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加强城乡规划设计的措施冯雪宇
摘要:城乡建设过程中的规划设计是其基础的环节,也是发展的基本依据。
而且城乡规划设计也是促进城乡之间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因此对加强城乡规划设计的措施进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城乡规划设计;必要性;作用;措施
城乡规划设计目的是在一定时期内达到城乡经济与社会共同发展的一个新高度,明确合作性质、规模与方向,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合理利用城乡土地、空间布局,进行综合部署与协调安排。
为了充分发挥其作用,本文阐述了城乡规划设计的必要性,对城乡规划设计的主要作用及其措施进行了论述分析。
一、城乡规划设计的必要性
城乡规划设计是为了保证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并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有效统一。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使得城乡建设规划设计尤为重要。
城乡建设规划设计涉及到城乡建设日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需要做好城乡规划设计工作,统筹全局,立足整体。
并且要充分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积极将市场经济机制引进到基础设施建设中,促使城乡规划设计与建设的协调发展。
二、城乡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
(一)城乡规划设计没有结合实际的问题
城乡在规划设计过程中,没有从实际出发,导致城乡规划的相关部门对城乡的基本定位不准确,这些问题严重时直接导致城乡规划的大方向不准确,进而让城乡规划不能正常的实施以及城乡规划的不得当,当上诉问题轻微时则会让城乡规划向纸上谈兵一样不能实施。
还有由于负责城乡规划设计的官员不想深入农村进行实地考察研究,导致城乡规划设计者对于农村的各个方面研究的不够或者根本没有研究,不能正确看待农村的规划在城乡规划设计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以及占着怎样的位置,进而导致不能将城乡的规划结合起来,不能真正发挥出城乡规划的作用。
在城乡规划的工程中我们最重要的是深入实地考察研究出科学的城乡规划方案,从而在城乡的共同的发展上很好的定位将可利用的资源都充分的利用起来,来促进城乡规划的正确走向。
(二)城乡规划监督机构设置不健全的问题
城乡规划管理机制不健全,从而导致一些官员找漏洞贪污牟利。
并且没有正真的规划相关部门的管理制度,各个管理部门之间缺少必要的联系,进而导致城乡规划相关部门不能团结合作交流意见,导致城乡规划设计失败。
(三)管理缺乏保障机制
城乡规划设计实施主要是依靠规划管理的职能执行,目前在这一过程中却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它发生的根本原因是规划管理缺乏必要的保障机制。
一旦遇到困难,在解决的过程中,由于没有流程与制度的管理,很难确定责任人,相互扯皮的事情往往就会耽误了设计施工的进展,大大影响效率。
一般来讲,城乡规划的研究目前大多是在管理角度进行研究,看重单个案例的研究,在研究中发现管理过程中的不足,一般会涉及到管理体制、机制与制度等相关的问题。
(四)城乡规划设计前瞻性不足
城市相关部门对于城乡的定位不准确、不清晰,主要原因就是对规划的前瞻性把握不准,没有明确的导向性,从而导致不系统。
另外对于农村的研究不够深入,没有完全理清农村在规划设计中的地位与作用,从而无法利用科学、系统的手段对各种有利资源进行整合。
在规划设计中主要体现为缺乏人文理念,从而在
发展定位上与产业升级、文化发展、区域竞争存在偏差,无法协调。
规划研究是整个规划工作中的第一步,同时它也是规划能够进一步进行的前
提与基础。
在规划研究阶段,要全面系统发挥各方资源优势地位,对特色资源、
竞争力优势、文化特色进行全面分析。
但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在城乡规划设
计中更加重视经济的发展与作用,往往忽略了精神、文化方面的研究,缺乏对历
史文化、风土人情、传统风格等的考察与掌握,片面地理解了城乡一体化,把精
力放在外观与形式上,而对于各自的特色没有形成有效的发展,人们对于生活的
幸福指数自然无法提升。
究其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地方领导的因素,导致
了热衷大改造、大建设的风气不断蔓延,不断打造人为景观,效果却往往不理想,没有贴近百姓生活,从而造成了大量资源浪费的同时,也引起了普通民众的不满。
三、加强城乡规划设计的措施
(一)结合实际,设计规划方案
城乡规划设计过程中,国家和政府必须要求相关部门进行深入考察,并作出
详实的调查报告,认真分析当地的情况,其中包括经济、文化、政治、环境、地理、资源等条件,然后整理成报告,供负责城乡规划设计的人员研究,并作出城
乡规划设计图以及设计方案,最后经过国家高级负责部分通过后,方能实施,而
且要在不能损坏群众的利益的基础上才能实施。
(二)健全城乡规划设计编制管理体制
在我国的城乡经济发展非常复杂与突出的情况下,我国是社会主义与外国的
社区化发展不同的是,以我国的特殊国情有自己的规划原则,民族的文化和基础
不同,社会的基本意识形态不同,在城乡规划的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形势更加复
杂与特殊。
我们在城乡规划设计中,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构建出自己的特色,不能盲目的效仿,导致不符合实际,做无用功,要尽量保留城市与乡村各自的优
势特色,根据自己的风格发展自己的经济。
在城乡规划设计方案的编制过程中,
确定坚持党的领导、专家的决策、部门的团结合作、公众参与与科学决策的原则。
(三)生态城乡规划设计实现的途径
(1)提高城乡绿化容积率。
城市与绿化的关系可以说是共存亡的,绿色代表生命,当下退耕还林便是最好的见证。
大量做绿色景观,将其真正溶于人类生活,提高人类对生态环境的认识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条件。
在提倡发展生态空间的同时,一定要强制性保护生态区,制定相关法律来阻止人类进行破坏。
(2)提倡小城
镇快速增长。
小城镇由于规模小,发展迅速,能快速带动经济发展。
与此同时,
配套设施齐全,环境优良的小城镇可以吸引大量城市居民到城镇发展,以此减少
城市交通、能源的消耗,这也符合低碳城市理论。
(3)科学性。
科学定位,即
科学合理的给城市定位,关其中要考虑到城市的人文和社会环境,同时判断城市
与乡镇的价值所在。
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进一步拓宽规划视野,要全面考虑结
合全县各镇的功能布局,规划体系。
(4)生态城乡规划设计理念影响。
在此理
念影响下,中国很多城市有了很大变化。
例如建设森林公园,这样在保护了自然
环境的同时又给城市带来了经济效益,这是个一举两得的措施。
同样有些城市提
倡绿色规划,成为生态低碳之城。
(四)严把规划评审关
为保证在规划设计方案内城镇整体规划的基本要求真正地贯彻落实到实处,
在规划管理过程中要依据技术规范组织要求严审关于成批建设项目及重要的建设
项目设计方案。
待规划设计完工之后,应积极严审有关单位及专家,并给出相应
的评审修改意见,进一步完善相关项目的规划设计要求。
四、结束语
在城乡规划设计过程中,为了保证其人口、社会、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并实现社会经济效益、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有机地统一起来,我们一定要充分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积极地将市场经济机制引进到基础设施建设当中,促使城乡规划设计与建设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苏启欣.关于城乡规划设计与管理研究[J].建筑建材装饰,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