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旅游地理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旅游地理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旅游地理综合测试题(含答案)旅游地理综合试题姓名学号得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题2 分,共70分)1. 在现代旅游中,就目的性来讲,占绝对优势的是()A.探亲访友B.娱乐消遣 C.科学研究 D.调研采风2. 关于旅游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①旅游资源通常划分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两种类型②自然景观更多地表现在教育性旅游方面的意义③人文景观对于探险猎奇、游乐、疗养等性质的旅游具有重要意义④人文景观更多地表现在教育性旅游方面A. ①③B. ②④C. ①④D. ②③3. 下列景观主要属于自然景观的是()A. 青海湖及鸟岛B. 长江三峡大坝C. 哈尔滨的冰雕D. 北京故宫4.下列四组旅游资源中,都属于人文景观并位于同一个国家的是()A.八达岭长城、苏州园林、路南石林B.凯旋门、巴黎圣母院、卢浮宫C.大英博物馆、比萨斜塔、荷兰风车D.布达拉宫、龙门石窟、九寨沟5.按旅游资源的分类,五大连池、神农架、青城山—都江堰、安塞腰鼓一般分别归属于()A.地质地貌景观、生物景观、古建筑景观、风土民情景观B.水文景观、地质地貌景观、风土民情景观、古建筑景观C.水文景观、生物景观、水文景观、文化艺术景观D.地质地貌景观、气候气象景观、古建筑景观、风土民情景观6.诗句“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反映了自然景观的美感类型是()A.动态美B.形象美C.色彩美D.听觉美7.雾凇已成为非常宝贵的气候旅游资源,在我国最著名的观赏地是()A.大连市B.沈阳市C.吉林市D.哈尔滨市大香格里拉地区的主要部分位于青藏高原向川西台地和云贵高原过渡地带,地处四川、云南、西藏三省区的“金三角”地区。

目前,3省区将联合投资500亿元,使中国西南角成为世界精品旅游景区之一。

据此回答8~10题。

8.“峡谷幽深,峻岭逶迤”是对大香格里拉地区地形特征的真实写照,对这一景观的欣赏应:A.选择观赏位置 B.把握观赏时机C.抓住景观特点 D.领悟自然与人文的和谐9.将“大香格里拉”打造成世界精品景区的优势条件是:A.人文景观的丰富性 B.对外联系的快捷性C.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D.自然景观的独特性10.大香格里拉旅游资源丰富,自然景色独特迷人,下列旅游资源在该区不能见到的是:()A.皑皑的雪山 B.奔腾的河流C.寂寂的戈壁荒漠 D.浓郁的民族风情11.下列不属于旅游规划基本内容的是()A.旅游吸引物和旅游活动B.旅游者C.旅游设施和服务D.旅游交通条件12.影响旅游地选择的最主要的主观因素是:()A.旅游者的动机和偏好B.旅游者的资金和闲暇时间C.旅游者的出游方式D.旅游地的美学价值13.诗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说明在欣赏景观时要选择一个()A.最佳时间B.最佳位置C.最佳距离 D最佳天气14.下列关于选择观赏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地貌的酷似造型,只能在特定的观赏点才能获得某种形象②山中的峡谷、洞、一线天景观,要置身其中远观方知其妙③瀑布景观,宜在适当距离俯视④观赏江河湖海应在位置较高的亭台楼阁之上A.①②B.③④C.①④D.①②③15.观赏黄山“云海”的最佳季节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16.世界旅游业最发达的大洲是A.亚洲B.欧洲C.非洲D.北美洲17.旅游业的作用有()①旅游业成为重要的经济收入②促进和繁荣旅游地的经济发展③发展旅游业只会造成破坏④发展旅游业无法带动其他部门和产业的发展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据报道,到目前为止,已有美国、俄罗斯、新西兰及澳大利亚等南极旅游大国和智利、阿根廷、日本等开展了南极旅游项目。

中国国际旅行社总社表示正在筹划到南极旅游的项目开发。

回答18~19题。

18.南极旅游的兴起,表明()A.旅游主体的大众化B.旅游空间的扩大化C.旅游方式和内容的多样化D.旅游目的的娱乐性19.南极旅游的兴起,与下列因素无关的是()A.科学技术的进步B.人们求知、探密和猎奇欲望的增长C.交通工具的发展D.促使不同国家和地区间的文化交流,增进友谊20.布达拉宫每日开放6~7小时,日接待游客量限定在850人以内。

