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居住小区绿化的植物造景分析

居住小区绿化的植物造景分析

居住小区绿化的植物造景分析
摘要:本文分别介绍了居住小区植物造景应遵循的原则和植物造景的配置原则,然后提出植物造景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居住小区,植物造景,原则,注意事项。

中图分类号:j5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居住小区植物造景应遵循的原则
1.1适用性原则
(1)植物的适用性
在住区绿化植物造景园林植物的选择上提倡以乡土树种为主,
适当用一些适应性强、观赏价值高的外来树种进行搭配, 讲究花、草、树的生态搭配, 才能创造出诗情画意的园林景观。

现在小区建设中, 许多开发商为了盲目追求小区绿化环境的档次, 大量引进
高档树种, 结果却适得其反, 花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树木因
生长不良没有展现其原有的景观
(2)植物的生态性
任何植物生长发育都不能脱离其生长空间而独立存在, 住区各
种环境对于植物的生存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俗话说“三分种, 七分管”, 植物生长的好坏与后期管养固然重要, 种植时树种之间的搭配, 植物和环境的搭配却直接关系到植物的成活与否,所以住区植物造景时必须掌握好栽植前生态环境和各种植物的生态习性, 进行合理的搭配和布置, 才能保证植物的正常生长。

如宅旁荫蔽处, 用阴生的蜘蛛兰、鸭脚木、朱蕉、栀子花、桂花搭配种植, 才能保
证正常生长。

(3)住区的人性化
住区植物造景考虑最多的应该是人性化空间, 以人为本, 要与
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好的环境与生活、文化紧密相连。

人们在工作之余要休息、交际, 因此, 住区植物造景要兼备观赏性和实用性, 要有花草, 要有树荫, 要充满生活气息, 做到景为人用, 富有人
情味, 为人们创造一个自然亲切的居住环境。

1.2艺术性原则
(1)植物自身的艺术性
每种植物都有其自身的形态、色调、风韵芳香等美学特点, 当不同的植物品种搭配在一起时, 又会体现出不同的艺术境界。

因此, 要熟悉每个植物品种的特点, 合理进行乔木、灌木、花草的科学搭配, 创造出如“春花、夏荫、秋实、冬青”或“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等意境。

(2)植物与建筑主体、建筑小品搭配的艺术性
任何一个好的住区园林设计都是人们主观感性和客观环境相结
合的产物, 人们不能在非常欧式的住宅建筑群体中设计出纯中式
园林作品, 也不能在古典中国建筑中设计出纯西式园林的作品。

因此, 设计时要考虑到园林与建筑的统一; 同时, 建筑小品与植物
一起配置, 处理得当, 不仅可以获得和谐优美的景观, 而且突出
单体达不到的功能效果。

植物造景不仅可以解决客观存在的问题, 而且也可以配合建筑小品, 使园林中的景观和环境显得更为和谐、
优美, 如在花架上种攀缘植物, 灌木丛中设置草坪灯, 都能达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1.3可持续发展原则
(1)生态性
除了以上所指的植物生态性以外, 还包括植物与环境、植物与人的生态性, 只有植物与环境、与人的关系协调稳定, 人在植物构成的空间中才能享受生态并理解和尊重生态。

因此, 在住区绿化植物造景时, 要尊重自然, 尊重生物多样性原则, 为人类创造生态保健型植物群落。

(2)经济利用
有很长一段时间,住区绿化的植物造景仅仅停留在大树加灌木球加草坪上, 结果到了近几年, 出现了草皮退化, 露出光秃秃的黄土, 住区景观遭到严重破坏, 不得不进行改造。

而到现在,出现一些开发商为了提高售房率, 在园林种植时不分青红皂白种了大量的时花, 到了入住时, 大树枝繁叶茂, 时花也变成残花败柳, 这些, 都给日后的物业管理造成很大的困难。

