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稻、粘稻-糯稻组织结构或化学性质有何不同?-、籼稻-粳稻、晚稻早稻的温光反应有何不同?水稻-1 三性”“水稻的感光性:因日照时间缩短生育期缩短早熟中熟中稻>早稻;晚熟>>粳稻 >籼稻;晚稻> 感温性:因高温生育期缩短早稻;晚熟<中熟早熟<< 粳稻籼稻;晚稻<中稻< :不受短日照和高温影(基本营养生长期)基本营养性响而缩短的营养生长期 >中稻晚稻早稻>2、生产上的稻种指的是什么?种子内已分化多少张叶(含不完全叶)?一、水稻种子糙米种子→稻谷糙米→颖果内颖外颖果皮护颖1第种皮糙米护颖第2小花梗胚乳小穗梗副护颖胚6图鞘胚芽叶全不完叶幼叶第1叶幼收层吸基2叶原第生长点茎胚根鞘根冠胚胚点胚根生长叶,1外部长萌发后,,)叶2第(个叶原基 1和)叶1第不完全叶、胚芽鞘、(个幼叶3种子胚中已分化形成.内部分化1个叶原基。
3、水稻与稗草叶的组织结构有何不同?稗草无叶耳,水稻有。
4、给你一个稻穗,你怎样知道它有多少个一次枝梗?退化生长点到穗颈节间的一次分枝数5、水稻胚芽鞘节上的根何时长出?一般长几条?生产上把它叫什么根?第1叶长出≈胚芽鞘节上长出不定根第2叶长出≈胚芽鞘节上5条不定根全部长出(鸡爪根)第3叶长出≈不完全叶节发根栽培的关键第2叶长出期间,水稻幼苗无新根发生。
第1叶长出期间,胚芽鞘节上能否足量发出5条根,是水稻能否立苗的关键。
——调节水气关系(干长根、湿长芽)6、水稻次生根发生的最上节位是哪个节?生产上把这个节及其以下的1-2个节上长出的根统称为什么根?次生根发生的最上节位:水稻次生根发生的最上节位为第1伸长节间上部的一个节位,该节位根系发生在N-n+5叶龄期(拔节后后第二个叶龄期)。
7、秧苗氮断奶期、糖断奶期、超重期、水稻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生理拔节期的概念?幼苗生长的几个重要时期氮断奶期:1叶1心期胚乳内贮藏的氮用完。
糖断奶期:3叶期胚乳内贮藏的淀粉用完,秧苗从异养转为自养,是重要的生理转折期。
超重期:第3叶长到近1/2时,秧苗+剩余谷粒总干重>原种子干重。
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水稻拔节在N-n+3叶龄期 (N主茎总叶数、n伸长节间数),按叶根同伸关系,拔节时能长到3叶的分蘖应该是N-n叶龄期同伸的分蘖。
故:N-n叶龄期被称为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由于N-n叶龄期同伸分蘖为动摇分蘖,能否成穗取决于拔节时母茎的营养条件。
对仅有 4个伸长节间的品种,拔节时母茎的营养条件一般比较好。
因此,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为N-n+1生理拔节期:生产上,50%茎秆第1伸长节间伸长2cm以上称为拔节期。
8、在n叶抽出时,哪张叶片、叶鞘伸长?哪个叶节发根和分蘖抽出第1叶?哪两叶节之间的节间伸长?哪个分蘖分化完成第3叶(3幼1基期)?叶叶同伸关系:种子胚中已分化形成3个幼叶(胚芽鞘、不完全叶、第1叶)和 1个叶原基(第2叶),萌发后,外部长1叶,内部分化1个叶原基。
因此,每抽出1张新叶时,内部包裹着3个幼叶1个叶原基。
n叶抽出= n叶的叶鞘伸长 = n+1叶的叶片伸长叶原基分化 = n+4叶组织分化n+2、 = n+3.叶节间同伸关系: (n-2)节间伸长叶抽出=(n-1)~ n(n-3)节间充实 =(n-2)~ n 节间大维管束分化 =(n+1)~叶蘖同伸关系: 1叶叶抽出 = n-3叶节分蘖抽出第n) 基期(3叶幼1 = n-2叶节分蘖分化完成第3) 基期(2幼1 = n-1叶节分蘖分化完成第2叶) 基期(1幼1 = n叶节分蘖分化完成第1叶叶。
