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国演义》全解析

《三国演义》全解析

《三国演义》全解析《三国演义》,原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是一本长篇历史小说,可以说是中国古代长篇章回小说的开山之作,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与《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齐名。

作者一般被认为是明朝的罗贯中。

小说以东汉末年为历史背景,以刘关张三兄弟、诸葛亮、东汉、曹魏、蜀汉及东吴六大路线为中心,讲述东汉末年黄巾起义至魏、蜀、吴三国鼎立,到西晋统一为终结。

小说通篇精巧叙述谋略,虽与史实多有出入,仍誉之“中国谋略全书”;努尔哈赤、毛泽东等亦嗜好阅读三国演义。

起源与版本三国故事在中国古代民间颇为流行。

宋、元时代即被搬上舞台,金、元演出的三国剧目达30多种。

元代至治年间出现了新安虞氏所刊的《全相三国志平话》。

元末明初罗贯中综合民间传说和戏曲、话本,结合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的史料,根据他个人对社会人生的体悟,创作了《三国志通俗演义》。

现存最早刊本是明朝嘉靖年所刊刻的,俗称“嘉靖本”,全书24卷。

亦有弘治刻本的《三国志通俗演义》,文字粗朴,内容较平易。

至清朝康熙年间,毛纶、毛宗岗父子辨正史事、增删文字,修改成今日通行的120回本《三国演义》。

作者一般人认为《三国演义》的作者为罗贯中。

不过,近年亦有对作者提出争议。

一位名叫张志和的民间学者在中国国家图书馆发现了一部明代插图孤本黄正甫刊二十卷《三国演义》。

张先生发现虽然该版本封面、序言、目录、君臣附录是明天启三年补订,而正文部分却是早年留下的旧版本。

这也让原先的“嘉靖本为三国演义最早刻本”之说失去依据。

从《三国演义》本身内容看,也有许多地方可看出作者可能不是罗贯中。

如“关云长五关斩六将”部分,关羽寻找刘备的路线明显不符合地理常识,而作为北方太原人的罗贯中不应对邻省地理如此无知。

而蜀国将领黄权在黄正甫版中多次被写成“王权”,显示该书作者可能为南方人。

胡适曾在1930年代说过:“《三国演义》不是一个人做的,乃是五百年的演义家的共同作品。

”“《三国演义》的作者、修改者、最后写定者,都是平凡的陋儒,不是有天才的文学家,也不是高超的思想家。

”特色《三国演义》描写的是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一百年的历史,反映了三国时代的政治军事斗争以及各类社会矛盾的渗透与转化。

在对三国态度上,尊刘反曹鄙吴是民间的主要倾向,而表现出明显的拥刘反曹倾向,以刘备集团作为描写的中心,隐含着人民对汉族复兴的希望和皇室正统思想。

清人毛氏父子批改三国演义时,把明代流传下来的版本中不实讥望、怪力乱神之处删除勘正。

而书中亦刻画了近二百个人物形象,其中最为成功的有诸葛亮、曹操、关羽、刘备等人。

诸葛亮是作者心目中的“贤相”的化身,他具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风亮节,具有经世济民再造太平盛世的雄心壮志,而且作者还赋予他呼风唤雨、神机妙算的奇异本领。

曹操则被塑造成一位“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的奸雄,既有雄才大略,又残暴奸诈,是一个政治野心家和阴谋家。

关羽“威猛刚毅”、“义重如山”,但主要以个人恩怨为前提。

刘备则被塑造成为仁民爱物、礼贤下士、知人善任的仁君典型。

而当中的战争,手法多样,读者往往感到一场场刀光血影的战争场面。

其中,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等战争的描写被认为是波澜起伏、跌宕跳跃,使人读来惊心动魄,将史书上所没有的情节描写得十分细致。

