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醋酸乙烯酯的乳液聚合

醋酸乙烯酯的乳液聚合


乳化聚合時溫度記錄(每五分鐘記錄一次)
添加物使用量
(六)思考题
1. 在乳液聚合过程中,乳化剂的作用是什 么?为什么要加两种乳化剂?
答: 乳化剂是乳浊液的稳定剂,它是一类可以
使互不相容的油和水转变成难以分层的乳液的 物质,属于表面活性剂,具有表面活性剂的乳 化、增溶、发泡、分散等作用。乳化剂分子通 常由两部分组成:亲水的极性基团和亲油的非极 性基团。
(三)实验仪器设备:
(四)药品:
(五)实验步骤:
1、醋酸乙烯酯的精制(商品中含有苯 胺、乙酸、水等)
在100ml分液漏斗中加入50ml醋酸乙烯酯 单体,用15ml盐酸(4mol/L)洗涤2次, 15ml的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涤2次,再用蒸馏 水洗涤至中性。分离出单体置于锥形瓶中, 加入无水硫酸钠至液体透明,干燥后的单体 进行常压蒸馏,收集在72~73℃的馏分。如 单体暂时不用,可贮存在烧瓶中,充氮气封 存,置于冰箱中。
主要聚合反应式如下
O S O O S O

