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十讲局域网(三) - 滁州学院计算机网络省级精品课程

第十讲局域网(三) - 滁州学院计算机网络省级精品课程

第十讲局域网(三)
一、教学目标
⑴掌握交换机地址学习、数据转发等基本工作原理;
⑵理解生成树协议的应用场景,了解配置方法;
⑶理解VLAN基本概念,掌握基本配置方法;
⑷了解以太网的常见类型和无线局域网的基本概念。

二、重点与难点分析
重点:交换机的工作原理、VLAN应用和配置
难点:生成树协议的原理及应用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
1. 回顾上讲的内容(3 minutes)
2. 本讲主要内容。

【教学提示】本讲采用PPT演示、Packetracer动画及配置、板书等多种教学形式,通过讲授、集中讨论及提问等方法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

同时,加强各知识点的衔接和连贯性,使学生易于掌握。

2.1交换机基本工作原理(30 minutes)
⑴交换机、集线器及网桥的比较
①交换机与集线器
【教学提示】从上讲集线器扩展局域网,说明其缺陷引入本节内容,并通过Packetracer工具,动画演示集线器、交换机的数据转发过程。

集线器工作在物理层,所有端口处于同一个冲突域,每个端口工作于半双工模式,连接在集线器上的所有用户共享带宽。

交换机工作在数据链路层,每个端口一个冲突域,端口可工作于全双工模式,连接在端口上的用户独占带宽。

②交换机与网桥
网桥与交换机的工作原理基本相似,但交换机通常有多个端口,每个端口都可与主机直接相连,使用专用的交换芯片,其速率有明显提升。

⑶交换机的工作原理
【教学提示】此知识点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展开,先讲述CAM表满情况下数据转发的过程,然后表未见相应条目,再然后表空,最后承转到地址学习部分。

具体方法通过图片和Packetracer动画结合讲述。

另,提问数据帧格式问题。

①交换机数据转发,分为四种情况:
若收到帧的目的地址在CAM中找到,则转发帧到相应端口(forward);若目的地址在CAM中找到,且目的端口和源端口相同,帧被丢弃(filter);若目的地址在CAM中未找到,则转发帧给除源端口外的所有端口(flooding)—泛洪;若目的地址是广播或组播,则泛洪该帧。

【教学提示】和学生讨论—为什么交换机不分割广播。

此处设问:当交换机连接的用户达到一定规模后,如何处理广播—以便引入VLAN技术。

②交换机地址学习
学习MAC地址的过程就是构建CAM表的过程。

读收到的每个帧的源MAC地址,并记录下这个帧的进入端口。

【教学提示】和学生讨论—时间戳和超时的重要性。

⑶交换机“透明”传输及其转发方式
“透明”是指局域网上的站点并不知道所发送的帧将经过哪几个交换机,交换机对各站来说是看不见的。

交换机的转发方式包括:直通式(Cut Through)、存储转发式(Store and Forward)、自适应(直通/存储转发)。

⑷交换机级联及环路——案例教学
【教学提示】此处采用案例教学:设计5台交换机互连案例,并在黑板上演示各案例的优缺点。

注意:交换机端口所映射MAC地址的特点。

在上述案例的基础上,利用Packetracer设计交换机环路案例,通过动画展示环路中数据包的传输特征,总结交换机环路带来的广播风暴、重复帧、MAC地址表不稳定的缺点,从而引入生成树协议。

2.2生成树协议(15 minutes)
【教学提示】承接2.1交换机环路知识点,直接在Packetracer中配置并启用生成树,引导学生观察:生成树协议是否可以解决交换环路带来的问题。

生成树协议的作用——避免交换环路,提供冗余路径。

采用的方法——生成树算法选择一个交换机作为生成树的根,然后以最短路径为依据,找到树上的每个结点。

当互连局域网的数目非常大时,生成树的算法很花费时间。

这时可划分为多个较小的子网,然后得出多个生成树。

2.3 VLAN (25 minutes)
⑴ VLAN的基本概念
【教学提示】联系2.1的知识点,从广播会对交换网络产生较大影响这一问题引入VLAN知识点。

用交换机建立虚拟网就是使原来的一个大广播域(交换机的所有端口)逻辑地分为若干个“子广播域”,广播只会在子广播域里传送,而其他的广播域则收不到。

⑵ VLAN的配置——案例教学
【教学提示】设计VLAN案例,在Packetracer中设计多个交换机互连的网络,并根据端口划分VLAN,分别验证VLAN内、间的单播、广播通信,引导学生掌握如下内容:①VLAN基本原理—划分广播,将广播限制在VLAN内,提高交换网络效率。

不影响VLAN内单播通信,但影响VLAN间的单播通信;②VLAN基本配置。

2.4以太网类型和无线局域网(15 minutes)
⑴以太网类型:介绍现有常见的以太网类型、特点及相关标准。

⑵无线局域网:介绍无线局域网的相关协议、类别与组成。

【教学提示】此知识点简单讲授,要求学生自主阅读,并强调后续将开设专门无线网络技术课程。

2.5小结(2 minutes)
本讲包括两条主线:①交换机工作原理→交换机级联产生环路→生成树协议;②交换机工作原理→不分割广播→级联后广播流量增加→VLAN技术,划分广播,提高安全性。

通过学习,掌握交换机基本工作原理、生成树协议及VLAN 技术,并了解以太网的基本类型和无线局域网相关技术等。

四、作业
⑴课后习题P107, 3-27,3-28,3-29,3-30,3-32。

⑵上网查找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比较100M/1000M/10G/100G以太网的帧格式,最大、最小帧长,使用协议,在使用双较线情况下的传输距离。

⑶设计并配置基于VLAN技术的交换网络,写出其配置。

基本要求:
①至少包括4个VLAN,4台交换机;
②使用Trunk技术互连各交换机;
③一个交换机上包括4个VLAN,一个VLAN跨越4台交换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