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创国家卫生县城工作总结篇一:20XX东肖镇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总结新罗区东肖镇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总结根据市政府印发的《龙岩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方案》要求,为确保我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目标的顺利实现,东肖镇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为总目标,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为重点,本着“以人为本,优化环境,提升品位,管理水平”的原则,通过抓窗口,抓内涵,抓重点,抓示范,以点带面,全面推进。
提高辖区村(居)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全社会动员,全民动手,狠抓城市管理工作,实现辖区“净、率、亮、美”,塑造良好的东肖形象。
一、建立健全组织及规范的管理。
镇创卫会机构健全,职责分工明确,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分管领导具体抓。
各项工作制度完善。
通过召开班子会、代表会、群众会,统一干部群众对做好环境卫生工作的认识,深入学习创卫的相关文件,形成上下联动,全镇人民广泛参与的局面,加强领导,东肖镇创卫工作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分管领导具体抓明确责任。
(1)龙腾路的整治工作:由洋潭村、曲潭村、黄邦村、菜园村负责,具体责任人为陈朝阳、陈新武、吴雷、陈清荣。
(2)“福三线”沿线的整治工作:由黄邦村、邦山村、菜园村、溪连村、连圣村、盂头村负责,具体责任人为吴雷、张岐、陈清荣、张伟国、张灵敏、张建欣。
二、深入开展卫生单位、卫生村、卫生农户创建工作。
卫生单位、卫生村、卫生农户创建是卫生乡镇创建的基础。
镇内各单位、各村都要明确专人负责环境卫生工作,明确重点,强化措施,确保达到创建目标。
加强检查与指导,坚持标准,严把质量关,搞好重点部位的整治。
做好评比表彰工作,年底开展卫生单位(村、农户)的检查评比,对达到卫生户标准的予以奖励。
三、镇卫生院抓好传染病的防治和疫苗接种。
东肖中、小学抓好学生的健康知识教育和卫生行为的形成。
团委每年组织青年团员开展清除白色污染等活动。
积极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学习卫生知识,养成卫生习惯。
镇环卫中队要抓好福三线、龙腾路、东肖市场等集镇垃圾的清运,并对在爱国卫生运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进行宣传。
四、对行政村、单位、住宅小区卫生面貌进行专项整治:一是各村、住宅小区、单位按每800人配足一名保洁员,做到村、住宅小区、单位道路一日一扫,按照背街小巷,居民房前屋后无杂草、漂浮物、垃圾标准规范,二是各村、住宅小区、单位建立专职清扫队伍,具体要求:每村民组必须配备1—2名专职清扫保洁员;三是清理垃圾、完善垃圾袋装统一清理的长效机制建设,做到点、面到位,不留死角,垃圾日产日清;四是清理乱贴乱画、乱堆乱放、乱抛乱倒、乱拉乱挂等不文明现象;五是教育引导村民讲文明、讲卫生、定点摆放垃圾;六是村庭院卫生,搞好厨房卫生、饮用水卫生,防止“病从口入”,倡导“村院子:刷盘子,一人一巾,一人一刷等”文明生活方式,提高村民生活质量,在院内开展栽花种草活动,美化生存环境;七是“门前三包”责任书,督促沿街单位,门店做好门前秩序的管理,并保护好树木花草和公共设施,门前三包“责任书”签订率和责任落实率达100%,八是取缔龙腾路和福三线两侧100米范围内废品收购站点,煤球厂;九是取缔主、次干道内畜禽饲养场圈。
五、开展除“四害”活动。
一是组织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统一除“四害”投药活动。
于每年6-7月、9-10月各开展一次全镇性灭鼠工作。
6月、10月分别开展一次统一室内烟熏灭蚊、蟑活动。
7月、10月各开展一次外环境下水道热烟雾灭蚊、蟑活动。
二是各村加大除害灭病保健康意义的宣传,外环境消杀以村为单位,在6-10月每月开展1次灭蚊蝇消杀活动。
各村要建立消杀工作台帐,每次消杀要求及时记录人数、时间、地点、药品名称及数量等有关数据,做好档案资料备查。
通过齐抓共管、全民行动,降低鼠、蟑螂、蚊蝇密度,确保“四害”密度控制在国家标准范围内。
六、加大力度推广上门收集垃圾工作。
重点是省道沿线、九龙江流域1公里范围内的行政村,尽量都实行上门收集垃圾并建立卫生长效保洁制度,已实行的村要进行巩固完善提高。
提高垃圾清运和处理率。
着力解决省道重点部位的暴露垃圾,采取增加清运次数、奖惩挂钩等措施,提高各村垃圾进入镇垃圾填埋场的入场率,建立农村长效保洁队伍,杜绝垃圾倾倒入河,污染九龙江水质。
七、坚持月末卫生大扫除活动。
每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五为各单位卫生集中清扫日,按照划分的三包责任区完成清扫任务,由乡里组织卫生检查评比小组进行综合考核,对优胜单位、农户,分别授予“卫生单位”、“卫生户”标牌。
八、制定和完善各项措施,全面落实长效管理。