2 O
S O
R
R + H2C
CH OCOCH 3
RCH2CH + H2C
OCOCH 3
CH OCOCH 3
CH2CH
OCOCH3
2
CH2CH
OCOCH3
CH2CH2 +
OCOCH 3
HC
CH OCOCH 3
或 CH2CHCHCH2
H 3 CO C COCH 3
在70~72℃保温10min,缓慢升温到75℃, 保持 10min,再缓慢升温至 78℃, 保持 10min,再缓慢升温至80℃,保持10min。
5、停止反应
撤掉油浴,自然冷却到40℃,停止搅拌, 出料。
6、测量含固量
观察乳液外观,称取约4 g乳液,放入烘箱 在 90℃ 干燥,称取残留的固体质量,计算 固含量。
由于醋酸乙烯酯的自由基很活泼,易发生链 转移反应,于是加入聚乙烯醇来保护醋酸乙 烯酯,防上粒子相互并合。单独选用阴离子 型乳化剂,如烷基磺酸钠或烷基苯磺酸钠时, 由于乳胶粒外电子的相互排斥,使乳液具有 较大的稳定性,但形成的乳胶粒子小,乳液 粘度大。将非离子型乳化剂和离子型乳化剂 按一定比例混合使用时,常常会聚得较好的 乳化效果会使形成的乳胶粒直径比单独使 用 阴离子乳化 剂时的乳胶料直径大,这 样
约6~7 mL的5 %碳酸氢钠水溶液,调节pH至5~6。然后 慢慢加入4.5 mL的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搅拌1 h,冷却 至室温得白色粘稠乳液,即实验成品。聚醋酸乙烯酯乳 液的实验装置如图.
2、仪器安装(如右图)
3、配制10%的聚乙烯醇 水溶液
将37.5g醇解度为88%的聚 乙烯醇溶解在34ml蒸馏水中, 最好先浸泡一段时间,然后在 沸水中完全溶解。
O O
1、乳液聚合特点:
乳液聚合能在高聚合速率下获得高分子量 的聚合产物,且聚合反应温度通常都较低,特 别是使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时,聚合反应可在 室温下进行。乳液聚合即使在聚合反应后期体 系粘度通常仍很低,可用于合成粘性大的聚合 物,如橡胶等。
2、乳液聚合所得乳胶粒子粒径大小及 其分布的影响因素
3.在乳液聚合过程中,搅拌起什么作用?
使引发剂和单体尽快分散到整个体系; 移走聚合反应放出的反应热; 有利于乳液质量的稳定;
• 组员:秦梦妍(05)、杨爽(13)、于琪(24)、 张资根(25)、孙腾达(26)
学习目标:
• 醋酸乙烯酯产品介绍; • 醋酸乙烯酯的乳液聚合实验方 案;
一、产品介绍:
• 醋酸乙烯酯为无色液体,具有甜的醚味; 微溶于水,溶于醇、丙酮、苯、氯仿。 • 醋酸乙烯酯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 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 炸。
就大大降低了乳胶粒表面上的电荷密度,使得带 负电的离子自由基更容易进入到乳胶粒中,因而 提高了引发效率。另外,还会使两种乳化剂分子 交替地吸附于乳胶粒的表面上,相当于在离子型 乳化剂分子之间又锲入了非离子型乳化剂分子, 这样就降低了在同一乳胶粒子上离子之间的静电 斥力,增强了乳化剂分子在乳胶粒上吸附的劳 度,加之非离子型乳化剂在乳胶粒子的保护作用, 更使乳胶粒的稳定性得到提高。
4、投料反应
将0.1g引发剂溶于3ml蒸馏水中并将其平均 分成三份。 在三口瓶中聚乙烯醇的10%水溶液37.5g (重量)、乳化剂OP-10 0.3g、蒸馏水44 (ml)。
开动搅拌,用油浴加热至65℃,加入第一 批引发剂1ml,待完全溶解后用滴液漏斗滴 加醋酸乙烯脂, 调节滴加速度先慢后快慢 慢升温至 70℃, 在 70 ± 1℃反应;1h 后 加入第二批引发剂1ml:再过1h后加入第三 批引发剂1ml,在2h内将5ml单体加完。
2.在乳液聚合过程中,为什么要严格 控制滴加速度和温度? 答:在实验中要严格控制滴加速度,如果
开始阶段滴加速度过快,乳液中出现块状 物,使实验失败。 如果温度过高,不仅会使单体损失,同时 由于醋酸乙烯酯的聚合是放热反应,也会 使温度逐渐上升,要想获得高浓度稳定的 乳液很困难,而温度的升高也会使醋酸乙 烯酯水解产生的乙酸干扰试验。
乳液的不稳定性方式表现为变型、分层与沉降、絮凝或 聚结、破乳等多种,如图所示。乳液的分层是指因分散相与 分散介质密度的差异而引起的液滴上浮或下沉的现象。由于 制备的乳液的水相在20℃密度约为1g/cm3,油相密度为 1.325g/cm3,经实验观察制备的W1/O乳液不稳定的具体表现 形式主要是分层。因此可以通过乳液(水滴)沉降或(油滴)分 层的速率来判断乳液的稳定性,即分相法。
二、醋酸乙烯酯的乳液聚合的实验 方案:
(一)实验目的:
掌握实验室醋酸乙烯酯乳液 聚合反应实验; 掌握乳液聚合及其特点;
(二)实验原理:
乳液聚合最简单的配方由单体、水、水溶 性引发剂、乳化剂四部分组成。乳液聚合是 单体在含有乳化剂和引发剂的水介质中,在 搅拌和乳化作用下,分散成乳液状进行的聚 合反应。
(1)乳化剂:对同一乳化剂而言,乳化剂浓 度越大,乳胶粒子的粒径越小,粒径大小 分布越窄; (2)油水比: 油水比一般为1:2~1:3,油水 比越小,聚合物乳胶粒子越小;
(3)引发剂: 引发剂浓度越大,产生的自由基 浓度越大,聚合物乳胶粒越小,粒径分布越狭 窄,分子量也越小; (4)温度: 温度升高可使乳胶粒子变小,温度 降低则使乳胶粒子变大,但都可能导致乳液体 系不稳定而产生凝聚或絮凝; (5)加料方式: 分批加料比一次性加料易获得 较小的聚合物乳胶粒,且聚合反应更易控制; 分批滴加单体比滴加单体的乳液所得的聚合物 乳胶粒更小,但乳液体系相对不稳定,不易控 制,因此多用分批滴加乳液的方法。
• 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极易受热、光 或微量的过氧化物作用而聚合,含有抑制 剂的商品与过氧化物接触也能猛烈聚合。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 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会燃。 • 主要用于生产聚乙烯醇树脂和合成纤维。 其单体能共聚,可生产多种用途粘合剂; 还能与氯乙烯、丙烯晴、丁烯酸、丙烯 酸、乙烯单能共聚接枝、嵌段等制成不同 性能的高分子合成材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