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矾中铝含量的测定(配位滴定法)
一、目的要求
1.掌握配位滴定法中返滴定的原理和计算;
2.掌握EDTA加热返滴定法测定铝的原理和步骤。
二、实验原理
明矾KAl(SO4)2·12H2O中Al的测定,可采用EDTA配位滴定法。
由于Al3+ 易形成一系列多核羟基络合物,这些多核羟基络合物与EDTA络合缓慢,且Al3+ 对二甲酚橙指示剂有封闭作用,故通常采用返滴定法测定铝。
加入定量且过量的EDTA 标准溶液,先调节溶液pH为3 ~ 4,煮沸几分钟,使A13+ 与EDTA络合反应完全。
冷却后,再调节溶液pH=5 ~ 6,以二甲酚橙为指示剂,用Zn2+ 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黄色变为紫红色,即为终点。
很多金属离子都干扰Al的测定,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适当措施消除干扰。
需要注意的是,返滴定法测定铝缺乏选择性,所有能与EDTA形成稳定络合物的离子都干扰测定。
对于像合金、硅酸盐、水泥和炉渣等复杂试样中铝,往往采用置换滴定法以提高选择性,即在用Zn2+ 标准溶液返滴定过量的EDTA后,加入过量的NH4F,加热至沸,使Al3+与F-之间发生置换换反应,释放出与Al3+ 物质的量相等的H2Y2-(EDTA):
AlY-+6F-+2H+ ==== AlF63-+H2Y2-
再用Zn2+ 标准溶液滴定释放出来的EDTA而求得铝的含量。
三、主要仪器和试剂
仪器:酸式滴定管、锥形瓶、容量瓶、移液管、电热板等
试剂:盐酸(1:1),20%六次甲基四胺溶液,0.2%二甲酚橙溶液,基准锌粒(>99.9%)。
四、实验步骤
1.溶液的配制
1)配制0.02 mo1·L-1EDTA标准溶液:(2人合配500mL)。
2)配制0.02 mo1·L-1Zn标准溶液:
准确称取基准Zn试剂0.3 ~ 0.4g于小烧杯中(直接法称量),盖上表面皿,沿杯咀滴加1:1 HCl,完全溶解后用少量水淋洗表面皿和烧杯内壁,然后将溶解液定量转移至250mL容量瓶,稀至刻度摇匀。
计算所配制的Zn标准溶液的准确浓度。
2.EDTA标准溶液的标定
准确移取25.00 mL Zn标准溶液于锥形瓶中,加2滴二甲酚橙指示剂,滴加20%六次甲基四胺溶液至溶液呈现稳定的紫红色,再多加5mL六次甲基四胺。
用EDTA溶液滴定,当溶液由紫红色恰好转变为黄色时即为终点。
计算EDTA标准溶液的准确浓度,平行测定三次以上,偏差须在0.3%以内方为合格。
3.明矾试样的测定
1)准确称取明矾试样(KAl(SO4)2·12H2O ,M r=474.4)0.15~ 0.2g置于锥形瓶中,加水25 mL溶解备注①。
2)用移液管准确加入0.02 mo1·L-1 EDTA标准溶液25.00 mL于上述样品溶液中,在电热板上加热至沸。
准确煮沸3 min,然后放置冷却至室温。
3)在锥形瓶中加入六次甲基四胺5mL,二甲酚橙指示剂3~ 4滴,用Zn标准溶液返滴定至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备注②即为终点。
4)根据所消耗的Zn标准溶液体积,计算所测明矾中铝的含量。
平行测定3 ~ 4次,控制偏差在0.3%以内。
五、问题讨论
1.用EDTA测定铝盐的含量,为什么不能用直接滴定法?
2.Al3+对二甲酚橙有封闭作用,为什么在本实验中还能采用二甲酚橙作指示剂?
备注:
①明矾溶于水后,因缓慢溶解而显浑浊,在加入过量EDTA并加热后,即可溶解,不影响滴定。
②pH<6时,游离的二甲酚橙呈黄色,滴定至Zn2+稍微过量时,Zn2+与部分二甲酚橙生成紫红色配合物,黄色与紫红色混合呈橙色,故终点颜色为橙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