其主要原因是()A.交通条件不便B.有利于游客适应高原气候C.旅游环境承载量限制D.游客量不足21、对于年老体弱的旅游者,以下旅游地点比较适宜的是( )A.黄山B.华山C.庐山D.玉龙雪山22、有关旅游资源价值的叙述,正确的是( )A.形象美是人文景观美学价值的核心B.自然景观大多具有科学价值,人文景观大多具有历史文化价值C.旅游资源一般只具有美学价值而不具备经济价值D.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文物古迹,当时就具备了旅游资源的价值和功能23、以下有关旅游资源分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山水园林属于自然景观B.游乐园属于城市游憩景观,城市休闲公园则属于人文景观C.水文地理景观是人文景观中的一个分类D.四大佛教名山兼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24、由于观赏位置不同而产生美感不同的景观是( )A.赛龙舟B.趵突泉C.庐山瀑布D.人民英雄纪念碑25、“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主要反映了自然景观的( ) A.形象美B.色彩美C.动态美D.听觉美26、“相看两不厌,惟有敬亭山”反映了我国古代文人欣赏旅游景观追求的境界是( )A.把握时机B.抓住景观的特点C.以情观景D.选择观赏位置27、江南园林建筑以黑白为主色调,是为了( )(1)显示园主的荣华富贵(2)迎合园主追求闲适宁静的需要(3)与水乡风光、湿润气候融为一体(4)与宽阔整齐的地形、多蓝天白云的气候相辉映A.(1)(3)B.(4)C.(2)(3)D.(1)(2)(4)28、以下有关自然景观观赏时机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各地的自然景观均随季节变换呈现春翡夏翠秋金冬银的景观差异B.晴朗的天气是游览各地风景名山的最佳时机C.黄山观日出、泰山观日落是旅游者必然观赏的内容D.我国北方的山水风景最宜夏季观赏,华南地区则四季皆宜29、北京故宫吸引成千上万旅游者的原因是( )A.具有多样化,是自然美景、人文景观和城市游憩景观的最佳结合点B.具有形、色、声、动等美感C.具有非凡性和历史文化价值,便利的交通和一定的环境承载量D.位于首都北京,地理位置好30、安徽潜山天柱山游人稀少的主要原因是( )A.风景一般,游览价值不大B.虽兼有雄、奇、灵、秀等美感特征,但与邻近的景点大同小异,质量上又略逊一筹C.与经济发达地区距离极远,地区接待能力不够D.交通位置较为闭塞31、其中离我国主要的旅游消费市场较近且接待能力较强的是:()A.五大连池 B.嵩山C.石林D.庐山D.景区空间内尽可能容纳游人数即反映景区的环境承载量32、下列景观中,具有明显季节变化的是( )A.北京故宫B.黄土高原地貌景观C.壶口瀑布D.路南石林33、造成南北方山水风景区欣赏时机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南北方文化的差异B.南北方气候的差异C.南北方地质、地貌的差异D.南北方工作时间的差异34、图一是四幅等高线地形示意图,能体现“深山藏古寺”意境的是图A.a图B.b图C.c图D.d图35、以下旅游建设活动,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是( )A.在杭州西湖湖畔兴建高质量星级宾馆B.合理开发陕西窑洞、土炕等民间旅游资源C.在寺庙中安装现代激光照明设施D.拆掉北京的胡同,建设现代化首都二、综合题(共30分)36.黄山市是我国著名的旅游目的地。

图下为黄山市主要旅游景区的分布。

下表列出了某年外省市游客构成的调查结果。

完成下列要求。

表4 黄山市外省市游客构成客源地游客比例客源地游客比例广东19.03% 北京 6.72% 浙江13.81% 江西 5.22% 上海10.82% 湖南 4.10%江苏8.96% 福建 2.99% 山东 8.21% 其它 20.14%(1)归纳黄山市旅游国内客源地的主要特点。

(4分)(2)与黄山区相比,屯溪区离黄山景区较远,为什么大多数来游览黄山的游客把屯溪区作为住宿地?(6分)37.罗布泊地区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东部,以其神秘色彩令人神往。

下图是罗布泊地区旅游资源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指出该地区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势及主要不利条件。

(6分)⑵从自然环境特点考虑,到该地区旅游应注意哪些方面的安全问题?(4分) 图11图沙山时干泉 公野骆驼自楼兰古城罗38.青藏铁路通车标志着西藏旅游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目前已经开通了北京、广州、上海、兰州、重庆至拉萨五条铁路客运线。

(共10分)资料1:下图反映了西藏近25年来国内旅游者和地区生产总值的变化情况。

资料2:下图反映了入藏旅客量变化的季节性特征。

根据所给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4)题。

(1)西藏旅游资源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两种类型。

(2分)(2)下列对西藏地区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填正确项字母)。

(3分)A.太阳紫外线辐射强,日温差大B.北部降水丰富,强风雪天气多C.水力资源、地热资源丰富D.气候寒冷,生态环境脆弱E.气温年较差大F.高原湖泊多G.空气稀薄缺氧(3)西藏近25年来的国内旅游者人次数变化特点是___________。

入藏旅客量的年内变化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

(2分)(4)分析青藏铁路通车对西藏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3分)【答案一.选择题:1-10:B C A B A C C A D C11-20:B A B C B B A B D C21-30:CBDCB CCDCD31-35:D C B D B二.综合题36.】(1) (主要是)经济(较)发达地区(省市区)(2分):(其次是)邻近(周围)地区(省市区)(2分)。

(2) 进出交通便捷(或交通通达性强)(2分);(黄山市的机场、火车站和长途客运汽车站都位于屯溪区)与市内其他景区距离较均衡(2分);服务设施较为齐全(2分)。

37.【答案】⑴优势:旅游资源特色鲜明(独特性强)、科考价值高。

(4分)⑵饮用水和食物短缺,防风沙,防晒防暑,保暖;防迷路。

(6分)38.【答案】(1)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

(2分)(2)A、C、D、F、G(2分)(3)逐年增长,增长速度加快集中在4-9月(2分)(或夏季或夏半年或夏秋季或春夏季)。

(4)①利于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或推动旅游产品开发或创建西藏旅游新形象);②利于调整产业结构;③利于改善经济发展环境(或投资环境);④利于加强西藏与各省区旅游客源地的联系;⑤利于改善交通条件;⑥利于同其他区域建立经济联系;(4分)⑦利于促进民族团结⑦利于促进民族团结。

1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