不过,前33回写了从桃园结义到曹操统一北方的24年,71回半写了刘备三顾茅庐到诸葛亮死于五丈原的27年,而以后的46年只用了15回半就草草收场。

《三国演义》故事内容大纲黄巾起义故事背景是在东汉末年至西晋初。

东汉皇朝最后几个皇帝都是昏庸无能,亲信宦官,疏远忠臣,导致朝廷腐败,百姓生活痛苦不堪。

据说汉灵帝在位时,张角曾遇见仙人,幸得天书,学得有效的治病方法,后云游四方收徒,聚众起义推翻腐败的东汉王朝,爆发了大型农民起义——黄巾之乱。

乱世必出英雄,果然出现了像刘备、关羽、张飞、曹操等英雄人物。

全国在大将军何进的带领下起兵剿灭黄巾贼,后又发生十常侍之乱。

汉灵帝已故,汉少帝刘辩即位。

何进欲杀皇宫里所有祸害皇帝的宦官,不料反被宦官诱杀。

众诸侯在袁绍和曹操的带领下,冲入皇宫,将宦官赶尽杀绝,还误杀了不少不留胡须的男人。

少帝与陈留王刘协于慌乱中逃出皇宫。

董卓乱政各路诸侯分头寻找少帝与陈留王,最终由来自西凉的董卓找到。

董卓护驾有功,趁机专权,掌握朝廷。

董卓后来废了汉少帝,拥护陈留王即位为汉献帝。

董卓横行霸道,残害忠良,引起百姓和朝中大臣的愤怒。

曹操欲行刺董卓,不料失败而逃亡。

曹操假传圣旨,召集各路诸侯结盟反董卓。

18路诸侯在袁绍的率领下杀向首都洛阳,迫使董卓劫持皇帝迁都到长安。

董卓后来与其义子,人称武艺最高强的人吕布相争美女貂蝉。

吕布在王允的劝说下,杀了危害国家百姓的董卓。

英雄逐鹿中原长沙太守孙坚于洛阳一口井底中发现了传国玉玺,欲私藏起来。

袁绍闻此事,大怒,欲逼孙坚交出玉玺。

孙坚不肯,逃回长沙,路途中遭荆州刘表袭击。

孙坚为此事与刘表结怨,后发兵进攻荆州,不料死于战中。

在河北,袁绍与公孙瓒正在互相争夺土地,爆发了界桥之战。

同时,许多官位低下的诸侯如刘备等正在建立起自己的实力。

曹操广招贤才,建立起了一支强悍的军队,准备霸占中原。

曹操的崛起曹操奉迎流浪的汉献帝,拥护献帝,于许昌建新都。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剿灭他的对手如吕布、张绣、袁术等,日渐强大起来,称霸中原。

后来曹操与袁绍在官渡之战中一决雌雄,以寡敌众大败袁绍。

曹操继续挥军北上,消灭袁氏势力、大败乌桓、平定辽东,统一了北方。

曹操所称霸的广阔土地后成为建立魏国的基础。

孙策立业孙策自父亲孙坚战死后,常怀意志重振家业,称霸江东。

他拿父亲所留下的遗物传国玉玺与淮南袁术交换兵马。

孙策一旦掌握兵马,同时又有追随先父的老将、结拜兄弟周瑜、足智多谋的谋士等扶持,发兵进攻江东,经过多年苦战,终于称霸江东,坐镇江东六郡八十一州,为后来建立吴国打好了根深蒂固的基础。

