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降非停工作指导意见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降非停工作指导意见

安生〔2005〕28号关于印发《中国大唐集团公司降非停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集团公司各分支机构、子公司,各直属企业:现将《中国大唐集团公司降非停工作指导意见》印发给你们,请根据文件相关要求,结合各单位实际情况进行细化并认真执行。

附件:中国大唐集团公司降非停工作指导意见二OO五年三月三十日主题词:集团公司降非停指导意见通知中国大唐集团公司安全生产部2005年3月30日印发附件:中国大唐集团公司降非停工作指导意见为进一步提高集团公司系统各企业的安全生产和经济运行水平,集团公司将继续实施以安全运行为前提,以提高主、辅机可靠性为重点的降非停行动计划。

系统各单位应高度重视降非停工作,把降非停工作做为本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三级责任主体要充分发挥作用,认真总结降非停工作的经验,制订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的降非停组织、技术措施,并贯彻落实。

集团公司系统降非停工作是在确保安全生产基础上,降低非计划停运。

确保安全生产首先要认真执行各项规程,运行人员按照规程停止机组运行应得到企业的肯定。

企业应重点考核运行人员违反规程规定,应该停止机组运行而未停机的行为。

其次,各单位要强化设备和检修维护管理,保证该发现的问题及时发现,已经发现的问题要按照计划及时解决,确保检修维护质量。

企业要重点考核由于设备管理和检修维护不到位,不能为运行人员提供安全可靠运行设备的问题。

第三,各主设备的保护必须按规程要求投入,不能发生由于怕误动而退出保护运行的问题,对于采用MFT后不停机运行方式的机组,应加装汽轮机进汽温度保护(集团公司将统一组织研究和部署)。

降非停工作要总体策划,从细节入手,以预防为主,要把重点放在强化管理,稳定设备上,把重点放在落实责任制,落实组织技术措施上。

不能做表面文章,要把工作做实、做细,从具体事件着手,建立降非停工作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责任追究的长效机制。

只有对设备的状况了解透彻了,知道哪些地方易出问题,会出问题,能够做出准确地判断,再本着预防为主的原则,提前解决,真正做到可控在控,才能使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机组的可靠性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实现“安全、可靠、经济、环保”的目标。

有新机组投产的企业必须抓好基建期生产准备管理,确保新机投产后的稳定运行。

生产准备期间降非停工作的重点是从人员入手,提高培训效果,并利用试运调试的机会,充分暴露问题、解决问题、锻炼队伍。

确保运行人员、管理人员在进入商业化运营以后,真正具备保证机组稳定运行的能力。

根据集团公司的“管理界面”和《中国大唐集团公司系统安全生产责任制管理办法》,集团公司安全生产部是集团公司系统降非停工作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制度的建设,并指导、检查、监督、考核集团公司系统的降非停工作;各分支机构、子公司具体负责本区域内降非停工作的监督、落实;各基层企业具体落实降非停各项工作。

针对集团公司系统机组发生非计划停运的特点,重点就锅炉四管泄漏、保护误动、人员误操作、检修质量、燃烧劣质煤、新机稳定运行六个方面的问题提出如下要求:(一)防止锅炉四管(三管)泄漏1.各单位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或修订各自的《防止锅炉四管(三管)泄漏的措施》,成立防四管(三管)泄漏管理网,并明确责任。

2.企业应定期对锅炉四管(三管)的状况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采取相应措施。

3.在机组的启停过程中。

严格执行运行操作规程,防止启、停炉过程中升降压(温度)速度过快和超温、超压现象,启停炉按启停曲线进行。

4.加强受热面超温的管理。

运行人员应及时调整燃烧,控制各壁温及主、再热蒸汽温度,当个别温度测点出现超温现象时要及时做好超温记录,分析判断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对策。

5.加强汽水品质监督,确保汽水品质合格。

对长期停、备用的锅炉设备必须按规程规定要求进行防腐保养。

6.要将每台锅炉的受热面划分成相应的责任区,落实到人,并制定严格的检查及奖惩制度。

各责任人必须准确掌握责任区域“四管”的现状。

7.按照“逢停必查”的原则,各基层单位应制定详细的检查计划。

根据本厂的实际炉型和存在的重点问题,明确规定不同的停炉时间对受热面进行检查的项目和范围。

对受热面检查要认真仔细,并做好检查记录。

检查项目应包括:承压受热面管子的变形、磨损、胀粗、裂纹、机械损伤及外壁腐蚀结垢等情况。

对发现的问题要认真分析原因,研究处理办法,利用一切检修机会及时处理。

重点检查部位:1)锅炉受热面经常受机械和飞灰磨损部位,如穿墙管、悬吊管、管卡处管子、省煤器、水平烟道内过热器及再热器上、下部。

2)易因膨胀不畅而拉裂的部位,如水冷壁四角管子、燃烧器喷口和孔、门弯管部位的管子、介质温度不同而交叉布置的包墙管,与烟、风道膨胀滑动面联接处的管子等。

3)屏式过热器、高温过热器和高温再热器等有超温记录的管子。

4) 要利用停炉机会,进行工作压力下的水压试验,以检验是否存在泄漏的隐患。

对再热器要利用加装堵板的办法进行水压试验。

5) 过、再热减温器的笛管以及下联箱内部焊接件等可能损坏脱落的部件。

8.受热面更换时要有具体的更换方案及措施等,锅炉焊接必须由合格焊工施焊,事先要制定焊接工艺标准及焊接工艺评定书,焊接方案须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实施。

无损探伤检测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合格方可工作。

9.锅炉“四管”用钢材、焊接材料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进口的钢材、焊接材料必须符合合同规定的有关国家的技术标准。

