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鸭共生田间管理技术
日常管理中不仅要经常巡田观察,还要每隔 4 ~ 5 d 下田 检查 1 次,在稻田间仔细观察水稻的生长情况,田里杂草、病 虫害的发生状况,水面浮游生物的数量,还要注意观察鸭子 在田间的活动、采食情况,查看是否有中患病或死亡未发现 的鸭子,一旦发现立即处理,将生病的鸭子带回诊治,等完全 痊愈后再放入稻田内; 对于已经死亡的鸭子,要将其尸体拣 出深埋或者焚烧处理。 1. 3 鸭的调教 1. 3. 1 采食训练。稻田里的主要野生饲料是杂草、害虫和水 生动物,鸭在放入稻田以前,要有意识地进行稻田采食训练。 先尽量少喂食,让其产生强烈的采食欲,使它能适应各种各样 的饲料,敢于采食各种新的饲料品种,在不同的环境里,能采食 各种野生饲料,以便放入田中能马上采食各种野生饲料。 1. 3. 2 信号调教。鸭的听觉比较灵敏,对各种声音和管理 人员的召唤声反应快速,很容易接受训练和调教。在正式放 鸭入稻田前,可在喂鸭的时候进行信号调教,也可结合放入 稻田前在初放区进行信号调教。要用固定的信号和动作进 行训练,使鸭群建立起听指挥的条件反射。一群鸭子,少则 几百只,多则数千只,放在田里,没有经过指挥信号的调教, 则很难控制。信号调教要从雏期开始,用固定的口令或音乐 训练,这种口令因地因人而异。从开始就建立良好的人、鸭 关系,以便于进行规范化的管理。 2 水分管理
随着稻鸭共生技术的普遍推广与实施,全国各地许多种 植户也都效仿,以期获得更大的利润。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 程中,有些农户以为只要将鸭子放入稻田内就可以坐享收 获,田间疏于管理,不能获得预期的经济效果,因此,稻鸭共 生田间管理非常重要,不能等闲视之。 1 鸭的管理 1. 1 鸭的饲喂 雏鸭放入稻田前是在育雏舍内以人工饲喂 为主,当将其放入稻田后,就逐步转向在田间自由采食为主, 根据具体情况辅以人工饲喂。如果鸭子在稻田间采食不够, 可以适当地补喂饲料,这样不仅有助于鸭子能保持充沛的精 力与体力去胜任田间各种工作,也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鸭关 系,以便更好地对鸭进行管理。但是在人工饲喂的过程中, 量一定要掌握好,如果饲喂的太多,就失去了稻鸭共生的意 义,变成稻田养鸭,鸭子在稻田间的作用就没有充分发挥出 来。至于饲喂量如何确定,并没有严格的规定,只要根据平 时多多观察鸭子生长发育、在田间活动的情况等灵活调控。
在日常管理中,还可以根据鸭子的体膘状况来确定人工 饲喂量。正常情况下,稻鸭共生鸭的生长曲线应该与舍饲相 同品种鸭的生长曲线基本相同。管理者要定期对稻鸭共生 鸭进行体重称量,同时还要和舍饲同品种鸭相比较,从而判断 出稻鸭共生鸭的生长发育状况,了解稻鸭共生鸭体质如何,根 据掌握的情况来适当增减鸭的饲喂量。如果稻鸭共生鸭的体 膘太瘦弱,相应的就缺少旺盛的活力,不能很好地完成所担负 的繁重的田间各种工作,有时甚至会因危及到生命; 如果将稻 鸭共生鸭饲养得太肥,鸭子就会因为身体肥胖而变懒,活动量 减少,不能很好地在稻田里寻找食物,消灭害虫与杂草的工作 也不能更好地完成,稻鸭共生预期的效果不能达到到人来喂料,鸭子会很快地 就从各个地方聚拢过来。
另外,管理人员在投喂饲料时,可以有目的地引诱鸭子 到杂草较多而鸭子去的却少的地方。由于稻田地面不平整, 有些地方会因为水浅,鸭子很少光顾,杂草茂盛,如果将饲料 有意放在这些鸭子很少去的地方,召唤鸭子来觅食,连续几 次,前来觅食的鸭子会将这些杂草清除掉。 1. 2 鸭的看护 稻鸭共生期时间长,实施稻鸭共生技术的 农户或管理人员首先应当重视自己的思想。雏鸭入田后,刚 开始阶段,要有个适应过程,此时,更要对雏鸭进行细致、精 心地照顾与呵护,从各个方面着手,杜绝一切引发雏鸭伤亡 的事情发生。要经常巡田观察,检查防护天敌的电围栏工作 是否能正常进行,测试电围网上的电脉冲,查看围网有没有 围好,有没有鸭子从围网里钻出来或者被困在了围网上。雏 鸭才入田,有没有鸭子湿毛发抖的现象,以上各种情况,都要 留心观察并要发现问题及时采取合理的措施来处理。
稻鸭共生的水管理在栽秧后一直保持适当水层,绝不将 ( 下转第 979 页)
29 卷 8 期
谢俊龙等 稻鸭共生技术对水体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
979
2. 2 对河川水水质的影响 为了分析流域内的河川水质, 与传统栽培田水质相比,各值均较高。尤其是 COD 和 T-P
在稻鸭共生期间( 7 月 12 日) ,按照从大河水最上游点 A( 没 高出很多。这说明在稻鸭共生期间,稻田排水导致水质污染
当发现鸭子不容易安定下来,到简易鸭舍的次数增加, 并且要食吃的情况比较厉害,感觉始终吃不饱,由此可以大 致判断出稻田间的天然食物太少,已经不够鸭子吃,这时,就 可以适当的多喂些饲料,以补充食物的不足; 当鸭子不怎么 上来要食物吃,喜欢在稻田间自由地觅食,说明田间杂草、害 虫、浮游生物种类繁多,营养丰富,那就可以不喂或少喂。
农技服务,2012,29( 8) : 977,979
责任编辑 胡先祥 责任校对 胡先祥
稻鸭共生田间管理技术
曹立法1 ,方纯翠2
( 1. 安徽省望江县畜牧兽医局,安徽望江 246200; 2. 安徽省望江县华阳畜牧兽医站)
摘要 结合当地实际,就稻鸭共育过程中,鸭的饲喂、看护、调教,水稻的水肥管理、病虫防治等核心技术提出了针对性的措施。 关键词 稻鸭共生; 饲喂量; 营养均衡; 雏鸭看护; 采食训练; 信号调教; 中耕浑水; 有机肥料; 频振式杀虫灯 中图分类号 S83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4 - 8421( 2012) 08 - 977 - 01
管理人员每天应该有 1 ~ 2 次的食物投喂,这样可以为 鸭子补充食物的不足,使其营养均衡,另外,在投喂的过程中 也和鸭建立了很好的和谐关系,有利于对鸭的管理。要固定 投喂食物的地点,可以在简易的鸭舍内或靠近鸭舍的陆地 上,这样,鸭子通过多次的取食,会很快地记住投喂地点,以
作者简介 曹立法( 1962 - ) ,男,安徽望江人,兽医师,从事畜牧兽医 技术推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