创建卫生镇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改善我镇的环境质量,服务广大群众生产生活的需求,促进全镇经济和各项健康快速持续的增长,为构建和谐社会夯实基础,因此创建过程中及创建实施后,各管理职能部门都要不断建立和完善各项措施,落实长效管理制度,巩固创建成果,提高群众对环境质量的满意率,保持东肖良好的环境形象。
九、落实奖惩制度。
各部门把创卫活动与生产、工作、教学等有机结合起来,认真组织实施,并把创卫工作列入各部门年度目标考核范畴,重分考核。
东肖创卫办每年组织有关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各单位创卫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并及时通报检查情况,提出整改措施。
东肖镇党委、政府将根据综合考核情况,对工作突出、成效明显的单位给予奖励和典型宣传,对未完成当年创卫任务的单位及责任人进行通报批评和曝光,并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十、存在问题及建议。
1、资金缺口较大,需上级解决的资金问题(1)城市管理站聘用人员工资和日常开支费用34万元/年聘请8个人×2500元/月×12个月/年=24万元/年配备电脑、办公桌椅等办公费用10万元/年,合计34万元/年(2)按主干道和在建道路保洁面积811000平方米统一下拨资金。
①主干道:龙腾路(东肖界):5.2公里×50米=260000平方福三线(东肖界):6.3公里×50米=315000平方米双龙路(东肖界):700米×30米=21000平方米②在建道路:龙腾南路沿伸段3公里×50米=150000平方米兴业路:1.3公里×50米=65000平方米(3)按主干道和在建道路绿化带面积330000平方米统一下拨资金。
①主干道:龙腾路(东肖界):5.2公里×20米=104000平方米福三线(东肖界):6.3公里×20米=126000平方米双龙路(东肖界):700米×20米=14000平方米②在建道路:龙腾南路沿伸段3公里×20米=60000平方米。
兴业路:1.3公里×20米=26000平方米(4)背街小巷(市规划区内有16个村)保洁费用115.2万元/年。
(5)迎接上级检查费用:20万元/年。
2、所需环卫车辆和果皮箱严重不足,需上级解决1、龙腾南路、福三线等主干道,需配备10辆三轮清运车。
2、主干道路有16.5公里,按20米配备1个垃圾桶标准,道路两边共需配备1650个果皮箱。
3、市规划区里有16个村,需配备23辆三轮清运车,果皮箱1480个。
全镇共需33辆三轮清运车,3130个果皮箱。
3、东肖垃圾中转站容量有限,建议在红坊镇建一个垃圾中转站由于东肖镇常住人口约2.5万人,包括龙岩市开发区、龙岩学院2万人,共有4.5万人,造成每天生活垃圾量较大。
而红坊没有垃圾中转站,也把垃圾运到东肖,造成垃圾中转站容量严重不足。
4、建议龙岩市开发区保洁路段(工业路、发一路、发二路、发三路、发四路、发五路等)由市开发区执法队具体负责(1)开发区保洁路段面积:8.2公里×50米=410000平方米(2)开发区绿化带面积:8.2公里×20米=164000平方米东肖镇人民政府二0一三年篇二: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工作总结创卫办20XX年度工作总结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办始终围绕中心工作和任务工作,狠抓落实以来我办做到了以下工作:一、创卫工作1、配合县“油菜花”节对全镇辖区的环境卫生进行整治。
对316国道环境卫生、交通、杂物摆放秩序进行了集中整治,保障了活动期间城关镇辖区环境卫生整洁,为菜花节顺利展开面提供了有力保障。
2、广泛宣传、深入动员。
为了使创建工作更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做到家喻户晓,人人参与,今年我们共出动宣传车7次,悬挂宣传标语600余条,印发宣传单6000余份,制作大型固定宣传栏4幅。
为提高群众维护公共环境卫生的自觉性,在今年四月份爱国卫生月,组织机关干部职工、村干部及中小学生开展卫生清洁大行动,城区各单位、门店、住户都按规定自觉清扫、洗刷门店前后。
各村社区按要求清除房前屋后的杂草、污垢,市容村貌焕然一新。
加大健康教育宣传,在人员集中、醒目的公共场所地方悬挂、制作健康知识宣传栏。
镇创卫办在城南广场制作三期宣传栏,在镇政府机关制作宣传栏四期。
同时要求村、社区相应制作宣传栏,定期更换内容。
通过扎实宣传,全镇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达到了一定水平,广大人民群众的卫生意识和文明意识有了显著增强。
3、扎实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
对各村自己辖区内的重点地段、特别是交叉路口、桥洞、河道、路旁的垃圾进行彻底清运、填埋和处理;同时,配合县上316国道整治活动和油菜花节活动,加大整治力度,巡回督查,定期通报。
对社区自己辖区的牛皮癬、野广告巡回检查、随时随地进行清除。
4、积极开展卫生村(户)、社区、单位的创建活动。
积极指导和协助社区、村积极参与争创各级卫生先进,截止目前申报国家级卫生村3个(五一村、中坝村、双星村);省级卫生村3个(长窖村、太平村、大兴村)、省级卫生社区3个(北街社区、西街社区、南街社区);市级卫生村5个(三坪村、花扒村、草桥村、龙岭村、月河村);县级卫生村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