10.部件采用代用材料时,须有必要的报批手续,经金属技术监督部门同意并报有关领导批准后方能代用。

代用材料应做好详细记录并存档,同时修改有关技术资料。

11.更换的合金钢管子必须进行100%的光谱复检,材质应检验合格,严防混用、错用。

所有高压管道焊口必须经100%无损探伤检查合格,并严格按要求进行热处理。

12.锅炉受热面检查时应对各管卡进行校对和恢复工作,防止因受热面管卡脱落变形引起受热面磨损现象的发生。

13.锅炉受热面碳钢管胀粗超过3.5%、合金管超过2.5%时必须更换,其他受热面管子剩余壁厚小于理论计算壁厚时应更换。

受热面管子内外壁氧化皮厚度达到0.6mm时应更换,腐蚀点深度大于壁厚的30%时应更换,所有受热面管子剩余寿命不足一个大修期时应及时制定计划更换。

14.合理确定锅炉吹灰器的运行方式,集控室要有吹灰器投入和退出的显示。

应制定吹灰器的检查和维护制度,不能因吹灰器问题引起受热面吹损泄漏。

15.利用大小修机会对各壁温测点进行校验,并检查其安装是否符合要求,为运行人员更好地监视管壁温度创造条件。

16.建立各承压部件的金属监督、诊断体系,建立承压部件的运行时间、超温超压、水质超标、结垢处理等与四管泄漏相关的记录,并形成诊断体系和制度,对承压部件的运行寿命做出诊断,做到防止四管泄漏可控、在控,心中有数。

17.对制造厂焊接的焊口,应先核对合格证件,并做好外观检查。

受热面管子安装前还应切取试样进行试验,如系机械方法焊接,则应按每种材质、规格、焊接方法分别切取试样二个;如系手工方法焊接,亦应按每种材质、规格并尽可能按每个焊工分别切取二个试样进行试验。

当检验不合格时,要加倍切取试样做试验,如仍不合格,则应通知制造厂并报上级研究处理。

18.外委加工部件的焊口应按《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火力发电厂焊接篇)》进行质量检验,工作完成后应有焊接技术记录和检验报告,否则应按规定重新检验。

(二)防止保护误动1.高度重视继电保护监督和各项技术管理,做好电气一次、二次设备的运行、维护和检修工作。

2.继电保护控制柜、热工保护控制柜、DCS控制柜等保护控制设备和电缆要定期检查,做到防尘、防水,使其有一个良好的运行环境;要有防止无关人员随意进入、防止人员误动以及防止各种无线通讯设备在保护控制设备区域使用的管理办法。

3.规范保护定值单等技术资料的管理。

建立完整的继电保护、热工保护定值台帐,对于定值的更改,要进行充分的技术论证和履行严格的审批手续。

4.制定各种保护校验的工作计划,并有可行的实施方案和技术工作措施,防止“三误”的发生。

5.进行设备检修和设备更改工作时,必须要有经过审批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措施,并严格按措施执行。

6.要有防止端子排松动、端子箱进水(结露)、电缆(引线)受外力冲击中断的防护措施,要有防止因潮湿、寒冷、高温、大风等原因可能引起的保护误动的措施,并作有针对性的检查。

7.要对各种热工保护进行优化,尽量采用“三取二”的保护方式,确保保护装置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准确性。

8.必须建立严格的保护投退的审批制度,主要保护的投退必须经过生产主要领导的同意。

投退保护必须要有书面的申请和相应的批准(夜班投退保护可经批准后补办书面手续),投退保护必须有监护人,防止保护投退的随意性。

(三)防止人员误操作1.根据《中国大唐集团公司安全设施标准》的要求,做好生产现场各类标识。

2.严格执行现场运行规程,要针对各种不同的操作,制定操作的联系、监护、复诵、转移、中断等各个环节的规定,特别要有防止操作中断后在衔接过程中可能出现误操作的规定。

3.健全防误闭锁装置,并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

4.严格执行以值长为中心的生产指挥系统,确保生产指挥系统畅通。

5.严格履行“两票”管理制度,监护人与操作人必须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执行操作过程中,不得接受或执行与操作无关的其他任务。

6.对于重大和异常方式下的操作,要坚持领导到位的制度并制定领导到位的工作标准。

在重大操作前要认真讨论,做到组织措施、技术方案齐全,防止操作过程中出现疏漏。

7.对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要认真研究,制定应急预案,做好事故预想,有针对性地演练,保证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做到处理正确。

(四)提高检修质量1.落实各级人员的责任制,做到“四个凡事”,即“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据可查、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人监督”和“四个到位”,即“管理到位、措施到位、责任到位、监理到位”的管理机制。

2.采用现代管理方法和先进的检测仪表,对机组的健康状况进行认真的检查、分析和研究,正确确定检修项目和检修周期。

3.在安全性评价、技术监控、安全检查、设备缺陷的日常管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归纳和整理,在大修或小修前,必须进行精心策划,制定精细而有效的检修计划。

同时做好机组检修过程中的各项技术管理工作,严格执行各项检修标准,确保检修质量。

机组检修后,应通过各种试验对检修质量进行评价。

4.制定科学的检修计划,检修过程中要逐条落实,检修工作必须要有作业指导书,严格执行检修质量验收制度。

5.加强检修人员的技术培训,应熟悉系统和设备的构造、性能和原理,熟悉设备的检修工艺、工序、调试方法和质量标准,提高技术水平和质量意识,坚持“质量第一”的思想,切实贯彻“应修必修,修必修好”与“谁修谁保”的原则。

6.认真推行大修监理制,强化检修质量管理。

规范消缺管理,制订完善的设备缺陷管理制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