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尺度与空间的感知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解读

尺度与空间的感知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解读

尺度与空间的感知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摘要:感知觉作为联系设计师和使用者之间的主要纽带,在室内设计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然而大多数设计师,往往没有意识到这种纽带的重要性,也没有建立起相关的思维模式和工作方法。

在对室内设计的应用中有一定影响的众多感知觉中,尺度与空间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也是首当其冲的,因为它是人们对于一个室内空间的第一印象和宏观印象。

处理好了使用者对于尺度和空间的感知影响,设计已经成功了三分之一了。

虽然尺度与空间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然而在这篇文章中并不打算分开来叙述,因为此处强调的是对尺度与空间的感知。

着重论述的是不同的物体属性和空间类型给予人们的感受变化。

关键词:尺度、空间、感知觉、室内设计
对于室内空间设计来说,没有什么比得上尺度以及空间更重要的了。

空间是设计室内设计的基础,有什么样设计往往是建立在有什么样的空间基础之上的,而尺度的的建立是以人为根据的,这并不是说所有的尺寸设计都要围绕着人的身体,而是依靠人的需求。

设计的尺度和空间适合人是为了人使用方便,并符合人的心理需要,不适合人的尺度是为了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也是为了心理需要。

这两方面来说,我们主要探讨的是不适合人体的尺度和空间,因为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设计往往和心理感知觉没有太大的关联。

它们不能给人的感知觉带来震撼和冲击,有的只是朴实无华、实用高效。

非正常尺度与空间的设计作品是少之又少,但是它带给人的视觉效果却是无与伦比的。

我们着重探讨的就是这种非正常的尺寸感和空间,由于记忆赋予了我们能够给某一种事物贴上标签的能力,我们仅需要很少的接触就能对事物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并加以记忆。

在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再次接触到它,第一时间就会反映出它的各种特征,这也是知觉的一种特性。

它的大小、形状、颜色、触感、味觉…….等等。

例如:我们一想到梨就会立刻反映出它微酸的口味。

这是一种思维的惯性,日常生活中正是这种思维定式帮助我们快速有效的完成要做的事,而不必每个细节都去思考。

然而思维定式也有不好的方面,过于呆板的思维定式让生活失去了新鲜感,禁锢了人们的重新思考和审视。

营造新鲜感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去挖掘全新的未知事物。

另一种是已知的事物突破思维定式,给予全新的诠释。

显然,第一种方法有着明显的局限。

生活和工作中不可能总有这么多未知事物发掘出来,那么第二种中方法就成了最佳的选择。

设计也是同样的道理。

室内设计中,能够挖掘的出创新的内容固然是好的。

然而设计不同于绘画,他所受到的条件制约也是相当的多。

来自成本、施工工艺、材料限制等等,同时还要考虑用户的接受、以及大众的欣赏水平。

所以在原有的形式上加以变化就成了比较好的方法之一。

要想通过尺寸感和空间设计发挥出感知觉方面的冲击、震撼效果。

就要找准正确的方法。

方法大致上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形式的分类:生命体的尺寸感和空间、非生命体的尺寸感和空间。

空间结构的分类:半围合空间、围合空间。

一.生命体和非生命体的尺寸感和空间:
首先,我们先来说说形式的分类,这里所说的生命体并非真正的生命体。

因为真正的生命体是一种客观存在,它们遵循的是自然的法则,短时间之内改变几乎是微乎其微的。

它们的问题应该由生物学家来解决,而不是设计师。

我们所说的生命体,是指具有生命体形态的装饰物以及装饰形式,也可以说是非几何体的。

例如,人形雕塑等等类似的。

生命体和非生命体的形式,给人的感觉会有明显的区别。

非正常尺寸的生命体装饰物或者装饰形式给人的感觉是诡异、神秘,有着明显的崇拜和甚至是膜拜的情绪,这种情绪往往是指向超自然的因素,除非是坚定的唯物主义者。

同样的事物,不一样的尺寸会给人完全不同的心理感受,例如,中国的乐山大佛。

同样是佛像,只有拳头大小的、和真人大小相同的和数百米大小的佛像给人的感觉完全是不同。

拳头大小的佛像会给人精致、安逸的心理感觉,而真人大小的佛像则会给人铜肌玉骨的真实感觉更加强烈一些。

数百米的巨大佛像则会给人心灵的巨大震撼,让人联想到超自然的力量,产生出莫名的敬畏感。

尽管他是由无数的人力完成的,然而相当大一部分的人第一眼看到他能感受到的是超自然的崇拜。

有所不同是,非生命体的尺寸和空间的改变几乎都会归功于人力。

人们第一眼看到它会赞叹人力的伟大,却不会产生超自然的崇拜。

就像是北京中国银行总部的那个巨型的月亮门,人们在它的旁边就会感觉非常的震撼,但是仅此而已。

二.空间结构的分类
空间结构分类可以分为围合和半围合两种,这两种空间在处理上也有
着一些明显的区别。

如果说围合性的空间主要体现其宽广,那么半围合空间就主要体现其雄伟。

这是处理这两种空间应遵循的原则,原因很简单。

作为一个围合性的空间,最让人震撼的莫过于它的宽广。

如果在一个空间体积不变的情况下,使其内的装饰显得过于雄壮,势必会造成空间的局促感。

如果在一个半围合的开敞性空间内过于追求空间的宽广,而导致其给人以柔弱的感觉,那就得不偿失了。

因为开敞空间本身就有着相当不错的视觉延展性。

三、结语
总之,一个好的室内设计的第一步就是要处理好空间以及尺度的问题,紧紧的抓住使用群体的第一感觉以及后续使用中使用者们的心理变化。

这种说法并不是说设计的细节不重要,而是要强调先后顺序,再好的细节处理、在美的装饰、在醉人的色彩,失去了整体的尺度感与空间感。

也会是一团糟。

由此可见其重要性,把握好尺度和空间应该从感知觉入手,既要重视设计者感知觉的运用,也要重视使用群体的感受。

参考文献
[1] 李砚祖,王明旨. 设计艺术心理学[M]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7
[2] 郑曙旸 .室内设计的思维与方法[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7
[3] 陈望衡.艺术设计美学[M]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0.7
[4] 任立生.设计心理学[M]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8
[5] 张成忠.设计心理学[M]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2
[6] 李彬彬.设计心理学[M]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5.8
[7] 李彬彬.设计效果心理评价[M]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5
[8] 滕守尧.审美心里描述[M]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8.3
[9] 赵江洪.设计心理学[M]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4
[10] 王令中.视觉艺术心理[M] 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5.8
[11] 柳沙.设计心理学[M]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1
[12] 李乐山.工业设计
心理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13] [美]唐纳德 A 诺曼.情感化设计[M] 中信出版社 2002
[14] [美]唐纳德 A 诺曼.设计心理学[M] 中信出版社 2002
[15] [美]菲利普津巴多.普通学心理学[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16] [美]菲利普津巴多[美]理查德格里格.心理学与生活[M] 中国邮电出社
[17] [日]藤沢英昭. [日]淹本孝雄.色彩心理学[M]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8] 杨志良.记忆心理学[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19] [法]埃米尔库埃.暗示与自我暗示[M] 言实出版社 2005
[20] [美]鲁道夫·阿思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8
[21] [美]戴维迈尔斯.心理学[M]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