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物理第一章电磁感应第6节自感现象及其应
用教案粤教版选修3-2
本节教材分析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自感现象和自感电动势。
(2)知道自感系数是表示线圈本身特征的物理量。
(3)知道影响自感系数的因素。
(4)知道日光灯的基本原理和结构。
2.过程与方法
(1)观察自感现象,认识实验在物理学研究中的作用。
(2)通过自感电动势大小的探究,加深对控制变量法的认识。
(3)经过日光灯工作原理的探究过程,尝试用科学探究方法研究物理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自感现象与决定自感电动势大小的因素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参与科学探究活动的热情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了解自感现象的实际应用,体会物理学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教学重点
由现象入手,分析产生现象的原因,找出基本规律,将所学的知识、规律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教学难点
分析自感现象产生的原因及日光灯原理。
教学建议
自感现象是一种特殊的电磁感应现象,教材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明白自感现象的规律都符合电磁感应现象的一般规律,导体本身的电流变化,引起磁通量变化,这是产生自感现象的原因;而根据楞次定律,自感电动势的作用是阻碍电流变化。
然后教材通过讨论与交流,利用类比,电磁感应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与磁通量的变化率成正比,那么自感电动势于什么有关?能启迪学生思考,然后通过实验探究,要让学生自己动手,并把实验现象观察结果填写在表格中,从而引出自感系数。
日光灯是常用的设备,课本先介绍了日光灯的结构和发光特点,然后通过“观察与思考”栏目,让学生搞清楚日光灯的工作原理,并总结镇流器所起的作用。
并在书末简单提出了电子
镇流器及新型灯具,引导学生进一步收集资料、自行探究。
新课导入设计
导入一
引入
(1)发生电磁感应现象、产生感应电动势的条件是什么?怎样得到这种条件?
(2)如果通过线圈本身的电流有变化,使它里面的磁通量改变,能不能产生电动势?
▲学生猜想
导入二
复习引入
师:上节课提到了几种不同形式的电磁感应现象,你们认为引起电磁感应现象最重要的条件是什么?
☆生:穿过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
师:对!不论采用什么方式,只要能使穿过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均能引起电磁感应现象。
我们平常用的日光灯启动时需要的电压是三百多伏,但是居民用电的电压是220伏,为什么日光灯能启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