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检测项目测定方法(1)
常规检测项目的测定方法
主讲人:杨敏
分类
一点终点法 终点法 两点终点法 固定时间法
连续监测法
免疫比浊法
离子选择电极法
2
一点终点法
即在时间-吸光度曲线上吸光度不再改变时, 选择一个时间点测定吸光度值。 通常在反应终点附近连续读两个吸光度, 求出两点的平均值,并根据两点的差值判 断反应是否达到平衡。 多用于GLU
固定时间法
( 吸 光 度 )
●
• 计算公式:
C=(A2-A1)*K
·
●
A2
A1
T
免疫比浊法
通过物质对光的散射或透射来测定物质含量的方法: 散射比浊:特定蛋白分析仪 透射比浊:自动生化分析仪
通常作两点终点法分析,多采用多点校准。
应用:用Ab测定Ag(主要为微量蛋白:IG、 APOA1/B、ASO、RF、CRP等),要求Ab 过量, 此时Ag-Ab复合物的生成量随Ag的增加而递增, 光散/透射射强度与抗原量成正比。
3.连续监测法 ALT、AST、LDH、ALP、GGT、 AMY、CK
4.透射比浊法
载脂蛋白、免疫球蛋白、补体、抗“O”、类风 湿因子,以及血清中的其他蛋白质如前白蛋 白、结合珠蛋白、转铁蛋白等。
5、离子选择电极法 Na+ CL- K+
A
( 吸 光 度 )
样本空白
两点终点
An
Am
R2
Ax43;R1
(体积校正因子)
k0
Sv+Rl = Sv+R1+R2
(时间)
2015-1-16
6
固定时间法
• 指在时间-吸光度曲线上选择两个测光点, 这两点既非反应初始吸光度亦非终点吸光 度,利用这两点吸光度差值计算结果。
如:苦味酸法测肌酐
连续监测法
• 根据反应速度与待测物的浓度成正比,通 过测定一段时间内吸光度的变化速率 ( △A/min )来计算待测物的浓度。
• 酶活性测定常用
酶促反应曲线
离子选择电极法
• 溶液中被测离子接触电极时,在离子选择 电极膜基质的含水层内发生离子迁移,迁 移离子的电荷改变存在着电势,产生了跨 膜电位,在测量电极与参比电极之间产生 一个电位差。这种电位变化由离子活度决 定,并与离子浓度成比例。
TG
CH等的测定。
一点终点法反应曲线
A
( 吸 光 度 )
Al
T
S+R
(时间)
2015-1-16
4
二点终点法
• 第二试剂加入以前,选择某一点读取吸光 度Am,经过一定时间后反应达终点后测第 二个吸光度值An,利用两吸光度之差计算结 果。
• 第一点吸光度值由样本本身或第一试剂与 样品的非特异性反应有关,相当于样品空 白,可有效的消除样品自身的吸光度,如 溶血,黄疸,脂血等的干扰。
临床举例
1.终点法:
总胆红素及结合胆红素(氧化法或重氮法)、 血清总蛋白(双缩脲法)、 血清白蛋白(溴甲酚氯法)、 总胆汁酸(酶法)、 葡萄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氧化酶法) 尿酸(尿酸酶法)、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直接测定法) 钙(偶氮砷Ⅲ法) 磷(紫外法) 镁(二甲苯胺蓝法)
2.固定时间法 肌酐(苦味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