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 (1)1.1 工程概况 (1)1.2平面闸门制作安装主要工程量 (1)第二章施工依据 (1)第三章、工程特点难点及对策 (2)3.1工程特点 (2)3.2施工准备 (3)第四章钢闸门制作流程及工艺 (4)4.1技术要求 (4)4.2出厂验收 (4)4.3闸门制造工艺流程 (5)4.4平面闸门门叶制造方案 (6)4.5出厂验收 (10)4.6防腐工艺 (11)第五章平面钢闸门安装 (15)5.1平面闸门安装程序及其工艺要求 (15)5.2埋件安装 (19)5.3闸门安装 (22)第六章安装质量检查和验收 (26)6.1 埋件的安装质量检查和验收 (26)6.2 闸门安装质量的检查和验收 (26)第七章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27)第一章工程概况1.1 工程概况冗各电站主要任务是发电,坝后式开发,正常蓄水位495m,相应库容3290万m3,为周调节水库,电站装机容量3×30MW,多年平均发电量3.357亿kW•h,保证出力21.19MW,装机利用小时数3730h,工程规模属中型,工程等别为三等。
大坝为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最大坝高70m,枢纽方案主要由重力坝、坝身设闸3孔溢洪道、左岸发电引水隧洞、压力钢管、地下发电厂房及室内开关站等建筑物组成。
冗各电站引、尾水系统平面钢闸门的制作安装由我项目部负责实施。
1.2平面闸门制作安装主要工程量表1 冗各水电站钢闸门制作安装主要工程量表第二章施工依据设备的制造及安装应遵照设计图纸以及国家和行业颁发的下述标准、规程和规范。
选用的技术规范、规程和标准,应是已颁布的最新版本。
本招标文件必须遵守执行的现行技术规范主要有(不限于此):设计院提供的蓝图及工艺措施说明《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分析》(GB11345)《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GB8923)《钢熔化焊接接头射线照相和质量分级》(GB3323)《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JGJ82)《水电水利工程金属结构设备防腐蚀技术规程》(DL/T5358)《水电水利工程钢闸门制造安装及验收规范》(DL/T5018)《水电水利工程钢闸门设计规范》(DL/T5013)《水工金属结构焊接技术条件》(SL36)《水工金属结构焊工考试规则》(SL35)《机械加工通用技术条件》(Q/ZB75)《装配通用技术条件》(Q/ZB76)《水利水电工程启闭机制造、安装及验收规范》(DL/T5019)《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JGJ82)《水工金属结构焊接技术条件》(SL36)《水工金属结构焊工考试规则》(SL35)《装配通用技术条件》(Q/ZB76)《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SDJ63)《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金属焊缝射线检验篇)》(SDJ60)《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36)《碳钢焊条》(GB/T5117)《低合金钢焊条》(GB/T5118)《不锈钢焊条》(GB983)第三章、工程特点难点及对策3.1工程特点本项目中的钢闸门制作安装工程具有时间紧凑、运输尺寸较大、安装作业现场交叉作业多等特点。
