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6年最新最全智慧城市解决方案

2016年最新最全智慧城市解决方案

2016年最新智慧城市解决方案目录1. 智慧城市背景介绍 (4)1.1 智慧城市概念 (4)1.1.1 智慧城市的定义 (4)1.1.2 智慧城市总体目标 (5)1.1.3 智慧城市特征 (5)1.1.4 智慧基础主要组成部分 (5)1.1.5 智慧城市重点建设领域 (5)1.1.6 建设智慧城市的举措 (6)1.2 国内智慧城市建设情况 (7)2. 智慧城市进展 (9)3. 智慧城市建设内容 (14)3.1 智慧城市现代网络基础建设 (14)3.2 城市信息资源开发利用 (14)3.3 智慧城市建设部分项目 (15)4. 智慧城市的技术体系 (16)4.1 智慧城市顶层设计的要求 (16)4.2 智慧城市体系架构 (17)4.3 智慧城市标准体系 (21)4.4 智慧城市信息安全体系 (22)5. 智慧城市的建设 (24)5.1 智慧城市的建设原则 (24)5.2 智慧城市的建设方法 (25)5.3 智慧城市的建设内容 (26)5.4 智慧城市建设的保障措施 (27)6. 智慧城市评价体系 (27)6.1 智慧城市的评价体系及评价模型 (28)6.2 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28)7. 智能城市范例应用 (29)7.1 政务类 (30)7.2 公共事业类 (31)7.3 生活服务类 (34)7.5 医疗类 (37)7.6 教育类 (38)7.7 就业类 (38)7.8 金融类 (38)7.9 旅游类 (39)7.10 购物类 (39)8. 智慧城市解决方案选粹 (40)8.1 办事通——高效政府政务辅助办理信息系统 (40)8.1.1 概述 (40)8.1.2 系统功能 (41)8.1.3 优势特点 (41)8.2 管理驾驶舱——政府决策管理系统 (41)8.2.1 概述 (41)8.2.2 系统功能 (41)8.2.3 系统特点 (42)8.3 智慧园区——园区公共服务支撑平台 (42)8.3.1 概述 (42)8.3.2 系统功能 (43)8.3.3 优势特点 (43)8.4 慧农——农产品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43)8.4.1 概述 (43)8.4.2 系统功能 (44)8.4.3 优势特点 (44)8.5 手机菜篮——食品市场公共信息服务平台 (44)8.5.1 概述 (44)8.5.2 系统功能 (45)8.5.3 优势特点 (45)8.6 放心食品——食品溯源解决方案 (45)8.6.1 概述 (46)8.6.2 系统功能 (46)8.6.3 优势特点 (46)8.7 顺畅巴士——城市智能公共交通管理系统 (46)8.7.1 概述 (47)8.7.2 系统功能 (47)8.7.3 优势特点 (47)8.8 智慧物流——应用物联网技术的物流解决方案 (47)8.8.1 概述 (47)8.8.2 系统功能 (48)8.8.3 优势特点 (49)8.9 智慧眼——公安机动车图像检测识别系统 (49)8.9.1 概述 (49)8.9.2 系统功能 (49)8.9.3 优势特点 (49)8.10 学卡——智慧教育解决方案 (50)8.10.1 概述 (50)8.10.2 系统功能 (50)8.10.3 优势特点 (50)8.11 学云——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 (51)8.11.1 概述 (51)8.11.2 平台建设内容 (51)8.11.3 优势特点 (52)8.12 城市网格——全模式社会服务管理平台 (53)8.12.1 产品概述 (53)8.12.2 主要功能 (53)8.12.3 产品特色 (54)8.13 创意星空——文化产业创意与服务平台 (54)8.13.1 产品概述 (54)8.13.2 整体框架 (54)8.13.3 主要功能 (55)8.13.4 产品特色 (55)8.14 智慧医生——远程医疗解决方案 (56)8.14.1 概述 (56)8.14.2 系统功能 (56)8.14.3 优势特点 (56)8.15 畅游——智慧旅游解决方案 (56)8.15.1 概述 (56)8.15.2 系统功能 (57)8.15.3 优势特点 (57)1. 智慧城市背景介绍1.1 智慧城市概念1.1.1 智慧城市的定义智慧城市就是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响应。

其实质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城市智慧式管理和运行,进而为城市中的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促进城市的和谐、可持续成长。

智慧城市是以互联网、物联网、电信网、广电网、无线宽带网等网络组合为基础,以智慧技术高度集成、智慧产业高端发展、智慧服务高效便民为主要特征的城市发展新模式。

智慧化是继工业化、电气化、信息化之后,世界科技革命又一次新的突破。

利用智慧技术,建设智慧城市,是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趋势和特征。

“智慧城市”的理念就是把城市本身看成一个生态系统,城市中的市民、交通、能源、商业、通信、水资源构成了一个个的子系统。

这些子系统形成一个普遍联系、相互促进、彼此影响的整体。

在过去的城市发展过程中,由于科技力量的不足,这些子系统之间的关系无法为城市发展提供整合的信息支持。

而在未来,借助新一代的物联网、云计算、决策分析优化等信息技术,通过感知化、物联化、智能化的方式,可以将城市中的物理基础设施、信息基础设施、社会基础设施和商业基础设施连接起来,成为新一代的智慧化基础设施,使城市中各领域、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显现出来,就好像给城市装上网络神经系统,使之成为可以指挥决策、实时反应、协调运作的“系统之系统”。

