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及趋势摘要:冷链物流包括原料生产、加工、运输、配送、销售到消费者手中的全过程。
在供应链的每个环节都可能因为操作不当而出现产品质量与食品安全问题。
虽然近年我国的冷链物流发展迅速,但是就整体而言还与国外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
本文在充分比较研究国内外冷链物流基础之上概括出国内冷链物流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国外的一些具体做法分析这些问题,从而进一步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适合中国国情的合理的方案。
关键字: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国内外;展望。
1.冷链和冷链物流定义在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中,冷链(cold ch ain )是指为保持新鲜食品及冷冻食品等的品质,使其在从生产到消费的过程中,始终处于低温状态配有专门设备的物流网络口。
冷链所适用的范围包括,初级农产品,加工食品,特殊商品如药品。
冷链包括低温加工、低温运输与配送、低温储存、低温销售四个方面。
食品在产地收集后,经预冷、加工、储存、包装后,运到销售终端最后卖给终端消费者。
所谓冷链(Cold Chain)物流泛指冷藏冷冻类食品、易腐物品在生产、加工制作、贮藏运输、配送、销售等到消费者前等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食品质量,减少食品损耗的一项系统工程。
它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制冷技术的发展而建立起来的,是以冷冻工艺学为基础、以制冷技术为手段的低温物流过程,是需要特别装置、注意运输程序、时间、路程等因素的特殊物流形式。
冷链物流属于专业化程度很高的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的高端物流产业,对基础设施、技术含量和操作要求都很高。
由于食品冷链是以保证易腐食品品质为目的,以保持低温环境为核心要求的供应链系统,所以它比一般常温物流系统的要求更高、更复杂,建设投资也要大很多,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
由于易腐食品的时效性,要求冷链中各环节具有更高的组织协调性,所以,食品冷链的运作始终是和能耗成本相关联的,有效控制运作成本与食品冷链的发展密切相关。
冷链物流服务产品最终质量取决于冷藏链中贮藏和流通的时间、温度和产品耐藏性。
这表明冷藏食品品质保持所允许的时间、温度、产品种类之间存在的关系。
在冷藏运输过程中,温度的波动是引起食品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由于冷藏食品在流通中因时间 - 温度 - 自身特性的经历而引起品质降低的累积和不可逆性,因此对不同的产品品种和不同的品质要求,有相应的产品温度控制和贮藏时间的技术指标和控制手段。
冷链物流的环节主要包括生产加工、贮藏、运输、配送和销售等环节。
生产加工:冷藏食品生产企业生产产品,并进一步将肉类、鱼类的冷却与冻结、果蔬的预冷与各种速冻食品的再加工等。
贮藏:包括食品的冷藏和冻藏,也包括果蔬的气调贮藏、特殊贮藏、化学贮藏(二氧化硫保鲜贮藏)等。
主要涉及各类冷冻库、控温仓库、特殊仓库、家用冰箱等。
运输及配送:包括冷藏食品的中、长途运输及区域配送等。
主要涉及铁路冷藏车、冷藏汽车、水运冷藏船、冷藏集装箱等低温运输工具。
运输工具必须具有良好的性能,不但要保持规定的低温,更切忌大的温度波动,长距离运输尤其如此。
销售:包括冷冻食品的批发及零售等。
传统的销售渠道主要为零售商的零售车辆及零售商店,现在城市中大量涌现的超市成为冷冻食品的主要销售渠道。
现代冷链物流要求能够提供更加完善的、充满个性化的服务(如特殊情况下能自发电等),要求根据不同货物特性有针对性地提出食品冷藏链设备设施制造开发要求,要求各参与冷链物流的企业加强合作,这些都是冷链物流未来发展的潮流和趋势。
2.冷链物流发展的问题和趋势冷链物流发展到今天仍然可以看到很多问题,比如:2.1政府关于冷链物流管理的体系制度并不完善虽然有相关的法规,但政府更多地关注除冷链物流以外的地方,如产品的产地、卫生问题等,而没有更多地查冷链的质量,故目前那些使用全程冷链物流的企业则是为了树立自己的品牌,而自定标准来运作冷链物流。
政府有关部门需要强化食品供应链规则的执行和监督,引导企业向正规的冷链物流发展,而不能完全要靠公司为了品牌而自律。
2.2硬件和软件等设施不完备冷链物流硬件除诸如运输和储存等基础设施的不足之外,信息技术欠缺和管理水平不高也是令其滞后发展的重要原因。
第三方物流也需要积极开展工作和培养人才来发展和壮大自己;但是也有些企业虽然投入较大,基础设施也非常先进,但是在管理等方面没有达到一定的水平。
如何能进一步为企业做好服务也是一个需要提升的问题,因为这毕竟是一个年轻的行业。
2.3没有使用整体成本的概念企业比较注重单价成本,而没有考虑如何通过使用合格和优质的物流服务商来减少货物的损失等,因为在冷链物流中的消耗是可观的。
这个也是中国物流目前存在的较为严重的现象。
2.4提供冷链物流的正规的大规模物流公司比较少目前在政府出台规范冷链物流市场的同时,物流企业本身也要在低成本和扩大规模等方式上有所改进,尽快使其成为一个良性循环。
同时这也需要与较大的企业有一个较长期的合作过程,如果没有大的客户是较难发展的。
在这方面,夏晖物流做得比较突出,依托麦当劳的配送来发展第三方物流,其领先的管理技术和品牌,通过第四方物流来管理和优化社会上的资源,坚持不懈地按照流程来管理并帮助其整合社会资源。
2.5没有建立一个完好的冷链物流管理体系中国冷链还是缺乏管理和人才,毕竟现代冷链物流的发展在中国时间还不是太长,在物流里面也是一个附加值较高的领域,需要从传统领域的内部一点一点培养起来,否则会是一个很大的制约。
第四方的物流管理是输出管理,是一种重管理、轻资产的方式。
而政府出台的物流企业的标准就是要求拥有多少固定资产,这是一种误导,会导致重资产,而产生资源浪费。
