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济祁高速永城至利辛安徽段第二合同段混凝土拌和站标准化建设中交一公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济祁高速永城至利辛安徽段第二合同段2013年7月bb目录一、工程概况 (1)二、现场条件 (1)三、组织机构 (1)四、拌和站配置及标准化建设 (2)(一)拌和站设备配置 ........................................2(二)平面布置及标准化建设规划 ..............................2五、材料存放 (4)六、拌合站管理制度 (4)(一)拌合站生产管理制度 (4)(二)拌合站安全生产制度 (6)七、质量保证体系 (7)(一)质量保证体系框图 .......................................8(二)混凝土拌合站生产质量保证体系 ...........................9八、安全、环保、卫生措施 .....................................13(一)拌和站防污、排污环保措施 ..............................13(二) 拌和站防火安全措施 ...................................14(三)拌和站治安防盗管理措施 ................................15(四)拌和站停电预案 ........................................15bb混凝土拌和站标准化建设一、工程概况本合同段为第二标段(K9+411~K21+700),里程长度为12.289公里,处于亳州市涡阳县石弓镇、马店集镇以及龙山镇境内,经S202省道西侧与S202省道并行向南,在K18+560处跨越S202省道,终点位于K21+700处,设计时速为120km,路基宽度27.0m。
本标段内设互通立交及服务区各1处,设桥梁20座(有桩基357根,预制T梁667片),涵洞51道(其中圆管涵24道,装配式通道27道),总填土方193.75万方,混凝土分配数量见下表。
二、现场条件经现场勘察,结合桥梁位置及预制场地选址,根据本标段混凝土总量、单日最高用量,拟将混凝土拌和站建在涡阳县龙山镇大何村任庄村后S202省道东侧,选址位置处为农田用地,远离居民区,此处交通方便,利于施工生产,对当地居民生活无干扰。
附近无高压线等危险源。
地质情况为:主要为粉质粘土和粉土,承载力经处理后可满足要求。
施工用水采用钻探深井取水,水量充足,可以满足施工用水需求。
砂、石料拟由附近合格的石料加工厂供应。
三、组织机构拌和站设站长1人,副站长1人,试验员1人,混凝土搅拌机操作手4人,机械操作手4人,电工及维修工各1人,调度员1人以及其他操作人员,实行站长负责制。
本工程拌和站主要供应所辖区段桥梁和涵洞混凝bb土。
混凝土供应原则:遵循就近供应、确保施工进度原则。
拟按桥梁进度指标进行混凝土拌和站设计。
拟选用HZS90Q型混凝土搅拌机。
四、拌合站配置及标准化建设(一)拌和站设备配置拌和站配备以下设备:强制搅拌机、拌和楼、自动计量系统、操作间、料仓、料斗、上料输送系统、料罐、地磅、水泵、装载机、变压器、备用发电机组、配电柜等,相关设施有配电箱、加热设施、蓄水池、污水处理池等相关配套设施。
水泥及粉煤灰均采用散装料,罐内储藏,配合电脑自动输出。
(二)拌合站标准化建设1、拌合站合理分区,站内布置搅拌机组、砂石料场、库房、办公室以及职工宿舍等,并专门设置宣传区和停车区。
办公区及宿舍的具体建设要求参照项目经理部办公区及生活区建设相关规定。
2、拌合站场地全部硬化。
硬化标准统一为:原地面清表后回填30cm山皮石+15cm级配碎石基层+25cmC30水泥混凝土面层。
场地硬化充分考虑排水要求。
3、场地内设置电缆沟,电缆线一律地埋,不准放在地表。
4、拌合站采用砖砌围墙进行封闭式管理,围墙高2m,厚24cm,白色墙面;大门设置采用门式钢结构,尺寸为5m×8m(高×宽),框架断面尺寸为80cm×60cm。
5、围墙外侧及大门张贴标语,门内与场区道路两侧设宣传区,宣传区应设立以下标牌:拌和站平面布置图、工程概况牌、安全管理目标图、质量管理目标图、环境管理目标图、工艺流程及工序负责人图、组织机构图bb等,其中拌合站平面布置图规格不得小于5m×3m,白底、蓝字、蓝边、不褪色;停车区内画置停车线,车辆应摆放整齐,统一放在停车线内。
6、搅拌主机为封闭式强制型,保证所有粉状物料从上料、配料、计量、加料到搅拌出料斗均在封闭状态下进行,拌合楼内使用高品质的除尘器,拌和楼及皮带运输机都采用包装封闭的形式。
拌合楼上设置不少于一处的安全标语,搅拌主机立柱粘贴反光纸。
7、拌合站设置3个水泥罐;罐体上竖向平行绘制中交一公局三公司,字体为白色,便于识别;基座上悬挂材料标识牌;水泥罐基础以扩大基础为宜,并设专用接地网与楼体、粉料仓保证可靠的电气连接;计算机控制系统应设有独立的接地网。
8、拌合站设避雷针,数量满足覆盖整个拌合站;搅拌机与办公区及生活区或周围其他建筑物的距离不得小于单个水泥罐的高度,且用砖墙等隔开。
9、配料平台采用地埋式,且平台上须设置彩钢棚;料斗上方设防雨棚,配料仓要有4个,且料仓间挡板具有足够高度,防止串料,料仓周围废料每日应定时予以清理;配料机应支腿加固。