智慧的城市意味着在城市不同部门和系统之间实现信息共享和协同作业,更合理的利用资源、做出最好的城市发展和管理决策、及时预测和应对突发事件和灾害。

国际电信联盟秘书长哈马德?图埃认为,每个国家的城市将会因为信息通信技术的应用,变得更加美好。

国家信息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邬贺铨认为,智慧城市就是一个网络城市,物联网是智慧城市的重要标志。

致公党中央常务副主席、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王钦敏提出,智慧城市是充分利用信息化相关技术,通过监测、分析、整合、以及智能响应的方式,综合各职能部门,整合优化现有资源,提供更好的服务、绿色环境、和谐社会,保证城市可持续发展,为企业及大众建立一个良好的工作、生活和休闲的环境,它包括城市智能交通系统、城市指挥中心、能源管理系统、公共安全、环境保护等。

两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李德仁形象的说法是:数字城市+物联网=智慧城市。

1.1.2 智慧城市总体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发挥城市智慧型产业优势,集成先进技术,推进信息网络综合化、宽带化、物联化、智能化,加快智慧型商务、文化教育、医药卫生、城市建设管理、城市交通、环境监控、公共服务、居家生活等领域建设,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城市管理水平和市民生活质量,努力改变传统落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经过若干年的努力,将城市建成为一个基础设施先进、信息网络通畅、科技应用普及、生产生活便捷、城市管理高效、公共服务完备、生态环境优美、惠及全体市民的智慧城市。

1.1.3 智慧城市特征(1)全面感测:遍布各处的传感器和智能设备组成“物联网”,对城市运行的核心系统进行测量、监控和分析;(2)充分整合:“物联网”与互联网系统完全连接和融合,将数据整合为城市核心系统的运行全图,提供智慧的基础设施;(3)激励创新:鼓励政府、企业和个人在智慧基础设施之上进行科技和业务的创新应用,为城市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4)协同运作:基于智慧的基础设施,城市里的各个关键系统和参与者进行和谐高效地协作,达成城市运行的最佳状态。

1.1.4 智慧基础主要组成部分(1)智慧的基础设施包括信息、交通和电网等城市基础设施。

现代化的信息基础设施就是要不断夯实信息化或智能化发展的基础设施和公共平台,让市民充分享受到有线宽带网、无线宽带网、3G移动网、无线宽带网以及智能电网等带来的便利。

此外,还要整合城市周边交通环境资源,实现出行成本更低廉、更便捷,形成智慧交通框架。

(2)智慧政府:政府要逐步建立以公民和企业为对象、以互联网为基础、多种技术手段相结合的电子政务公共服务体系。

重视推动电子政务公共服务延伸到街道、社区和乡村。

加强社会管理,整合资源,形成全面覆盖、高效灵敏的社会管理信息网络,增强社会综合治理能力,强化综合监管,满足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率和规范监管行为的需求,深化相应业务系统建设。

要加快推进综合政务平台和政务数据中心等电子政务重点建设项目,完善城市管理、城市安全和应急指挥等若干与维护城市稳定和确保城市安全运行密切相关的信息化重点工程,使城市政府运行、服务和管理更加高效。

(3)智慧服务:完善、高效的城市公共服务是智慧城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智慧城市公共服务涉及智慧医疗、智慧社区服务、智慧教育、智慧社保、智慧平安和智慧生态等方面。

1.1.5 智慧城市重点建设领域智慧城市由关系到城市主要功能的不同类型的网络、基础设施和环境六个核心系统组成:(1)组织系统:公共安全、健康和教育,这些是能否给市民提供一个高质量的生活的重心;(2)业务/政务系统:工商业与市民所面临的政策和管制环境;(3)交通系统:城市通过交通系统提供给组织和业务/政务相互移动的能力;(4)通讯系统:城市通过通讯系统来共享信息和沟通;(5)水和能源系统:城市也将为经济和社会活动提供两个必要的公用设施—水和能源等。

1.1.6 建设智慧城市的举措从“智慧城市”今后的解决方案来看,涵盖范围将极其广泛,包括减少交通拥堵以及由此导致的空气污染的智慧交通;对医疗记录进行数字化处理,总体提高医疗质量的智慧医疗;改善水质,科学进行水分配,提升水行业运营效率的智慧水资源管理;更加智能化地运营和管理电力系统的智慧电网等。

智慧城市是一个全新的理念,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宏伟蓝图和长期目标,每个城市都是在摸索中发展和前行。

通过对智慧城市建设的理论研究和相关城市实践调查以及世博会提供的经验,笔者认为在建设智慧城市过程中应采取以下有力措施:第一,高度重视,融合推进。

建设智慧城市是加快区域城市化和信息化这两个现代化基本任务的重要结合点,将给城市的建设、管理和发展带来全局性、根本性的变化,是推动转型升级、再创发展新优势的重要支点,应当从区域全局发展高度给予足够的重视,要有一个强有力的主导部门和相应的支持系统来有序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工作。

必须成立智慧城市建设工作协调小组和决策咨询专家指导组两个专门机构,牵头制定《智慧城市实施方案》,明确发展目标、建设规划、产业布局以及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计划,并研究制定智慧城市建设的相关产业政策,以便于政府批准后,该方案能尽快出台实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