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鲁大学的教学理念及启示摘要:耶鲁大学作为一所世界著名学府,具有300多年的悠久历史和学术声誉,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学术成就,培育出了许多适应时代发展的精英人才,正是因为在其发展历程中形成了鲜明的独具特色的办学理念,并毅然决然地追随这一理念,使它不断地发扬下去。
探讨和学习它的教学理念,对目前我国大学发展目标的定位、特色的形成与变革中的发展战略等方面的确立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字:耶鲁大学教学理念特色办学启示背景:在全球化的21世纪,我国“211”工程和“985”工程的先后实施,争创世界一流大学,国内一流大学的呼声高涨,各所大学想要摆脱危机,树立有特色的、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形势的要求和深层次寻找自己的发展之路上的必要探索。
理念是大学生存力量之所在,耶鲁大学在其发展过程对其教学理念的继承和发展,使其成为别具一格的耶鲁。
耶鲁的教学理念具有改革创新、以人为本、求实崇真、使命引导、学术自由和强调社会责任等特点。
所以,了解像耶鲁大学这样享誉世界的一流大学是如何建成和发展完善的就对于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现代化的建设和名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耶鲁大学的教学理念探析及启示:(一)教授治校耶鲁最重要的管理特色“教授治校”,这一理念对美国高等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在当时的美国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普林斯顿董事掌权、哈佛校长当家、耶鲁教授做主”。
在耶鲁,教授是大学的核心,大学的精髓,大学的终身工作人员。
教授治校的本质是教授治学,具体体现在注重本科生教育,师生共铸一流质量和注重教授民主治校,捍卫学术自由两个方面。
相比哈佛、普林斯顿等其他美国名校,耶鲁的教授为本科生上课的比例是最高的。
正是由于许多学识渊博的教授亲自教育本科生,才使得耶鲁的本科教育在美国始终处于领先水平。
在学校管理上,各个学院的教授会构成一种民主联盟,在学校教学管理方面拥有很大的自主权,如教授可以决定用什么样的教材,可以聘请谁当助教,可以决定给谁发奖学金等。
有关教学活动安排之类的大会都由教授会决定。
耶鲁在赋予教授权力的同时,坚定捍卫教授的权利,捍卫学术自由。
此外,教授治学的宗旨是维护大学的学术权力。
大学作为一个对高深知识进行选择、传承、批判和创新的场所,具有很大的学术性和专业性。
高深知识是学术权力的基础和前提。
谁掌握了它,谁就有发言权,而且掌握其深度越大广度越大,发言权就越有分量。
而教授是大学所有人员中最有权威的,因此,大学应该由教授享有最高的权利,同时必须突出学术权力的霸主地位。
目前我国的大学,即使个别学校倡导教授治校,但在实施过程中却困难重重,甚至是有名无实。
作为学术主体的教师很难参与到大学的决策程序中,严重危害了大学的学术自由,限制了大学高深学问的探究。
这就需要我们牢固树立教授治校的办学理念,选择具有远见卓识的教育家作为大学的领导者。
同时在不同学科、不同研究领域或不同事物管辖区域成立教授委员会,特别是在做出事关学校发展的重大决策时,学校管理层必须组织各教授委员会深入分析,彻底讨论,最终做出决策,以保证大学不受其他社会因素的支配,避免行政权力的独断专行。
在耶鲁,无论是教授还是助教都很乐意为本科生上课,然而在我国,重科研轻教学的思想泛滥,有的教授为了个人的前途发展,追逐于学术的名利,不愿意做费力不讨好的教学工作。