不料,孙策遇刺受重伤身亡,由年幼的弟弟孙权继承基业。

孙权有周瑜、张昭等能臣勇将扶持,稳坐江东,建立起一股强大的实力。

刘备兴起刘备与关羽、张飞曾在桃园结义时立下承诺忠心辅佐汉室,拯救天下苍生,不料只能空怀大志。

刘备讨伐黄巾虽有功,却只得一个小县令的官职。

后来刘备投奔公孙瓒,就任平原太守,曾相约讨伐董卓,于虎牢关前大战吕布。

曹操的父亲曹嵩被徐州陶谦的部下张闿所杀,起兵攻打徐州雪耻。

陶谦求助,刘备来到徐州协助陶谦抵挡曹操大军。

曹操退兵后,陶谦去世前将徐州交于刘备,刘备就任徐州牧。

吕布被曹操打败后,逃到徐州投奔刘备。

刘备慷慨收留吕布,不料吕布恩将仇报,反夺徐州。

刘备同曹操结盟,消灭吕布。

刘备同朝廷大臣密谋除掉专权欲篡位的曹操,不料事情暴露。

刘备在徐州被曹操打败,逃去投奔袁绍,后在汝南建立实力。

曹操再次于汝南大败刘备,迫使刘备逃往荆州投靠刘表。

刘表让刘备镇守新野,以抵抗将要南征的曹操。

刘备三顾茅庐,得到足智多谋的诸葛亮辅佐,如鱼得水。

曹操南征与赤壁之战曹操自封丞相,统一北方后,举兵南征荆州与东吴。

刘备于新野两度杀退曹军,不过失去城池,被迫南往荆州。

刘表已故,荆州由幼子刘琮接管,长子刘琦留守江夏。

刘备协民渡江,来到襄阳城外,求刘琮让他进城,被刘琮拒绝。

刘琮后来投降曹操,荆州落入曹操手中。

刘备不得已南下到江夏投靠刘琦,途中遭曹军追杀,百姓死伤无数。

为抵挡曹操凶猛的来势,刘备派遣诸葛亮前往东吴说服孙权结盟抗曹。

诸葛亮舌战群儒、智激孙权、周瑜与曹操决一死战。

周瑜不容诸葛亮,多次想加害诸葛亮,但都没成功。

周瑜暂时放下杀诸葛亮的念头,专心策划对付曹操。

最终,刘备与孙权的联军于赤壁之战中大败曹操,大获全胜,曹操往北逃亡。

刘备、孙权相争荆州赤壁大战后,孙、刘相争荆州。

周瑜领兵与曹军展开大战,取胜后以为自己已经攻下荆州,不料曹军中诸葛亮调虎离山之计,荆州落入刘备手中,吴军苦战一无所获。

孙权不满,派遣鲁肃前往荆州向刘备讨还荆州。

刘备多次在诸葛亮的劝说下推辞交出荆州,说等刘琦死后交出荆州。

刘琦病逝后,刘备又说取得容身之地后再交出荆州。

孙权、周瑜无奈,多次想办法夺取荆州。

周瑜使美人计,欲骗刘备到东吴娶孙权之妹为妻,实为扣留刘备在东吴,逼诸葛亮交出荆州以交换主公。

东吴招亲,弄假成真,刘备不但取得孙权之妹为妻,还安全地返回荆州。

周瑜所使出的计谋屡屡被诸葛亮识破,未得成功。

最终,诸葛亮三气周瑜,周瑜呕血而死。

马超兴兵复仇在西北方,猛将马超为被曹操杀害的父亲马腾报仇,联合韩遂、羌族兴兵讨伐曹操。

马超于潼关、渭水之战中大败曹操,曹操割须弃袍、仓惶逃脱。

曹操采纳谋士贾诩离间之计,成功地使马超、韩遂二人互相猜疑,最后大动干戈。

马超被曹操打败,逃去投奔汉中张鲁,韩遂归降曹操。

马超最终投降刘备,成为五虎上将之一。

刘备大器晚成周瑜死后,东吴与刘备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恶劣,但未曾大动干戈。

吴军正与曹军开战,在濡须、合淝之战中有胜也有败。

在荆州,诸葛亮劝说刘备发兵进攻西川,夺取巴蜀之地。

刘备打败刘璋,夺得西川,后又从曹操手中夺取汉中。

刘备自封汉中王,拥有巴蜀、荆州,为后来建立蜀国打好了基础。

如今,天下大势已定,已有三国鼎立的局面。

刘备拥有巴蜀、荆州,曹操称霸中原、北方,孙权坐镇江东。

曹操病故,其子曹丕篡汉,结束了长达几百年的汉王朝。

曹丕改国号为曹魏,刘备闻曹丕篡汉,为保留汉室香火,在巴蜀称帝,国号蜀汉。

关羽之死孙权仍然一心要荆州,决定发兵拿荆州。

东吴与曹魏和好,孙权受封吴王。

孙权派遣大将吕蒙攻打荆州,吕蒙以白衣渡江之计混入荆州,轻易夺取荆州。

当时正于樊城攻打曹操的关羽,得知自己中了调虎离山之计,不得已退守麦城,并派人前往成都求刘备派援兵。

吴军包围麦城,将关羽困在城中。

关羽欲突围,不料中埋伏被擒。

关羽被押往东吴,宁死不愿投降孙权,被孙权斩首。

刘备痛失荆州、义弟关羽,不禁深感悲愤,欲起兵攻打东吴为关羽复仇。

不料,张飞在睡梦中被部下范疆、张达暗杀,两人逃往东吴。

刘备因过度悲伤而昏死过去,醒后不听诸葛亮劝阻,一意孤行要为弟复仇。

夷陵之战刘备大军一路势如破竹,连败吴军。

孙权拜书生陆逊为大都督,号令东吴三军。

刘备因连胜而大意,把大军布阵于树林中,犯下兵家大忌。

陆逊以火攻,火烧连营,大败蜀军。

陆逊因深怕曹丕会趁吴军追杀惨败的蜀军时,发兵攻打东吴,因此放弃追击蜀军。

果不出陆逊所料,魏军果然进攻东吴,被吴军大败。

刘备败军抵达白帝城,刘备因过度悲伤而病倒,命垂旦夕。

刘备于白帝城临终前托孤于诸葛亮,说如若儿子刘禅昏庸无能,诸葛亮可废掉刘禅,自立皇帝。

诸葛亮誓言要忠心报答刘备待他的恩情,尽心协力辅佐刘禅匡复汉室。

诸葛亮退五路兵马,平定南蛮曹丕趁机联合四路兵马,一同杀向蜀国,当中包括东吴、南蛮、羌族与蜀汉降将孟达。

诸葛亮派马超把守关口,使羌兵不敢进攻,再派魏延制造疑兵,使南蛮多疑不敢进攻,再派孟达生死之交李严写信劝孟达退兵,再派赵云把守关口,抵御魏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