如何在企业中平衡二者的发展将是所有企业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
3.冷链物流和其他物流业务相比存在一些问题虽然中国现代冷链物流发展的瓶颈和问题很多,但国家在这方面的法规越来越严,认识度越来越高,零售终端对供应商的要求越来越高,也在不断要求正规冷链的需求。
同时由于冷链物流的特殊性,和其他物流业务相比存在一些问题,如果能够得到很好的解决的话,将会形成巨大的商机,主要表现在:3.1现在的速冻产品对贮藏运输要求十分严格像乳制品必须保证在-18度以下。
目前,专业化社会化并能不断适应市场变化的速冻食品冷藏配送体系尚未形成。
3.2由于市场上经营速冻业务的企业数量还不是很多企业应该增加营销环节的力度,锁定大客户,重点开拓销售收入过亿元的大企业,例如:双汇、三全、思念等。
3.3开展增值服务速冻食品的分类包装和标签粘贴等增值服务需求很多。
企业可以将这些增值服务融入到货物分拣、入库、流通加工等环节中,在增加物流效率的同时,促进利润最大化。
3.4速冻及保鲜食品的自身产品特性受到销售渠道及物流的影响较大,企业必须考虑降低运输成本及过程损耗,以及库内货损,因此就必须要建立一整套完善及高效的物流管理体系,避免运输成本居高不下的局面和物品内部损耗过高的尴尬境地。
总之,冷链物流的不断壮大,是中国物流发展的重要部分,也是社会和市场供求关系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在这样一个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应以发改委的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为向导,适时合理的解决冷链物流发展的瓶颈问题,推进冷链物流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4.冷链物流在中国的现状及发展存在的问题4.1冷链物流在中国发展现状我国的冷链物流行业始于早期的进出口贸易,多用于跨国、跨地区的长远距离运输过程,应用领域有限,当时的政策、经济和技术环境也较为恶劣。
时至今日,冷链物流已逐渐发展成为影响国计民生的一个重要行业,是现代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行业的发展环境正逐步得到改善,冷链物流在工业生产、民众生活中出现的频率也越来越多。
我国的现代物流是从传统的运输、仓储业发展而来,随着物流行业的发展和市场日益细分,冷链物流正是一种专业化的物流方向。
冷链物流涉及门到门、端到端的整个供应链的运作与管理。
目前,我国冷链物流在前行的道路上遇到了很好的发展机遇。
第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安全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有关各方都认识到发展冷链物流的重要性。
第二,入世以后,零售业实行对外开放,沃尔玛、麦德龙、家乐福等零售巨头进入我国,它们的生鲜产品执行严格的物流供应标准,也对我国的冷链物流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冷链物流是一条宽广的供应链,与国外相比目前我国在这条供应链的运输、仓储等几乎各个环节都是比较薄弱,亟待加强。
2009-2012年,我国的冷链物流市场正面临着快速发展的历史机遇和挑战。
目前,我国的商用冷藏库面积有700多万平方米,保温车约3万辆,铁路冷藏车6900辆,还远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
未来10年内,我国的冷藏车年均将增长28%以上,冷藏库年均增长30%以上。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从冷饮、肉制品、蔬菜水果到鲜花、医药、电子产品,令许多人尚感陌生的“冷链运输”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即便如此,从整体冷链体系而言,中国的冷链物流还未形成体系,无论是从中国经济发展的消费内需来看,还是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都十分明显。
进入21世纪后,我国一些经济较为发达或者食品资源较为丰富、集中的地方,冷链物流体系已初步建立和运作起来。
有些地方如广州、深圳等珠三角的冷链物流发展非常迅速,而且逐步走向规模化、专业化。
2009年甲型流感以及前段时间的乳业危机,促使了国家对食品安全和政府监管前所未有的重视,在食品供应链条中有着重要地位的冷链物流迎来发展机遇。
同时,中国庞大的市场需求与零售业的发达,要求对生鲜产品执行严格的物流供应标准,也进一步促进了冷链物流服务的发展。
5.冷链物流在中国的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5.1使用价格相对较高的冷链物流对企业是否有好处这是一个利益的问题,并牵涉到整个价值链上的各方。
如果一些供应商想使用正规的车,但是零售商或消费者并没有因此而给予额外的照顾(没有在零售上得到好处),而是与其它的供应商同等对待(如在收货时所执行的标准不同,无法严格执行,从而打击了好的品牌)。
由于并没有因为某个供应商提供较好的冷链物流而给予额外的照顾,这样一来就间接地鼓励了供应商使用非标准的车(杂牌军)。
而真正能做到的供应商则在少数,这是一个利益的问题,而不是一个物流的问题。
最大的阻力在于一些供应商也想使用正规的车,零售商并没有给予额外的照顾。
上海的一些零售商严格要求使用冷藏车,这在整个中国要求是最高的。
5.2政府应该进一步加强有关冷链规则的执行力虽然有相关的法规,但政府更多地关注除冷链物流以外的地方(如产品的产地、卫生问题等),而没有更多地查冷链的质量,故目前那些使用全程冷链物流的企业则是为了树立自己的品牌,而自定标准来运作冷链物流,这里面的代表是麦当劳、光明乳业等品牌企业。
他们自己沿用国际的认证体系,对全程的冷链物流进行管理。
5.3正规的提供第三方冷链物流的物流公司规模大的不多更多的是游击队围攻正规部队,一些第三方物流以价格来竞争,无利润来进行投资和扩大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