10、搅拌控制室安装一台分体式空调,保证各部电器元件正常工作。
拌合站拌合设备采用计算机控制系统,微机控制,完全保证计量准确且性能稳定。
计算机控制系统必须采用动态面板显示,能清楚了解各部分的运行情况,并可进行报表打印管理;异常工况及故障自动检测,采用文字、声、光、报警提示,以方便故障的检修与排除。
11、拌和机操作房前醒目位置应悬挂砼配合比标识牌,标识牌采用镀锌铁皮制作,尺寸60cm×90c m,白色喷漆喷涂确保不褪色,数字采用红色彩笔填写,字迹工整清晰。
12、变压器、备用发电机须放置在专用配电房里。
13、作业平台、给料仓、骨料仓、水泥仓等涉及人身安全的部位均设bb置安全防护装置;传动系统裸露的部位应有防护装置和安全检修保护装置。
14、为保证区内雨天无积水、排水畅通,在拌合站四面挖环形水沟,环形水沟需与当地水系沟通,且沟底标高高于当地水系正常水位标高。
拌合站沿循环便道内侧设置盲沟排水,盲沟尺寸为60cm*80cm(宽*高)。
15、站内需合理设置排水沟和3级沉淀池,并竖立明显标志。
排水沟采用砖砌后砂浆粉刷,沟内尺寸为30cm*40cm(宽*高);排水沟设置应满足雨季场内排水要求,3级沉淀池总体积不小于100方,采用砖砌或混凝土浇筑,并进行必要的防渗处理。
严禁将站内生产及生活废水直接排放。
沉淀池采用安全防护网进行围闭,悬挂“沉淀池危险,请勿靠近”等安全警告标示。
拌和机操作室及磅房悬挂“机房重地,闲人免进”标志;拌和站出入口处设置“施工重地,闲人免进”标牌;拌和机主机支腿明显位置处设置“此处危险,禁止通行”标牌。
16、消防设施拌和站内各功能区必须在明显位置设有防火设施。
每个功能区的灭火器不少于10个,每个功能区至少设置一个消防池并配备相应的灭火器材。
五、材料存放1、砂石料场中粗、细集料料仓不得少于8个,料仓隔墙采用C25混凝土现浇,高度为2m,宽为40cm;料仓场地应朝向排水沟设置1%的排水纵坡。
2、料仓顶部设防雨棚,棚下部采用钢结构,保证使用安全性;棚高8米,以满足机械设备操作空间。
棚顶采用红色彩钢瓦(厚度在0.7mm 以上);钢制大棚面积不低于招标数量。
bb料仓口设置排水沟料仓布置示意图3、料场设待检区、已检区,不同粒径、不同品种砂石料须分仓堆放,不得混堆,并在合适位置设置材料标识牌,宽80cm×60cm。
废弃料应在24小时内及时清理出拌合站。
4、袋装水泥、减水剂等分品种、分批次、分区存放在库房内,库房采用彩钢板搭设或砖砌结构,下部铺设木板,高度为离地面30cm,面积必须满足堆放数量的要求。
外加剂存放应离四周墙体30cm以上。
5、骨料仓、拌和机储料仓、输送带上均加设轻型钢结构顶棚。
防止太阳直接照晒或雨淋,满足受力、防风、防雨、防雪、防老化等功能要求。
六、拌和站管理制度(一) 拌和站生产管理制度1、没有砼拌和站站长或作业区生产调度下达的生产指令不得开机。
2、没有取得作业区的许可不得擅自停止生产或停产维修。
3、准确输入配合比;认真复验录入所有数据,经试验人员、操作员经确认无误后签字备案,方可生产。
3、严格按配合比生产,没有试验室试验人员书面指令,任何人不准随意增减原材料、外加剂及用水量。
严格按照规定拌和时间进行搅拌,未经试验人员同意不得随意增减。
4、生产中,应密切观察计量是否准确,超过制度误差应及时调整落差。
bb所有计量在空载时,应处于极小值的范围内。
计量系统出现其它异常情况必须及时汇报处理。
5、水泥、掺合料误差不能超过±1%,发现水泥、掺合料质量不够时,应及时排除。
集料误差不能超±2%,当误差超标时应及时查找原因并手动补偿和记录。
6、卸料时,出料口与罐车进料口应对齐,杜绝卸料遗漏。
7、作业结束,关闭以下开关:(1)水泵电源开关;(2)主机电源开关;(3)总控开关;(4)添加剂泵开关;(5)空压机开关;8、作业完成后在半小时内,将主机所有接触混凝土部位清洗干净,不准出现累计一段时间突击清理现象。
9、生产中出现停电,立即手动卸料,并清洗相关部位。
10、按拌和站使用说明书严格执行。
11、每次正式生产启动设备前必须与维修人员协调配合,第一次打铃时长不少于10秒,经维修人员确认各机械工作部位无人并不存在事故障碍时,通话告知而后打第二次铃,应不少于6秒钟。
间停6秒钟后设备方可运转。
12、按设备说明书、规范、业主制度要求定期对拌和站的各种电子称量设备进行标定效验(先用标准砝码标定,最后再实物称量),看看计量误差是否符合要求制度并做好记录,标定时应通知试验人员同时标定。
(二)拌和站安全生产制度1、生产大计、安全第一。
以安全促生产,以安全保生产,这是我们准的基本准则。
bb2、禁带病上岗;严禁疲劳上岗。
并严格禁止拌和站所有岗位工作人员酒后上岗。
拌和站明令禁止各种有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不规行为。
3、发现任何不安全因素均必须立即通知部门经理或值班经理,安排有关人员尽快排除。
4、各岗位工作人员凡发现生产设备的机械、电气、电路各部位存在未经维修排除的故障有可能会导致事故时,有权拒绝进入生产状态。
5、穿拖鞋、裤头、背心的人员不准参与设备的维修工作,更不准在生产设备运转的情况下在配料、提升、机械传动等工作部位滞留。
6、维修工或操作人员定时巡检;非试验室工作人员不得检查混凝土搅拌状态;任何人员不得登上拌和站工作平台。