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商务英语听说能力提高的方法研究毕业论文

商务英语听说能力提高的方法研究毕业论文

商务英语听说能力提高的方法研究毕业论文21世纪,随着世界经济蓬勃发展,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各国之间的贸易活动越来越频繁。

商务英语作为我国对外贸易的主要语言载体,其作用越来越显著。

在此趋势下,商务英语受到人们更多的重视,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商务英语是以满足职场需求为目的,容涵盖商务活动全过程,它以语言为载体,把核心的商务容放到其中,以职场人员和即将迈入职场的人员为目标,以商务活动中常用英语为重点的一种培训。

商务英语的特点主要在于其的专业化、口语化和较强的针对性。

商务英语是现今最热门的课程,“商务英语”是商务和英语的结合,在“英语”和“商务”两个容上权重是这样的。

英语占大约40%。

在这里,英语的语言水平是基本的要求。

也就是说,我们首先解决的是学员的语言水平问题。

一、商务英语的定义及其重要性(一)定义商务英语是一种特殊用途英语,是一门以语言学为主导,吸收了其他学科研究方法的综合性学科(潘红,2004)。

商务英语的概念有着非常丰富的涵,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对于商务英语的研究引起了国外许多著名学者的兴趣和注意,他们在这方面做出了许多精辟的论述。

笔者比较倾向于以下这种定义:商务英语是我们对业务应用的场景下的英语,这是一个事实,我们理解英语口语、写作有根本性的不同,主要区别是有些词汇量,根据不同的条件,是主要的术语。

除了其他不同句子之间的差异,也包括在,以基本满足不同场合的商贸提出一个不同的词汇和句子,构成的某些特征的商务英语。

基本上没有英语常见的有很大的差异。

(二)重要性1、全球化及中国全面接轨国际的大环境带给我国商务英语发展的良好机遇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将在世界经济和商贸舞台上扮演越来越重的角色。

中国的许多企业都将开始自己的国际经营和全球扩展,中国企业经营业务的触角将延伸至世界的每个角落.而从另外一个意义层面来说.同样也只有相当数量的中国企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最终能在全球舞台上粉墨登场.在全球土壤中深深扎根。

中国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大国。

那么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企业必将需要一大批既通晓国际商务知识又具备流利英语语言能力的商务英语人才。

从另一方面来说。

外资企业要想在更广围”抢滩”中国市场也必然需要更多的本土商务英语人才。

因此笔者预见我国的商务英语必将大有可为。

2、商务英语在过去所积累的社会美誉度和就业优势给其自身发展所带来的良好机遇如前所述。

商务英语专业在我国具有较好的社会美誉度和广泛的学习热潮。

这一点正好为商务英语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后盾和广泛的群众基础,相信在良好的大环境和大气候的作用影响下,商务英语一定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二、商务英语听说能力理论基础(一) 专门用途英语1、ESP是发展的产物。

ESP是英语教学发展的产物。

英语教学是一项社会活动,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学活动的容和方法也在不断地改进。

首先是指在阅读基础上的语法翻译法,再是重视口语教学的直接法,直到人们渐渐明白在各个领域中英语的用法有差异,于是交际法出现了。

交际法的兴起与专门用途英语的产生和发展紧密相连。

ESP是语言学理论发展的产物。

最初人们研究语言时着重语言本身,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历时语言学产生,到了20世纪初,语言学家索绪尔提出共识语言学,随之社会语言学也应运而生。

社会语言学的兴起,为专门用途英语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可见,ESP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

2、ESP存在的理论依据。

根据索绪尔的语言观,语言和言语是不同的。

语言是言语能力的社会产物,是必要的惯例的总和,这种惯例为社会群体所接受,使每个人能进行言语活动。

言语是个人运用自己的语言技能时的行为,因此是因人而异的。

索绪尔同时还指出,研究语言就是要研究语言的交际性和功能性。

所谓的语言功能就是指不同类别的言语行为。

因此,所谓专门用途英语就是语言的一种功能变体,是专门供特定的社会文化群体所使用的言语围。

其实,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群体中所特有的一种语言,在语言学中也叫语域。

虽然这些理论不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但随着语言学的发展,词汇,语体,语域研究不断深入,ESP存在的理论更加完善。

3、ESP存在的教学依据。

随着国与国之间的合作和交流的深入,人们学习专门用途语言的欲望越来越强烈。

1994年,国家教委制定了高等院校面向21世纪教学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

课题组经历两会以后,最后对21世纪的中国和世界对外语专业人才提出了新要求:即有扎实的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较强的能力和较高的素质,面向21世纪的复合型外语人才。

即:“外语+专业知识”、“外语专业方向”、“外语+专业”、“专业+外语”等模式。

(二)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也译作为结构主义,是认知心理学派中的一个分支。

建构主义是继认知主义后的又一场变革,它更加强调学习者的主体作用,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深化对认知过程实质的认识。

建构主义主要站在学习者的角度,关注个体如何如以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基础来建构知识。

建构主义的观点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蛤对世界的理解和赋予意义却是由每个人决定的,我们是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建构现实,每个人的经验都是由自己的头脑创建的,因此每个人的经验及对经验的信念是有差异的,从而也导致了对外部世界理解的差异。