由此,我们首先得在思想上引导,让教授注重科研与教学相结合,强调两者并重;其次,大力鼓励教授与学生共同完成科研项目,并且给予丰厚的奖励,激发教授的工作热情,提高他们的教学责任心,以保证人才培养不断提高。
由于我国正处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关键时期,因此汲取著名大学的教学经验,建立完备的现代大学制度至关重要。
(二)学术自由,注重学术发展耶鲁大学强调学生学习并不是仅仅为了就业,而是锻炼他们的头脑和学习能力,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理性判断和批判性判断的能力。
老德怀特校长认为经常运动是必要的,同时对学生的心理训练也是很重要的,教师要用爱影响学生而不是使他们痛苦。
就教育而言,老德怀特校长提出拯救是教育的第一目标,首先要进行道德真理教育,其次是自然真理的教育,而不是狭隘的传授课本上的知识。
年轻人的心是很容易受影响的,而校长和教师的职责就是确保和引导学生智力和道德的发展,使他们能够自由地运用大脑,寻求精神素质的发展,并引导学生去探索和确立价值观。
耶鲁大学是一所开放的、平等的、能够包容各种思想的大学,它鼓励学生学习一切陌生的东西,尝试一切愿意尝试的事情。
并且一直在为争取个体的独立,维护学术自由奋斗着。
布鲁斯特有一段话让许多人至今念念不忘:“最终一般社会上的人士将会了解:只有在学校拥有全部的自治权利,每个教师及学者皆有研究自由的条件下整个社会才会有完全的自由与平等,而这也正是耶鲁真正完整精神所在。
”在耶鲁校内有85%的课堂人数少于25人,教学主要有讲课和专题研讨课两种,而后者占了耶鲁授课形式的75%。
在专题研讨课上学生和教授围坐在一起,围绕着一个专题就自己所查阅的资料和思考的成果各抒己见,教授在一旁引导协调,课堂充满着与和谐的气氛。
耶鲁大学的院长都是资历较深的教员,他们携其家属住在学院里,与学生一样在食堂就餐。
院长主要负责学生的人生安全和身体健康问题,同时负责学院的社会活动,让学生们通过参加学院的活动、就餐或其他社会场合的交流,融合成一个大家庭,进而形成一种学习和文化氛围。
在耶鲁有一种轻松,愉悦的交流活动——院长茶会。
在这里你可能会看到许多电视上著名的政治家、作家或影视明星,并且可以跟他们进行很随意的谈话,就像朋友一样,还有免费的下午茶、咖啡、软饮料,还会分发小点心。
院长茶会为学生提供了私下认识成功人士的绝好机会,可以帮助他们获得更多有价值的启示及鼓舞,这些无疑都是很宝贵的财富。
放眼中国的大学,有几所不是为了教学而教学?指导老师上完课就走人,学生就是为了就业而学习,除了脑袋里多会了几道题的答案又真正学会了什么。
我们也说强调素质教育,也说强调精神教育,也说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动手能力,可是真正实施的大学少之又少。
在中国有的大学生喜欢锻炼自己,常常出去找兼职做而忽略了学习,也有的学生认为知识更重要,认认真真扎在书堆里却不去社会体验,可是社会真正需要的是二者兼备的人才。
我们的大学老师不会引导你这么多,也不会主动与你交流这方面,一切都得看学生自己。
布什自嘲,即使拿了C的学生也可能成为美国总统,可是我们呢,拿C无疑是被判了死刑,不要指望能有多好的成就。
因此我觉得我们的教育其宗旨也可以试着多一点人文方面的教育,多一点大学生各方面的培养,不要光抓学习,老师校长也可以试着多与学生交谈,了解大学生的迷惘以及想法,在抓教学的同时把眼光放得更宽,全方位地激发学生潜能,培养他们的能力,或许多年后的某一天我们也会拥有属于自己大学培养的“总统”。
(三)重视人文教育价值作为世界上最早设立人文和艺术学科的大学之一,耶鲁大学一贯重视人文科学价值,坚持学术的正统性,被誉为“人文教育的高地”。
自创建之日起,耶鲁大学就以继承欧洲人文科学传统为其宗旨,这一宗旨历经300多年未曾动摇。
为了适应社会不断变化的需求,为了使大学的教程跟上国家前进的步伐,美国各地高校掀起了一场倡导开放式教学、实行选课制的浪潮。