针对该特点,我部在厂内制作过程中对同类闸门的材料采用统一采购、检验、入库,相同部件统一划线下料,下好的材料按装配位置组对编号,制作过程按工序先部件组对再整体装配;门叶整体验收合格后,再进行分块出厂;闸门安装过程中采取多平面流水线作业,尽可能减少与土建交叉施工。
3.2施工准备3.2.1技术工艺准备闸门制造前应具备技术资料:设计图纸和技术文件(包括工艺图,工艺流程及焊接工艺);主要钢材、铸件、焊材及防腐材料质量证明书;标准和非标准外协件质量证书。
施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进行图纸审核,按施工图纸进行备料和制造准备工作,按图纸和有关规范要求,根据生产的实际情况,编制工艺图,工艺流程及焊接工艺。
在图纸审核过程中,如发现施工图纸存在遗漏或差错,应立即通知监造部门和工程建设单位,以便工程设计单位用设计修改通知单的形式予以澄清或另补充更正。
3.2.2材料准备工程所用的金属材料,包括黑色金属类钢板材料和有色金属材料必须符合施工图样规定,其机械性能和化学成份必须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或部颁标准,并应具有出厂合格证书。
如无出厂合格证、或标号不清、或数据不全、或对数据有疑问者,应每张或每件钢样进行试验,试验合格并取得工程师的同意才能使用。
对存在缺陷超过GB3274-1988有关规定的材料不应再制造闸门的承重构件。
3.2.3焊接焊工资格:焊工的考试按SL35-92的规定执行。
经考试合格,并持有有效合格证的焊工才能参加相应焊接材料一、二类焊缝的焊接;只有立、平、横、仰四个位置考试合格的焊工才能进行任何位置的焊接。
焊接坡口的型式与尺寸应符合施工图纸规定。
当施工图纸没有标明时,按GB985、或GB986执行。
钢板的拼接接头应避开构件应力最大断面,还应避免十字焊缝,相邻的平行焊缝的间距不应小于600mm。
除施工图纸另有说明者外,所有焊缝均为连续焊缝。
焊缝所有坡口采用自动切割机切割坡口,全部板材的对接焊缝和主梁、边梁纵梁的角焊缝采用埋弧自动焊焊接,门槽、门叶组装焊缝尽量采用CO2气体保护焊接,以减少焊接变形。
焊接检验:所有焊缝进行100%外观检查,一、二类焊缝按DL/T5018-2004的要求进行无损探伤。
3.2.4外协件、外购件的主要产地及品质铸件、锻件、热处理、电镀等采用外协,螺栓、水封等标准件和复合材料,防腐材料,润滑材料采用外购,必须符合图纸和技术文件规定,且应具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化学成份、机械性能报告等。
我单位承担本合同规定的全部责任和义务。
根据国家现行标准及图样的要求,选择合格的协作生产单位。
外协合同的技术条款报请监造审批。
第四章钢闸门制作流程及工艺4.1技术要求(1)平面闸门及埋件的制造应按施工图纸及有关规定执行。
(2)平面闸门制造应符合DL/T5018-2004的有关规定。
(3)平面闸门埋件制造应符合DL/T5018-2004的有关规定。
(4)只有经过整体组装检验合格,并得到监造人的认可的金属结构,才能进行涂装工作。
4.2出厂验收(1)平面闸门出厂前应进行整体组装,检验结果应符合施工图纸及规范DL/T5018-2004的有关规定。
其组合处的错位应不大于2.0mm。
(2)平面闸门出厂验收应在自由状态下进行,如节间系焊接连接的,侧节间允许用连接板连接,但不得强制组合。
(3)分节制造的埋件出厂前应进行组装,并设置可靠的节间定位装置。
组装时,相邻构件组合处的错位偏差应符合DL/T5018-2004的有关规定。
(4)平面闸门和埋件检验合格后,应在组合处打上明显的标记、编号,并设置可靠的定位装置。