在建构主义的学习论中,学习是学习者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这就意味着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刺激,他要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的选择与加工,主动地去建构信息的意义,而外部信息的意义并不是由信息本身决定的,外部信息本身没有意义,意义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反复、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而建构成的,每个学习者都会以自己的原有经验为基础对新信息进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原有知识又会因新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所以信息也不是信息的简单积累,还包含新旧经验冲突所引发的观念和结构重组。

建构主义理论的容很丰富,但其核心只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而不是像传统教学那样,只是把知识从教师头脑中传送到学生的笔记本上)。

以学生为中心,强调的是”学“;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的是”教“。

这正是两种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最根本的分歧点,由此而发展出两种对立的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教学设计理论。

由于建构主义所要求的学习环境得到了当代最新信息技术成果的强有力支持,这就使建构主义理论日益与广大教师的教学实践普遍地结合起来,从而成为国外学校深化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

三、商务英语听说能力提高的方法(一)提高英语语音知识和技能英语语音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与其听力水平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要实现英语作为交流工具的作用,英语发音是首先要克服的障碍。

因为交流是双方共同的行为,包含信息输入与输出两个方面,而不正确或不规则的语音语调会影响到信息输入与输出的质量,因此,不仅要掌握英语语言的标准发音,对于英语发音中的一些特点也应有很透彻的了解才能实现英语听力能力的突破。

1、了解英语语调的作用和重读、弱读的特点其实这一点对中国的学生来讲不是太难掌握,因为语调和重读弱读现象在几乎所有的语言中都存在,包括我们的汉语。

这些现象的作用大都是为了强调,或者是强调整个句子所蕴含的感情因素,或者是强调句子中某个或某几个重要的成分。

同样一个句子,语调或重读的部分不同,所表达的意思就不同,有时候甚至会表达出完全相反的意思。

2、要能够区分相似的发音这里相似的发音指的是在发音器官和发音部位上非常接近的容易混淆发音,比如轻辅音与浊辅音、长元音与短元音等。

在我国的英语学习者中,这个现象是普遍存在的,比如把“live”错听成“leave”,“simple”错听成“symbol”,如此一来,要能正确地理解所听到的容就变得异常困难了。

3、要能够掌握英语中连读的基本规律连读是英语发音的难点之一,主要原因是在汉语当中没有连读现象,所以就会感到很不适应。

连读是指在说话过程中如果相邻的两个单词前者以辅音音素结尾,后者以元音音素开头,就要自然地将辅音和元音相拼,构成一个音节。

由于连读涉及的两个音素分属两个不同的单词,但听起来却像是在同一个单词中,因此造成误听的可能性非常大。

比如一个简单的句子:We will meet at eight tomorrow morning. 如果看这样一个句子,意思会非常明确,但如果是听到这样一个句子,由于连读,当听到的句子就成了这样:We will mee(t)-a(t)-eight tomorrow morning. 如此一来,就理解不了所听到的这个简单的句子了,因为他们听到的不是“at”,而是“t-at”,不是“eight”,而是“t-eight”。

英语中的连读现象非常普遍,要克服这个难点,除了教师要讲解连读的基本规则之外,学生多听和多模仿是最有效的方法,当学生对连读现象感到很熟悉,而且自身也养成连读的习惯之后,连读就不再是什么障碍了。

(二)增加词汇量这里所说的词汇量的欠缺包含两个方面的意思:首先指的是词汇量绝对数量的欠缺,就是完全不认识的词汇过多,尤其是一些常用词汇,例如英语四、六级词汇;另一方面指的是即积极词汇量的欠缺。

所谓积极词汇就是学生不仅认识,而且在口语和写作中能够熟练灵活使用的词汇。

现在我国英语学习者对大多数词汇掌握的程度仅停留在认识的层面上,由于自身在平时不使用某些词汇,甚至都不明确它们的使用方法,当在听力材料中听到这类词汇时,当然就很难理解或者至少需要一段较长的反应时间,这样一来就严重影响的听力的效果。

鉴于这种情况,在平时老师授课过程中不仅要教如何记忆单词的方法,记住更多的词汇,更要教会如何使用这些词汇的方法,通过适当的练习使他们达到灵活运用的程度。

此外,还可以通过听写来锻炼对词汇的反应能力,这一点也是能够极大提高听力水平的途径。

关于词汇量对于听力的影响还有两点是值得注意的。

一点是关于英语词汇的一词多义现象,虽然在汉语当中也有一词多义,但在英语当中却更为普遍,而且一些常用词的意义往往多达几十项,而且项与项之间经常没有任何的关联,这就加大了听力的难度。

因为当听到一个词的时候,首先反应出来的是自己对这个词所唯一知道的意思或是最熟悉的意思,一旦听力中采用的是这个词另外的意思,那么就难免产生错误的理解了。

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掌握所学词汇的尽可能多的意义,其次是要根据所听容的上下文来快速反应选择该词最合适的意思。

另外一点是关于听力过程中关键词的掌握。

(三)扩大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因此,语言不能脱离产生它的文化而独立存在,又由于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不同的民族有着各自不同的文化,作为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在中国的文化氛围中学习英语语言,自然要遇到相当的文化障碍。

文化障碍反映在英语听力中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是中西风俗习惯和思维方式的不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