1叶,分蘖也长1分蘖抽出第1叶后,主茎每长、水稻叶、蘖大维管束联络有何规律?9叶节间同伸关系:节间大维管束分化~X =(X-2)~(X-3)节间充实 =(X+1) X叶抽出=(X-1)~(X-2)节间伸长)粳叶时12个,7叶时7810、按叶蘖同伸规律,杂交籼稻主茎7叶时应有多少个分蘖?(6叶时4个, 5个)8个,7叶时9叶时应有多少个分蘖?(9叶时12个,8叶时稻主茎发生分蘖的最低节位: 1叶节在主茎上——第) 杂籼/分蘖鞘节(——在分蘖上第1叶节叶蘖同伸关系:叶 = n-3叶节分蘖抽出第1n叶抽出) 基期幼1 = n-2叶节分蘖分化完成第3叶(3) 1基期幼叶节分蘖分化完成第2叶(2 = n-1) 1基期1叶(1幼 = n叶节分蘖分化完成第叶。
1叶后,主茎每长叶,分蘖也长1分蘖抽出第1 个分蘖。
8叶时,应有8按叶蘖同伸规律,主茎4128132514117233126125143210A11、稻穗苞分化、一次枝梗分化、二次枝梗分化、颖花分化、雌雄蕊形成、花粉母细胞形成、减数分裂7个时期各出现在倒数几叶期?穗分化过程及叶龄鉴别:苞分化期 3.5-3.1(3.5)一次枝梗分化期 3.0-2.6(3.0)二次枝梗分化期 2.5-2.1(2.5)颖花分化期 2.0-1.6(2.0)雌雄蕊形成期 1.5-0.8(1.5)花粉母细胞形成期 0.8-0.4(0.5)减数分裂期 0.4-0 (0.3)花粉充实完成期 0-出穗12、简述抽穗期茎上保持节间数相等绿叶数的意义?枝梗群与叶的对应穗轴上邻近的2-4 个一次枝梗组成一个枝梗群,枝梗群的数量与伸长节间数相等,每个枝梗群在茎上有一个对应的叶供应养分。
因此,抽穗期茎秆上应保持节间数相等绿叶数。
(一次枝梗数与第1伸长节间大维管束数一次枝梗数=第1伸长节间大维管束数的1/3按叶——节同伸关系,第1伸长节间大维管束分化在N-n+1叶龄期。
因此,无效分蘖期植株体内C供应与大穗形成有关。
)13、简述强势花、弱势花形成的原因?水稻是边抽穗边开花作物,抽穗当日就开花。
同一穗上,一次枝梗从上→下开花。
同一一次枝梗上二次枝梗从上→下开花。
同一枝梗上最顶部颖花先开花,随后从下→上,最后为顶2颖花。
由于开花先后次序不同,形成了强势、弱势花。
14、颖花授粉大约多少天可完成胚分化?籽粒外型和鲜重大约到花后多少天达到最大?颖花授粉后8-10h后细胞开始分裂,2d后原胚形成,7d 后顺次分化胚芽鞘、生长点、胚根、胚根鞘、不完全叶、盾片和第 1完全叶,10d后胚分化完成,不再进行细胞分裂,种子具备发芽能力。
随后,是淀粉和蛋白质充实过程。
籽粒外型和鲜重大约到花后 25d 最大,称为灌浆期。
15、抽穗期干物质积累量适宜值为多少?抽穗后群体干物质生产量应达到多少?抽穗期干物质积累量适宜值为产量干重的1.1~1.2倍抽穗后群体干物质生产量是提高产量的核心,产量越高抽穗后群体干物质生产量越高,大约为产量干重的0.8-0.95倍。
16、简述高产群体茎蘖数发展的动态特征?高产群体的特征(一)群体茎蘖动态发展合理群体茎蘖合理发展是穗数形成的基础,高产群体最明显的一个特征是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N-n) 群体茎蘖数够苗(达到目标穗数),拔节前一叶龄期(N-n+2)分蘖停止发生,出现高峰苗数,高峰苗数为目标穗数的1.1-1.3倍,成穗率75%以上。
18、简述高产群体叶长序应为23145的道理?高产群体除有一个较好的叶面积组成外,抽穗期每个有效茎蘖上叶系的配置也非常重要。
一般情况下,抽穗期水稻茎生倒3叶最长。