4.3闸门制造工艺流程闸门制造工序包括从材料采购运输、钢板质量检测、入厂管理、钢板发放、划线、切割、单个构件组对、焊接、变形处理、整体组对、焊接、变形处理、机加工、验收出厂、防腐等近15道工序。
生产工艺流程见图1。
图1闸门加工生产工艺流程图(1)埋件制造(a)门槽埋件制造工序准备工作→下料→焊接件焊接→变形校正→机加工(轨面或止水座面)→预组装→检验→防腐→验收出厂。
门槽埋件制造工序见图2。
图2门槽埋件制造存工序流程图(b)门槽埋件制造门槽埋件的所有焊接件焊接后加工;考虑运输及机加工的条件,门槽埋件长度控制在6m以下;每套门槽应在制造厂进行预组装,各项尺寸偏差及接缝错位应符合施工图纸和上述规范的有关规定。
检验合格后,应在组合处打上明显的标记和编号。
门槽焊接在点焊完成后,可采取分段、左右对称、跳焊等方法焊接,以免产生应力集中,防止埋件轨道变形。
焊接矫正检查在平台上进行,利用水准仪、角尺、钢板尺、钢卷尺和粉线进行质量检查。
4.4平面闸门门叶制造方案闸门整体高度或宽度超过公路运输超宽、超高尺寸的要求。
为此,该闸门门叶应采用整体制造方案,组装焊接并检查合格后,再进行分块,控制每节闸门宽度在3.8m内,不影响运输要求。
(1)门叶制造工序准备工作→下料→单个构件制造→门叶拼装→中间检验→焊接→变形处理→检验→支承部件安装→防腐→终检(包括业主、监造、设计等方面验收)→出厂。
单个构件如主梁、纵梁制造时,其翼板焊接时会产生焊接变形,可通过YJ -800型翼板矫正机进行矫正。
门叶制造工艺流程见图3。
图3门叶制造工艺流程图(2)平板门的拼装步骤铺设面板并划线定位→拼底主横梁→拼次梁→拼隔板→拼装边梁→门叶拼装检查。
工艺流程见图4。
图4平板门拼装工艺流程图(a)铺设面板并划线定位:将合格的面板铺在门叶拼装平台上,首先放出门叶纵向、横向中心线,打上冲眼。
其次放出各主梁、次梁、隔板、边梁等的位置边线(或距边线一定距离放出检查线,将这些线打上样冲,并作出标记),划线定位时,根据闸门外形尺寸大小和所用钢板板厚的厚薄,按1/800mm~1/1000mm尺寸放大量考虑焊接收缩余量,划线尺寸给予放大。
主梁前翼、次梁、隔板、边梁与面板焊缝相交部分用磨光机磨平。
划线定位后检查面板上下边长,左右边长,对角线,扭曲等。
(b)拼底主横梁按面板上已划好的定位线吊入主梁,将腹板调正到垂直位置,可用吊线锤的方法进行调整,合格后,焊临时支撑。
检查前翼板与面板间的间隙,超过1mm 要压码调整,合格后沿长度方向点焊牢固。
(c)拼次梁将调直合格的次梁按定好的位置放上,检查其与面板间隙,大于1mm部分仍用压码压紧,全部点焊固定。
(d)拼隔板隔板后翼已焊好,并检查合格。
在已拼好的底主梁腹板上放出拼对隔板的位置线,以底主梁为基准,按面板和底主梁腹板上放出的位置吊立隔板。
要求隔板的腹板与面板和底主梁腹板垂直。
拼对间隙超过1mm拉码调整,合格后点焊。
(e)拼装边梁按以上程序将所有的主梁、次梁、隔板、顶紧拼装定位后,吊入边梁。
边梁腹板要与主梁腹板顶紧,同时前翼缘要与面板贴紧,后翼缘与主梁的后翼对齐,间隙符合拼装焊接要求。
(f)门叶拼装检查在拼对完之后,交给焊接工序之前要进行整体检查,检查项目如下:①两主横梁后翼中心线的平行度及间距±2mm②主梁后翼中心线与边梁中心线交点的对角线长度<2mm③两边梁的跨距及平行度<3mm④吊耳的跨距<1mm⑤隔板后翼错位<2mm⑥整体门叶的扭曲<3mm。
(3)焊接焊缝所有坡口采用自动切割机切割坡口,焊接坡口的型式与尺寸应符合施工图纸规定。
当施工图纸没有标明时,按GB985、或GB986执行。
钢板的拼接接头应避开构件应力最大断面,还应避免十字焊缝,相邻的平行焊缝的间距不应小于600mm。
除施工图纸另有说明者外,所有焊缝均为连续焊缝。
全部板材的对接焊缝和主梁、边梁纵梁的角焊缝采用埋弧自动焊焊接,门槽、门叶组装焊缝尽量采用CO2气体保护焊接,以减少焊接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