变革派坚持认为大学课程应该提供职业化教育,教人谋生的本领;授课内容应该涉及商业、工业及农业,并且还批判拉丁语、希腊语为“死了的语言”,建议由实用学科取代这些课程。
然而以耶鲁大学为代表的保守派却认为应该保留这些传统学科。
在这种浪潮的冲击下,著名的《耶鲁报告》诞生了。
报告指出:“人文教育的合适目的是对学生的官能进行经常和生动的训练,以便发展和完善学生的心智,激发他们的潜能。
”《耶鲁报告》重申了耶鲁大学教育的目的,捍卫了人文教育的地位,被誉为19世纪人文学科教育的“宪章”,可谓耶鲁大学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对美国的高等教育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对于如今的中国,很大一部分人也都是支持变革派的观点。
认为那些中国传统学科(如汉语言文学、中国哲学、历史学等)及中国传统文化(如书法、刺绣、皮影、京戏脸谱等)已经是过去时,不仅对之毫无兴趣,而且还有人认为即使学了也学不出什么名堂,毫无价值。
正是因为这种观念的盛行,导致中国传统文化迅速走下坡路,甚至部分传统文化已经濒临失传(如二朗拳、京绣、手工造纸术等)。
因此,我们必须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文明建设,强调中国传统学科和传统文化对当代的重要性。
我们得同耶鲁一样强调大学教育的首要目标不是掌握事实和培养技巧,而是发展人的心智。
真正教育的基础必须具有宽度、深度且扎实,不仅仅是教给学生某一项专门的职业教育,传统的文化教育必不可少。
我们国家是在优良的传统文化下不断发展成长起来的,如今的繁荣昌盛离不开传统的文化。
作为当代大学生应尽量多学习传统文化,充实自己,全面健康发展。
大学教育是全面式的教育,而不是职业化的教育。
如果大学教育抛弃传统学科而只着眼于现代学科,那将是一种自然顺序的倒退。
(四)强调教育为社会服务耶鲁大学的创立是“为了让年轻人在接受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后成为适合于教堂和政府的优秀人才”,虽然时至今日,宗教已不存在,耶鲁也经历了很多变化和发展,但它的宗旨依然被传承了下来。
耶鲁大学强调自由教育,教育为社会服务。
二战过后,国家在个各方面都面临着重大挑战。
耶鲁大学的领导人紧跟时代变化的需要。
强调大学在本地区、本国乃至全人类社会的繁荣与发展服务方面,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诚如布鲁斯特校长所说,一个精英教育机构不可能社会而独立存在,大学有责任与陷入困境和动乱的社会分享研究成果,满足社会对知识的需求。
雷文校长在任期间,他认为学生应该帮助所在城市,使之变得和学校一样,成为一个能充分认识和发挥人潜能的地方;大学生应该努力为改善城市周边环境做出贡献;必须为那些弱势群体提供同样的机会,促进社区发展;此外,大学不应该仅仅是鼓励志愿者参与社区服务,还必须作为一个市民集体参与社区振兴。
确实,在增强纽黑文购买力和开发人力资源方面,任何人都不能否认耶鲁大学的贡献。
查尔斯西莫校长曾在1949 年耶鲁大学建校250周年庆典中申明:“耶鲁大学最核心的教育使命怎样强调都不过分,那就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公民。
”对任何一所大学来说,压倒一切的目标都是吸引和培养一流的师生以及图书收藏和其他研究资源的优势。
但几乎所有的耶鲁人都认为大学的教育不能仅限于此。
耶鲁能够做到更多——让青年学生们用自己在学术、艺术等专业上的成就为社会作出贡献,为人类生存条件的改善而工作。
耶鲁永远承诺为世界培养各方面的领袖人才,这也是为什么耶鲁能培养那么多人才的原因。
现代大多数的大学只强调知识技术,但往往忽略了大学生责任的培养。
大学生想的都是自身的前途,而真正想要服务社会的少之又少。
而成功与社会分不开又是无可厚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