以撰写论文的形式考核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情况。

二、考核方式

平时考核和期末考试相结合(平时作业完成情况与效果占10%,平时学习态度考核占10%,期末考试成绩占80%,成绩按百分制计算)

三、教学内容和考核重点

注:(标有*为教学重点,标有#为教学难点)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一、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二、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三、管理心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第二节 管理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管理心理学形成的理论准备

二、管理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三、管理心理学研究的最新动态综述

第三节 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原则

二、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思考题:

1.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是什么?

2.简述管理心理学研究的最新动态和趋势。

第二章 需要、动机与激励

*#第一节 需要、动机与激励概述

一、需要

二、动机

三、激励

第二节 强化型激励理论

*#第三节 内容型激励理论

一、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二、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三、成就需要理论

*#第三节 过程型激励理论

一、期望理论

二、目标理论

*#第四节 状态型激励理论

一、公平理论

二、挫折理论

*#第五节 激励理论的综合应用

思考题:

1.激励理论有哪些?各种激励理论之间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2.结合实际,谈谈怎样综合的应用激励理论。

第三章 态度与价值观

第一节 态度与价值观概述

一、态度的概念与基本问题

二、价值观的概念与形成

三、价值观的分类及其特点

*#第二节 人性假设与管理

一、经济人假设的基本观点及其在管理中的应用

二、社会人假设的基本观点及其在管理中的应用

三、自我实现人假设的基本观点及其在管理中的应用

四、复杂人假设的基本观点及其在管理中的应用

#第三节 态度改变的理论与实践

一、影响态度改变的主要因素

二、态度改变的理论

三、态度改变的实践

*第四节 价值观与管理

一、价值观对管理成效的影响

二、管理变革与企业价值观创新

思考题:

1.简述人性的几个基本假设及其相关的管理措施。

2.论述态度改变的理论及其在实际管理中的应用。 3.简述价值观对管理成效的影响。

第四章 思维与智力

第一节 思维与智力概述

一、思维的含义

二、思维的分类

三、思维的基本形式

四、智力的含义

五、智力构成因素理论与智力差异

*第二节 决策

一、决策的过程

二、决策类型

三、决策方法

四、决策的风格

第三节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一、问题解决

二、创造性及其培养

思考题:

1.论述决策的风格在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2.在实际管理情景中,怎样应用决策方法做出科学的决策。

第五章 社会知觉

第一节 社会知觉概述

一、社会知觉的概念与特点

二、社会知觉的内容

三、影响社会知觉的因素

*#第二节 归因理论

一、归因理论概述

二、海德的归因理论

三、琼斯与戴维斯的归因理论

四、凯利的归因理论

五、韦纳的归因理论

*第三节 社会知觉在管理中的应用

一、社会知觉效应在管理中的应用

二、归因理论在管理中的应用

三、社会知觉类型与管理方式

四、社会知觉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

思考题:

1.论述归因理论及其对管理的影响。

2.论述社会知觉在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第六章 气质、性格与管理

第一节 气质

一、气质的概念

二、气质的类型与特性

三、气质与活动

第二节 性格

一、性格的一般概念 二、性格特征

三、性格的类型

四、影响性格形成的主要因素

*第三节 气质和性格在管理中的应用

一、气质与管理

二、性格与管理

思考题:

1. 气质的研究对管理实践有什么样的启发作用?

2.性格的研究对管理实践有什么样的启发作用?

第七章 工作中的压力、应激与挫折

第一节 压力、应激与挫折概述

一、压力的定义与来源

二、应激的含义与类型

三、影响压力和应激差异体验的因素

四、有关挫折的基本问题

*第二节 工作压力、应激及其处理

一、工作压力导致的后果

二、压力的管理策略

三、应激对管理的影响

四、正确对待应激

*第三节 挫折及其处理

一、挫折产生的原因

二、挫折的容忍力

三、挫折后的行为反应

四、挫折的防卫方式

五、战胜挫折的策略

思考题:

1.在管理中,怎样处理员工的工作压力和应激?

2.在管理中,怎样处理员工的挫折?

第八章 群体心理

*第一节 群体概述

一、群体的含义及特征

二、群体的分类

三、要做好非正式群体的“头面”人物的工作

*#第二节 群体行为的基本规律

一、群体动力学研究

二、群体的动力相互作用影响下个人行为的变化

三、群体对个体行为影响的几个典型现象

*#第三节 群体的规范和压力

一、群体规范的基本问题

二、群体规范的作用

三、群体压力和从众行为

*#第四节 群体的凝聚力

一、群体凝聚力 二、群体士气

思考题:

1.群体行为有哪些基本规律?

2.论述群体规范和群体压力。

3.论述群体的凝聚力。

第九章 群体中的人际关系

*第一节 群体中的人际关系概述

一、人际关系的概念

二、人际关系的分类

三、人际关系基本倾向

四、人际关系中的代价与报酬

五、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

六、管理系统中的人际关系

*#第二节 人际沟通

一、人际沟通的基本问题

二、人际沟通的类型

三、人际沟通的障碍分析

四、克服人际沟通障碍的方法

*#第三节 人际冲突

一、人际冲突的基本问题

二、人际冲突分析

三、人际冲突的处理

思考题:

1.在实际管理过程中,怎样保证人际间的良好沟通?

2.怎样才能很好地处理人际冲突?

第十章 团队建设与管理

第一节 团队概述

一、团队的基本内涵

二、团队的产生

三、团队的分类

四、团队精神

*第二节 团队建设

一、团队建设的心理基础

二、团队建设的方法

*第三节 团队效能感

一、自我效能感概述

二、团队效能感概述

第四节 团队管理

一、团队管理的基本内涵

二、团队管理的发展历程

三、团队管理的理论

四、虚拟团队管理

思考题:

1.怎样进行团队建设? 2.团队管理有哪些理论?怎样才能管理好团队?

第十一章 领导心理

*第一节 领导心理的基本问题

一、领导的涵义

二、现代领导体制的发展

三、领导者的权力与威信

四、领导者的影响力

*#第二节 领导方式与理论

一、特质论

二、风格论

三、行为论

四、情境论

五、权变论

六、领导-成员交互作用理论

*第三节 领导方法与艺术

一、决策

二、授权

三、人际关系

四、时间管理

思考题:

1.有效领导的理论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2.在实际管理活动中,领导的方法与艺术体现在哪些方面?

第十二章 组织心理

第一节 组织概述

一、组织的概念与特征

二、组织的分类

三、组织的功能

四、组织的层次与管理角色

第二节 组织结构

一、组织结构的概念

二、组织结构的基本模式

二、影响组织结构的因素

三、组织结构设计

四、组织结构选择应注意的问题

*#第三节 组织变革

一、组织变革的含义

二、组织变革的理论模式

三、组织变革的心理障碍与对策

四、组织变革的发展趋势

第四节 组织发展

一、组织发展的含义及其目标

二、组织发展的内容及形式

三、组织发展的程序

四、组织发展的干预技术

思考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