高产群体中,一般为倒2叶最长,叶长序为倒2叶≥倒3叶>倒1叶>倒4叶>倒5叶,即23145叶长序。
叶较长是大穗的标志。
2叶伸长是与二次枝梗和颖花分化是同步的,倒2因为倒19、水稻露地安全播种最低气温为多少?安全移栽温度为多少?安全齐穗温度为多少?最有利的灌浆结实温度为多少?在自然状况下,最早播期为春季日均气温稳定通过10℃(粳)、12℃(籼)的初日。
水稻安全移栽温度为15℃以上,允许最长秧龄为N-n-1叶。
水稻安全齐穗最低温度20℃(粳)、22℃(籼)和23℃(杂籼)。
抽穗期日均温25-26℃,抽穗-结实期日均温21-22℃,日温差10℃以上是一个地区水稻的最佳抽穗结实期。
在高产地区普遍规律是,抽穗至成熟期的平均最高气温在光合作用的最适宜温度25℃左右,平均最低温度在15℃左右。
20、为什么3-4叶秧苗只能带土移栽?N-n-1叶龄以后的秧苗不能移栽?拔秧移栽起始叶龄:按幼苗发根规律,1-2 叶秧苗可以带芽谷移栽(3叶期发根)。
3-4叶秧苗处于断奶期,易死亡,只能带土移栽。
因此,拔秧移栽最小叶龄为5叶期秧苗。
拔秧移栽最大叶龄:N-n-1叶龄期,这一叶龄期移栽大田不再发生有效分蘖,完全依靠基本苗成穗。
21、4叶以上秧苗壮秧的指标是什么?为什么以它为指标?4叶以上秧苗,以主茎与分蘖保持N-3同伸关系为指标。
如果分蘖的发生落后于 N-3规则,表明秧田群体分蘖动态出现分蘖停滞,群体条件恶化,应移栽。
若此时再不移栽,原来的壮苗将转化为弱苗。
22、按拔节与穗分化的先后关系,将所有品种划分为哪几种类型?常按源与库的关系又可划分为哪几种类型?不同类型品种应该采用何种栽培策略及其何种肥水运筹模式?按拔节与穗分化的先后关系,将所有品种划分为3种生育类型:重叠型:先穗分化后拔节,n≤4的品种衔接型:穗分化与拔节同时,n=5的品种分离型:先拔节后穗分化,n≥6的品种水稻品种源库类型由于水稻产量是源(光合作用)库(籽粒库容)互作结果,生产上常按源与库的关系划分品种的类型。
源限型品种:每穗总库容大(颖花数多、千粒重高),抽穗后单位干物质负担的颖花数多,相比之下光合源不足,结实率低或出现二次灌浆特性。
栽培上以增加穗前储存和穗后光合生产为主攻目标。
库限型品种:穗数多,每穗总库容小(穗型小,千粒重低),结实率高。
栽培上以增加每穗颖花量为主攻目标。
源库互作型品种:源库特征介于前二者之间。
栽培上增源、扩库并重。
穗肥施用穗肥分促花肥(倒4叶)、保花肥(倒2叶)和促保花肥 (倒3叶) 三次。
具体施用次数和数量与品种源库类型有关。
按群体质量理论,将每穗颖花数多、千粒重高,即总库容大的品种称为源限型品种;将每穗颖花数少、千粒重低,即总库容小的品种称为库限型品种;源库特征介于二者之间的称为源库互作型品种。
源限型品种往往是 5个以上伸长节间的大穗型品种,颖花退化多,结实率低,穗肥施用偏向于保花肥,促花肥、保花肥各占一半。
库限型品种一般为 5 个以下伸长节间的多穗型品种,颖花退化少,结实率高,穗肥施用量除相应减少外,偏向于促花肥,促花肥:保花肥=6:4或7:3为宜,甚至不施保花肥。
源库互作型品种自身调节能力,穗肥回旋余地大,一般以促保花肥为主。
23、水稻在哪个时期对N的吸收最多?何时偏好吸收铵态N?何时偏好吸收硝态N?在高产条件下,水稻拔节前吸 N、P、K的数量分别占一生吸总量的30%、35%、50%左右;拔节~抽穗。
10%、15%、20%量分别占K、P、N;抽穗后吸收40%、50%、50%量分别占K、P、N阶段吸收.水稻属喜铵作物, 拔节前明显偏向吸收铵态N,拔节后稻根还原力强,特别是上层根系和浮根的产生,对硝态N的吸收显著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