因此在设计时,应尽量挖掘植物的特点, 考虑如何与植物搭配, 达到建设时经济、管理时方便, 节约人力、物力, 达到最大的经济效益。

1.3创新发展原则
没有创新就没有进步, 住区绿化植物造景切忌在不同的环境设计出相同的景观来, 这需要设计者不但要有渊博的知识, 还要有丰富的阅历, 能不断将时代进步的气息和作品结合起来, 创造出
满足人们要求的景观。

二、植物造景的配置原则
2.1 因地制宜的原则
因地制宜是植物景观设计遵循的基本原则,它主要包含两层涵义:一是对立地条件的合理利用;二是对绿化植物的选择。

植物的选择应以乡土植物为主,还可适当选取一些适应性强、观赏价值高的外来物种,改善住宅小区的植物种植结构,使乔木、灌木、草本花卉合理搭配,创造出四季景观。

2.2 色彩相宜的原则
植物配置时,植物的色彩应与周围环境、地理位置、生态条件、场景气氛等相协调,通过植物的色彩和形态等来烘托气氛、突出主题、创造意境,同时因考虑不同色彩给人的感受。

常见可以丰富环境的植物有:银杏、紫薇、樱花、月季、玉兰等。

2.3 季相相宜的原则
植物造景时,应充分考虑植物的季相特点,使小区四季有景,要了解不同植物的生长周期以及因季节的物候变化而产生的色形态等方面的变化,以延长观赏期。

2.4 因景制宜的原则
不同的景观主题采用不同的植物,使用不同的配置手法来表现。

无论是群植,还是孤植、列植、对植、篱植,都会随着景观主题而选择不同配置方式。

同时植物的栽植需要考虑到地方习俗以及造景的目的、功能等人为因素。

三、城市居住小区植物造景的注意事项
3.1 植物选择要符合植物的习性居住小区中,植物绿地是人们休息、娱乐的场所,因此在选用树种时,要考虑到树木对人体的安全性,一般不选用有毒有刺的植物,也尽量少选飞絮、落果污染环境的植物;多栽种易于管理、少虫害、无毒、无刺激性的的优良品种,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栽些有经济价值的植物。

3.2 植物造景要依据小区场所合理配置在小区道路两侧及有露
天座椅的公共空间,应选择种植落叶树种,因落叶树种比常绿树种具有更明显的季相变化,这样夏季既可以遮荫避暑,冬季又可以晒太阳,比选种常绿树种更符合人们对环境的合理需求。

在小区道路两侧种植高大乔木作为行道树,这样人们在夏季行走时可有遮荫的效果。

在有铺装地坪材料的广场上种植时,采用透气性的路面材料,树池上覆盖人工复合树皮等透气性材料。

3.3 植物造景手法合理运用植物布局应根据实际需要做到疏密
错落,在有景可借的地方,植物配置以不遮挡景点为原则。

较大面积的草坪地被,视野开阔,空间感强,适于观赏远景。

而用高于视平线的乔灌木围合环抱起来,形成闭合空间,适于观赏近景。

小区景观设计中,要应用植物营造既开朗又有闭合的空间景观,两者巧妙衔接,使人既不感到单调,又不觉得疲劳。

3.4 植物造景力求美化与生态功能并重植物造景以绿为主,城市园林绿化不仅要平面化,而且要提倡立体化模式,达到美化与生态功能并重。

利用种植攀援植物,可以弱化建筑形体生硬的几何线条,
使空间增加美化效果,从而提高城市的生态效益。

四、结语
综上所述,植物造景设计要注重利用城市环境资源,使小区与城市空间有良好的过渡与协调,达到植物、建筑、水体、山体、道路交通、环境设施等要素的和谐统一。

以充分发挥植物特性的功能为目标,组织层次丰富的植物群落,形成季相各异的植物景观,融合生态理念以达到合理的、丰富多彩的空间序列,满足人们在居住区生活中的各种需求。

参考文献:
[1] 俞孔坚. 绿色景观: 景观的生态化设计原理与案例[ j] . 建设科技, 2006. 7.
[2] 苏雪痕. 植物造景[m] .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4.
[3] 郑雪英,张文钢. 住宅区植物造景浅析.浙江林业科
技,2002,22(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